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历程

剧情片美国2010

主演:克莱尔·丹妮丝,朱莉娅·奥蒙德,凯瑟琳·欧哈拉,大卫·斯特雷泽恩,Barry Tubb,Melissa Farman,谢拉米·李,查尔斯·贝克,Blair Bomar

导演:米克·杰克逊

 剧照

自闭历程 剧照 NO.1自闭历程 剧照 NO.2自闭历程 剧照 NO.3自闭历程 剧照 NO.4自闭历程 剧照 NO.5自闭历程 剧照 NO.6自闭历程 剧照 NO.13自闭历程 剧照 NO.14自闭历程 剧照 NO.15自闭历程 剧照 NO.16自闭历程 剧照 NO.17自闭历程 剧照 NO.18自闭历程 剧照 NO.19自闭历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5 20:11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自幼患有自闭症的美国动物科学家、畜牧学博士——天宝·葛兰汀(克莱尔·丹尼斯 Claire Danes饰)的个人自传改编而成,讲述天宝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天宝四岁时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母亲尝试多种方法让天宝开口说话。为了让天宝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妈妈忍痛送她去一间寄宿学校念书。在这里,天宝认识了开启她天赋大门的恩师卡洛克博士。在恩师的帮助下,天宝顺利考入了大学。临上大学前的暑假,天宝来到姨妈家的农场度假。自此,天宝对牲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里天宝制作“挤压机器”来平复紧张情绪。毕业后,天宝继续从事畜牧业的研究学习,设计出大大提高屠宰率且更为人道的屠宰方式。天宝以她独有的方式去认知世界,“像牲畜一样的思考”,在自闭症研讨会上大声的讲出自己的亲身经历……

 长篇影评

 1 ) 做一件事情会有很多阻碍、认真的做一件事情有更多的阻碍、持之以恒的认真去做一件事情遇到的阻碍更多,有来自别人的,最重要是来自自己的。

真的是部好电影,我看完了,我想这部电影有太多应该去思考的,而不仅仅是关于畜牧、科学和自闭症,对我来说,电影所涉及的个体人性的成长完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特别是一个人对个人价值的定位、对人生意义的取向、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更值得我去学习。

做一件事情会有很多阻碍、认真的做一件事情有更多的阻碍、持之以恒的认真去做一件事情遇到的阻碍更多,有来自别人的,最重要是来自自己的。

让自己成功是很多人的梦想,Temple Grandin对自己的理想位置的憧憬是清晰而真实的,不涉及世俗、财富、名望,正如她和汉克斯扮演的阿甘,他们只是长久而认真的做一件事情,外人的品论和嘲笑、歧视不足以支配他们。

而电影涉及的人与人之间、Temple Grandin和她的亲朋之间的爱与扶持同样是个宏大的话题,或许这也是她的遭遇与其他自闭症患者的不同,无论别人怎样看待她,她的家人也是始终如一的爱她、支持她,这一对人来说的本能在我们的功利社会中有时看起来也不是看得很清晰。

我想,任何对于自己的未来事业、对真正的爱、对他人抱有谦卑之情的人,都会对这部电影爱不释手。

 2 ) Different, not less.

非常励志的一部电影。虽然主人公显然是弱势群体的一元,但是电影并没有因此着重刻画该类人群的悲惨,相反,看了之后相当令人振奋。
Temple非常聪明,但是我觉得这种聪明并不是天生的。只是她的病让她可以集中精力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基本上任何人把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都会有所成就的。所以,Temple的成功具有普遍的意义。当然,她有特别的地方,这是天生的。可是,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大自然从不创作两件完全一样的作品。我们的特别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大家只是特别的程度不同。不应因为他人太特别就放弃尊重。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喜欢这种真人改编的电影。因为那感觉好真实,故事不再那么可预测,看起来总是引人入胜。片中那个盲女室友应该对Temple的人生影响颇大,可是讲述的时候说放下就放下,说邀请过来就过来了。并没有瞻前顾后地赘述。因为真实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如果让作家来虚构,必然起承转合样样不缺。可是那样的东西看多了确实有些乏味。这也是我一直不太喜欢看寓言类电影、童话类电影的原因。这种电影刚看几分钟就八九不离十地猜出“中心思想”是什么了,整个故事必然围绕这个寓意、中心讲述。很容易知道某个人物的命运会怎样。
好的故事源于生活,此话不假!
让人印象深刻两句话:
Different, not less (不同,但不差——与众不同,但并不比人差).
Nature is cruel, but we don't have to be (自然很残酷,但我们不应该).

 3 ) 喜欢学术超人

看了《自闭历程》,我的心里很感动,一个自闭症患者,在经历重重人际压力的状况下,有惊无险地按她自己的方式生活,不仅成为了她自己,并且在自己专业领域做出巨大成就。
阿斯伯格综合症(AS)是一种主要以人际交往困难,局限而刻板的兴趣及行为模式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种自闭症的亚型,也被称为高功能自闭症。AS患者对表情、双关语、社交规则等都会感到很困难,婚恋和为人父母会是他们艰难的人生阶段。心理治疗对AS的改善很有限,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家庭的理解、包容和支持。
坦普•葛兰汀(Temple Grandin)虽然自幼患有自闭症,却拥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畜牧科学硕士,并于一九八八年获得伊利诺大学的畜牧科学博士学位。她是当今少数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建造专家之一。她在此专业领域中,发表过上百篇学术论文,并经常性地巡回各地发表演说。
她改写了社会对于有自闭症的观感,也让世人对患有自闭症的人刮目相看。她发明了世界知名的“拥抱机器”,一种用来舒缓她自身焦虑的加压设施,开创压力治疗的先河,嘉惠全球的自闭症患者。她致力于解释感官的敏感度与自闭症患者的思考模式,都裨益良多。不过葛兰汀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她热心倡导动物福利与效能,向世间解说动物如何思考;她不但革新了迁移动物的机械装置,还身先士众,大力提倡农牧场动物的生活品质改革与人道屠宰。事实上,她所涉及的装置护理了全美加地区一办的牛群。 葛兰汀拥有伊利諾大学动物科学博士學位,目前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副教授;她出版过四本书:《图像思考》,《星星的孩子》,《基因学与家畜行為》以及《牲口管理与运输》。她还成立了“葛兰汀畜牧系統公司”,跟全国各大速食厂商合作,如麦当劳、温蒂汉堡、汉堡王等,共同监督全美各地动物处置設施的狀況。此外,她也巡迴各地演讲,讲题涵括科學与自闭症研究,堪称数十万有自闭儿的家庭与自闭症患者的角色模范。

本片是天宝葛兰汀的传记片,演员比本人瘦一些,挺漂亮,感觉挺有灵气的一个女孩子,不呆滞不傻气不沉闷,性情急躁,语速超快,非常有活力,感觉生命的能量总是压不住要源源不断地蹦出来和跳出来,来得很陡,难怪小时候她妈妈要说她不是自闭症那样的不活跃,而是很bright。
艰难地渡过人际危机重重的学生时代,和幼儿园小朋友玩不起来,动辄在地上哭闹打滚,被心理医生诊断出“自闭症”,哈佛毕业的妈妈绝望了,怎么教这个孩子都不说话,四岁才开口说话,上学后被同学欺负,冠以“怪胎”的头衔,学不会代数,为法语犯愁,喜欢机械设计,对知识和科学有着浓厚兴趣,发现自己有强大的视觉记忆能力,过目不忘,以画面思考。
幸运的是,在中学时代遇见一位发现她天赋才能的恩师,对她不舍不弃,帮助发展她的天赋,为她打开了科学之门,进入大学,然后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因为喜欢动物,所以选择畜牧业专业,设计出美国超过半数的农牧场都使用的人性化屠宰场,因为她说:“Nature is cruel ,but we don’t have to be.”
她不喜欢人,喜欢动物,因为她不理解人,不理解人们说的话,不懂得人的情绪,但是她能读懂动物,人没有动物那么好相处,所以她选择了研究动物的专业,畜牧业。青少年时的她害怕入学,害怕同学和老师,因为她总是无法和他们相处;她最讨厌聚会,因为在聚会中,她说的话没有人听,她不会礼节性地客套,按她自己的意愿她饶有兴致,兴高采烈地地向人们描述她的专业知识,她以为人们也会跟她一样感兴趣,可是人们总是礼貌地离开,于是她感到挫败和抑郁,哪怕她是聚会中唯一的理学硕士。每每在人际交往中受挫,就回家用自己发明的舒缓情绪的“拥抱机器”安慰自己,我不跟这些人一般见识,我有我的科学知识和动物就够了,我不一定非要跟人打交道。
正因为这样的天赋条件,以及少于人际关系的羁绊,她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和世界来完成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设计工作。她说:“我用画面思考,画面是我的第一语言,英语才是我的第二语言。我看书的时候,会把文字直接转成有声音和影像的电影,就像是一台摄影机嵌在我额头上,直接播出。我的视点自由,可以走在路上,可以飞在天空,也可以俯低移行,感觉头壳里真的有那么卷录像带。现在的人热衷电脑的虚拟实境,对我而言那些不过是卡通垃圾垃圾。”
看了本片,我感动的地方在于,就算是自闭症或者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也可以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方式,发挥自己的独有天赋才能做出一些事。这个世界上不是有一些自闭症患者都在默默地做着让自己高兴的事,还自己发明设计出一些小东西。人际关系不过都是虚的东西,而天宝做的这些事才是真正实的东西,拿真正实的东西去换虚的东西有什么值得的。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术超女,我喜欢学术超人,一天到晚琢磨这琢磨那,心思都放到学术上了,而对人际关系总是很笨拙和忽视,这让我想到自己和一些我认识的类似的人,为了学术和知识而痴迷难道不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吗,只有科学,只有知识,没有自己,没有别人,没有人际关系,而自己不过是心爱的科学知识的一个工具罢了,为心爱的事所奴役,不是辛苦而又幸福的事吗?这一分内心的真正快乐,就算别人不懂,那又如何呢?一点点人际的快乐能比得过释放和发挥自己天性的快乐吗?一点点人际挫折能阻挡对心爱事业的探索和追求吗?如果连自己都没有,那么良好的人际关系拿来又有什么意义?如果连树自己都没有根,枝叶又如何长得出去呢?
所以,我喜欢天宝.葛兰汀这样的人,也喜欢这部电影。回顾一下电影的开头,她用很生硬地声音理直气壮地说:“My name is Temple Grandin, I am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only different from, not less than.)

 4 ) 缺点成就了优点,一切都是爱

尊重有缺陷的自我

为何如此感动?

因为我们都有和她相似的一面,只是,我们的面目、举止和行动,早已套上了正常模式的面具,我们的内心,何尝没有波澜起伏,可以轻易的皱眉狂怒,但瞬间后又突然满足或欢喜?内心的小人何尝不像她一样,会在失控的时候急促狂奔,急欲发泄?

我们内心深藏着一个这样的她,无论拥有众多自认或者公认的缺点,都需要我们去尊重,好好爱护,聆听她的声音,做出她想要的行动。


热爱自己的一切,包括荒谬

如果身边的人们都告诉你,你的某种行为荒谬可笑,你还会继续吗?你还会以此为荣吗?

她可以失去人们的认可,逃避人际交往,甚至从小到大被人歧视、嘲笑、恶作剧,但她一辈子享受了图像思考的乐趣,还有想象的乐趣,当然,也有痛苦。例如那个“砍头”的自动门,例如没有自己名字标签就变成恐怖空间的房间。

当人们问起她的成就,她会兴奋骄傲的,用飞快的语速告诉他们所有细节,直接而自豪的笑着,全然不理会人们到底是象征性的问一下,还是真正想了解。

在大学毕业典礼上,她可以不停的重复着自己的成果——“榨汁机”的重要性,放声歌唱,声调怪异,引人发笑,而我却感动得哭了。在自闭大会上,她可以大声述说自己虽然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但却可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当她站到讲台上时,她的一句话是,

I am Temple Grandin!

多么骄傲的一个自己!!我有吗?我能像她一样自信骄傲的说出吗?有多少次我羞于说出自己的名字,因为权威人士说我的名字不好,又有多少次我想改掉自己的名字,当我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有多少次我想抛弃它?这时候的我已泪流满面,我深深的知道,我要如她一样的爱全部的自己!而且不仅仅是爱,是热爱!



真正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看看她睁得大大的双眼,每当有新事物进入她的生活,强烈的好奇心,探索心。她喜欢融入,代入,她封锁外界的自闭缺点,成功的让她甚至变成一头牛,于是她变成了这个世界本身。

她的游戏规则很微妙,她尊重牛,尊重生命,自己可以只吃果冻和雪糕,但她却不会激烈的愤世嫉俗,不会反杀牛,而且选择屠宰场作为学术工作基地,以让牛在被杀之前最舒服为目标!

这个世界,大自然,不就是如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所以根本不需要去抗争,改变游戏规则,而是,让生命在游戏规则里面玩得更受尊重,更愉快。



储蓄起来的勇气

每当看到她飞速背诵式的打招呼方式,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暗自发笑。她和人们说话总会把头歪向一边,力求避免任何的眼神接触。但,重点是,她还是打招呼了!和每一个陌生或者不陌生的人,她还是说话了,在最需要鼓起勇气说话的时候,而且,她经常说出了一语中的的内容。

是的,避免了眼神接触,飞速自我介绍,她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以免受伤。同时,她也储蓄了足够的勇气迈出每一个第一步。

我相信很多人都迈不出这一步,包括我自己,因为我们没法容许自己像她那样举止怪异。遇到想联系的人或机构,我们会先仔细观察,然后脑海里面做出如果和ta打招呼将会出现的情景,一般经过一番思前想后,不是那人已经消失,就是自我否定了要去打招呼的决定。

机会就这样子从严密的逻辑判断间隙里溜了。真正出现保安来赶人,或者那人步伐太快的又有多少次?再说,失败之后,我会创造其他机会吗?会追上那个远去的背影吗?

而且我们也知道,如果可以鼓起勇气,逻辑判断可以帮助我们用对的方法打招呼,成功率绝对比她高。可是,为什么这偏偏成了我们的阻力?


只看到目标的行动

想到就做,她的行动力简直惊人!因为她的缺点就是基本上只能用图像思考,没有太多的逻辑思考判断是否值得做或者做了的结果。

她只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惧,盯着一个又一个的“门”,深吸一口气,然后大步踏过。

甚至有时候不需要走过门这个恐惧过程,而只是一个让她快乐的单词,例如不想上大学时,捕抓到的一个单词“奇迹”!!于是,她就只看到“奇迹”这一个让她惊艳的场景,其他一切灰色负面抛诸脑后,决然前行!

这和《秘密》《灵性法则之光》里面说的不是一样吗,这就是显现,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去学习的其中一个——显现法则!



天才的简单方法

学校不许摆放“榨汁机”,她就立马为此写报告。看门人说只能过男人,她就女扮男装。保安说要证件,她就去找杂志社办证件。需要知道牛为什么惊慌,她就像牛一样爬过每一个牛要爬过的地方。画草图的人不帮忙赶工,她就记下来自己画设计图。

独立,简单,一步到位。她总能在关键时刻说出人们最关心的厉害要点——你不用为你的立场改变什么,我来改变自己去符合你的要求!你什么都不用做,我来做一切!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当我改变后、完成后,看一下,然后打上一个“√”,或者一个“×”。当然,如果打上“×”,我还会再来的,如果为了达到目标必须通过你。

这也吸引了很多人,为她而来,并且打上一个个赞赏、肯定的大红√!



于是,也是因为,她的周围环绕着爱

很喜欢她的舍友,那个总是温柔地笑着的盲人女孩,美丽、纯净得像天使~!这也让她从此学会了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

还有阳光牧场里的她的阿姨,温柔的包容,体会式的理解,她认可她的一切。不是害怕,而是担忧,但总是给她带来平静,温暖的微笑着,爱着。

她的妈妈给我一个很强烈的反应,其实她也很情绪化,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些许的失控。她是真正面对和经历这个孩子所以缺点的人。但她内心确是心酸的骄傲的——Different, but no less.

科学家老师出现的场合不多,但在她的记忆中很重要。他就像很多很好的老师一样,给予一个天才包容和引导,告诉她,人生的难关,只是越过一个又一个的大门。

不知道她何时学会爱别人,或许只是我感觉不到。不过,那两个微妙的身体接触,让盲女孩挽起她的手,还有老师的葬礼上,她明白的珍惜身边的人,和妈妈的一次轻微的准拥抱……


看完电影,我们紧紧拥抱,泪水轻轻的流。记起看电影中,他看到很多场景都说,“跟猫猫很像呢~!”“怪不得猫猫这么喜欢拥抱”,内心颤抖着,好温暖。紧紧紧紧的拥抱之中,我知道我正在走去 打开 一个又一个的大门。



 5 ) 《自闭历程》学会哀悼,学会新生

我是哭cry的状态看完这部电影的。看完后,我还一个人沉浸在状态中哭了很久。它极大极大地唤起了我的情绪共鸣。并且是在内在深层的部分。我仿佛为过去的自己,好好地,哀悼了一场。

《自闭历程》的电影属性,励志。坦普·葛兰汀是电影的主人公原型。她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她的成长过程很励志,在她的成长道路上,有母亲、姨妈,亦师亦友的卡罗尔博士,每个重要的成长转折点,都有人愿意陪伴她的成长。无疑,她的生命是有爱包围的。

但,我更想聊聊,聊聊我在看电影过程中,感受到的我看坦普·葛兰汀的视角,或者说看着她,我想到的自己的一些经历。

电影的这句台词很有名:

与众不同,而不是不如他人

坦普·葛兰汀很幸运,有妈妈带她去尝试住宿学校,遇见了人生的重大转机,遇见对她来说,重新打开了自我认识视角的卡罗尔博士。

你很特别,你有自闭症,这不意味着你比任何人少一点什么,你有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视角。

当我看见电影中的Temple,瞪大眼珠,像甲亢似的,喉咙的血管吊起,声嘶竭力地为自己争取,我是自闭症,我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我竟然有些羡慕。

Temple有她独立的世界,这个世界让她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痛苦,但是她如此勇敢,如此坦荡,当他人不理解她在做什么的时候,她可以用她自己并不好受的状态,但是为自己发声。

我是自闭症,我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

她如此勇敢地,一次又一次坚定地说着。

如果我有机会穿越到我的小时候,我也想告诉小时候的我一声,你没有很奇怪,你只是有些特别,你会处理好的。我想,成长到今天的我,一定是有给那个平行空间的小女孩传到话的。

我会戏谑我有疑似自闭抑郁了十多年的内在经历。我自己知道我的内在是煎熬拧巴痛苦的。我好像从很小地时候就封闭了我的头脑对情绪的理解,可是我又能很随便地感觉到周围此起彼伏的情绪。这种感受就像Temple的视觉化思考吧。对我来说,是我独特的看世界的方式。

我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在想什么。但是之前的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这样在感知周围的。我不知道我的一言一行传递出的拧巴攻击自卑感,我更不知道我自己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看到Temple农场的姨妈,在教她什么是情绪的时候,我就刷地心酸羡慕了。

什么是笑,什么是哭,别人为什么一会儿突然发飙生气,为什么突然会哭,为什么会吵架,为什么会甩耳光,为什么会大吼大叫,什么是郁闷的情绪,什么是烦躁的情绪,什么是悲痛的情绪,什么是喜欢的情绪,人为什么会一开开心,一会难过,为什么一会他喜欢你,一会他不喜欢你,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同时喜欢好多人,为什么打是亲骂是爱,如果当年有人也能点拨我一下有多好。不过当我想到这点的时候,我相信,我有穿梭时空,终于看见了内心那个无助不安的小女孩。

成长到今天,我还会因为对方陷入在情绪而愧疚,想要讨好。我会感觉到我身体的胃和心脏紧缩,当愧疚的情绪袭来的时候,我会感受到对方语言里的心情,表情之下的心情,它们都会以一种能量的状态,被我的身体感知到,我会不自觉地就想要承担。这是我的错,我让你们不高兴了。等到看到对方的情绪好下来之后,我才会终于放下心。中间的过程,我要处理好我内在的情绪能量团。我要告诉自己,一部分是我感受到的对方的能量团,和我无关,我要让出空间,信任对方,他也有自己需要面对成长的课题;另一部分,我要看到是我的愧疚,我把自己看得太高又太低,觉得是我伤害了别人,是我在过程中,没有更好地达到圆通的境界处理。我还可以做得更好。我要允许自己的存在,他人的存在,各种各样情绪的存在。

说实话,这个内在消化处理的成长,并不是那么好受的。尤其是我知道自己确实看世界的视角和他们有不同,我要驯服我的小我的生气愤怒委屈,我知道我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张力,我要和它好好相处,让它到向内收的状态。气定神闲,内敛,需要的时候,它也能被顺流调动,这是我想持续练习到达的状态。我很感谢家人朋友的陪伴,我要时刻练习自己的耐心慈悲。

我会戏谑我是死宅。加上现在买个菜都能送上门,我可以在家里一直宅着不出门。一面是我挺习惯享受这种宅在家里的生活状态。一面说实话,对别人来说可能很享受或者很容易的社交并不那么容易。

虽然在某种程度,我也可以把社交演绎得还可以。就像Temple在牛场写论文,门卫不放她进去,她就开始观察模仿,让自己混迹进去一样。我也会通过观察和尝试,把自己调动到社交模式。

有时候必要的社交是需要的,我比较容易感受到一些心思的情绪能量。我要练习,练习透明,练习放空,练习自己的钝感,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在自己身上,感觉到对方的不舒服后,要练习临在状态,不被愧疚感牵跑。看见、承认、允许自己的社交属性是不同的,去发挥别人以为的弱势,那是我真正的舒适圈,比如宅在家里写作、看书、深度思考,这一点也花了我好久好久。

到初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不敢和别人对视的。我就刻意练习,让自己和别人对视,直勾勾地对着他们的眼睛看。同学叫我出去玩,我会浑身不舒服。到了高中,我才敢和亲近的同学说,我很不喜欢人多的场合。但是那会儿我根本就没办法,从心里真正接受自己没法像其他同学一样,积极参与社交,在人多的场合也能都玩得很好的状态。我会羡慕,我会自卑,我会觉得自己不正常。我又假装安慰自己,我和他们不一样。但根本就没办法真的接受允许自己不一样。

读书的时候,被老师突然的表扬,我会很害怕。我随便做了个作业,怎么就被表扬了呢。被表扬,反而我就害怕了。又有自大的一面,觉得我什么都不用做,随便弄弄就好了。从来都没有机会去真正看见,自己在怎么思考的。虽然在读书,但是真的内心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的,行吧,爹妈大人说读书有用那就读吧,如果他们有给我报家教,行吧,为了他们付出的钱、为了家教老师的付出,那我就为他们学习一下吧。直到有机会在研究生的时候亲眼看到学神的学习方式,人家也是会在考试前通宵在图书馆复习,人家会专注地集中冲刺,人家会把平常的作业都很认真地写,我才知道,原来这叫做为自己学习啊——自我驱动。写到这里就很想谢谢那个时空的,联络我一起去图书馆学习的同学。

大概是我内在拧巴综合征,压抑积攒得太久了。看到Temple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古怪而坚定,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次次坚持,一次次承载着她内在满腔汹涌的敏感情绪,去交流,去争取。我就被戳中了。

被农场的男性区别对待,她不顾他们的眼光、嘲讽;她设计的人性化屠宰系统,被不理解的时候,她可以如此坚定地表明对自己的自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说服当场人。

看着很励志,但是她承载的痛楚恐惧,她和个人内在世界的斗争,没有硝烟,但也是极具激烈的。所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会戳中我,让我哭cry的点吧。有时候,一些感受情绪内在旅程,真的没法言说,唯有自己哀悼。要长大啊。生长痛是让人欣喜的。

会有旁观者对我说,我太懂事了。一开始听到的时候我不解但是身体的感受很诚实,有心酸的能量团。记得我的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对了,以前我都不允许自己哭,只要有感觉自己想哭了我就压下去,用一些骂骂咧咧的话压下去。

既然我有情绪直觉感受的天赋,那我就把它用在正向的地方。去驯服,去管理,去和情绪感受做好朋友。不要再以他们为耻、向外涣散能量。学习慢下来,把脑内决策的过程和他人分享,打开圈禁自己的孤岛,建立情感沟通交流。既然感觉不被看见会不舒服,那就自己走出去,带着真实的自己,让别人看见。自己去主动创造。

真的很敬佩Temple。她承受的内在压力是我不敢想象的。Temple本人仍然有有眼神游移、嘴角紧张的特点。在取得“成功”之后,她依旧会说,I’m still autistic.

自闭症不是病。

它可能是来自出生自然携带的某种印记。它或许不会痊愈,但是我们可以像Temple一样,勇敢地选择打开一扇扇门,坚信打开门之后,就是新的世界。

你说我现在明白自己吗?有些明白了,但也不明白。但我知道,我能做的是继续去打开自己的一扇扇门,走下去。

就像Temple在哀悼马的逝去,卡罗尔博士的逝去一样,好好地哀悼,时更时新,要提醒自己,好好地生活,好好地为上一秒哀悼,带着美好的记忆,前行。

 6 ) 《自闭历程》:you ll never walk alone

     自闭往往不是问题,问题是人们如何去看待它,理解它,关于自闭的经典电影有很多,从不久前的《玛丽与马克思》、荷兰电影《本x》,到较为久远的《雨人》都是较为称赞的关于自闭症患者的电影,上帝在为他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往往不会忘记给他们开启另一扇门,他们既值得我们同情,更值得我们理解和尊敬,就像本片中的葛兰汀,一方面有严重的与人沟通障碍,一方面也给我们展示了自闭症患者独特的视角。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本片中的葛兰汀,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自幼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却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在一九八八年取得伊利诺大学的畜牧科学博士学位,成为当今世界少数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与建筑专家之一,本片就是葛兰丁的自传性质电影,在IMDB获得8.6的高分,电影本身极其精彩,感人至深,可以算的上今年最出色的几部电影之一了。

  自闭症患者一般都喜爱离群独居,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语言上也有较大的障碍,本片的主角到了四岁是还不会说话,兴趣较为狭隘,认识事物较为刻板和一成不变,但在另一方面,一些自闭症患者拥有惊人的天赋,在数学、美术等方面拥有常人没有的能力,本片的主角就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在一些科学领域有惊人的造诣,《雨人》中的霍夫曼与《玛丽与马克思》中的马克思就在数学上有超常的天赋,感谢上帝,在给他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没有忘了给他们打开另一扇门。

  电影围绕葛兰丁的青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展开,自闭症患者的成长历程是比常人更艰辛的,不仅是对于自己,也是对于家人,葛兰丁恐惧于肢体的接触,以至于四岁以后,其母亲就无法再拥抱自己的女儿,而自闭症患者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言行举止也使得葛兰丁从小便受到同龄人的嘲笑,而自闭症患者往往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害怕人群,害怕与人沟通,这点对于他们的自闭来说是更加不利的,但葛兰丁又是幸运的,她生命中遇到了好几位改变了她一生的人,其高中老师卡洛克博发现这个有令人惊叹视觉思维的学生之后,不断耐心的引导其人生的步伐,“人生是一扇门,一扇打开之后呈现给你崭新世界的大门,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决心去打开它”,就是这句话,不断的引导葛兰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走向自己的成功;当她站在毕业演讲台上难听的唱着You’ll never walk alone时,讲台下没有人嘲笑她,只有尊敬,只有感动的泪水,没有人不为这位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女孩所感动,其中艰辛也只有她与她不离不弃的母亲知道。

  葛 兰丁的世界里环绕着爱,虽然遇到诸多的不顺,但是总有人去包容她,指导她,让她热爱这个世界,正确的面对死亡,她的自闭也给她带来很多的好处,她懂得去尊重生命,懂得单纯而好奇的面对这个世界,没有世俗的沾染,没有刻板圆滑的思维模式,一尘不染,就像《玛丽与马克思》中的马克思,《雨人》中的Raymond,单纯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上帝给他们关是一扇门的时候给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门,另一扇我们常人无法得以窥视的门,葛兰丁选择了去打开它。

   本片除了传记与剧情的成分外,也算是一部励志电影,前半部分主要展现葛兰丁的自闭视角,后半部分算是葛兰丁的励志奋斗史,整片可以以两次的上台演讲而一分为二,前半部分以葛兰丁极其感染人的毕业演讲为点,后半部分直到在全美自闭症大会上的演讲为句号,这两次面对人群的自我表达是葛兰丁人生的两次重大突破,因为作为自闭症患者,本身是极其惧怕人群的,即使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面对诸多目光时也会紧张,更不用说自闭症患者,这点于常人无关紧要的小突破对于葛兰丁来说却是伟大的,她用自己的勇气打开了难以逾越的那扇门,走向崭新的世界,但她用她难听的歌喉唱出You’ll never walk alone,全世界都在倾听她,为她而阳光明媚!

本片足以成为今年最为出色的电影之一。

附本片女主角所唱歌曲 you ll never walk alone

 
When you walk through a storm,
当你在风暴中前行,
Hold your head up high,
请高昂起你的头,
And don’t be afraid of the dark.
不要畏惧黑暗,
At the end of a storm,
因为在风暴过后,
There’s a golden sky,
你会看到金色的天穹,
And the sweet silver song of a lark.
听到云雀甜美的歌声;
Walk on through the wind,
在风中走下去,
Walk on through the rain,
在雨里走下去,
Though your dreams be tossed and blown..
尽管你的梦想会经历风雨的摧残;
Walk on, walk on,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走下去,继续走下去,希望在你的心中,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并且,你永远不会独行;
Walk on, walk on,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走下去,继续走下去,希望在你的心中,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并且,你永远不会独行,
You’ll never walk alone.
你永远不会独行……

 短评

这电影有很多细节很容易打动人。在temple做毕业演讲的时候,感动的我差点儿哭了。一个自闭症患者能一点一点的从自我,和别人的帮助那里走出来,再去帮助自己和别人和世界真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情操。她说的很好,我们不需要那么残暴,我们应该对它们给予尊重。我们就应该对任何事物都给予尊重。

4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极好的电影,现实中的女主人公有一部书《我们为什么不说话》,很值得一读。

8分钟前
  • 武志红
  • 力荐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嘲笑和歧视她们的特殊,可实质上,这些特殊,却是那么的难能可贵。她们有别于常人,却不见得肯定比他们差,甚至会更好。其中Temple在毕业典礼上演唱的那段kop队歌更是让我感动到无以复加。★★★★☆

10分钟前
  • Q。
  • 推荐

腦海彷彿天然的數據庫,能夠清楚的紀錄所有見過的門,鞋子.以圖像的型式壓縮組成排列.旋轉,擠壓,固定場所,搖晃身體都可以使混亂的精神得到鎮定.世界如果不是這樣又該是怎樣的?大腦在思考如同精密運作旋轉的齒輪,眼睛所見之處都是數字組成的科學邏輯.沒有誰比你更懂得自然的奧祕與生命的意義.

12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Claire Danes 演的有些过于有劲但还是很赞,较十多年前的那个傻大姐花瓶Juliet,演技算是质的飞跃。Julia Ormond脸上的褶子沧桑得令人心碎。极喜欢妈妈对temple的那句评价“different but not less”,伟大母爱同样能成就一个自闭的天才

16分钟前
  • 少年 遊
  • 力荐

原来马看向哪里是看耳朵啊!!

21分钟前
  • 可可肚子
  • 推荐

女版约翰尼德普,海报太像美食片儿了

25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某些心理病只是看待周遭的方法与别人不同。上帝给你缺陷的同时也会赋予你一定的天赋,关键在于如何去开发和利用它。葛兰汀本身也像牛一样,她对饲养员(人)产生芥蒂,只能按照自己的圈子行走,但她始终保持着牛的韧性,穿过人生的一扇扇门槛。克莱尔.丹尼斯演技卓越,希望能拿金球电视奖。

3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做为一个曾在童年期因内向自闭而饱受人群孤立、排挤、嘲弄的笨小孩、“低能儿”,只想说,自闭症唯有拍进电影里才如此励志,犹如“天才”背后一只光环。向天宝致敬甚至膜拜的观众们其实不妨自省,你赞叹钦佩的是她在社会性上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是真的艳羡她被上帝赐予了“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3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他们只是比别人特别些,并不比别人差,很温暖很励志的电影

36分钟前
  • 阿花花啊
  • 力荐

幸运的是Temple一直遇到好心人,重要的是她每一次都打开了那扇门。

41分钟前
  • Kreuzberg
  • 力荐

上天让你不同,也必将赐你异能。希望每个不同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克拉尔·丹尼斯的表演真的很精彩。很感动的励志电影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他们只是与别人不同,但不比别人差。

47分钟前
  • 西祠
  • 推荐

神作

50分钟前
  • sabretooth
  • 力荐

“当你穿过暴风,高高昂起你的头颅,不要惧怕黑夜,风雨过后终有灿烂天空、云雀欢鸣。越过狂风暴雨,不管梦想被怎样嘲讽打击,前进、前进,希望永存你心,你永远不会孤单前行”第62届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导演、女主角Claire Danes…“这就是我的门,它带我走进了新天地。”励志佳作!

5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生命中將遭遇許多困難,這些困難就像一扇門,當你開啟了這扇門,迎接而來的,將是~嶄新的世界。

60分钟前
  • mingjoyce
  • 力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很励志

1小时前
  • 苏晓晓
  • 力荐

简单的励志 高昂的过程 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 没有花样 没有噱头 平实美好得就像纪录片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勇敢一点,不过是扇门而已。

1小时前
  • 力荐

Claire Danes应该能凭这个角色拿个大奖的

1小时前
  • 疤疤爸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