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

动漫日本2014

主演:片山福十郎,内山昂辉,咲野俊介,木村昴,文晔星,野泽雅子,屋良有作

导演:汤浅政明,荒川真嗣,伊藤秀树,伊藤良太,上野史博,久保田雄大,宇都宫正记

 剧照

乒乓 剧照 NO.1乒乓 剧照 NO.2乒乓 剧照 NO.3乒乓 剧照 NO.4乒乓 剧照 NO.5乒乓 剧照 NO.6乒乓 剧照 NO.13乒乓 剧照 NO.14乒乓 剧照 NO.15乒乓 剧照 NO.16乒乓 剧照 NO.17乒乓 剧照 NO.18乒乓 剧照 NO.19乒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52

详细剧情

片濑高中的新生“阿扁”星野裕(片山福十郎 配音)和“笑爷”月本诚(内山昂辉 配音)是同出自一个乒乓球道场的朋友。阿扁个性张扬,爱说爱笑,由于对球技信心十足,因此根本不把乒乓球部的同期和前辈放在眼里。与之相对,笑爷内敛冷静,对于取胜这件事似乎根本没有半点强烈的欲望,潜意识中他更希望像机器人一般不被人注意到。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联赛,乒乓球部顾问小泉老师(屋良有作 配音)选定月本进行操练。与此同时,附近的辻堂学院高中转来了被踢出国家队的中国选手孔文革(文晔星 饰),此人恃才傲物,完全不把技术底下的日本选手放在眼里。另一方面,高手云集的海王学院高中也蓄势待发,备战接下来的大赛。方寸球桌,战况激烈……   本片根据松本大洋的同名原作改编。

 长篇影评

 1 ) [强力剧透]ep6 notes

从ep6才开始的边看边写的鸡血notes
1.动画把"机器人"和"英雄"的关系说得异常直白呢...
"机器人其实有一颗温柔的心"
"暴走的机器人只有英雄才能拯救"
"觉醒吧英雄"
然后这个时候镜头还要特意转到"沦陷英雄“身上。
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追加释义。

2.每次阿笑变身机器人的BGM超---带感(躺

3.每次海王一班人马出来时打鼓一样制造压迫感的BGM也.....

4.孔的声优没换吧日文感觉说得比中文好听(啥

5.又给文嘎加戏份了呀..!妈妈的云吞;-;这孩子真乖....满满都是平凡人最执着的感情,柔软温润,和大家对乒乓热血激昂的爱反差太大。文嘎退一步来说,没办法占有乒乓也依然有享受的东西。孔文革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他心中始终留下的除乒乓以外无法割舍的那一部分。

6.是西红柿炒蛋,红烧肉和清汤啊;-;我已经可以闻到香味了
(漫画里根本就没有妈妈...!不仅如此漫画里对孔的描写几乎是在他选择留下然后对话框由双变单以后就戛然而止了...希望动画把大家全都丰满起来

7.其实我很想知道孔唱的是什么以及歌词_(:3 不会仅仅是圣诞有关的歌吧

8.呜啊看到牵手以为阿龙也.....真心不记得漫画里有雀斑妹这个角色的OJL后来落寞的雀斑妹没等到牵手的人,回去发现阿龙果然还在练习。阿龙的不死心有点悲壮意味啊怎回事呢

打个比喻。
大家出生的时候掉了一块心,所以心里有个大洞。只有找到与生俱掉的那块心,才能填满那个洞。所以整本漫画都带有浓重的宿命论气息,天赋掌管决定权,要么放弃要么痛苦挣扎。

孔是阿妈,是家乡的馄饨。我觉得孔是第一个填满洞的人。

阿龙每次比赛都要去厕所。我觉得阿龙是坚强地挣扎的人,他不敢相信自己,他害怕失败也害怕没有人能把他打败。因为他需要通过结果来证明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的人,又担心结果的说服力不够强。因为天赋本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小学时老妈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差不多的意思。所以阿龙非常在意月本。

恶魔早早知道自己的局限,挣扎但没有阿龙隐忍,放弃的痛苦撕心裂肺,斗殴退社,读者全都看在眼里。很真实的一个人,最后娶了老婆奔小康去了。

阿笑呢?我觉得阿笑是漫画里最超现实的人物,简直是为了阿扁才存在的。他天赋异禀,如果甘愿让乒乓和心合为一体的话就是活生生的人了。但是他并不乐意这样做,所以只能是冷血的机器人,徒有能力没有热情。漫画里最后他并没有去打职业乒乓。我觉得他心中的洞只有阿扁能填满。只有英雄能拯救机器人。阿扁填满了心,阿笑就填满了心。

而这时候该觉醒的英雄正在尝试巧克力和甜食

9.哈哈哈海边君也在迷茫啊,阿扁你不是一个人(喂根本两回事)
动画加戏份的海边君越来越可爱了,这么单纯的人和自己真有点像。梦想折翼就走另一条路去找海,海边好像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就去找山。可是自己其实连山是怎样的都不知道。阿扁是用甜食来逃避,海边君找女朋友逃避。梦在哪里破碎就赶紧离开那个地方。以为逃避问题就能实现梦想实在是太可笑了不是吗,迷茫中的海边君又打算去海外了(笑)

10.你不是比谁都喜欢乒乓球吗!
这句话在月本一个人吹灭蜡烛的时候闪出来

11.差点忘了还有这一出...!恶魔回到童年经常去的乒乓球馆,练习"连小孩都打不过"的蹩脚削球,说是"不想留下遗憾"。实际上谁都知道他是不甘心。
"也有不会飞的鸟"。能当一只鸟就好。虐恋OJL(喂你够了

12.又是关于恶魔
"我想要你的才能!!战术,球拍,姿势...全都是模仿你的!!
"但是没法变成你。"
不会飞的鸟,英雄会带你飞

13.沉水扁那部分的直升机的含义是?!

14.hhhhhhhhhhhhhhhhhhh恶魔化身萌海豚了笑尿^qqqqqqqqqqqqqqqqqq^

15.内...内山.............我不喜欢不帅气的阿扁....吗...(妈呀血槽空

16.觉醒后今次的ED都变得阳光灿烂起来了;-;
-----完------
(实在是太啰嗦)
--------------
坑好久还有人看._.?继续阅读请左转分集短评~(鞠躬

 2 ) 论“才能与努力哪个更有用”

有段时间一句话在知乎火了起来,进而迅速烧遍几乎所有的SNS:你的努力还远远不到能比拼天赋的地步——好像是这么个说法,原话记不清了。那次被一个朋友看到了,她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却没多说什么加以反驳。以我对她的了解,大概是因为这句话低劣得不值一哂。可我偏偏却很是同意。
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漫画,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武士的血统”。即是说,一个出身平凡的人跟一个武术世家的人相比,即便两个人都付出了同样多的努力,那他们两个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出身平凡的人最多只能到99%的地步,最后那百分之一永远突破不了,而武术世家的人就没有这个限制,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达到最高层的水准。换句话说,武术世家的人拥有成为绝世高手的所有条件,只要他自己愿意,肯付出,就能做得到。而出身平凡的人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个高度。
“才能就像是个容器,努力就是往里面灌水,可以一直灌下去,可最后到底能装多少,其实还是容器说了算。”我最后这样总结道。
她听了后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我当时也没听出来她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而其实,有关“才能”和“努力”这两者的纠葛从我们所有人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周围所有声音(没有“几乎”)都在不停地跟我们强调:
人可以不聪明,但绝不能不努力!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那个“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概念还没诞生的年代,这些话被循环重复利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个主题后来与中国特色的二元论思维完美契合,最终总结出所向披靡的那句话:
“如果你成绩不好,一定是你没努力。如果你努力了,成绩就一定会好。”
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在无数的打击中怀疑着自己的努力,熬夜,刷题,拼时间,后来的学习甚至就变成了一个“比惨”的过程。和现在的那些选秀无比地相似。
高中毕业以前我也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可身边却有着太多太多努力不得的现实,逼着我去反思这句话的真伪性。
有次,我问了清华物理男这个问题——这货23岁就在《Nature》上发了文章,所以有绝对的资格来回答。他想了想说:
“如果仅仅是‘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话,那‘成功’未免也太简单了。”
当时的感觉,我不知道是该说醍醐灌顶还是三观尽毁。
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充满了槽点,可没有哪个是比强调“努力比才能重要”更害人的了。因为它把本来应该是受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不负责任地只归因于一点,逃避问题,懒于思考,用结果来评价过程,看上去是在不断地夸大、妖魔化“努力”的效用,可实际上,它正是在不停地否认着人的努力。
哦,对了,多年后俞敏洪老师还提出了那番“小草大树论”,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烦透了这般说辞,后来甚至到了只要任何一部作品胆敢表现出“才能比努力更重要”这个主题——或者仅仅作为观点在作品里提到时,我都至少会觉得它是诚恳的,用心的。
而《乒乓》讲述的,就是一个跟“努力”与“才能”有关的故事。在这个如今仍然不停地鼓吹着“努力”的巨大作用的大环境下,它的出现,着实难能可贵。
一上来震惊全场的肯定是它的画风,刚出来的时候甚至被嘲讽说这大概是二十一世纪最省钱的动画。其实,它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漫画原作——松本大洋多年以来都一直都以诡异却鲜明的视觉风格著称。初看时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可投入进去却发现,这种画风正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力,它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和要表达的东西,与原作相辅相成,独树一帜。
这个故事里,有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者,有天资平庸却无比努力者,还有更多的人,是在这两个极端表现之间。有的人相对才能多一些,有的人相对努力多一些。每个人都同样渴望着胜利,并为此付出努力。
这部动画也是我和那个朋友一起追的,看到第六集左右时我跟她分享感受,在表达了对这部动画的喜欢之余,也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她大多数都同意,只有一点反对:
你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其实这部动画的主角,不是笑爷,而是阿扁。
我错愕。说,不可能吧。
她摇了摇头,神色正经,只说:你继续看就知道了。
直到看了第八集,我才明白尽管我用了我能想到的一切辞藻去称赞它,结果还是低估了她。
你见过那部作品的男主角,到倒数第四集才真正显露身份吗?
而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个用来反衬主角的男二。
一般来说,除了情感类,运动类和热血战斗类漫画一个最会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作品里人物水平的排名。谁最强,谁第二,谁跟谁差不多,谁在什么情况下获胜的概率会大一些。通常,在这种排名里,除了主角之外每个人物的顺位都是固定的——主角当然是个不断升级然后走向巅峰的路子了。而在《乒乓》里,前两集里给出的人物排名和最后简直是截然相反的。
值得欣喜的是,11集的故事结束后,每个人都看清了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坦然地接受了它,走向自己应有的归宿,和自己与世界都能做到好好相处。基本算得上是一个Happy Ending。
在这个天才如云的动画里,我最喜欢的,却是一个普通人。
他连名字都没有,只出场过三次。和这番里的其他普通人不同,他早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界限,从来没有给自己订下过任何不切实际的目标。去参加比赛,也只想着能赢上两场,不那么丢人就好了。
谁知道,他碰上的是笑爷。
刚刚觉醒的怪兽。
一场下来,笑爷就打得他云游四海,反思人生。
若是平常,肯定会被这种主角爆虐喽啰的场面激起热血,毕竟实力差距大到可以“教你做人”地步的也不多见。可当时我却觉得无限悲凉,大概是因为相比起那些威风凛凛的天才,这个普通人更能让我这个loser成功代入。
在看到自己的所有努力居然脆弱得如此不堪一击后,他远走他方,去了很多地方,企图用这种传说中的方法达到“寻找自我”的目的。转了一年,未果,回来后,他重新走进比赛场馆,看到昔日的对手如今变得更加凶残。突然间,泪流满面,因为最后他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仍然是乒乓。
他终于明白,喜欢一件事并不是要把它做到极致,并不是要利用它去换取一些功利上的成就,只要能一直做着它,就足够快乐幸福了。
我很喜欢这个人物,也有点嫉妒他。因为他在不断的试错后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这其实是种运气,绝大多数人穷尽一生,都得不出这个题目的答案。
而相比之下,更多的人,都无法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放过自己,去找一件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做,比什么都重要。
像阿扁那样,他是这部动画里才能最高的人,可我却觉得,他最大的才能体现在,他不为任何人打球,只为自己开心。他是真心地喜欢着乒乓。
就像OP里所唱的:
“怎能什么也不做就这样消失!
不论何时!无论何时!我只想知道让自己惬意的事情!”
大概人生就是如此。

 3 ) ping-pong动画版的一些杂感

  个人很喜欢松本大洋和汤浅政明,所以看到松本大洋原作,汤浅政明导演的ping-pong预告片的时候,也是兴奋了一把。
  现在就动画版的第一集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杂感。

1.第一集开头阿扁扮成英雄的风格很汤浅政明,特别是阿扁腰中间那个轮转起来的时候, 看了《兽爪》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这种风格。

2.在人设方面,也很遵从原作,特别是松本大洋的“眼睛”“脸”还有“嘴唇(只是阿扁的脸好像在去十堂看孔文革的电车那段里真的有点扁)

3.整体上感觉月本对阿扁没有漫画里那样的有那么点冷淡 比如说阿扁在吃炼奶的时候 漫画里这里还有个月本侧眼特写+小心得糖尿病

4.在打乒乓时采用了原作漫画的多图并置,把乒乓球手的反应速度以及乒乓球这过程本身都很好的表现了出来,表示看到这一点很兴奋~

5.场景也很松本大洋,配色跟松本大洋还有一部漫画《sunny》的场景很像,比如电车要过来时候亮起来的警示灯之类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汤浅政明的风格-真实或者写实与动画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月本去田村桌球社找阿扁的时候,等车的背景,还有车窗外的背景。

6.在构图方面也跟原著很像,比如新生被罚跑之后一段,小泉跟Mr.大田说让他们也知道一下中国不光只有拉面和饺子这一段,有一个大景小人的长镜头(原作这里是不光只有熊猫和拉面) 因为这样也保住了原作特有的气氛。

7.还有就是月本和阿扁在打球的时候视角从月本和阿扁移到孔文革那一个长镜头(有风) 在漫画中是没有风和视角用长镜头转换的 这也是导演个人的一些东西 恩~~~~~~

8.还有就是声优,其他人的声音都跟我想象的差不多,就是阿扁在我的感觉中应该再稚嫩点,但是毕竟高中生也是合理的吧,小泉的英文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不错,动画里有比较重的日式口音,而且速度也比较慢 要是英文的速度能再快点就好了,特别是 “山外有人”那一段。文革的声优很让人惊讶,找了个中国人,我原本还在想孔文革说蹩脚的中国话的样子 结果出来的~ 诶哟 这口音~也算惊喜了。

对pingpong第一集大致也就这么点杂感吧,跟大家分享一下,在bilibili吧也发过一篇同样,楼下还有人说当心喷子开婊,想想豆瓣环境还相对不错,所以再这里再发一次~

 4 ) 他们所经历的青春是我所向往

完结了。有种很怅然的感觉。感觉一瞬间也说不清楚关于高中生阿扁和笑爷的故事中是哪里感动了我,而我从小到大说实话既没有练体育的经历,也没有青梅竹马的好朋友,甚至于连一个拿得出手的爱好也没有。所以真不能说感同身受。不会像阿扁这么骄傲,做自己和别人世界中的大英雄,只要出现,身上就带着光芒。不会像笑爷这么冷静,心中认定的东西高于一切,打乒乓什么的无所谓,只要有阿扁在就好。没有小泉老师,这么温情的教练和朋友。会说出“我只是想让你看看,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的风景”这样的话,会讲着带各种奇葩口音的英文,会一直怀着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没有田村,这么酷的老太婆,心中满满的对孩子们的爱,却常常一副冷淡到极点的表情。没有孔文革,永远带着中国人的那种独特的幽默与骄傲,各种调侃抱怨,却又不失希望地努力着。
小小的一个故事,有大大的野心,盛满了温暖和希望。所有的这些不会有,又由他们的存在带给我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体育精神,梦想与激情,友情,爱情。青春。他们在最好的年纪里,做着最好的自己。把生活本身具体化,会受打击而痛哭流涕,会苦闷无助而放纵自己,会纠结会思索,也会超脱,会自由,就这么一天天,踏踏实实地练习,比赛,无形中把快乐当成了信仰,一直在为快乐而奋斗。
激励着现实中的我,也热血沸腾起来,觉得单纯为做一件事情而流汗、流血、流泪,是那么美好。

 5 ) 会心一击的神番,能遇到你真是太好了

时隔两年再来补这部出品于2014年的倒A档四月番,看着豆瓣上9.3的超高评分和海报上狂野清奇的画风,内心是怀疑的。毕竟,它实在太像小学思想品德书的封面了。人设图也穿的土土的,不起眼的眼镜哥和西瓜头。以及,鉴于乒乓与其他的棒球、篮球、排球番相比,作为一项重视个人表现而非团体协作的运动,能热血到哪种程度实在非常好奇。于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第一集。

啊,又是一个发生在神奈川的故事,这个被画了无数次也巡礼过的镰仓高校车站勾起了一些好感。不过,这不帅不美的画风果然需要适应一下。内山冷感的声线倒是很为这位毫不起眼的眼镜少年加分(同样是眼镜少年,小排球里的月岛几乎是颜值担当)。冷淡孤僻、兴趣寥寥的样子,跟内山的风格很是相配。另一方面,海报上画的最大的西瓜头像个玩家,不可一世,无情调戏着一个一看就是路人的胖子,声音也好像也不熟悉。然后中国人孔文革(这名字???)出现了,天吶这迷之译制腔是怎么回事。先看完这一集再说吧。

谁曾想慢慢看到最后一集时,毫无预警地哭成傻逼,每一次都。(是的最后一集我看了好几遍)

这样的画风都能哭得稀里哗啦,在我心目中,这大概就是神番了。

--------------------------------------------------------------------------------------------------------

它究竟好看在哪里?

与长达几十集甚至几百集的运动番相比(并不是说这种长的番不好,我也很爱已经出到第三季的《排球少年》),《乒乓》显得言简意赅。通常运动番里,比赛会成为叙述的重点,一场比赛打上十几集的情况并不少见。然而这部番用更多的笔墨去讲场下的故事,甚至最后一场压轴战的结果都只是淡淡地存在在一张陈年老照片里。《乒乓》并不只讲眼前的故事,它的格局比通常我们理解的运动番会更大一些。

《乒乓》确实一直在讲乒乓的事情,练习,比赛,竞争,输赢,周而复始。但几乎又没有在讲“纯粹”的乒乓。球拍和球场,都只是一个载体。常胜将军的战战兢兢,天赋异禀者的快意玩乐、孤独者的救赎、铁血的味道、英雄的定义,都浓缩在这颗轻飘飘的小白球里。乒乓对于这部片子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是个独特的命题,以不一样的方式,占据他们一部分的人生。人们参与到这项运动里的方式各不相同——乒乓或者仅仅是一段无忧童年时光,或者是值得赌上全部人生的理想。每个角色都是一出人生侧写,超越了运动本身的意义,比赛的输赢却并不那么重要了,这是这部动画片最厉害的地方。

对于主角之一、眼镜少年月本诚来说,乒乓是拯救他于灰暗童年的一道光,过去是,现在也是。乒乓每一次提醒着他只有生而为人才能体会到的快乐和热血上涌。冰山人设在动画里并不新鲜,寡言冷漠、独来独往,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所以月本如此讽刺地被称作“笑爷(smile)”,就是因为他像机器人一样,从来也不会笑,当然也不会哭。他机械地做每一件事,不夸耀自己的天分,也无视体育系社团分明的等级制度,因为打球只是“死之前打发时间的消遣”。尽管他的球技超过学校社团的大部分队友,但他本人并不受欢迎。缺乏人情味的机器人,自然也无意卷入他人的生活里去。

笑爷的成长轨迹在《乒乓》里很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童年时代的懦弱胆小,被同龄人欺凌被关禁闭也无法反抗的屈辱,只能躲在狭小的安全地带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中学时代笑爷不再惧怕他人不怀好意的言语,但习惯性地封闭内心,我行我素,对人这种生物没有热情,反而对额外的关照感到困扰。在最后一集中,成年后的笑爷变得温和风趣,会关心他人的生活,会开朗地聊天,会大方地笑。每一次笑爷的变化,自然都离不开乒乓和它所牵连的伙伴们。

阿扁是第一个带着乒乓走进笑爷生活的人。他天然不羁、才华横溢,在他身上展现的是非常纯粹的自由,这是笑爷心目中英雄的模样。“想笑的时候就放声笑,想哭的时候大声哭。”阿扁是这部动画片里性格最鲜明的人物之一,他将笑爷从漆黑的柜子里拯救出来,并告诉他“你的血里也有铁的味道”。“英雄会超越道理,英雄会打破常识,赶走黑暗,比任何东西都单纯、明亮、快乐,闪闪发光。”和阿扁在球场的对决,是笑爷最珍贵的时光。

第2话中的笑爷,因为加入高中的体育社团,对“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乒乓”感到疲倦。他喜爱打球只是因为这能带来一些快乐,与胜负与否毫无关联。他的球技不错,但缺乏好胜心,这对于一个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来说,显然不合格。学校的小泉教练登场,这是第二个带着乒乓来改变笑爷生活的人。这位年过耄耋的老教练在笑爷身上看到了无限的潜力,并很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坚持。在小泉教练追着笑爷“倒贴”的温和表面下,是强硬的风格。他想告诉笑爷,乒乓不仅仅只有趣味,你无法抹杀它竞技运动的本质。在球场上打着怠慢的乒乓,就等于浪费自己的才能。

毫无求胜心,所以放弃的如此干脆。这份干脆太过天真,年轻人还根本不懂败北与挫折、丧失与悲叹、孤立与混乱、苦恼与绝望的滋味。放过对手的慈悲,在赛场上并不需要。小泉教练激发出笑爷机器人般冷血的强大,这是另一个极端,也是笑爷的又一次觉醒。最后的一场比赛则是这两个极端的完美结合。好胜心和竞争的快乐并不矛盾,它们是竞技体育最吸引人的两个方面,笑爷在最后与阿扁的比赛中,终于明白了这件事。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看似接不到的球,笑着又哭着打完了比赛。原本因为打球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笑着,他才被称作“笑爷”。

小泉教练自己的故事很令人唏嘘。作为最有潜力成为职业选手的种子,面对膝盖有伤却坚持比赛的旧友,他故意输给了对方,两个人之后的命运就此分岔,大不相同。“你能打出断送好友职业生涯的球吗?”如果重来一次,可能还是一样。小泉教练选择了体育精神,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在比赛结果上争个你死我活。

而阿扁自身,则是一个天才跌下神坛,又重新爬起来的故事。乒乓从幼年时代便是他才能的证明,他把同龄伙伴的球技远远甩在身后。“努力是没有才能的人才会做的事情。”阿扁对自己的乒乓有绝对的自信,也毫不吝啬地消耗自己的天赋。身怀玩乐之心和天赋异禀的优越感,毫不费力生活得自由自在。可是这一切被一场比赛全数推翻,阿扁最引以为豪的东西如今似乎也根本算不上什么,他觉得自己“沦为了全世界的笑柄,要是没有出生就好了。”这个打击成为了阿扁成长的转折点。

他经历了很长一段消沉的时光,毫无作为,浑浑噩噩。惊觉自己原来一直在吃老本,这种滋味很不好受。乒乓不仅是上天送给阿扁的财富,也教他做人。只靠才能也能逞强一时,但在真正的强者面前会顷刻崩塌。阿扁重新回到自己乒乓的起点,找到最初教自己打球的教练,从最基础的训练开始做起。因为被本不如自己的人打败过,所以对对手比以前多了一分敬畏。目标依然没有变,但这个阿扁已经带着他的乒乓升级换代了。

让阿扁重振旗鼓的他的对手,恶魔佐久间,乒乓对他来说是最残酷的。从小到大十几年的坚持并没有带来奇迹,尽管他已经尽百倍全力,把全部青春献给乒乓,但没有天赋,依然赢不了天才。乒乓告诉他世界上存在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目标,无论怎么付出也战胜不了的对手。而更残酷的是,“接受自己无能的事实,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乒乓对佐久间来说可能是绕了一条远路,也是一场梦。但是天才会把他叫醒,睁开眼睛看到的现实还是属于那些真正强大的人。不过,佐久间在最后一集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谁又能说他不幸福呢?

佐久间一直崇拜的人是自己学校的前辈、常胜将军风间。风间有着超越普通高中生的冷静成熟和大将风范,追求绝对胜利的同时也对此充满怀疑。初登场时风间是典型的完美人设,他的乒乓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所有队友的、学校的、家族的。风间是几位主角里背负的担子最重的一个,以至于他每次大赛之前都会把自己关在厕所的小隔间里,舒缓自己的恐惧,寻求片刻平静。每个人都在谈论他连胜几十场的完美战绩,每个人都认为他是最稳定的选手。这是无上的荣耀但也如同走在钢丝上一样艰难,一点差池就会破坏这个正在缔造的传奇。风间代表着不顾一切把人生全部赌上的那种类型,得到众人的仰望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他。一旦成功便是顶点,输了就要承担失去所有的风险,就像王者在众人无法企及的顶端要承受的压力和孤独。

从中国来到日本的孔文革又是另一个典型。毕竟我国高手太多,他的乒乓在国内显得技不如人。像落魄之虎一样不情不愿来岛国后,乒乓又让他被众人仰慕。孔文革最初的心态基本等同于凤凰的尾巴换了个地方,做了鸡头,既不满意周围降低的水准,同时又享受优越的地位。乒乓让孔文革没办法像一般的小孩一样生活在父母的身边,为了学打球他远离家乡,与家庭的联系仅仅是母亲送来的一箱又一箱的食物。类似孔文革的现实的确存在着,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总有一些壮志未酬的人们,将自己放逐到陌生的地方,也许会生活得更好一些。

《乒乓》当然也不仅仅关于这几位热血少年,配角也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海王学园的理事长是胜利的信仰者,他以为胜利能给所有人带来幸福,却离家人越来越远。乒乓对百合枝来说,是爱慕风间的理由,乒乓让人看起来专注有神,心无旁骛,魅力大增。但乒乓也是百合枝无法接近风间的一道高墙,毕竟他的心里除了乒乓装不下任何其他的东西。乒乓对孔文革的母亲来说,是把他越送越远,但也能让他飞得更高的矛盾载体。乒乓对大多数天赋平庸的球员来说,又是遥远又耀眼的憧憬。

但不管怎样,乒乓也是青春。最后一集里,昔日的老对手老伙伴重新聚首,“来打乒乓吧!”一秒泪目。

这部番的作画,过滤(吓跑)了相当一批观众。松本大洋创作漫画的时候才1996年,极度风格化的表现方式在如今一堆帅哥美女云集的动画片里显得特别刺眼。不过,看完之后才觉得,如果不是这样的画风,可能就会丢失掉一半的韵味。人物比例偶尔夸张的不协调并不会影响什么,因为这部番的构思实在太过精彩。能遇到《乒乓》真是太好了。


大人一枚 まだ飛べるのだ

 6 ) 乒乓讲的是人生

        只用短短11集就能打动我的动画真的很少见,乒乓是其中一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乒乓不算是竞技类动画。它的故事的确是围绕着少年们的成长展开的,但是真正关于乒乓的戏份少得可怜。我在看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作者对于“成长”的热爱,而非对于乒乓这项运动的狂热。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和体育竞技扯上关系的动画,总是特别能打动我,因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利都非常珍贵。

        最初开始看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部围绕着“才能”展开的、揭示了世界残忍事实的故事。但是看到最后,我觉得不是这样的——那么有才能的笑爷(我喜欢这个狂炫酷霸拽的翻译)最后不也没有成为职业球员吗?而那些没有才能的人这一路走来也并非毫无收获,比赛失利之后到处旅游的XX君,最后不也回到了他梦想结束的地方,然后哭着说希望从头开始嘛。动画的确带着宿命论的色彩,但是也绝对没有在说“没有才能的人就活不下去”这样的话。从乒乓中看“没有才能就注定失败”的人还真是挺可悲的。

        Peco才不是空有才能没有爱的人!虽然作者对乒乓大概没啥爱,但是Peco对乒乓的爱不可否认——他打球的时候是闪闪发亮的。动画对于他的塑造真的很棒,当他拿着球拍站在场上时,他也是我的hero。

        最后,身为一个中国人看到孔爷被打败心情有点复杂,不过我觉得动画对孔爷相当偏爱啊,给了他很多温情的戏份,冲着这个给监督点赞。

 短评

豆瓣应该增加一条10星的特殊评价

8分钟前
  • 电磁花生
  • 力荐

看完《乒乓》,几乎所有其他动画在我心里都降了一格,别人在讲故事,汤浅郑明在带着观众飞。就是这部动画片,它实现了我脑中出现过的很多朦胧的想象。它是真正的盛宴。

12分钟前
  • 草威
  • 力荐

另类,浓烈,鲜明,非主流,实验派的画风。“明明也很努力,明明比他练球时间长,为什么还是输,为什么还差这么远。”不断的失败,有人放下了球,有人捡起了球。

17分钟前
  • 杜若洲
  • 还行

汤老师的省钱大法才是正路,庵野去死吧!音乐分镜声优也都大赞,但都不及风间的一句超深意台词“你有女朋友吗”。。

1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归返本真.定调好,系统性也强.难得高远并坚实的演绎型改编剧本,既有与原创线条皆在功能性的基础上延伸,那么多的心理漩涡碰撞与应和.对人显然倾情关注,温柔的描绘是礼赞声声.倚向原作的影像得荫又蒙损,调动透着聪明劲,但时常一脚深一脚浅.尤大量分屏实验焦心,表现力和累赘对半开.音响有意思.小纰漏数种.

20分钟前
  • 岚行
  • 力荐

五星全部献给技法层面上的构图,画作,分镜,剪辑,精良制作和文本拼贴,堪称教科书级。

2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力荐

最后强行双骄对决恶心到了,就算是想表达天赋大于勤奋大于一切,还是不能接受街球手级别的peco系统训练个半年就吊打NBA板凳级别的孔。井上雄彦都没让湘北拿冠军,这才是体育题材的现实意义。说到头还是临时抱佛脚,结果一下开光,到底还是龙傲天的套路。100816/033118

25分钟前
  • 还行

不会乒乓的人也觉得不错呢。因为是汤浅政明啊。

29分钟前
  • 豆友1680017
  • 还行

神作!通篇看完,最喜欢孔文革,孔爷K歌和孔妈妈包馄饨的那一集,看到泪流。每一集开始都要听完热血片头曲,星野的大成就是天才论至高无上的胜利。不过,即便天赋不够也没关系,认命带来的安宁,有时候要比不甘更幸福。没有一味宣扬胜者为王的俗套价值观,最让人喜欢 :)

32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画风还能接受,就是每次中日文交接的时候我就听不懂中文了,然后说中文的时候还没有中文字幕= =觉得自己真是废柴,中文都要字幕

35分钟前
  • 7酱亲亲你
  • 推荐

【A+】你以为拼得是努力,其实靠得是天赋;你以为可以靠天赋,最后还是要努力;你以为重要的是输赢,其实真正决定的是选择;你以为讲的是乒乓,但真正有趣的是人生;你以为这是一部好看的热血动画,事实上,这是一部对人生娓娓道来的艺术。

39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本以为运动题材必然是热血追梦,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剧中的每个人都似乎背负着人生巨大的疲惫和空虚打着乒乓球,我完全被弥漫全片的纤细和忧伤击中。结局处那样燃过之后,又那样归于冷淡兼温柔的无言人生。月本和星野的感情从无一字倾诉,却是光和爱。感谢花花推荐这部回应了我所有人生困惑的神作。

40分钟前
  • phoebe
  • 力荐

在下午开会前看了这一话觉得日子可以接着过了

43分钟前
  • 马夫蒂纳维艾林
  • 力荐

分镜全揽,汤浅大法好。长期搭档Eunyoung Choi。大平晋也OP。龙子之。星月童话。有些风景不登上顶峰就看不见……只有远离竞争才能眺望到的景色……让人感动到哭的风景。

4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看了第一集之后马上来打五星!!完爆其它了好嘛!!

49分钟前
  • kekoko
  • 力荐

因为画风刷掉一大部分小学生真是太好了,中文CV赞以及结尾被燃起来了w

53分钟前
  • 葵花卷
  • 力荐

舞台很小 跳得精彩的舞者就那几个 无论过了多悠久的时光 命运的齿轮总会重新咬合 英雄打怪兽打到断腿 只为搏萝卜破颜一笑 汤浅的线条已然登堂入室 帧帧精妙 孔爷输了比赛赢了人生 有才华能成功 没才华努力也能成功 不信抬头看 苍天饶过谁 继攻壳之后又被手のひらを太阳に这歌弄哭 实在可恨至极

57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狂邪,各种看似无视规则的作画和剪辑其实全部都在为情绪服务;结局提升层次,虽然胜者依旧为王,但败者也并非为寇,生活本就多种多样,哪有唯一的真理。

5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神作参上!神作参上!神作参上!这不是乒乓,这是人生!这不是动画,这是艺术!

1小时前
  • zbczbczbc
  • 力荐

燃,萌,谜之感动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