硅谷第三季

欧美剧美国2016

主演:托马斯·米德蒂奇,扎克·伍兹,T·J·米勒,马丁·斯塔尔,库梅尔·南贾尼,乔什·布雷纳,阿曼达·克鲁,马特·罗斯,欧阳万成,苏珊·克莱尔,伯纳德·怀特,本·费德曼,安德鲁·达利,斯科特·普瑞德佳斯特,罗格里奥·T·拉莫斯,布赖恩·提切纳尔

导演:迈克·乔吉,查理·麦克道威尔

 剧照

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2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3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4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5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6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3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4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5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6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7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8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19硅谷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6:22

详细剧情

HBO续订《硅谷》三季。

 长篇影评

 1 ) 硅谷S03E05:让Richard暴跳如雷的Clinkle是怎么作死的?

在第五集里,各种线索和矛盾此起彼伏:

Richard 满腔怒火地向公关发泄自己多委屈,Laurie 多操蛋;

而另一边 Laurie 承认错误,并表达了想让 Richard 重新担任 CEO 的想法。

Richard 吐槽完才发现面前的人不是公关而是科技博客记者,自己刚才那通失控的发泄被完美地录了下来……

房东 Erlich 费尽心思地想把自己和大头的财产合并;并且无比鸡贼的私扣下自己在 Pied Piper的股份。

大头用前任老板 Gavin Belson 的八卦跟科技博客交换,救了Richard 。

但估计他忘了他和Hooli的保密协议,那2000万美元的遣散费得退,但这时候钱已经花了不少……

可以说,这一集都是在讲作死的故事。而本集也通过 Richard 的嘴提到了硅谷另一个“作死”的典型—— Clinkle 。

这家诞生于2011年的移动支付公司拥有绝对幸运的开端:

2013年6月,仅凭一个样品和一个测试版,Clinkle 就说服了18位明星企业家拿出2500万美元,创下当时硅谷史上最高的种子轮融资。

几个月之后,Clinkle 又从斯坦福大学的 StartX 基金和维京航空首席执行官 Richard Branson 手中募集到1500万美元资金。由此,刚刚从斯坦福毕业的创始人 Lucas Duplan 也成为硅谷的创业神童。

这么牛逼闪闪的 Clinkle 亮点在哪?

答:超声波移动支付。Clinkle 是一款移动钱包应用,它不需要手机碰撞,也不需要二维码、短信或是电子狗,仅仅需要高频声波便能够完成用户间的转账。

Clinkle 应用里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三个支付介质形象,即现金、银行卡和支票,它们分别存放在虚拟钱包的三个口袋中。以现金的支付界面为例,用户选择具体的支付或接受数额后,可以看到抽出或流进的纸币,如同在现实中用纸币交易的场景。

从支付这点来说,它比美国市场上一般的支付软件漂亮。但从功能来说,没看出比同类产品 Square 和 PayPal 强到哪里,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Clinkle 为毛能在种子轮就拿到那么多投资呢?

首先,硅谷的投资者看好移动支付市场。

其次,他们对 Lucas Duplan和其代表的斯坦福团队充满信心。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 Clinkle 的创始人Lucas Duplan ,这个90后小哥出生于加州一个富裕的克罗地亚家庭,他老爹一位知名度很高的软件企业家。Lucas Duplan 19岁就萌生创办 Clinkle 的念头,当时,父母告诉他,只要他完成大学学业,就会资助他的公司。然后,小哥遵守诺言拿到了斯坦福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在上学期间,Lucas Duplan 对 Clinkle 的想法也得到了老师的支持,这无疑让年轻的小伙子信心爆棚。

带着这种信心,20出头的 Lucas Duplan 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出了 Clinkle 样品和测试版软件。根据用户反馈,设置 Clinkle 钱包的流程非常简单,只要输入银行卡账号和安全码,添加其它用户,就可以愉快地互相砸钱了。

至于 Clinkle 怎么赚钱,Lucas Duplan 想得也很周到:公司并不会对个人之间的交易收取手续费,而对商家利用 Clinkle 优惠券或一些增值模式收取分成。

在市场推广上,Lucas Duplan 凭借自己的创业团队跟母校斯坦福的关系,提出首先在斯坦福的学生中推广应用。毕竟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 Clinkle 的商家优惠券对他们来说也更具吸引力。

这样看来,Clinkle 能吸引一堆投资人掏钱,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为神马Richard听到有人把 Pied Piper 和 Clinkle 相提并论就暴跳如雷呢?

因为 Clinkle 把自己作死了。

我们来看看 Clinkle 接下来都干了啥:

在拿到硅谷史上最高的种子轮融资后, Clinkle 沉浸在狂喜中,员工队伍迅速扩展至70人。公司随后把总部从山景城搬迁至旧金山市中心的第三大街360号。 Clinkle 在旧金山市区租赁的办公室可供150人办公,而且当时计划着进一步扩张。

Clinkle 经常会举办一些活动,如派对或是观看棒球比赛。Lucas Duplan 很快成为了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明星,这也让斯坦福的学生既羡慕,又嫉妒。

Clinkle 成立了一支团队,专门向用户大肆宣传 Clinkle 应用;另有一个招聘团队专门用于招聘人才;技术人员、产品经理和开发团队则负责开发 Clinkle 产品。

但过了不久,Lucas Duplan 就 下令:

任何人,包括未来员工和现任员工,都不得对外展示 Clinkle 应用。所有招聘的职位,应聘者在参加一系列的面试之前必须与 Clinkle 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也许小伙伴们会想,这或许是 Clinkle 欲擒故纵的把戏,想引起人们的兴兴趣。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可能意味着部分员工以前奉命对外展示的 Clinkle 样片和应用,跟现实的产品不是一回事。然后员工们发现,他们偶像一般的老板从来没对他们直接说明过 Clinkle 应用的开发进展。

与此同时,Lucas Duplan还迫不及待地雇了一堆销售回来。然后,他又在完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把这些人开了。(当 Clinkle 的销售团队实现10万签约里程碑之后,Clinkle 为他们举办了庆功活动。但是仅仅两天之后,12名参加庆功活动的员工便收到了 Clinkle 管理团队的电话:你被解雇了。)

然后,Lucas Duplan开人就上了瘾。

2013年圣诞节不远的一个周日晚上,Clinkle 成长、运营和招聘团队极为罕见的收到了一封来自公司的邮件,要求他们全体在第二天上午9时参加会议。第二天早晨,收到信件的员工走入会议室,发现他们被辞退了。


创业公司辞退员工倒不太令人吃惊,只要接下来能解决好员工士气问题就行,可惜 Clinkle 不光没做到这一点,CEO Lucas Duplan 的做法更是令人吃惊——

Clinkle前员工把 Lucas Duplan与助理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与《穿普拉达的女王》一样,他经常要求助理为他带午饭,并到洗衣店给他拿洗好的衣服。

据离职员工爆料,Lucas Duplan 经常鼓励技术人员指派运营团队的成员完成一些个人事务,如洗车、加油,或是购买日用品。运营部门觉得 Lucas Duplan 把他们视为二等公民。这同样带来了文化问题。有员工就描述称,技术人员在 Clinkle 被认为是“上层阶级”,他们会被授予股票,而运营等部门的人就很难享受到这种待遇。

曾留意观察 Lucas Duplan 的 Clinkle 前员工表示, Lucas Duplan总是蓄意与员工保持疏远,故意把自己与同行孤立开来。

在历困难时,Lucas Duplan的身段并不柔软。一位前员工回忆 Lucas Duplan 在全员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不是谷歌。在谷歌,员工可以微笑的骑着自行车。我们更像是海军陆战队。人们认为文化就是成为一个家庭,我们并不是一个家庭。文化是确保你们与最好的人在一起共事。你身旁的任何一位明天就可能离开公司。如果你最好的朋友被解雇,不必为此感到难过,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并不是最好的。”

其实,在骑虎难下的困难时期, Lucas Duplan也几次尝试想把公司拉回正常轨道,先是邀请了Netflix 的前首席财务官 Barry McCarthy 担任 Clinkle 的首席运营官,随后又宣称雅虎前全球搜索业务主管张智超将加盟公司担任技术副总裁。接着又从Twitter挖来了Josh Brewer 负责公司的产品设计工作。

但是,首席运营官 Barry McCarthy 2014年2月离职。

技术副总裁张智超在加盟 Clinkle不到24小时后就消失了。尽管 Lucas Duplan 宣称张志超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工作。但大家还是纷纷猜测,张志超是被 Lucas Duplan挖的坑吓跑了。

Josh Brewer加盟 Clinkle 两周后,也宣布从公司离职。

除此之外,Clinkle 的客户服务总监、运营副总裁也先后离职。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产品后端没有完成,前端也没有完成,而 Lucas Duplan 考虑着重新设计,架构还没有展开,没有安全防火墙,没有反欺诈监测防火墙,与银行的合约还没有签订,支付处理仍需要大量的工作,甚至还没有想出使用谁的信用卡。换言之,Lucas Duplan 当初的牛皮吹得太大了。

所以,在拿到种子轮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Clinkle几乎丧失了全部的管理团队。在媒体和风投的眼中, Lucas Duplan 从创业神童彻底沦为“硅谷最大谎言”。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大概还想问问,这个Clinkle 现在还有么?

在做超声波移动支付技术失败后,Clinkle 转型做社交化预付卡系统,依然失败。后来又转而开始提供SDK服务,其他APP可以通过该SDK让用户邀请好友后获得得奖的机会,并短暂上线。

然后,卖点似乎只有“针对学生”这一点的 Clinkle 就木有然后了……

这下大家明白为什么 Richard 谈到 Clinkle 就狂躁了吧?

想接收趣硅谷推送的更多有趣内容,请扫二维码一键关注。

 2 ) 硅谷S03E09:那些技术酷炫却被用户艹翻的Pied Piper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趣硅谷,图文版在这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I3NDkyNw==&mid=2247484512&idx=1&sn=3ce00181873aa1b0f47d940514cc3fad&chksm=ebefe220dc986b36e923d593c8593c676eac3fa7041ae7336dd0ee79dbcba2ee9c6e0cf81513#rd

剧情进入到第9集,已上线的 Pied Piper 大受欢迎。转眼间,安装量到了50万。

Monica在庆功宴上向Richard祝贺,但Richard并不高兴,因为软件的日活量只有19000。

为了找到问题的关键,Monica让朋友找来专门的小组给Pied Piper 做测评,大部分人都觉得平台超级别扭,甚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白痴。

Richard认为,只要他能向大家解释清楚平台有多牛,用户就会爱上这个高大上的平台,他冲进会议室这么做了。

得知Pied Piper的真实情况后,团队解散,又只剩下了Richard、Erlich、Jared、
Gilfoyle、Dinesh这哥几个。一轮狂轰乱炸的宣传后,Pied Piper 的日活量也只达到23000。

Richard绝望了,跟Jared说把剩下的一点钱给大家分分散伙算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日活量就涨到了31000。

小伙们这时大概都在怀疑他们是不是刷量了,而一旁偷偷接电话的Jared给了观众答案——数据是他花钱买的。

眼看就要成功的 Pied Piper 这回是走入了一个死局。Richard的创业团队一路打败了Gavin、Russ、Hooli、甚至打了官司,被迫做了他们看不起的盒子,就是为了按自己的想法做 Pied Piper ,但是他们赢不了民意。

Pied Piper 的技术人见人爱,但是这里的“人”仅限于科技圈的程序员。Pied Piper是一个要向普通人推广的平台,但在测试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让普通人去使用。上线之后才发现,平台对普通人来说太难以理解。

本集揭示了科技创业中一个重要的道理:浑身都是黑科技的产品,用户不一定买账。

因为越酷炫的技术越意味着更高的学习成本,工程师和极客学习使用不是问题。但他们忽视了最广泛的普通大众,它们才是那些炫酷产品的最大消费人群。

人的天性是懒惰的,而且通常来讲,年龄越大,越难以接受新鲜事物,更别说炫酷的科技产品。那些科技产品,对他们而言,是挑战他们认知常识的东西。这些人不仅包括年长的人,也包括那些不怎么关注技术的人群。

但是,科技公司中占主流的工程师思维就是这样:默认用户会用到全部功能,懂所有的操作,知道所有菜单在哪里配置,功能是王道!神马?不会用?傻叉你不会去学啊!

这样的思维作出来的产品,就会像本集的Pied Piper一样,陷入技术很酷炫但是极其难用、用户不买账的尴尬局面。

随便举几个栗子。

首先是社交之心不死的谷歌。

作为一个以搜索起家,由各种工具应用组成的一个纯粹的工程师文化的企业,谷歌能解决的是可被获取的一切数据的结构化问题。这种做工具的思路精密、准确,可被量化,无感性成分。换句话说,谷歌是铁血的汉子,纯爷们。

但是这个纯爷们其实有颗骚柔的心,一心想走出技术宅的世界,在社交领域有所作为,然后,它搞出了这些个玩意↓

Orkut——2004年在社交网络方面的首次尝试,2014年9月彻底关闭。

Google Wave——一款把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群组、即时聊天工具、在线协作文档、线上社区糅合在一起的“编辑+设计”软件,也是当年谷歌I/O大会上的明星。仅仅发布一年后,在2009年就成了值得纪念的伟大失败。

Google Buzz——基于 Gmail 用户所搭建的“朋友圈”,2010年2月推出,然后一改再改,到2011底停止服务。

GTalk——谷歌的聊天先驱,能在安卓、iOS和Windows系统运行,曾在程序员群体中流行过一阵,后停止服务。

安卓 Messenger——2014年发布,在老版Messenger上添加了语音、附件等服务。放心,这货现在还活着,最近还更新了新的版本,就是日活量神马的现在搞不清楚。

Hangouts——2013年发布,整合了此前的Google Talk、Google+ Messenger和Hangouts视频聊天服务等产品。算是谷歌稍微有那么点水花的社交产品。

硬汉谷歌玩不转社交产品的时候,风骚的FB、Twitter靠着会聊骚,吸引了一大飘红男绿女到平台上你侬我侬,而且居然还把公司做了起来,钞票大大的有。纯爷们谷歌心里那个不服气啊:凭什么你就可以吸引一大票用(妹)户(子)在你那里晒状态、秀自拍,论技术,我可是祖宗!然后它又搞了个Google + 。

这货上线的时候,可是牛B闪闪放光彩啊。它的功能远远强过FB,引入了圈子的概念;发新动态时,甚至可以选择可见的定向分组;每一条 Feeds 都是一张卡片,甚至还有翻转的效果……在推广上更是不遗余力,Google 甚至在搜索结果页面的所有条目下,都加上了一个「+1」按钮,引导用户 Google+,甚至 Google 专门为 Web 版新增了一个消息通知模块,每一个用户都会强制性地收到 Google+ 的所有消息通知。

看到这些,小伙伴们应该有了这个感觉——乱,这也是谷歌在社交产品方面最大特点。这种乱的根源,大半要从它推崇的工程师文化说起。

我们前面说过,谷歌做搜索起家,纯理性、机械的工程师思维给它带来了成功,一切都用数据说话。这样的谷歌研究用户行为,不研究用户情感;研究市场需求,不研究用户人性;崇尚科学逻辑分析,不在乎情感欲望人性。而社交网络是个感性大于理性的产品,用这种纯工程师(或者说极客)的理性思维来做社交产品,好像只要提供更多更强大的功能,就能搞定用户。事实证明:走不通。

再举个栗子。

Google+ 在推出之时,让工程师们引以为傲的圈子和搜索结果中的「+1」,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想象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我加好友是为了互动,不是为了把Ta划定到某一个圈子里去。圈子的设置,其实是着眼于信息,让信息有序、规整地流动,去它该去的地方。可见Google关心的是信息如何被分发,而不是人和人的互动。

社交之路走得再坎坷,硬汉谷歌也没放弃。今年春天,谷歌又推出了新的社交产品Google Spaces;最近Allo 和 Duo两款即使通讯应用也正式投用。谷歌的社交之路最终走向何方还未可知,但有一点希望他们能注意到:虽然在混沌中建立秩序是一种争力,但混沌本身也可以是一种结果。

谷歌的例子说明在市场中,需求为王,技术跟随需求。但现实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技术创造需求。一些革命性的产品和技术,经常提前察觉到我们的需求,随之引爆了一个新市场,比如当年的大哥大、BP机和如今的iPhone。

技术的产生是偶然的,技术必须找到市场才能生存下来,这个道理是必然的。那些把“技术创造需求”奉为圭臬的企业忽略了一件事:虽然以往有“创造需求”的技术,但还有无数没能“创造需求”的技术。下面我们就来八一个靠技术创造市场,然后掉到技术这个坑了爬不出来的典型——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诞生于1928年,从全球首个大众市场汽车收音机起家,前无古人地每隔10年便开创一个工业,开创了IT和通信业无数个第一。它的产品有用于战场的报话机SCR300、手提式对讲机SCR-536,到后来的大哥大、BP机、基于第一代模拟通信技术的功能手机。直到大概10年前,摩托罗拉还代表着追求卓越技术的典范。

在第一代模拟通信移动电话市场,天线技术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决定了产品的好坏,在技术上,摩托罗拉绝对是霸主地位。所以就算它的手机(那种蓝屏、绿屏的手机不知道小伙伴们见过木有见过)在20世纪末卖到一两万一台,仍然占领了当时全球70%的市场。

仗着自己的技术优势,摩托罗拉膨胀啦。先是搞了个坑爹的铱星计划——

1987年,在全球移动电话普及率还不到10%的时候,摩托罗拉内部工程师们就想在太空发射77颗卫星,搭建一个低轨道卫星网络,覆盖整个地球,使人类在地球上任何“能见到天空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无缝隙的永不中断的通信联络。

然后摩托罗拉就开始干了,从1991年到2000年,总共花了几十亿美元,生产出来的铱星卫星通讯终端一台卖到3000美元,通话每分钟7美元。他们算了算,要实现盈亏平衡需要吸引60万~70万用户,但后来只卖了2万部不到,销售完全不能支持日常60多颗卫星的日常运行费用。

那要怎么办?

提高收费呗。然后客户越来越少,最后连贷款的利息都没钱还。

但是呢,摩托罗拉却选择继续坚守这个已经明显不合时宜的“让地球村真正变小”的技术理想(其实第二代数字移动通讯已经以非常简单的技术手段解决了铱星计划想要解决的通信网络漫游问题)。2000年3月,铱星公司正式破产,摩托罗拉损失近50亿美元。

除了亏钱,坑爹的铱星计划还给摩托罗拉带来了严重后果。在摩托罗拉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铱星计划上的时候,世界已经迎来第二代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当诺基亚已经在数字通信技术上大显身手时,摩托罗拉却觉得自己的模拟技术还是牛叉的,一根筋地坚持继续研制更小、更精致的模拟手机。他们的得意之作是StarTAC,因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小巧的手机,也在业界率先推出了翻盖手机设计。

然后摩托罗拉高层告诉运营商,如果要想销售热门的StarTAC款手机,那么就要遵守他们定下的游戏规则:他们手机的数量要占运营商销售手机总数的大部分(75%左右),运营商还必须用独立的宣传攻势来重点推广他们的手机。

结果毫不意外,运营商们都转向了诺基亚。到1999年,摩托罗拉手机的市场份额下降到了17%。

然后摩托罗拉就跟吃了泻药一样,干啥啥不成,2011年先被谷歌收购,后又被联想接盘。不过看他们最近一门心思搞模块机的动作,小8觉得摩托罗拉还是陷在“技术创造需求”的思维中走不出来。

它在前东家谷歌那里搞了几年模块手机,谷歌发现在这货在工艺、外观美学、模块配套体系和协调性等方面都有不少问题,不光用户体验不佳,而且也难以普及,果断放弃。现在,在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仍然坚持搞模块机,只能希望模块机也早点迎来春天吧。

其实类似的企业和产品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上一期扒过的微软,从WIN 7开始,他家的操作系统就一直不太受用户待见,这其中除了苹果公司的冲击,恐怕跟微软沉迷于技术,不了解用户和市场也不无关系。

今天就八到这,想接收趣硅谷发送的更多有趣信息,请扫二维码关注

 3 ) 给你看看另一面的硅谷

刚刚看完美剧《硅谷》第三季,竟然发现这个美剧越来越好看了。总结一下,就是男主创办了新公司,然后艰难launch新的产品,然后到了这一季发现产品不靠谱,没法赚钱,公司造假然后几乎破产。

但这三季涉及到的故事确实太多了,D和G自始至终都是两个水平很高的工程师,对RH非常信任,但是在最后这份信任也衰竭了。他们展现出了典型的硅谷的工程师的样子,对代码的热爱,对技术的钻研,以及社交圈比较小等等。

男主其实也跟他们差不多。

但想了想,PP这个公司还是非常幸运的,每次在破产边缘都有重大转折。或者说是当初的很多不幸造就了幸运,当初被开除的big head,他获得的资金最后救了公司一命。很多事情也都是峰回路转,Hooli公司在这个压缩视频照片的产品线也是几经辗转,最后还是没成。

所以我倾向于,前三季向我们展示,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去探索新的app是多么的难,不论是有着优秀的人才的startup,还是有资金,有资源的大厂,最后也都失败了。Hooli转向了当初那个box,而PP则几乎破产。这个失败的例子告诉我们创业是多么的艰辛。

虽然最后D的视频的app挺好的,但是后面一定还会有其它的问题的。

J这个人非常的奇妙,他也是里面最难以琢磨,最迷人的。他有才,会说话,而且总是抱着热情的心,友好并且善良,他做了很多的实事。但是也是他最终主导了造假,见解导致公司破产的。而E就更好玩了,承担了很多的笑点,自己有个大house,弄到最后孵化的公司差点破产,而且自己也差钱浪过头。后面再看,他提前卖掉公司的股票还是大好事,很多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转折太多了。

开始觉得这仅仅是几个程序员写代码,打嘴炮,插科打诨的创业故事。但其实里面展现了硅谷各类人的特点,各种天使投资人,董事会大佬,公司ceo,平凡的硅谷的生活的人,以及这里的岁月变迁。据说开头的动画也是非常切合实际的,生动展现公司的变迁历史。

期待后面PP的发展,哦不对,据说换名字了。

 4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硅谷?

提起硅谷,我们马上会联想到的是谷歌苹果,facebook这几家耳熟能详的明星公司,又或者是那两所闻名全球的知名学府,斯坦福和加州伯克利大学。
硅谷虽然只占了美国国土面积的0.2%,人口总和也不过500万,但却创造工业史和科技史的众多奇迹,那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硅谷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一谈究竟
一,从硅谷的诞生时间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与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工业化地区的巨大差异。硅谷崛起于工业时代的后期,具体是二战之后,所以硅谷从一开始就跳过了工业时代的很多过程,是一个完全按照信息时代的特征,建立起来的产业中心。更重要的是,二战之后,科技行业发生了两件事对硅谷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的事件。第一件事,就是1946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这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开启。而第二件事就是1948年,控制论,信息论,的诞生。那什么是控制论?看一下如今互联网公司在开发产品中的流程,你就明白了,这其实都是运用了控制论所演变出来的方法。一款产品必须先上线,得到用户对产品的反馈,然后再不断修改才能得到完善,这种通过反馈,不断迭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也恰恰是控制论的精髓。那什么又叫做信息论呢?字面上很好理解吧,就是关于通信的理论嘛。其实信息论本质上就是一种解决生活中不确定性的方法。比如说,如今人力越来越贵,而且我们都不知道人力成本上限在哪,但计算机却一定是越来越便宜,所以把更多的工作交给计算机,交给人工智能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叫做香农第一定律。我们再举第二个例子,原先,家里的带宽不够,所以我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娱乐节目,一款节目再流行,全国同时段收视率也不可能超过5%。但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节目的传播能力大大提高,这才有了Paipi酱等网红的崛起,而传播渠道容量提升才是其中关键因素。这就叫做香农第二定律。

好了,谈完时间方面的原因,我们再谈一下硅谷成功的第二个成功秘诀,文化。

首先,是对叛逆的宽容。叛逆是硅谷的常态现象,这不仅和加州人素来爱冒险,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传统有关,同时也和当地的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在书中就介绍了,为了鼓励员工的叛逆行为,促进整个硅谷地区的技术进步,加州政府对于前公司员工在同行业之间跳槽现象,表现出了最大的宽容,甚至禁止公司之间私下里达成相互不挖角的君子协议。这就大大提升了硅谷人才的流动性,同时倒逼大公司去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外界经常对硅谷有一种误解,认为伟大的公司都是从车库文化里中诞生的,其实在硅谷成功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真正的秘诀是在原来的公司和大学里孕育新的公司。

硅谷文化第二个特点是国际化.在硅谷,不仅Facebook这种明星公司在努力全球化,同时即使不太出名的小公司也会在第一时间开拓国际市场。很多公司一开始就是要开发,给全世界的人们使用的产品,所以一口气上线20语言版本的产品在硅谷屡见不鲜,这源于硅谷人都自己多元文化的自信。举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根据2012年的人口调查,硅谷地区51%的家庭在家中使用的第一语言并非英语,而是他们移民来此地之前的母语。所以很多公司在和硅谷公司竞争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吃力,这是因为你并非是在跟哪个国家的公司竞争,而是在跟全世界竞争。

硅谷文化的地三个特点是追求卓越。在美国硅谷地区的办公和生活成本远超美国平均水平。而房价更是和纽约不相向下。这就形成了市场淘汰机制,只有那些少数利润足够高,成长足够快的公司,才能占据核心位置,得到更多的市场资源。

上述的这些,是硅谷所独有的特质,也是硅谷成功背后真正原因。

如果你对硅谷,科技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和我聊聊!

 5 ) 《硅谷》S03E08:Laurie凭什么低价收购Erlich的股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趣硅谷”,图文版见这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I3NDkyNw==&mid=2247484361&idx=1&sn=8835e7c3708f08b3c9fbf41dbbd7a42c&chksm=ebefe589dc986c9fce7bc06efa5a1b7b32c49d2d4d3294a15395cf998dc096605913b512fd96#rd

本季接近尾声,Pied Piper 历经了将近3季的磨难,终于上线,大获好评。
画面一开始,Richard 和Erlich 就坐在演播厅里接收彭博新闻的采访。

Richard 一如既往的有聚光灯障碍,有些手足无措。

Erlich 自吹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不停强调自己名字的正确写法,不给旁人说话的机会,弄得主持人很无语。

接下来,第一个冲突就产生了。

当主持人问Erlich 拥有Pied Piper 5%的股份是什么感觉时,Richard 终于插上了话:“不,他实际上拥有10%的股份,Erlich 是公司的早期投资人。”

心虚的Erlich 赶紧岔开话题。

而正看新闻的 Monica 炸了,立刻电话质问 Erlich 为什么不向Richard 说出他已经把股权卖了的事实。

Erlich 振振有词:Richard 需要我陪他出席这些公众场合,不然他Hold 不住。

偶然间得知有人抛售Pied Piper 股份,Richard 立刻怀疑是Monica 干的。

气急败坏地给Monica 打电话,才得知真正抛售股票的人是 Erlich,两人正面冲突。

Erlich 说出了自己隐瞒事实的原因:如果说出了真相,自己就完蛋了,硅谷再也不会有人跟他合作,并列举了当年苹果联合创始人Ron Wayne 的做法(关于这个事件,趣硅谷以前深扒过,有兴趣的可以去关注微信号)。

Richard 却因为Erlich 的做法,不得不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一家公司在刚上的时就出现内部人员抛售股份的现象,会让外界以为公司出了问题。

Richard 准备将事情的缘由撰成新闻稿发到网上,碍于往日的情分,他决定只要事情没有泄露就不发。

参加“名利场”晚宴前,Richard 巧遇前投资人Russ ,得知Erlich 把股权卖给了Laurie ,而且是以净身出户的价格。

就在当晚,CJ就在科技博客发了一篇稿子,把股权的事情捅了出去,而被采访人正是Erlich 。文章用词尖刻,说Erlich 是科技圈最大的蠢货。

但恰恰是因为Erlich 这种牺牲自己保全Pied Piper的做法,让Richard 深受感动,决定重新聘请埃利希为魔笛手的公关主管。

看完本集,小伙伴们除了觉得Erlich 可恨又可怜外,估计也很好奇,Laurie 凭什么用这么低的价格收购Erlich 的股权?

其实这条线在第二季就埋下了,当时 Richard 面临跟 Hooli 的官司,此时已由Laurie 掌舵的 Raviga 公司置身事外撤了资。无奈之下,Richard 找到了新的投资者 Russ Hanneman,而Russ 接下来又把所持股权卖给了Raviga,而没搞清楚的状况的 Richard 同意了所有的合同条款。

这中间,卖来卖去的是股权,决定谁说话声音大的是董事会席位。这也是 Laurie 能从根本上掐住 Erlich 脖子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说说董事会席位对公司的影响。

创业公司中,股份多少与董事会席位并不绝对相关,关键在于投票权。能在股东会(根据公司结构也可能是董事会)上拥有多数投票权,就能控制公司。

举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硅谷风投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注入谷歌125万美元,分别获得10%股份。5后的2004年,也就是公司创立6年后,谷歌上市,近2000名员工获得配股。上市时,谷歌重拾美国资本市场消失已久的AB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有B类股票,每股表决权等于A类股票10股的表决权。

2012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权的C类股用于增发新股。这样,即使总股本继续扩大,即使创始人减持了股票,他们也不会丧失对公司的控制力。目前,估计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的谷歌股票将低于总股本的20%,但仍拥有近60%的投票权。

谷歌还是这哥仨说了算

Facebook在几番融资后,扎克伯格的股份早已少于50%。但在上市时,Facebook同样使用了投票权1:10的AB股模式,扎克伯格持有的股份与一般的一股一票投票权不同,每一股有更多投票权。此外,扎克伯格还和主要股东签订了表决权代理协议,在特定情况下,扎克伯格可代表这些股东行使表决权,这意味着他掌握了56.9%的表决权。

所以,创始人在自己持有的股份被充分稀释后,仍可以设计结构,通过持有每一股拥有多票投票权的“优先股”来控制公司。

而在本剧中,好几处戏剧性的冲突都靠董事会实现:

Richard 是创始人,自然要进入董事会,占一席;

Erlich 在Richard 喝醉的情况下,连蒙带骗地让他答应自己进入董事会,又占一席;

Russ Hanneman 投资进入董事会,并且占有两个董事会席位;

Raviga是的Pied Piper的天使投资,握有5%的股份,而Monica代表 Raviga 成为Pied Piper的董事会成员。

在Raviga购买了Russ的股权后,董事会5个席位,Raviga占了3个。

Erlich 卖掉股份后,Richard让Jared 进入董事会;

此时,Richard 可能仍然拥有最多的股权,但在重大决策上,他已经没有发言权。

这也就完美地解释了本季开始时,Laurie 为什么可以轻易换掉Richard,让别人来管理Pied Piper。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股权的问题。在硅谷,不少创业公司信息不透明,在股权协议中可能会有很多坑。

以本剧出现的早期合伙人中途退出为例,大部分创业公司在制定合伙人退出机制时,会有这样一条规则:股东中途退出,公司或其它合伙人有权股权溢价回购离职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权。

这其中,给退出合伙人的股票定价是个比较暧昧的问题。一般有两个考虑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用人话说,有三种给钱折现的方式:

1、在退出合伙人当初购买股票的价格的基础上,以一定溢价回购

2、根据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按照退出合伙人所持股票的比例,给予其一定溢价回购

3、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以一定折扣价回购

在具体操作时,不同的公司会有差异。比如,一个公司上市时虽然估值约100亿美金,但公司资产负债表并不太好。要是按照合伙人退出时可参与分配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溢价回购,这个悲催的合伙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干了N年,最后净身出户;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价格回购,公司又会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

所以,合伙人想中途退出,能拿到多少钱完全要看当初的约定。如果当初就是个模棱两可的说法,白干甚至倒贴钱,然后卷铺盖滚蛋也不稀奇。所以,本集中,Erlich 不得不贱卖Pied Piper 10%的股份也不难理解。

创业套路深,步步都是坑,合作路也滑,人心很复杂。

想接收趣硅谷推送的更多有趣信息,请扫二维码关注

 6 ) 从第三季我们可以明白什么样的道理。

1.虽然魔笛软件安装量大幅度上升,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他们的实验用户都是工程师,而不是一般人,这也是为什么Monica一开始会觉得这东西好难用啊的原因。

2.另外一个教训则是,太超前的科技,往往无法被人理解,也无法得到市场价值的回馈。反而是那些显得没有太酷,但是能实际转化为产品的东西,最后却获得了市场价值。

3.产品一定是要非常简单,能够被普通人接受和使用的。

4.成功很可能还是要来源于不好看的那一面,这季最后部分,Jared也开始撒谎,开始用印度的外包帮助他们刷使用率的事情,或许为后来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且我估计这项技术能够被最好应用的地方可能是网速比较慢的发展中国家。

 短评

感觉Richard作为CEO真是蠢得无可救药,只不过总有更蠢的Gavin给他当神助攻。。。好想成为大头啊~~~

4分钟前
  • kallen
  • 推荐

笑成傻逼了第三集杰拉德的那个金链笑话

8分钟前
  • Lok
  • 力荐

我是来问问题的。看到S03E01,才突然发现 jared 看 richard 的眼神很有爱呀!他是不是喜欢richard?感觉眼睛里都快喷出桃心了。。。有没人和我同样感受?

12分钟前
  • D Rainbow🐰🐷
  • 还行

马屌太吓人啦!!!!!!!!!!!

14分钟前
  • 十四
  • 力荐

Erlich>Gilfoyle>Dinesh>Jared>Richard ( ͡° ͜ʖ ͡°)

17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力荐

一帮傻孩子,想干点坏事都没那个智商,天分都在码代码上用光了

19分钟前
  • ==
  • 力荐

已经可以想象到编剧团队在开会时,办公室那面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注释和随意贴了。

2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Richard,当你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CEO,不要忘了曾经帮助你的人。

25分钟前
  • LZHMA
  • 力荐

前两集就够5星了 把冲突处理得太好 看完最后一集 想了想编剧说的这部剧里的大家不会成功 心有戚戚 这真是要用Richard气死我们的节奏啊

28分钟前
  • 祸害王
  • 力荐

我怎么就没去当码农呢?

31分钟前
  • WiTS
  • 力荐

一翻一抖,一栽一起的格式

34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哈哈哈阿三跟眼镜侠的戏份太搞笑了

36分钟前
  • SYRON
  • 力荐

开始来了个大忽悠,全是套路;最后跟老对手结盟也不意外,两个人同框倒也有着蜜汁笑点,毕竟很多时候对手的对手就是朋友。感觉编剧已然放弃monica跟小哥的感情线,完全突出杰拉德头号迷弟的本性。结尾也算回到初心,燃!

37分钟前
  • 阿蛮
  • 力荐

Jared真是小天使啊

38分钟前
  • 阿北
  • 力荐

elephant in the room笑抽了,这季给Erilich这个原本纯comic relief的人物写出如此深度,编剧太牛了

42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1318.rigb;监狱里一段台词不能更赞;以及加文贝尔森在讲台一段表演绝对够忽悠;医生要做指检;头一回看到配马的场面,居然是HBO出品;房东能和死侍毒舌较量,绝对有两把刷子;看了e03必须讲出来:主创起名满怀恶意,because it ryhmes with retard!ha

44分钟前
  • bingo
  • 推荐

剧本身依然精彩,依然好看。经历了那么多,理查德依然没能力,也不适合做CEO,哪个企业摊上这么个CEO,真是倒血霉了。我依然最喜欢Gilfoyle这个角色,黑暗,没有道德羁绊,果断,有执行力。

45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Jared好忠犬,richard真是各种作死啊。

49分钟前
  • Aries
  • 力荐

怎么会有jared这样甜的男孩子

51分钟前
  • Robo Captain
  • 力荐

《死在B轮前的一百万种方式》

54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