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的荣光

韩国剧韩国2008

主演:申久,徐仁锡,朴贤淑,朴施厚,罗映姫,全卢民,申多恩 Da-Eun Shin,金成珉 Kim Sung Min,尹晶喜,尹晶喜 Jung-hee Yoon,金英玉,全慧珍,连奎镇,连奎镇 Kyu-Jin Yeon

导演:朴英洙

播放地址

 剧照

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1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2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3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4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5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6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13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14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15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16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17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18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19家门的荣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11

详细剧情

  何氏家族历经几代辉煌,终于日暮西山,河万记会长(申久 饰)不甘何氏宗家就此没落,决心拯救何家,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孙子身上,指望他们能秉承祖训,把何氏宗家发扬光大。不料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对孪生兄弟河书英(全卢民 饰)、河泰英(金成珉 饰)竟然双双因通奸罪被警局传唤,后来先后离婚,这对河会长是个不小的打击。河丹雅(尹晶喜 饰)是河会长的孙女,是历史系的博士,她崇尚传统文化,年纪轻轻就披上了婚纱,不料蜜月旅行新郎死于车祸,使她陷入了新婚丧夫的痛苦之中。河会长深知祖孙之间有代沟,孙子孙女不可能按照他设定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可家门的荣光该如何维系呢……

 长篇影评

 1 ) 酿一碗时间的酒

本文转自韩社韩文轩《酿一碗时间的酒,家门札记》,作者:郁流星。

一周的奋斗,五十多集的家门终于看毕。想着当初就是被朋友们的风评惹去看剧的人,自然知道各大高手早已从不同的角度为喜欢的家门收束。却在看完之后难掩心中的感动与失落,而决定为它写下一些文字,为我喜欢的丹雅(我承认,看家门其实就是中了丹雅的毒!),为这一周静谧如水的看剧光阴,酿一碗时间的酒。

第一部分:解读家门“传统”

第一篇:女性视角下的传统关照
初初看到家门的剧情设定时,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宗家的故事,心中的热情,便已经灭了一大半。宗家题材,在韩剧中作为背景出现,并不稀奇。《新娘18岁》和《holle,小姐》,便是两段宗家里发生的爱情故事。无巧不巧的是,两部片子都试图在宗家传统和现代都市生活之间,以喜剧的形式书写爱情,目的不外乎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利用缝隙来扩大喜剧张力,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之了:这种设定本身首先消弭了宗家与传统的严肃地位,有意无意的把传统置于了被揶揄的位置上,文化的张力不能体现,因而,也让人对韩剧驾驭此类题材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另一点值得怀疑的是,所谓的韩国宗家传统,无外乎是中国古代的孔学流变,以崇礼的形式在家庭中传承,出于一种自身的优越感,也着实是因为韩剧中动不动宣扬所谓的半吊子文化传承(例如饮食文化),近乎YY,另人生厌。也就不难理解我认为编剧这回,不过也是要拿着宗家文化和传统说事罢了。
因着这种种怀疑,家门的剧本设定,并不在我看好的行列之内。
直到看完家门,所有的疑虑和偏见都一扫而光,也慢慢的让我,对家门的编剧,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家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同的解答。一个名门宗家三兄妹的恋爱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三段情缘?一个毒蝎男子的心灵成长史?或是,一个老人固守一生的家族使命?家门的外衣,也无非就是这些。几个家庭,一群个性不同的男男女女;睿智的长者,打打闹闹的中年夫妻,性格各异状况百出的第三代,所有韩剧家庭剧的模式,它都具备,但家门却并不是一出简单的家庭肥皂剧。
两个观念不同,心态不同,背景各异的家庭:一个宁静典雅,却带着一丝沉重和疲惫,一个热烈浮华,却难掩朝气勃勃的肤浅;一个为家族使命所苦所困,一个为没有历史伤心难过;一个崇礼,一个认钱。这样的两个家庭,注定要在撞击中产生不一样的火花,也为家门要传递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展开了别样的空间。
这是一个关于某一种价值的体认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某一种精神的薪火相传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展示传统的弹性和韧性的故事。只是,这么严肃庞大的主题,真要处理起来,恐怕相当不易,一不小心,就在题材和能力之间捉襟见肘。更有甚者,则不免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然家门,则以别样的视角,巧妙的切入了这个故事主题。颇有小故事,大人生的味道。不是饕餮盛宴,却是精致小菜。故事简单,意境却深远。
在处理这样一个主题上,编剧几乎是不动声色的完成了自己的设定。而所有的一切,还被裹上了流行剧集和故事的外衣。
先看家门中熔铸了几种俗套剧情结构模式:1、丹雅和江石的爱情过程:误会——相爱——受阻——抗争——结合。2、爷爷姑奶奶的身世之谜。3、大哥二哥的恋爱故事(家庭剧必备模式)4、家庭各成员的融合过程。这些剧情结构模式,似乎都与精神传承搭不上边。然而这些俗套现成的结构模式,在一些细节和背景的附加下,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就是依靠着这些改变,编剧把她想告诉我们的严肃道理,变成了一曲曲人性的脉脉歌咏。
全剧以丹雅和江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大哥二哥的再婚故事和慧珠的恋爱故事为副线,插入两个家族互相理解融合的过程,最后以爷爷的身世之谜托起整个故事的精神内核。把所有的精神价值冲突的重点都放在了家庭与家庭之间,而撇开了更大的舞台,从格局上来说,似乎是小了,但其实却是一个十分聪明的选择。
摒弃宏大叙述模式,转而以小角度,小格局切入剧集,在视角上,是属于女性的独特写法,而故事,正是在这种女性视角的关照下,完成了价值的构建。
这种女性视角在全剧中的体现,可以分几个层面进行论述。
一、主线编排模式。
家门的主体是两个家族,名门宗家何家和城中新贵李家。从家族来说,何家无疑处于中心位置,如果要表现家族精神的传承,一般的剧集总是会选择家族的核心象征——宗孙展开故事,但是家门的主线却是宗家小姐丹雅和蝎子新贵江石的爱情故事。以宗家孙女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本身也就打开了另类的女性视角,表明了作者抛弃宏大叙述的意图了。
二、爱情与商战。
家门在设定两个家族的价值冲突和化解过程中,在爱情和商战两个部分的比重不一,在 我看来,是一种刻意的安排。 有人指出,家门在商战的部分描写失败,后期流于爱情泛滥,直接导致了剧本构架的位移,甚至模糊了主旨,家门的荣光究竟在哪里?原来仅是靠着女人的爱情得以变相支撑吗?宗家恪守的家门的精神如何体现?这几个诘问,应该说是有相当的道理和深度,唯一遗憾的是,他们的思考立足点,恰好站在了男性的视角上展开,因此无法体会编剧的设置初衷和表现主旨了。商业战争是男性的战场,以这个部分来展开价值的对决固然在视野上显得较为宏大开阔,如果能用何家提倡的宗家价值去影响并改变李家惟利是图的价值观念,使其在商战落败,确乎能够证明宗家维护的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是,物质的胜利和精神的胜利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表现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在爱情中的体认和商业中的体认不能对等起来吗?为什么表现商业就是叙述宏大,表现爱情就是爱情泛滥呢?归根结蒂也就是眼光的不同而已。从丹雅和江石的爱情角度切入故事,使得江石最终放弃了并吞大成建筑的野心,是爱情的力量体现,其实也是丹雅人格对江石的影响,这个影响,难道就不能体现宗家的价值和理念了吗?全剧曾多次暗示丹雅是宗家精神和价值的体现者,那么,用这个体现者去影响江石的思维构成,本也就无可厚非。我们最后所要关注的重点不外乎是,丹雅这个角色的塑造,当不当得起一个精神呈现的载体,而从我看来,丹雅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的成功,因此,对于故事的主线表现爱情而不是商战,也是其女性视角和女性思维的呈现。对此有所诟病的人,最后的归结点,其实落在的是怀疑爱情本身是不是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正如作为女性的我也同样的怀疑,商战作为物质争夺的战争,在精神层面上是不是都能具有这样广泛的杀伤力是一样的。
三、传统的力量
家门是一出展示传统的韧性和力量的剧集。在这个故事设定中,价值呈现的主要人物是 爷爷何万基和孙女何丹雅。这种阴柔的设定,本身就预示着剧集价值的走向和呈现方式不是热烈阳刚,恢弘壮阔的,而是柔软诗意,温情脉脉的。宗家的中坚力量处于缺席状态,这种设定本身也是女性视角的体现。家门在表现传统上,着力点并不放在力的展示上,而恰恰相反的是,家门以无力写传统的韧性,以退让写传统的弹性,看似无力,却有更绵长悠远的价值体认包含其中。这种避实就虚的方法,在描写传统的内核上却取得了更为贴切契合的效果。
所谓的传统究竟是什么?是人类的延续千年的美好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屡遭破坏却薪火相传,从某种角度来说,必须要承认,精神性的东西从来都是孱弱的,美好的精神就更加如脆弱的芦苇。宗家赖以传承的精神香火追根溯源就是孔子倡导的儒家学说在修身齐家方面的准则。精神如果真的是强而有力,孔子自身也不会在礼崩乐坏之后风尘仆仆的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却苦于无法推行他的学说了。从来,精神和传统的力量与其说展示了强而有力的特性,不如说展示了坚韧柔软的特性。而与这种精神内核相契合的女性视角和选材特征,恰好为展示传统的韧性和柔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从而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体认传统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家门的荣光最大的成功之处了。

第二篇:传统的韧性与弹性 ——家门剧本叙事策略
一谈起传统,似乎总有板着脸孔说教的嫌疑。以至于剧评开篇就以传统入题,总让人敬而远之,有故作高深之嫌。然而不谈家门中对于传统的解读,就无法理解编剧在何万基和何丹雅这两个人物的塑造过程中,寄托着怎样的人文关怀和处世理想,也无法深入体会,家门背后,给予我们种种感动的内在根源究竟是什么。

一、家门的开篇——传统的缝隙
家门的故事背后,赖以支撑的精神内涵,是传统,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家门的故事,却是从传统的裂缝开始写的。
家门开篇,编剧设计了三个场景,两场人物群戏,把几乎所有家门中的主要角色推到了我们的视野中,这两场人物群戏,不单为了交代背景,同时,还有着更深的耐人寻味的含义。第一场群戏,也是江石和丹雅的出场戏。戏剧的冲突焦点,是族谱买卖。资本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转化成金钱交易,因而族谱也不例外。买不下来,一定是因为价钱还不够,李万甲的义正词严恰好代表着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社会中人们的某种观念。金钱,可以买来地位名誉,自然,也可以为自己买来一个崭新的没有污点的家族背景。那是一个向往着过去的荣誉,却不知道荣誉是用比眼前的风光痛苦的多的辛苦和牺牲换来的人群。而这个家族的新一代,李江石的想法,又与他的父辈有所不同,在他眼中,族谱根本是一个没有用的东西,他不知道也不想去探究族谱的意义是什么,在他看来,这是让父亲了却夙愿的方法,仅此而已。李家父子两代对待族谱的态度和方法,恰好代表着在现代化社会进程中,人们对于传统的态度和认知。如果说,族谱象征着一个家族父子相继,薪火相传的历史,象征着一个家族过去的荣耀和辉煌,象征着一个家族的集体记忆,甚至象征着家族背后的,千千万万个家族保存传统的手段和方式。那么,族谱的失落,就不仅象征着家族历史的断裂,集体记忆的丧失,更是传统的缺席和失落了。李家的第一代李万甲尽管不知道族谱背后的真正含义,但至少,他知道族谱是身份和名誉的象征,可见,在他们生活的年代里,传统,终还有一席之地。而到了李江石这一代,传统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更加的黯淡,地位更是江河日下,以至于李江石对于父辈的心态无法感同深受。买卖族谱事件及李江石父子对待族谱的态度端倪,直接表明了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尴尬地位和两难处境,传统,似乎拖着疲惫的脚步,背转身子,向夕阳深处走去。而族谱事件的后续发展,尤其是族谱主人自身和保管族谱的历史学教授在金钱面前的动摇,更是进一步的昭示了在传统和现代的交战中,传统的宗族社会,早已是昨日黄花,在现代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失却了抵抗还击之力。族谱事件,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现实,也是一段传统的无奈。
如果说,族谱事件折射出来的传统的软弱无力,传统的不堪一击,甚至是传统的不被记忆,更多的是外来力量的冲击和影响的话,那么,接下来何家第三代的这出人物群戏,则向我们展开了传统自身的弱点和伤痕。场景也转向了宾馆和警察局。小儿子被老婆在宾馆捉奸,竟与自己的嫂子不期而遇,于是乎,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上了警察局。以孔学思想为精神要义的宗族家庭,本就是以同族同姓的亲缘关系构筑而成的,在这样一个小型的宗家社会里,宗族的长孙长媳和家族男丁,本身就是传统的象征、寄托和延续。而此时此刻,这样的家庭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而这个危险的造成,不是外力的压迫,而是宗家子弟自身的精神危机。因为迟了十分钟出身而不需要承担家族责任的双胞胎弟弟,总是玩世不恭、随心所欲、浑浑噩噩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像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因为如此,妻子对他的爱情终于在俗事中消磨殆尽。另一方面,承担着家族责任的长媳,因为不堪忍受丈夫的冷淡带来的寂寞空虚以及至深的孤独,居然不惜自毁名誉,编造通奸罪名,用极端方式来求得身心自由。儿子的浑浑噩噩也好,媳妇的别有用心也罢,一转眼间,何家光鲜亮丽的名门宗家形象,荡然无存,不禁让人心存疑问,传统带给我们的,究竟是荣耀,还是枷锁?
就这样,通过开篇的两个富有意味的人物群戏,编剧将传统,放在了向外和向内两个维度之上进行描写,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昭示传统在内忧外患之中的尴尬处境,从传统自身的缝隙中,我们得以窥见传统的软弱无力,以及这背后所有的,人性的软弱无力。

二、四组人物——家门人物冲突和对比
家门作为长剧,所涉及的人物其实并不算很多,戏份集中在两个家庭之上,比较重点描写的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个人物,但这十几个人物中除却为描写爱情而添加的人物之外,可以将他们按照功能分为四组,而通过这种划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明白编剧的创作意图。
四组人物及功能分类如下:
何珠贞(姑奶奶)、何泰英(二哥)——家族的出位者
何石浩(爸爸)、何书英(大哥)——疲惫的承担者
李万甲、李江石——冲击、破坏和接纳、转化
何万基(爷爷)、何丹雅(小妹)——弹性的传统
这四组人物构成了编剧书写传统的意图,也构建了剧本所要表达的整体情绪。我们不妨做以下分析。

何珠贞(姑奶奶)、何泰英(二哥)——家族的出位者
何珠贞和何泰英所代表的,是对传统家门的一种温和反叛。他们是家门里的异端,有的是在家门传统的压抑下深受其害,有的则是传统家门中被遗忘的一群。他们从来不是家门的中心人物,在长子宗孙为主的家门结构中,他们或因为性别或因为身份被完全的放逐。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和地位,一方面消磨着他们对待家门的认同感和责任心,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对待家传统所沉积下来的弊病陋习有更深重的体悟。年轻时候的珠贞因为父亲不同意自己和平凡男子的爱情,选择与酒为伴,终身也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而双胞胎弟弟泰英仅仅因为晚出生了十分钟不能成为家族的宗孙,因而从小到大总是受到忽略,久而久之,也就自我放弃。因此,他们行为举止怪异夸张,或因为反抗或因为想要引起关注。他们与家门总显得格格不入,但却无法摆脱因为是家门的一员而受到的影响。
然而每当关键时刻,这些看似不肖的子孙,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和力量,守护着家门,也守护着传统。泰英对大成建设的关心和不遗余力,对丹雅、大哥、父亲的亲情;珠贞对丹雅的关怀,珠贞对哥哥身世的保护,这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了温情脉脉的家门歌咏。
与家门,与传统若即若离的他们,一方面显示了家门固有的传统规则对于人性的压抑和伤害,另一方面,其实同样的也显示了家门传统内在的巨大的向心力。与其说家门表现的是某一个或某一种传统,倒不如说,家门真正要表现的,是传统渗入人们的血液和骨髓里的,一种真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亲族之爱与包容之情。

何石浩(爸爸)、何书英(大哥)——疲惫的承担者
与家门的出位者形成对比的,是家门传统的直接承担者,家门的长子长孙。也就是家门中的爸爸何石浩和大哥何书英。与一般题材在处理人物上不同的一点在于,家门对这两个中心人物的描写,却是把他们边缘化的。家门的长子宗孙,本应该是传统的继承者,本应该是家门荣光的体现,是弘扬作品主题的最直接和有力人选。但是,家门的编剧在这两个人物的设定上,却是将他们设定为传统的背负者承受者,而不是继承者。
何谓背负和承受?说简单点就是一种被动的承担和接受。他们担负起光耀门楣的责任,只是因为他们的身份而不是出于他们的本心。他们背负着宗族沉重的责任,走在一条失去快乐的路上,他们时时觉得疲惫不堪,却苦于无法摆脱。他们磨灭了个人的意志,只为了成全家族的意愿。他们结不愿意结的婚,甚至连情感,也无法随意的表达,而这一切,都是源于被压抑的太久太久。
描写这样的一群处于传统的中心却不快乐的人,编剧的用意究竟为何呢?家门的荣光莫不是要变成家门的枷锁吗?难道这群疲惫的传统承担者,不是向我们昭示着传统无意义与无价值的一面吗?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那么,如何认定他们的价值与编剧要表达的价值呢?从对这群家族承担者的描写来看,编剧摒弃了一贯描写家族题材的传统做法,是不是可以视为,一种创作意图上的位移?或者说,编剧在暗示着我们,她所要表达的传统,与我们的一般认定,其实是有着一些区别的?那么,她要表达的传统究竟又是什么?

李万甲、李江石——冲击、破坏和接纳、转化
如果说前面两组关系中的人群,代表的身处传统价值之中,却无力把握传统真谛的人群,那么,以李万甲、李江石为首的新兴贵族们,则代表着某种反传统的力量。这一点,在上个小节关于族谱买卖中已经有所论述。有趣的是李万甲的身份,李万甲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乡在哪里,这样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同样暗示了其在精神上的无所归依之处。他是在社会的边缘成长起来的底层人。身世上的无依无靠与精神上的无所依傍一起,构成了这个社会价值的弃儿。因为被社会所抛弃,所以,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报复社会。与父子相继的宗家恰好形成鲜明了的对比。有趣的是,如果把李万甲和何万基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身世之中,是颇有相似之处的,但两者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构建,却完全不同。这一点,留待以后再论述。李万甲的特殊身世,使得他与何家,处在了紧张的对立关系上,这种对立,不仅来自商业手段上的对立,更来自价值体认上的对立。如果说何家代表的是传统,那么,李家代表的恰好是一股反传统的力量,这个力量来势汹汹,拥有着强大的破坏力,冲击着面临内忧外侮的传统宗家何家。然而,这股破坏的力量最终的转化,却体现了新兴势力向传统价值的回归。李万甲最终认识到自己的处世原则和手段上的狠毒过分,也在传统价值的感召融化下,逐渐的向传统靠拢。传统的向心力,不仅体现在宗族子孙之间,也体现在传统的对立面上,从而显示了传统强大的包容性。而李江石的转变过程,则更为内化流畅,这其中,其实不仅仅是爱情的力量,这一点,也等到以后再专门论述了。
值得注意的是,描写这一组人物的时候,编剧所站的角度,并不是完全的批判,对于李万甲一家的精神历程,编剧的笔法并不讽刺,甚至是理解怜悯和包容的。这个叙事情感的判别,有助于我们真正的理解编剧所要穿传达的传统的包容性和大怜悯。也是编剧情感和作品情感的内在统一。

何万基(爷爷)、何丹雅(小妹)——弹性的传统
摒弃了传统的中心人物,又对传统的对立面饱含怜悯同情,甚至借传统边缘的宗家子孙,旁观了传统的种种痼疾和流弊,那么,编剧想要表现的传统究竟还剩下什么?传统的魅力和价值又要如何体现呢?家门所有设定,最后都归结到以何万基和何丹雅为代表的编剧理想人物的塑造上来。他们一个是重建宗家的最高长辈,一个是宗家第三代唯一的小姐。祖孙几代(如果还要加上东东的话)所维系和传承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在种种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何万基和丹雅的价值。
从地位来说,何万基是家门的宗孙,他一手光耀了早已衰败的家门。作为家族的宗孙,与儿子何石浩,长孙何书英不同的是,对待家门,何万基始终是自觉主动的承担。传统附着在三代父子身上的压力是同样的,但是,三代人的处理方式却十分不同,主动承担家门复兴责任的何万基,为家族,为家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来自与何万基对自身责任的充分认识,对传统精神的充分领会,来自于对待传统价值的接受和体认,他比儿子和孙子,深刻的多。在本质上,何石浩和何书英,都只是接受家族的传统条款,而不是真正的理解传统条款背后的精神要义。这也就导致在压力和冲击面前,在光鲜亮丽的社会诱惑面前,他们始终觉得疲于应付。
而何万基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他领会的,是传统的精髓,而不是传统的教条。传统的教条要求宗家的宗妇必须克己复礼,贤良淑德;传统的教条要求家门的宗孙必须扛起香火延续的重则;传统的教条要求家门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然而,什么是真正的传统的精神呢?如果摒弃了传统的精神要义所执着的教条,是不是真的有价值有意义呢?何万基用自己的实践,而编剧则用何万基这个人物,向我们阐述了真正的,属于传统的意义和价值,那就是包容、尊重和爱。以家族所有人的共同相处维系的宗家传统,归根结蒂,就是让所有的家族子孙,在一个仁爱互助,温情守礼的环境之下成长和传承。传统的教条,本是为了维持家族的向心力而存在的形式礼仪的约束,如果失去了向心力,失去了家族凝聚关爱的宗旨,那么,一个家族所拥有的,也不过是冷冰冰的教条,而不是传统本身了。因此,对待“出轨”的宗孙媳,何万基尊重她的选择,并抱歉的告诉她不能让她在家族中感受到温暖和爱意。对待不能生育的宗妇,何万基更看重的,是她表现出来的与家门的传统相匹配的温暖善良和责任意识。对待多年守寡的孙女爱上与家门传统格格不入的人,何万基看重的是孙女自己的心意和那人本质的良善。他默默守护着传统,却在最大层面上突破着传统的教条。在与其他人的比较过程中,编剧要阐述的,是以何万基的思想作风为主的,传统的弹性。
在传承传统的过程当中,因为要使得传统具有可操作性,衍生了许许多多的教条和准则,这些准则在衍生之初,确实起到了匡正行为,辅助价值理解的作用,但在历史和时代的冲刷之下,在不同理解力的家族成员传承的过程当中,传统的准则逐渐出现了僵化和迂腐的趋向,最严重的后果,很可能是,守着僵死的传统规范和准则,而忘记了准则规范背后,最先制定传统的祖先,真正的心意和目的。
于是,传统为传统所困,传统为传统所杀。
于是,真正凸显传统真意的方法,只能是,大浪淘沙,于僵死规范中走出,以更大的目光,拥有更大的弹性和自由。
借着何家成员的三组关系冲突和对比,编剧要企图说明的,就是恢复真正的传统,传承真正的传统精神。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编剧要自爆传统之短,要描写泰英这样的出位者和书英这样疲惫的接受者了。
而何丹雅的角色,则向我们展现了传统精神的另一个价值层面,那就是传统的韧性。传统精神赖以传承的最大力量,不在于它的强度,而在于它的韧性。在时间洪流的冲蚀之下,真正得以传承的,是一种温润如水的柔性力量,它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在茫茫无所追求之时,带给你内心深处的安定和淡然;在内心撕裂痛苦之时,给你最大的抚慰和归属。关于丹雅,一定会专篇论述,在这里,我想先就丹雅与几组人物的对比,解读丹雅身上蕴含的传统柔韧性。与父辈兄长不同的是,丹雅深得传统文化的熏染,她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宗家小姐,也是宗家精神的传人,传统精神中明亮的一面,在丹雅的性格中都可以体现。如果说,因为父亲兄长在家族中的特殊地位,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男性背负者面对强大传统的无力感和游移感的话,丹雅因为性别身份的关系,接受更多的,是传统中适用与女性的柔和温润的部分,也就是传统规范的明亮面。与父辈不同的是,尽管丹雅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这种挫折,似乎也可以归罪为传统,但对丹雅来说,她始终是自觉接受并且从未怀疑过传统的价值的。与振河的婚姻是家族包办的,但感情确实自身真切拥有的,为死去的丈夫守寡是自觉自愿的举动,这其中,没有任何道德伦理价值上的挣扎。对于所有加诸于她身上的痛苦和灾难,她淡然的对待,默默的承受,把内心读成流水。这种坚忍的态度,恰是传统精神荡涤之下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昭示着传统内在的强韧性。也恰是因为这种强韧,丹雅才可以慢慢走过自己人生最痛苦的阶段。
而丹雅对待江石的态度,那种出自本心,顺应本心的态度,则从一个角度,与何万基的容纳百川的气度,殊途同归了。
韧性和弹性,是家门描写传统的着力点和精神旨归,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可以理解家门的人物设定关系,以及从中透露出来的,价值判断。

三、回归与超越——家门的首尾呼应
家门的故事结构,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在家门的开篇中,是第一集中就已经死亡的曾祖父带着儿时的何万基,向他诉说,你要
记住你的爷爷是怎样生活的。这个场景在家门的结尾再一次出现,形成了循环往复,昭示着传统的生生不息。
这个结构放在家门的开篇似乎是一种呼唤。之后,家门的故事慢慢的展开,传统的无力与痼疾一一展现,编剧想要透过这样的一个开篇,似乎在呼唤传统的回归。也让人错认为传统已经离场。
这是以传统的沦丧写传统的回归的故事,如果我们这么想,那就错了。
家门的最后一集,随着何万基身世的揭开,我们终于明白了故事开头曾祖父与何万基说的那番话的意图所在。记住爷爷是怎样生活的,不是要他记住传统的准则和规范,甚至是恢复传统的准则和规范,而是记住自己,是宗家的子孙,记住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一个贵族的方式生存。
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尊贵的权利!
只要传统的精神不死,传统,就永远常新常在,生生不息。
于是,家门以一个相同的片段循环,升华了整个故事,这个故事超越了传统规范,宗族社会所能涵盖的范围。终于还原给传统,也还原给人性,最美好最珍贵的本质。




第二部分:人淡如菊话丹雅

前言:丹雅不好谈
看《天可怜见》第一集的时候,尹晶喜饰演的子晴坐在斗牛场里,流下了眼泪。角度和表情都很美,却给我留下过于矫情的印象。因此,得知尹晶喜要饰演名门宗家大小姐何丹雅,心想,这个角色的设定怕会比天可怜见中命途多舛的子晴更为矫情吧。现代社会里,更容易惹人欣赏的要么是雷厉风行的职场女性,光明磊落,利人利己。要么是活泼爽朗的阳光女孩,没有负担,娱人娱己。再不然嘴毒舌刁但个性分明的女子也不错,因为好恶爱憎全写在脸上,于生人勿近之处自然也能找到不少同道。总之,要有一个鲜明的个性或者突出的特质,总是比较讨喜的。最害怕要塑造一个完美的人,因为与大众的距离太远而失却真实,也因为塑造的过程当中很容易有性格的位移。一不小心,不讨好也就罢了,惹人厌烦就麻烦了。
但家门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何丹雅作为传统宗家精神的传人,在作者的价值观念中已经具备了一个完美的模子。这种模子的地位是极其危险的,所以,总是担心着何丹雅会成为一个矫情做作的女子,那么,家门要传递的精神价值也就被架空了。或许是因为之前的担忧过甚,才会在遇见丹雅之后,更被她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感动着。
但是,随着而来的问题,不再是丹雅这个人物塑造的好不好,而是,如何来谈丹雅。
丹雅塑造的好,但是却不好谈。不好谈的原因在于,在家门的人物性格设定中,丹雅的人物设定模式,是完成式,而不是成长式的。成长式的人物设定,需要你跟着剧情走向,与主人公一起去完成他的性格成长。而完成式的人物设定,则是要你静下心来触摸人物内心,一步步走近他的精神世界。成长式的人物设定向来完成式的人物设定要要接近观众,因为与角色一起成长,本来就是更有代入感的事情。因此,这也无形当中增加了丹雅这个人物书写的难度。同时,设定为性格完成式的丹雅是一个精神价值很高的女子。因此在塑造丹雅的过程当中,编剧用了很多内化的手段来描写她。逐渐的,丹雅成为一个颇为以形写意的女子,于现实的层面上要谈她的性格,却困难了。沉静、内敛、智慧、灵动,这些美好的词汇都可以形容她,但都不能谈尽她。丹雅的不好谈,在于只能意会,却难以言传。再则,丹雅和江石两个人物的塑造,刚好用了相反的方法。对于丹雅,是由其表面的沉静收敛写内心的洪流沉淀。因此涟漪阵阵,每一处,都能生发更多的思考,而对于江石,则是在其外在的热烈果敢之下写内心的柔软温和,因此就像浓墨重彩之后的一一收拢,最终化成一个完整的江石。因此,江石的看似多变实则万宗归一,丹雅的平淡背后,却是无数的可能性。
因此,要谈丹雅,总觉得棘手。内心对于她的喜爱与日俱增,却无从下手,也不知道从哪里谈起。那么,不如也学着编剧一样,不要把丹雅的性格坐实,从一些感觉谈论开去,或者是一种突破吧。

第三篇:向时间背转身去
韶华易逝,流光浮影。一谈起时间这个词语,似有许多感触纷飞在空中,无从把握也无力把握。人在时间面前往往显得渺小无助,而真正的渺小之无助更在于,时间荡涤心中的尘埃,也检验每一次人生选择的结果。于是,自明的人,想要跟紧自我生命的脚步,那么,就必须跟紧时间。
何丹雅这个人物却告诉我们,要想自明,也许还有别的方法,那就是朝着时间,背过身去。
向着时间背过身去的女子,有一些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比如凌叔华笔下的“闺秀”,张爱玲笔下的旧式女子,她们的背影,顾影自怜,茕茕孑立,透露着一股末世感和无可奈何;而另一些背过身去的女人,却姿态优雅,气度雍容,那是自觉地放缓了生命的脚步,走在自己的时间当中,那是对自我生命的忠贞和固守,比如何丹雅。
家门里的何丹雅,有两重身份,在家族中,她是传统宗家的大小姐,是宗家培养出来的典型的宗孙女。在现代社会中,她是大学的历史学教师,是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这两个身份相辅相成,提携着丹雅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
作为传统的宗家大小姐,何丹雅与生俱来,就拥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气质。江石捡到的丹雅的照片,清秀的小小女孩身着韩服,笑容宁馨平和。宗家,不是跟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而是跟着自己的脚步在行走。他们是一群居住在老式祖屋里的人,女子绣花,男子祭祀。他们从小接受的,是极为传统的教育,父慈子孝,尊老爱幼。他们行走的脚步,带着历史悠悠的气息,典雅矜持,不轻易表露情感。这就是丹雅生长的家庭环境。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丹雅,本来,就似乎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家门中多次提到丹雅的绣活,甚至连丹雅的房间,也被布置成充斥着绣活的世界。于是,我们不妨从这个意象入手,解读丹雅的性格特质,解读丹雅在面对时间时的从容与淡定。
李万甲和江石第一次去参加何家葬礼时,得到了精致的刺绣作为礼物,后来才知道,这个他们认为是手绢的东西实际上只是抹布。之所以造成他们的误解,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上面的绣活太漂亮,而这些绣活,出自丹雅和奶奶之手。第二次写绣活,是李万甲和江石来到何家观看祭祀,姑奶奶珠贞不小心弄脏了江石的衣服,丹雅拿去整理的时候,二哥有一番对丹雅绣活的称赞,说丹雅就算不当教授,也可以开裁缝店。第三次写到绣活,是在江石妈不同意江石和丹雅的婚事之后,丹雅仍然坚持两位哥哥的婚期照常进行,并为两位新嫂子缝制新被。最后一次写到绣活,则是出自丹雅自己的口述。在丹雅和江石结婚以后,丹雅对江石说,自己小时候在学校读书,因为在课间绣花而被同学嘲笑误解。刺绣,这个具有典型的传统闺秀意义的行为模式,放在现代社会的时间洪流之中,是如此不协调。早在20年代,凌书华就以《绣枕》一文,描写了这个典型的传统行为模式背后无意义无价值的一面,于是,刺绣,就被当作与时代脱节,与时间背流的不合时宜的历史遗留物,进入了现代人的视野之中。但丹雅的刺绣,却要从传统的光明面去理解。
如果将家门中关于这个意象的描述与丹雅的心态和遭遇结合起来,我们马上可以发现:刺绣的行为模式,在传统中本是妇德的表现,但在这里更具有了更多的内涵。
十岁的丹雅坐在现代化的教室里,摒弃周遭喧闹的人群,也渐渐摆脱了十岁儿童的稚嫩。那时的她,对待时间并没有完整的认知,这样做,只是因为她是个宗家女孩,即使有同学指出这种行为的无意义与不合时宜,年幼的丹雅,也没有去质疑它的意义。丹雅从来不质疑家族带给她的东西,尽管家族带给她的,可能超过她的承受。对待家族和世界,丹雅的性格本质当中,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就这样,丹雅也许也渐渐地发现于静谧时光中,刺绣带来的隐秘快乐。那是一种镌刻,是一种铭记,是一种想念,也是一种诉说。将无形的时间化为有形,遂能开出美丽的生活之花。在丹雅生命的许多时刻里,刺绣的意义,应该是与时间的对话。如同宗家对她的影响,和她对宗家的理解,于时间的无痕中,总要镌刻一些什么,才有意义。
直到振河的死,带给丹雅心中永远的痛和伤痕,在这以后,活着的每一天,都似乎生不如死。变成老太太,那是我的愿望。江石震惊于丹雅说出这话时的平静与哀伤,电视机前的我们却知道,那是因为时间的残酷急流,让一向静静的顺着时间行走的丹雅,掉入了漩涡之中。丹雅内心的时间感被打破了。人在这种时候,往往会调整自己的步伐,然而一般人的选择是,顺着时间的快慢来行走,因为,时间与伤痛的摩擦,会让人无法忍受。但是,丹雅,却选择了回到过去的时间节奏中。这不是惯性的选择,而是一种对生命体认过后的自觉选择。刺绣意象背后的时间节奏,表面上得到了延续,实则却是一种延缓。也因为如此,就像齿轮与齿轮之间只要不同步,一方就会受伤一样,最后的结果,伤痛在时间的摩擦之下,被一次又一次的撕开,振河死亡的痛楚,时间磨砺的痛苦,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灼烧着丹雅,也考验着她的耐心和毅力。年复一年,她忍受着时光的磨砺,任凭疼痛一次又一次的复发,只是咬着牙坚持。在时光的背影中,我们看到的,或许就不是坚强这一个词语可以涵盖的丹雅了。刺绣,在这里又有了新的意义。如果说年少时镌刻心事镌刻想念和希望的丹雅,密密缝制着属于自己的青春,那么,振河死后的丹雅,带着痛苦缝制的,则是咽下血泪化为美好的心意。绣活还是绣活,依然美丽精致的绣活,而那个缝制绣活的人,却早已沧海桑田过了。时间对人的残酷,没有人比丹雅感受的更深,却也没有人,比丹雅,对待时间的态度,更为从容大气。于残酷中开出哀艳花朵,用希望缝制的美好和用绝望痛苦缝制的美好,一则,是心意的分量,一则,是生命的重量。
江石丹雅相爱之后,江石母亲没有答应他们的婚事,丹雅在自己的房间,面对江石想见她的恳求,背过身去。一转眼,她擦干眼泪,坐在奶奶他们中间,静静的为新嫂子缝制新被。暴风雨过后格外平静的她,要砥砺多少内心侵蚀,才能若无其事的坐在这里呢?又是内心如何强韧的人,才能不因外物对自我的残忍而心生怨恨,而保持着对所有其他人的良善美好?
朝着时间背过身去,却没有在时间的痛苦侵蚀中改变自己高贵的生命质地,这是丹雅带给我们的,最为珍贵的启示。

第四篇:流动与固守。
家门第一集中,丹雅和江石因为族谱事件起了争执,丹雅追着不听劝告甩手而去的江石一路小跑,修长利落的身形,每一个步伐,如在风中。尽管家门中以更大的篇幅描写丹雅性格中沉静的一面,然而在我看来,第一集中丹雅风中行走的步伐,却更凸显了她的生命本质。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作,在表现传统女性的生命特质时,都比较喜欢书写沉静和稳固的特性。因为沉静和稳固的背后所代表的,正是传统的整套价值原则的完整坚固。丹雅作为传统宗家精神价值的体现,似乎也应该着力表现这个方面的内容。
于是,剧集安排丹雅的身份是历史教授,在表现与家庭相对的工作环境这一场景中,以历史教授这样一个游离于现代社会的半封闭环境中体现与丹雅的宗家小姐身份相对应的沉静与守护的一面,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丹雅性格、身份的内外统一。应该说,这个设定是别有意味的。
有意思的是,编剧在人物的身份职业设定上有意识的强调了传统宗家相对古典的一面。比如全剧曾提到一次为大哥重新寻找宗妇,对方的宗家小姐从事的行业是药剂师(与医生这种现代职业相比,药剂师多少具有古典意味)。这或许是意外一笔,却足以暴露在宗家传统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女孩子的某些共性。
而全剧最具有“固守”意味的当然要数丹雅和振河的这段婚姻叙写。剧中安排振河在结婚当天死去,从而把丹雅的处境推入到了夹缝当中,名义上她已经是振河的妻子,但在实质上却不是。这样以死去的振河的妻子的身份生活了十年的女子,在现代社会中,几疑是一种绝响。而且,这个行为本身,很容易和古代女子守节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固守”的故事。
故事的所有设定,似乎都朝着一条传统的方向走去,那么,丹雅的意义真的是如此吗?她和我们在传统社会中所读到的那些贞洁烈女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套用这样一个固守模式,究竟能在旧瓶中装出什么新酒来呢?
首先与传统的守节故事不同的大背景在于:家族所有的长辈都没有叫丹雅这样做。这首先摒弃了传统故事中为守而守,丧失人性的部分。其中,最为开明的其实是从未在故事中真正出场的振河父母的态度。从丹雅与其他人的交谈中我们可以得知,振河的父母在振河死后一直希望丹雅能重新找到合适的对象,过自己的生活。只是因为丹雅自己的坚持才不得不顺遂了她的意愿。后来丹雅和江石决定结婚之后,爷爷亲自去振河父母那里告知了情况,振河父母在高兴之余,主动的要求去掉在振河墓碑上的丹雅的名字。在处理丹雅的婚姻问题上,两个传统宗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其实相当一致,那就是以孩子的意愿和幸福为首要的考量。宗家的气度在这个问题上再一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一群与过去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们,走在时代的列车上,因为背负而显得缓慢凝重,但却从未在行走之中丧失对生活,对生命,对未来的所有善良、热忱、希望和爱。
摈弃了所有外在的压力,剧集将“固守”这个词语的重量放置在了丹雅一人的身上。固守似乎变成了丹雅个人在传统思维影响下的选择。那么,是什么让年轻的丹雅抵抗世间和世俗的洪流,安安静静的守护了十年却无怨无悔?归根结蒂,只有一颗相爱的心而已。丹雅与振河的这段只在回忆中提起的爱情,无比纯净宁馨,当专篇给予论述,在这里,想提出的一个问题在于,丹雅与振河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很少,在这种半靠着精神力量在爱的爱情,它的强度足以撼动时间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编剧在丹雅与振河看似飘渺无着的爱情中植入了最为浓重的一笔,那就是振河的死亡。振河是为了保护丹雅而死的,这样一个设定,凸显了丹雅之于振河的生命意义。正如同丹雅自己所描述的,这对彼此之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都没有好好的约会过,连爱都没有说出口的情侣,却在面临生死的时候,一方为另一方,用生命呈现了这份爱情的深度和重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深度和重量,让丹雅作出了决定:是唯有守候,才能回报的。十年的意义,于是有了真正的附着点。“固守”的背后,于是有了丹雅对于爱情,对于美好人性的全部理解和实践。于是固守不仅是为了遵循内心选择,更是因为,丹雅自己也被这份爱情震撼了。因为看到了力量,而有了守候的意义。
在描写固守的含义上,编剧以一段发生在生命背景中的故事表达它的质地,是轻轻的提起,重重的放下,从而,保证了“固守”这个品质中,坚执的灵魂和心意的重量。是侧重于“守”的意义而不强调“固”的凝滞。于是,接下来的流动,才有了可能和契机。丹雅的质地,也因此有了跃起的可能。
于是,当江石提出要和丹雅演一场爱情游戏的时候,丹雅答应了。在江石看来,那几乎是完全违背丹雅的原则的,那么,丹雅为什么会答应呢。一方面,固然是给小辈们一个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丹雅固守的,从来只是自己的心意,如果心意没有改变,外面的人如何看待她,其实是毫无影响的。那时的丹雅,的确是相信着自己的坚持,相信着对振河的思念的力量。然而,与江石接触的过程中,她却渐渐的发现,似乎很多东西,都脱离了既定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编剧对丹雅的塑造,恰好体现出功力来。如何书写丹雅的挣扎、矛盾与困惑,同时,又不改变她最美丽的质地呢?每一步的行走,丹雅的人物形象都能朝不同的面向走去。
一般剧集在这种时候,会以行动的延宕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面对一个个岔路却寻找不到内心的答案时,停下脚步,也许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对丹雅采用同样的方法,那么,正好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维持“固守”的质地,正是一举两得了。然而,剧中的丹雅,却没有停下脚步。江石和丹雅发现对彼此的感情,其实几乎是同步的,但,剧中表现矛盾让行动延宕的却不是丹雅而是江石,是江石主动提出结束游戏,回到过去。那么,丹雅是对自己的心意不明吗?剧中多次借丹雅看振河的照片时的内心独白来表达她的感知过程,从中可见在这段不能预料的感情当中,丹雅一直相当自知自明。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感情风暴,从不知情感为何物的江石所受到的震撼与以为自己不会再沦陷爱情的丹雅所受到的打击,其实堪堪打个平手。而剧集用了两种不同的方面来呈现江石的震撼与丹雅的刺激。一是波涛汹涌,心意如潮;一是平静如水,微澜缱绻。那是一种面对内心风暴,既来则安的心态,也是在缓慢步行中,企图更深的看见自己的心态。多年以来,在与时间的摩擦中,练就最深对丹雅来说就是克制。然而丹雅的克制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而是为了将自己看清捋顺,从而让脚下生风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十年相守,是看清自己的心意,是对一份震撼自己的情感的相守,十年后心动,也是看清自己的渴望,是对一份吸引自己的情感的体认。如果守候与放手都是遵从内心的选择,那么,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牵绊自己的脚步,于是,流畅,成为可能。面对生命的每一个风暴,丹雅的处理方式,从来不是停下,而是走走看。我们在表面上看到的那个停下脚步的丹雅,内心仍然在走动,这就是丹雅的动人之处。
所以,固守是表相,而流动才是本质。
所以,跟着江石上山的丹雅,对着大山和江石这样说,我以前觉得,只要活着就好了。现在才知道这话有多么的奢侈,只要活着,就要拼命的活。
所以,在江石提出结束游戏之后,丹雅才会大病一场的对同事说,心能移动,真是太辛苦了。
所以,最后,当江石和丹雅在江边重逢的时候,她才能抛开一切世俗的认定,决定把自己的心,交给江石来守候。
固守和流动,都能够体现生命本质中美好的东西。如果固守代表着稳定的生命价值,那么,流动代表的就是心意变迁之后,对自我生命的忠贞。自然,我们不能为了轻装上阵而对生活轻浮,也大可不必为了维持价值稳定而将生命凝固成冰。丹雅的选择告诉我们,在稳定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中,面对心意变迁,也要勇敢前行,完成对既定价值的超越。而这其中,用来维系我们行为准则的,始终不变的,只有对自我生命的诚实与忠贞。这也是丹雅给我的启示。

 2 ) 馨香阵阵

爱情是人性中最奇妙的一种情感,茫茫人海中,为什么偏偏是你和我?很难解释爱情发生时电光石火一瞬间奇妙的化学反应,所以影视剧中表现的爱情常常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因为爱所以爱”,是“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既然爱情本身是这样的难以捉摸,神秘莫测,那么让看上去再难登对的男女相爱都不是不可能的。于是一些影视剧就随随便便地把男主女主安排在一起,拙劣一点的会借用慢镜头、特写加上音效来告诉你,这一刻,他爱上她了,之后制造种种考验让他们爱得死去活来。某部剧中女主神经错乱,自私偏执,脾气暴躁,毫无可爱之处,编剧却偏让完美男主对她暗生情愫,死心塌地,凭什么啊?

爱情会让人失去理智,但爱情的发生一定是有缘由有迹可循的,而艺术作品就是要破译人性中这最耐人寻味的密码,探寻爱情中最幽微的最难说清楚的那一部分。爱他的幽默才干,爱她的善良纯真,这不是理由吗?这不是很好说清楚吗?可这不是艺术。艺术不是贴标签,她会做家务,所以我爱她勤劳贤惠,他勇斗歹徒,我就爱他正直勇敢,这样写爱情远远不够!《家门的荣光》是怎样表现丹雅和江石的爱情的呢?全剧54集,到32集表明心迹,第46集终成眷属,几十集的剧情展现了他们是如何从好奇、排斥到合作、沦陷、挣扎、坚定的情路历程,刻画细腻,层次分明。 毛姆曾经说:“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丹雅的出现刚巧就填补了江石心灵的空洞。世人只看到他的刻薄狠毒,唯有她看到他的无奈和痛苦。因为出生在暴发户家庭,他从小遭人白眼;因为父亲对世界冷漠的怨恨,他和父亲联手用尽手段踩在法律的边缘整垮一个个合作伙伴或对手,他只想做好儿子好哥哥,其他人都与他无关。他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是孤独的,他已经放弃了自己。他很清楚,曾喜欢的天文学也好,所谓的爱情也罢,都与他无缘,他活着的理由只有家人。这样的他对聪慧淡泊、温婉有原则的丹雅是完全没有免疫力的,丹雅代表的是江石在二十几年的岁月中不知其处、在潜意识中却又十分渴念追寻的那个部分,她就是他灵魂的救赎。江石曾对丹雅说:“我会慢慢地变得和你一样。”丹雅说这句话比“我爱你”还要让她心动。江石的话意味着他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苏醒,意味着他对丹雅代表的生活态度、理念的认同和追求,是他们相爱的本质原因,的确比任何海誓山盟都要缠绵动人。可以说,有了丹雅,江石的灵魂才真正完整。

 3 ) 所以,对不起,请不必等我,我已经回不去了...

看完《家门的荣光》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机器猫》,想起关于机器猫的感人结局:

   

    某天,大雄如往常般,忘了做作业在学校被老师骂,也如往常般被技安、阿福他们欺负,连未来的老婆宜静也将先嫁给别人。总之,对大雄来讲,生活就是一团糟,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两样。
  唯一的变化是,小叮当突然变成植物机器猫。
  无论大雄怎么踢、打、骂,小叮当都没有反应。大雄不知道小叮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伤心地哭了一整晚。可是,无论大雄再伤心透顶,小叮当也只是纹风不动地坐在那里,大雄伸手到口袋里,但口袋也豪无任何动静。
  然后大雄想起抽屉里的时间飞行机,就穿著睡衣去22世纪找小叮当的妹妹小叮铃。小叮铃还没完全听完说明,就被大雄催着坐上飞机飞回20世纪。小叮铃一看她哥哥动也不动,马上知道是电池用完了。正想换电池时,小叮铃想起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没有备用电源……大雄不懂得其中意思,只在一旁催。小叮铃只好问大雄:你愿意让哥哥跟你的回忆都消失吗?原来旧型的猫机器人的耳朵里,装有备用电源,以便充电时能保持至今为止的记忆。
  可是……小叮当没有耳朵!(这是众所皆知的)大雄终于理解了事情的困难。
  种种回忆在大雄的脑海里奔腾大雄跟小叮当曾飞到过去、未来,也曾到恐龙世界,海底世界,更在宇宙打过仗……小叮铃拼命解释给大雄听。若要装新电池,小叮当醒来时会失去一切与大雄曾有过的回忆。若保持现状,记忆不会消失。结果,大雄选择保持现状。
  此时,大雄还是小学六年级。
  许多年后……从海外归国的大雄,已长大成人,并就职于某家尖端科技的企业。他身边的新娘,正是宜静。当年,小叮铃回到22世纪后,大雄只跟身边的人们说,小叮当回到未来的世界去了。时日一久,也就没人再提小叮当的事。不过,小叮当其实一直被保管在大雄家的壁橱里。
  大雄为了修好小叮当,拼命用功读书,然后国中、高中、大学,成绩逐年变好,最后出国到著名的大学留学。 现在,大雄身在他自己的研究室中。他叫来平日严禁其出入研究室的妻子宜静。对她说:你看好,我要按开关了。说完,大雄泪盈于眶。
  他就是为了这一刻,苦学了十几年……为了这一刻,从一个老是忘了做作业、成绩从倒数起算比较快的笨学生,慢慢努力到今天的成绩……
  开关按下后,一阵静寂,久久的静寂……
  终于,小叮当开口了:『大雄,我等你很久了。』
  
  
  我泪水就决堤了.....
 
  故事的结局,或许是大团圆的有些许恶俗,
  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就是能够给他们希望与力量的感动.
  而这样的感动,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有多久不曾拥有了?


  十五年,贞雅留着振河的婚书一直没烧掉,

    她说:怎么可以这么狠心,这是我的新郎送给我的婚书,我怎么可以烧掉呢!我自尊心这么强,怎么会离婚呢!
  

    机器猫是属于孩子的,它太过梦幻,亦太过理想.

       而婚书对贞雅来说却是维持生存的信念,它太不现实却又太真实的存在着.

      

       大雄珍藏着小叮当,等待他学业有成的时候,唤醒了儿时的记忆

    可小叮当却还是之前的小叮当,大雄已不是当时的大雄了

    贞雅珍藏着婚书,保留着那份记忆,执着的等待老去

    可照片上的人还是十七岁,而贞雅却会陌生的老奶奶了

 

    所以,对不起.我已经不再年少,不再单纯.不再适合梦幻和理想.
  所以小叮当,你还是活在大雄遥远的记忆中,你只存在于大雄的童年中.
  所以振河,你只是存在贞雅最后想要忘记的过去,你存在与贞雅触摸不到的世界

        

    所以,对不起,人是现实的,比起回忆,我们更在乎现在...
  所以,对不起,请不必等我,我已经回不去了...
 

 4 ) 人性的光辉太闪耀

虽然因为中韩的问题让我对韩国颇有微词,再加上韩国人品在国人心中一点点崩塌的现象,其实对韩国什么的真是不以为然的。
不过,我对他们能把自己国内一丁点的旧传统之类的东西能淋漓尽致的发扬光大,这点我倒是十分服气。每每看他们的电视剧,都有一个感觉自豪的东西为中心来做一部剧。;
这部也不例外。光是开头那些祭祀的镜头真的是给足了满满前面几集,连带着后面也不是说一下子就不见了的,而是时不时的各种祭祀的由头经常冒出来,贯穿整部剧。而剧中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我只能说太完美了,完美的肯定不是真的社会上的人类,没有一个家族能把这些完美驾驭的很好的。但是编剧的愿望是美好的。
唯一一点我不喜欢的是,将女性塑造的过分卑微了些,刚过门的媳妇必须得任劳任怨的做着夫家的各种活计,否则就不是好媳妇,我看着都累呵。也是,现在的韩国好象也是女权不是发展的很壮大的吧。编剧力求的完美在剧中体现的一览无遗,但现实中有可能么?

 5 ) 家门荣光-一束耀眼的暖阳

小时候生活在北方。冬天干冷干冷的,太阳却是出奇的亮,出奇的圆,出奇的大。我衣衫单薄留着鼻涕眯着小眼儿,抬手让阳光穿过指缝--在恍惚间感受到了一刹那的温暖。

这种感觉好久没有了,直到看了家门的荣光。一下子拉我回到了那个冬日。那种若即若离的暖,那怎么也追不上的光。

首先必须说,我不是韩剧的粉丝。当年大热蓝色生死恋的时候,纵然我也是思春年纪,但也只是邊哧溜着泡面邊瞄了两眼。家门的荣光对我来说就是一部剧,没有地域性的,一部很诚恳又非常感人并有趣着的剧,值得一篇老实巴交的剧评。

剖开来看,家门所涉及的问题都是主流问题。在我看主干就是人格至上的名门宗家何氏与金钱至上的暴发户李氏的冲突。再说白一点,就是金钱和人性的冲突。再再往直里说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讲情谊,现代讲效益。何家是传统情谊的一个极端,于是儒商太儒,生意做的只赔不赚。李家是讲效益的极端,于是奸商太奸,最后惹祸上身。最终江石和丹雅的结合大概是编剧的一个理想,也算为传统思想在现在的生存指了条路--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吧。

家门对人性的描写特别棒。相信每个人都为何家族长爷爷最后那番话所感动。谜底解开,何家爷爷原来没有与何家有血缘关系,甚至流得是强奸母亲的犯人的血脉。背着这样的重负,何家爷爷的父亲(非生父)却指着族谱説“你看,你的名字在这里,你是我的儿子,你就是何家的贵人”为着这句话,何家爷爷一人肩负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并做到了。一个人,要直到自己的命有多贵,才能成就大事。除了爷爷,剧中所有人物的性格塑造都非常成功,活灵活现,套句俗话就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你瞅着这人,眼熟,但是真在生活中,却又是找不到,于是明白他们是理想化过的,理想化的不露痕迹。

再说说家门中几个文化意向。一个是“房子”。何氏爷爷万基的父亲对他在房子前説的那番话,剧头剧尾出现两次,互相呼应。房子,大家现在都在用,稀松平常。然而房子到底是什么?这大概是个建筑文化的问题,是“吃,住,行”中的基本,是身份的象征,是家族故事的起源...家门对于房子意向的解读,总让我想起阿城小说《棋王》中对棋王吃东西的描写“吃好饭,才能下好棋”,阿城仔仔细细的説棋王如何用食指捻起裤子上的饭粒儿,送进嘴里,然后说了这么一句。
另一个文化意向是“族谱”。族谱是什么?其实就是记录人名的书,是对人身份的肯定。是人最初立足之本。小时候我们都经过这个阶段,介绍孩子的时候説“这是XXX儿子,这是XXX女儿”当我们有了成就,我们的父母就成了“这是XXX爸爸,这是XXX妈妈”。这就是族谱了。说到这里我查了查编剧的背景。原来家门编剧是个孤儿,那样长大的人,对于族谱,对于自我价值定位“我是贵人”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吧。但是这还不是全部。甭嫌我想的太多,看丹雅劝李氏建立新族谱的时候,总是记起之前棒子国人民好像説孔子是韩国人来着(不太记得,如果没有,当我没说),这大概也是编剧对韩国文化的一种期待吧,无论怎样,要为自己自豪。

最后说说轻松的。説演员吧。我得夸导演选角太厉害了。每个演的都到位,都很好,关键是没有韩国整容美女的脸谱,都特自然,特生活。女主的戏没看过,仿佛演了天可怜见,角色性质差不多,都挺悲情的。但是个人比较喜欢女主,首先虽然整了但是整的自然,其次这整不来的知性气质为全剧增光添彩。

男主,朴施厚。现在仿佛很红。演了逆转女王和检察官公主。个人觉得还是李江石这个角色丰富感人,男主拿捏非常到位,层次清晰。逆转和检察官里面男主太可爱了,咋越演越倒退了呢,提拉米苏变薄饼了,没层次啊(个人意见,个人意见)。但是由家门觉得朴是非常有可塑性的内敛演员。希望选戏再慎重些,不要一味奔着韩流去了。

胡言乱语许多。最后收个尾。老实巴交的说一句,真心推荐家门的荣光,这部剧值得扎扎实实,真诚的观看,得到的会不仅仅是温暖和欢乐。

 6 ) 家门丶人物谱

(二) 说人物
  
  何丹雅
  确切的说,我因为何丹雅才爱上这部剧、或者说是爱上何丹雅以及她背后那种对待爱情对待父母长辈的观念与态度。综合我这么多年喜爱的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貌似一直偏爱这样坚韧而不张扬、聪慧却不摄人的女性。( 《京华烟云》姚木兰、《来不及》尹静婉等。这种女性我往往把她们归类为“男人掌控世界,女人掌控男人。”的标志类型。
  当所有人都追求革新、自我的时候何丹雅却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祖辈的信念。这不是说何丹雅就跟不上时代,而是对于那些注重外在的追求的人来说,何丹雅更内敛,更谨慎。可以说,何丹雅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新女性”。即承袭了古典女性独有的隐忍、矜持、坚贞又具有现代女性的智慧、独立、果断。本剧的第十一集,何丹雅在大学课堂上对“拿起锅碗瓢盆对付外来侵略”一段故事的讲诉充分体现了何丹雅“新女性”的个性特质。看着她在讲台上颇为自豪的讲诉妇女拿起锄头抵御外来侵略的神情,我有理由相信,她对于那样具有抗争意义的女性充满了认同感。我有亦有理由相信,这个女人就如同故事中的女性一样有着无上的光芒。
  这个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人,看似默然不语、彬彬有礼。离你很近却又让你无法直视,无法靠近。何丹雅便是这样天生具有贵族气质的人,或许是因为出身的家庭关系,也或许是天生的。总之在她面前、与她交谈会不自然的泛起自卑感。李江石在初见丹雅的时候便是这样一种状态。11集李江石找何丹雅要族谱的那一段很耐人寻味,何丹雅让李江石那命来赌,李江石脱口而出:“你知道你有多藐视人吗?”从各种数据表明,李江石在何丹雅爷爷葬礼上看见何丹雅哭泣的那一刻就对这个女人心动了。因为心动而不由自主的偷偷藏起她十岁的照片。可是,这个女人却无法靠近,或许因为何丹雅心中有个“哥哥”可更多的则还是因为她天生的气质使然。说到底,何丹雅是心如明镜的人,因为单纯、因为一根筋所以看事情其实并不如一般人那么复杂。而正因为她的不复杂反而让她看到了真理。而面对这样的一个心无杂物的女人,抛弃了本性为了父母而活的李江石在她面前是自卑的。
  何丹雅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过去对于女性的要求她有,现代对于女性的要求她也有。乍一看,还真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可是如果这样,这个角色估计就失去味道了。我们说,一个角色如果都是好的、完美的,就失去了争议,没有争议的人物是不丰满的。这就是为什么,每当我们看见“圣母”一样的电视剧女主角就像转台的原因所在。
  本剧给何丹雅设置了一些缺陷,而其中最为经典的这个缺陷便是“音盲”,这个说大不大说小嘛拿出来显却有那么一点尴尬的缺陷。却是让何丹雅从“圣母”光环中走出来的代表。一个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圣母只合适庙堂供奉却不适合生活。看着每个听她歌的人都露出蛋疼的表情,看着她明知道自己的歌声很难听还坚持把它唱完的执著。我突然有了那么一点真实,哦,原来这个女人也不是无所不能。这个女人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我们小气高傲又难搞的男主角李江石大人也是这样想的吧,因为这样“搞笑的音色”迷上这个女人的原因,除了因为猎奇心理更多的是觉得真实罢。
  其实,何丹雅还有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傲。在面对贤圭、面对李江石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如此。面对贤圭更多的是因为不想他靠近,而面对李江石的她其实是比较苛刻的。最初的原因,或许是印象。有族谱、有铜臭味、有宾馆事件等让她觉得这个男人是坏人。所以,才会在李江石要问她买族谱的时候脱口而出“那你的命来赌。”这样恨的话。归根到底,我觉得其实这和她的生活环境有关,在她的世界里“仁爱”“家庭”要大得多。李江石和何丹雅的世界差距太大,而他们从见面开始就一直在和钱打转,特别是李江石让何丹雅用一亿飞机票的时候,我想她那是从心底鄙视这些只用金钱衡量价值的暴发户的。因为,不懂所以更觉得厌恶。或许善良如何丹雅不会因为这样而看不起谁,但讨厌是必须的。然而,在李慧珠昏倒李江石的质问之后,何丹雅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男人也不是没血没肉的啊。然后,看着李江石对妹妹的保护、对妹妹的好。她的好奇渐渐滋长,慢慢探究,因为最初的印象实在太坏,以至于会不由自主的记住这个人。一直到李江石向何丹雅提出假交往以帮助自己妹妹的时候,因为了解而滋长的怜爱之心让她答应了这个本不应该答应的事。
  于是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复杂而矛盾、又是那么高贵恬淡的女性。这样丰满的人物怎么会让人不心动呢?说实在的,在韩剧中我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自尊自强自重自傲的女性角色,或许一开始喜欢她是因为她酷似潘仪君“纪晓芙”。然而随着剧情的推入则对她那种坚持和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江石
  喜欢上李江石不是因为他的长相;不是因为他对何丹雅的痴情;而是因为他对于家人的那种爱护、包容,特别是对待妹妹慧珠。如果说这部片子要我选择一个男人作为未来老公的榜样的话,我或许会选大哥何书英、而如果要让我在这片子中选个男人作为哥哥的话,必须非李江石莫属。每次看他对慧珠的宠溺、纵容,因为慧珠的自闭而心痛,因为她的不自爱而愤恨、为了他去向最不愿意低头的贤圭低头。甚至是后来吃贤圭的醋,都是那么的让我对李慧珠各种羡慕嫉妒恨。作为一个独身子女,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哥哥。
  相较于何丹雅,其实李江石也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的善良却同时用金钱衡量世界价值观的人。如果说李江石纯粹是个坏人,那么便不会在做了坏事之后还对自己身边的人说:“人性,我在很久之前就抛弃了。”这样矛盾的人本身就不是那种坏得很透彻的人。
  矛盾在李江石的身上体现,这种金钱之上的价值观可以说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父母、环境造成的又或者说是他为了父母强迫自己形成的。记得李慧珠曾经描述过小时候的李江石,我们可以想象那样的镜头,每天小小的李慧珠都会在家门口等着小小的李江石放学回家,然后李江石背着李慧珠走在树叶飘舞的街道上去任何慧珠想去的地方... ...
  本剧不止一次提到,李江石为了父亲的期望而抛弃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力量可以做到如此?我相信连何丹雅都未必能为了父母做到这样,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父母所有的心愿。由此来说,其实李江石的本性是极其善良的,但是这种善良只针对他爱的人,是那种为了他爱的人可以奉献一切的个性。所以,尽管他自己也了解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手段都比较卑鄙,玩转与法律边缘,但是从未后悔过,因为他的爱、他的善良都太狭窄,只能给自己想给的人。当然,后面他后悔了,但是后悔的原因是他的“罪孽”波及到了他的家人,他最爱的妹妹和妻子。这才让他幡然顿悟自己是不是当初做的太过不留情面招致报应?因为童年过于悲哀,以至于他是为了保护他想要保护的人而无时无刻武装自己,对所有外人都像是随时可以战斗的机器。
  本剧的第11集,李江石对待崔老师的片段。可以说我看得很过瘾,那些以为自己是上流社会、是知识分子就看不起暴发户。难道他们的钱不是靠自己一分一毫赚来的吗?在心中各种厌恶却又表面往来,不断的赚取钱财。相比这样的人“伪君子”“真小人”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李江石便是把自己包装成为“真小人”的人。然而,相比与那些天生下来就是二世祖的人,这些勒紧裤腰带拼命活下来、并获得更好的人更值得尊敬不是吗?
  本剧的24集,铭泰哥对李江石有一段对话:“知道我为什么把你这么别扭的人留在身边吗?我和你都是经历差不多的人。”这里虽然主要讲的是李江石当时对何丹雅的心情,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探究李江石的本性。我们注意到,尽管李江石一直在说自己是蝎子、很早以前就把人性抛弃了。可是,他的朋友不少,生活圈子也不小。而如铭泰、尚严这样的换贴、如振宇这样忠心的下属也不是没有。在本剧28集,江丹分手的时候,何丹雅说:“一定要吃饭,要睡觉。还有,不要总是打架,和自己。”一个自称“恶毒”的人不仅没有被人朋友遗弃、没有被下属背叛?反而得到更多的怜惜。为什么?难道只是他钱多、很有型么?尽管本剧对李江石和他那群朋友的描述不多,但从为数不多的相处气氛没有阿谀奉承的嫌疑(或者说都是一群精英分子)而从铭泰哥对江石的评语来看,他的朋友对他别扭的个性非常了解。知道他是一边玩着欺诈游戏一边又唾弃自己的人生的矛盾人类。
  或许正是这样才吸引人吧,而男人之间的友情,往往存在与惺惺相惜间。而这样矛盾而复杂的人,也同时是何丹雅爱上他的主因吧。正像何丹雅自己说的,李慧珠是他们的恩人。因为李慧珠的发病让何丹雅看见了李江石不为外人察觉的一面。对李江石的转变也来源于此。因为没有自我而变得格外可怜的李江石,因为“游戏”而不断见面的两人。当何丹雅的单纯碰上了李江石的纯粹,一眼看穿。爱情便在这不由自主间发生了。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爱情,但究其根本不过就如何丹雅在最艰辛的时候对着电话对李江石说的台词:“我爱你,还有谢谢你。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我,找到我之后认识我。”在对的时间里遇上了对的人,这便是爱情的全部。
  李江石是幸运的,因为有了何丹雅他找回了自己,我想在46集以后的李江石“小新郎”的个性,也是他原本的个性中存在的。李万甲曾经评语说李江石越活越小,其实不是的,李江石的特质中应该有何家二哥的那种性情,也就是喜欢在自己爱的人身边撒娇。因为心中满满的爱才会变的这么不可理喻兼搞笑。我们有理由相信,找回自我的李江石会变得更快乐,不一定能如何万基一样的“圣父”但至少在有生之年他会变得越来越像何丹雅,为人处世更圆通和宽容。之前我已经提到过,李江石是唯一有资格和才能继承何万基衣钵的人。所以如果这片子有续集的话,应该是讲诉李江石如何讲李氏与何氏兼并并更好的发展建筑业吧。
  

  何万基
  对于这个人物年轻时候的事情,本剧笔墨很少,对于这个人物的老婆的则更少了。我们仅有的资料上说的是何万基的夫人是三月奶奶的小姐,而且长得和何丹雅很像。而从何万基夫人死后就未再娶,且对何丹雅特别爱护来看。尽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万基对他夫人是非常非常之喜爱的。三月奶奶曾经说过,何万基年轻的时候貌似潘安,对任何事情都很自信的样子。而从何万基和李江石各种对话以及后来下围棋的片段上来看。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世界穿越无所不在。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或许何万基和尹家小姐的爱情不如李江石与何丹雅惊心动魄。但我可以确定,爱情曾经来过。何万基和尹家小姐就像李江石与何丹雅一样的生活着。
  何万基,一个毕生为了达成父亲梦想振兴宗家的男人。对胜负上有着异常执著的的男人,曾经如何叱咤风云与建筑界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不相信他就没有耍过手段,商场如战场,尽管在扎稳脚跟后因为自身的修养会对社会予以回报。可要在通往胜利的路上不见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便如同在李江石对何万基说了:“我天生就是一个吝啬的生意人。”后,何万基的想法却与别人不同。“那小子应该不会在背后插我一刀,把自己使用的手段都亮出来,胜负觉得也很有意思。”看到这段对话我各种感觉,何万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情在里面吧。自己年事已高,能做的不多,而身边的这个年轻人却风华正茂。若是同样年龄相见,那么不是敌人便会是朋友吧。
  在合作后何万基对丹雅说:“我觉得啊,最累的就是要相信一个人。明知道是野兽,但不会在背后咬我一口,所以想要去相信。”“我只能希望那个年轻人,收收他的那个心。” 后来,当李江石要收购公司后,何万基又说:“难道是我看走眼的吗?” 何万基对待李江石的心态给我的感觉是和自己相似后辈的关怀,觉得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希望他收收心、为了家人认真的做事。事实证明他确实没看走眼,虽然那个来得晚了点。
  总体感觉是,何家上下唯一与何万基个性相似的是李江石这个外婿。其他人无论从能力还是个性上都差距甚远啊。

  
  何东东
  何家二哥何泰英的儿子,何家第一个重孙。一开始只觉得很好玩,一个挑食、习惯现代生活的孩子突然回到传统的家中。还被迫和曾爷爷睡在一起,然而从第三集东东把脚踢到爷爷眼睛上开始。各种觉得回味无穷,还有和爷爷抢三国志的场景,整个一个欢乐了得。特别是后面东东日渐成熟的个性,对老爸的情感上的管制“老爸,你有外遇了?”还让泰英和英顺这对不怎么靠谱的父母因为吵架各种让他们俩写检讨书等等爆笑的对话。
  可以说,从第四集到第十集最家门最出彩的不是那些在恋爱萌芽中奋斗的大人,而是何东东。哪怕时至今日,每当看到东东想妈妈的那几段总会泪流满面。当东东发现一直养育自己的母亲并非自己亲生后。责怪爸爸的场面是最让我揪心的。那句“我希望妈妈可以领养我。”赚足了我的眼泪。因为爸爸何泰英的不靠谱以至于很早就对情感的事情过于成熟。每次提到老爸的时候更多的是老爸你又咋了的态度。不像对待父亲的口气,更像对待妻子或是不成熟的孩子。
  总觉得因为父母的过于幼稚导致了东东的格外成熟,而这点要从他那段长而纠结的恋情四角恋说起。或许,对这么年幼的孩子来说四角恋有点那个什么了,但是从他对待女性的观点上面来说,不能不说深受曾爷爷和老爸的教诲。曾爷爷是正面教材,而老爸则是反面教材。记得何东东在对何泰英要和罗英顺再婚的时候,何东东没有反对,而是郑重其事的告诉老爸:可以结婚,但是绝对不能再离婚了。看到这里其实我有心痛的感觉,一个前半生过得糊里糊涂的男人却养育了一个如此年幼就对待感情如此真诚的孩子。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呢?然后我们再回来看何东东对待自己的四角恋情,开始两个其实何东东都是保持中立态度的。因为在何东东的概念中,结婚是要过一辈子的,所以要好好的审视。然后,当某个淑英好像是叫淑英吧,出现了,然后他发现这个女孩子喜欢的是其他男人。那种天生的大男人情怀出现了,各种嫉妒和懊恼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说白了,其实何东东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很浅,然因为爷爷的教诲和老爸之前外遇的刺激,何东东对于爱情其实很慎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何万基、李江石的影响下何东东不仅仅会成为万人迷,应该也会是个好丈夫吧。
  很期待ING。。。
  



  李万甲
  这个男人也是很值得深究的,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却培养了一个如天使般的李慧珠,一个虽然有点自恋自大却是十足好男人、好丈夫、好哥哥的李江石。虽然本剧意图以他的反面来映衬何家。然而,我相信其实编剧也是矛盾的。因为他必须让李万甲还有救。当然,或许编剧就是要用李万甲这样的家庭来揭示某些勤劳人民的可爱之处。但是我不明白的是,为啥本剧一直强调李万甲过去的不择手段,还要在剧情最后让他自我检讨说太商人本质。其实如果没有那一段关于捐献养老院的对话,这本电视剧要更显得高端。而不会陷入宣扬“真善美”的主流怪圈。
  李万甲的个性很讨喜,很类似《泰坦尼克号》中帮助杰克进入上流社会的暴发户太太。很典型的暴发户个性,不是很有文化。本质上带着自卑,又很向往贵族生活。但同时又具有勤劳大众的最淳朴的善良。尽管在对待事情上往往比较一根筋(视如江丹恋)但是总体上说,是一个好爸爸、好丈夫。说实在的,李万甲这样的个性反而是我最喜欢的,真是不做作。哪怕被千夫所指也要为了给自己挚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以最好的生活勇往直前。
  其实如果不是出生差距,李万甲和何万基是一类人。在剧情的结尾,李万甲终于明白家门的真谛,准备自创家训。这段看似搞笑却实在寓意深刻。还是那句话,要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的沉淀,而要毁掉一个家门则只需要一个人。李万甲、李江石、以及李江石和何丹雅的双胞胎儿子,三代是否能承担起李氏的豪门宣言。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是李万甲从买族谱到自创家门的转变不能不说是本剧最成功的塑造。因为,家门从来都是由人决定他的高尚还是堕落。
  
  
  
  李英子
  李万甲老婆,李江石的母亲。从表面上看是个不太明白事理,说话做事都不太有分寸,文化水平比较低,又因为老公赚了很多钱变成了富太太,以至于处在那种不上不下的尴尬中。但是,不知道谁发现了她性格中的孩童的一面。面对老公也很会撒娇,看见挫折便要死要活(典型事例:参照江丹恋的曲折)这种性格其实是谁养成的呢?李万甲和李江石。李万甲虽然有喜欢让烟花女子叫“哥哥”的习惯,但也仅限于此,对老婆还是一直保持忠贞。李江石就更不用说了,对妈妈平日里的态度就像是当一个妹妹和女儿在哄。而这种娇纵性格的养成也直接造成了后面江丹恋的曲折。
  李英子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特别是疼自己的李江石。对于李慧珠则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为文化低并没有看出来李慧珠本身精神有问题。总觉得这个孩子很难亲近,所以伤心之于只能无视以待,总想着嫁出去就好了。而对待江石则是想要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他,所以才会对媳妇多家挑剔。文化不高的人迷信其实很正常,对于韩国文化虽然了解不多,但是总觉得和中国文化圈其实分不开的,所以在很多观念上非常相似。在中国如果一个女人被冠上“克夫”的话,还真心没谁家婆婆会待见。当然,时至现在的话就算心里不舒服也不会说出来,但是李英子不是。因为是没什么文化的女人,做事说话都凭着自己的第一想法来行事,所以对待何丹雅便过于刻薄和无礼了。各种侮辱确实让人看的非常愤怒,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回过头去想。只不过也是为了得到婆家更多的宠爱而经历的风雨罢了。
  而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在李江石因为母亲的反对而无法和何丹雅结婚,即将离开韩国的那场戏。李英子哭着跑出来说:“妈妈认输了,认输了!混蛋!我怎么能赢你呢?你是我最爱的儿子啊!”在这个人性爆棚,自我被无限扩大化的年代。当爱情遇上亲情主流观念和舆论总会站在爱情一边,却从未想过。父母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当爱情遇见了婚姻便不再是两个人的事。世界上哪有真的能斗得过孩子的父母呢?在反对面前多给他们一点宽容和时间,或许未来会变得不一样。硬碰硬,最终的结局谁都不乐意看见。更何况,真正的爱情便应该是可以经历时间的考验的。
  总体来说,李英子的个性是很可爱的,直来直去,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所以在一旦决定接受何丹雅之后又变得如此善解人意,那变脸的速度简直让人咋舌。
  
  

  
  李慧珠
  
   如果说家门里有一个天使般的人物的话,那一定是李慧珠。可以说全剧最懂爱的除了老一辈的李万甲夫妇、何万基夫妇,便只剩下李慧珠了。爱情可以有千百种方式,可最让人敬佩与认同的便是李慧珠这一种。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爱的自私、有的人爱的狭隘、有的人爱的自我、有的人爱的无私。这都是爱的方式,不能说爱的自私的便不是爱,只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只有一种——无私的爱。也被称为“大爱”,即把“你若安好,我便是晴天”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爱,让自己的喜怒哀乐随着爱的人的波动而波动。
  能做到如此的人,真的很少,哪怕是何丹雅和李江石。何丹雅的爱是很自我的,先与“哥哥”的爱情在还未开花便已凋零,又遇见了同样对爱懵懂的李江石。在对待他人他事,尽管很善良,但全部都是建立在自己价值观基础上的善良。而李江石的爱一直都很狭隘,只对自己想要爱的人倍加呵护。这里不是说他们俩的爱不美不好,只是相比李慧珠实在是比较自私。而李慧珠的爱,从始至终都是以奉献为核心的。这种自我牺牲达到了“不是人”的地步。她生活的所有重心都是为着贤圭转的,本剧唯一露出私心的一集便是李慧珠听说贤圭要去当兵而哭了。
  当然,这里必须要说李慧珠之所以会养成这样的性格。第一,和童年的生活阴影有关;第二,则与李江石有关。因为童年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导致心理障,加上李江石给妹妹营造的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宠上天的环境。以至于这个女孩一直处在一种真空环境下成长,所以她的行为更像一个被教育的很完美的儿童。如果不是郑贤圭,或许她永远都走不出自己的世界。而因为爱上郑贤圭,又对世俗的东西知之胜少,所以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没有一丝防备。就像童话故事里的天使一样,纯洁、美好、无垢。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样的女孩也只有李江石这样的家庭才养得起。(要知道,奉献精神也不是没钱就可以有的。)不过,幸好贤圭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也是精英人才。(都不看书,天天追着何丹雅跑也能靠近研究生,这种人要是专心看书有多恐怖。)
  最后,走出阴影的李慧珠依然纯洁如初,有时候我真担心她会不会被拐了还帮人数钱。不过回头想一下被李万甲李江石宠坏的李英子,其实她的未来也不是不可预知。反正有哥哥、老公、老爸罩着,她的以后的人生都会很平顺。
  
  
  
  郑贤圭
  这个男人一开始说实在挺讨厌的,仗着自己长得很像“柳政河”天天跑去何丹雅那里耍赖。总觉得就是一个耍脾气、耍任性的小孩。最可耻的事为了引起何丹雅的注意而故意去打架,这让我真心觉得何丹雅不爱上他是很正常的事情。
  尽管,我们常说爱情是说不清楚的东西,缘分到了自然会相爱。可是终究是两个相似的人类,为啥这个你会喜欢,而另一个不喜欢呢?分明柳政河和郑贤圭是如此之像。而其中的奥秘我觉得终极问题在与个性。尽管电视剧中对柳政河的描述很少,但从何丹雅崇拜的口气以及其他人的描述来看,应该是一个非常懂事很会照顾人的好男人。一个类似于何书英这样的温文尔雅、委婉矜持的男人。在幼时何丹雅心中,“哥哥”应该便如偶像一般的存在吧。而反观郑贤圭呢?
  本剧的开端都是以一种比较幼稚的男孩形式出现的。尽管我们的何丹雅是母性坚强(看她对何泰英和东东)的人类,但说到底没有那个女人会想要找个孩子回家养。当然,我们的李江石大少爷不一样,他撒娇只限于何丹雅和家人,还是在确定关系之后,人这叫情趣。而且在该得体的时候还是很得体的。反观郑贤圭好像疯子一样在哪里一头热的胡搅蛮缠,得不到回应就耍赖旷课,还穷极到利用何丹雅身边的人去胡闹。这种幼稚到极点的作为对一个成熟如何丹雅一样的女性来说不但不具有吸引力,反而会产生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他还偏偏顶着和柳政河一样的相貌,却做着和柳政河完全不一样的不够的体的事。这样反差不言而喻,我想任谁选老公也会选柳政河而不是郑贤圭吧?说不定还会起到让何丹雅更想念柳政河的副作用。
  如果不是后期的转变,我真心对他是一点好感没有。可以说,郑贤圭的转变始于看见了李慧珠。因为一次意外,他的几句话让李慧珠进了医院。从哪开始,郑贤圭似乎反思到了自己的不理智。一直到真正失恋——他发现他的何丹雅爱上了李江石。不知道谁说失恋是让人成长的最好良药,从他踏进李江石的包间代替何丹雅表白开始。这个男孩开始变得有那么一点男人味了。随着和李慧珠的接触,慢慢情感的天平开始倾斜。
  前面说到,从郑贤圭的眼光开始注意李慧珠开始,他这个人便开始由男孩开始了成为男人的转变。人有的时候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不经历一些事情便无法成长。便如同郑贤圭对何书英说过的那句话:“我是何丹雅人生中必须度过的一条江。”一样,何丹雅同样也是郑贤圭生命中的一条江。我无法否认他对何丹雅的爱是男人对女人的爱,但从他和何丹雅的相处状态来看,其实他们俩更像是姐弟而非情侣。俩个人相处无关年龄,只关心态。郑贤圭对何丹雅在心态是永远矮一截,在这种状态下就算是情侣也最终会分手。更何况以何丹雅高傲的眼光是根本不可能看见郑贤圭的。而对李慧珠则不同,虽然开始只拿她当作对何丹雅不爱他的发泄。可当发现李慧珠的病后,他开始懊悔和反思,并开始审视自己。李江石曾对何丹雅说过一句让我感动万分的话;“也许不会很快,但是会慢慢的变得像你。所以总有一天,会变的无法分辨你我,这会变成我活下去的理由。”
  我们说夫妻相便是如此吧。当郑贤圭的眼光开始关注李慧珠之后,便也开始越来越像她,甚至到最后充当李江石和何丹雅之间的桥梁。真是非常有意思的转变。 说实在的,如果不考虑到养老婆问题的话,李慧珠这样的女孩真心是最好的啊。在爱情里多爱的一方肯定吃亏,更何况李慧珠是全心全意为了爱情服务的类型。

  
  李英仁
  我是很喜欢这个角色的,本剧唯一和何丹雅对立的两种类型的女人。如果说何丹雅外柔内刚,那么李英仁便是外刚内柔。(罗英顺也差不多,但是相比李英仁罗英顺确实太嫩了。)看似刚强的外表下,实在是有一个非常容易被感动的心。最初因为各种顾虑而不愿意接受何石浩,只想维持恋爱而不想结婚。或许有些人会说,这女人够新潮然而新潮的背后则是无限辛酸,在一个传统的东方国家、一个有过三次婚姻失败记录的女人要走过来是何等艰辛。如果是我,有过三次婚姻的失败要想第四次再踏入婚姻,便也是举措不定的。然而,李英仁却依旧如此潇洒的活着。或许一开始对何石浩是抗拒的,但何丹雅的感化、和明白自己无法失去那个叫何石浩的男人之后便真心的接受他以及他背后承重的负担。
  要决定结婚后,和何万基会长第一次见面的对白非常有喜感,然而正是这种直白反而让我好感倍增。在那个做事说话都委婉的过分内敛沉默的宗家,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新潮且百无禁忌的宗妇,会出现什么还真是让人兴奋。而她到了何家之后对何家所做的改变更是让这死气沉沉的家里有了一些温情的东西。又或者说,或许这些温情本就存在,却因为某些原因而被埋没在时光中,是李英仁重新唤醒了他。就如同一潭死水被强力挖开了一条通往江河的沟渠一般,霎时间活了起来。
  李英仁是标准的刀子嘴豆腐心,无论是对何石浩的子女还是对儿媳妇和李江石。永远都是表面上看上去很可怕,很挑剔。可是实际接触后发现这个女人其实真心容易攻破心防的。便如同吴真儿这样的事,虽然觉得很纠结但还是帮何书英一起隐瞒了下来。再说对待李江石,也都是表面说的不好听而已,真心也没对李江石做过什么。反倒是结婚后当何泰英、何书英整李江石的时候挺身而出帮了一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英仁的能力、社交、远见都非同一般。她是第一个提到李江石李万甲父子可能有的野心的人。然而因为何石浩的沉默而不了了之。不过李英仁这样的到是不能做第一把手,因为太随心所欲,而且在有些时候会变得感情用事。
  
  何石浩
  这个爸爸,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如果不是李英仁的话,对他的好感可能会更少。对子女不了解,从来没有深究过何英泰为什么会如此滥情,也从来没发现何书英婚姻的痛苦。或许他很了解何书英的痛苦,因为他也是如此但却从来也没真正意义上的让何书英好过一点。而从泰英口中更是知道,这个男人对何丹雅的母亲也是相敬如宾。把李英仁娶进门之后,两个强烈的反差更是让我觉得这个爸爸太不称职了。还不如李英仁了解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女儿。
  便如同后来,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活得很自我的人。从来也没为自己的子女做过什么。然而,转变也从李英仁开始。要不怎么说夫妻相呢?男人呐,真的是需要女人去调教的,找了对的女人便如同在你的身边插上了翅膀,一路顺畅。当李英仁进入了何石浩的世界,这个男人开始和她一样学会生活。渐渐发现,其实何石浩不是不爱自己的子女,而是性格使然而不会表达。又因为和何书英一样木讷的个性导致不可能太关注细节。在何丹雅与李江石的恋情受到阻碍后,开始是不愿意的。但在三月奶奶提示他说李江石是一个能让何丹雅忘记柳政河的男人,便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想法。甚至最后去找李万甲,愿以公司换取何丹雅的幸福。这便是一个爸爸深沉的父爱吧?尽管他看上去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只懂得埋头工作却在子女最需要他的时刻站了出来,用自己能够献出的所有来换取他们的幸福。真有一鸣惊人的诧异不是麽?
  
  
  何书英
如果说何丹雅与李江石的爱情是钱江潮水,迸流不及。那么何书英与吴真儿的情感则便是小桥流水、缓缓而至。何书英,一个一开始便让我刮目相看的男人。面对背叛的妻子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颜面,而是与自己相处了十七年的宗妇的艰辛。因为曾爷爷的去世,何书英为了保全家族和让曾爷爷安息,选择了用下跪的方式换取短暂的安宁。或许在池贤玉与一般人眼中,这个男人是冷血无情的宗孙。为了家族自我而超然的活着。然而,在遇到吴真儿之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何书英。我们可以说,这是池贤玉的离开给予何书英的刺激。也可以说是因为终于遇见了对的人——吴真儿而发生的转变。然而,我这里想说的是个性。何书英和何石浩的个性中很大一部分是非常相似的,而且非常奇怪的是在他们遇到了李英仁和吴真儿之后都开始了不一样的尝试。这仅仅是巧合吗?是因为时间问题么?还是说遇到的人的问题?何书英也好、何石浩也罢。这样的男人就算爱着也不会说出来,所以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样沉默的名门宗妇,而是指引他们生活方向的有思想、懂得生活情趣的女性。用李英仁送给何书英的话说就是,老实人一旦做了决定便是很可怕的。何书英、何石浩都是这样的人。然而何书英和何石浩最根本的区别又在于,何书英对人往往先从别人角度思考(面对吴真儿先考虑到的是我能给她什么),而何石浩则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因为李英仁打胎而觉得应该结束关系)。然而最有意思的是,何书英一个比吴真儿大了一轮的男人却不如吴真儿来的明白情感的真谛。甚至不是因为吴真儿的点醒,他根本就不会发现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只有几面之缘的女性如此呵护。但一旦了解之后、便奋不顾身,拼劲所有。在面对吴真儿不能怀孕的问题上,何书英的决定是让人不由心生敬佩。一个宗孙!一个男人!要承认自己不孕都是很难启齿的事情。而他却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抛下自尊,甘愿成为众人的笑柄。谎称自己有“不孕症”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醉,相比被人挂在嘴边说了一亿次的“我爱你”。这个不习惯说爱的男人像我们证明了什么是爱情。这样的男人便如同一桶灌装汽油,放在那里看上去黑漆漆、深洞洞的难以靠近,但只要找对了方法一点就着。看似木讷的男人却是最温馨最可靠的港湾。最喜欢看着何书英背着吴真儿说:你是我的妻子、我的母亲、我的孩子。那种感觉就像他俩已经走过了一辈子... ...所以,我在最初的时候便这样写道,如果要让我在家门中选一个丈夫会是何书英。要在家门中选一个哥哥则是李江石。


  
  吴真儿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韩国偶像剧女主角的性格。浪漫、天真、善良、倔强。有一个可怜且悲惨的身世,又被无良的男友抛弃。然后机缘巧合遇上了何书英,终于尝到了被呵护和尊重的滋味。这简直就是灰姑娘的现代版。然而,本剧安排的“白马王子”年龄有点大,且木讷到要女主角自己说出“爱”才幡然醒悟。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白马王子是被灰姑娘引领进入“爱”世界的。在那里,他学会了如何关怀他人,学会吃路边摊,学会用自己的意志去对家人说“我要!”
  呀?感觉似乎有点本末倒置了?原本是男主角应该来拯救女主角的,现在怎么看上去刚好相反呢?确实,尽管吴真儿的个性外表很“典型”,然而编剧安排了一个非典型王子。以至于体现出了吴真儿的不典型。外表娇小的吴真儿其实内心非常的强大,试想一下在一天之内被男友背叛且失去所有,在这样举目无亲的环境下依然坚持好好的活着的女人是该有多大的毅力和韧劲。是要有如何强大的内心才能支撑呢?说不定,正是这份强大感动了何书英的。
  吴真儿与何书英的爱情便像是在相互弥补中开始的。何书英弥补了吴真儿的物质,吴真儿弥补了何书英的精神。从性格上说,何书英是冰,吴真儿便是太阳。不是那种热烈灼烧的炙热,而是如春天般明媚的阳光,慢慢的侵蚀你的心田。于是我们看见一个傻不隆冬的何书英不知不觉中得了爱情病,在吴真儿要主动结束这个奇怪的关系后。何书英开始变得不正常、、、当一个女人足以掌控男人的思想的时候,这个男人便一定是你的囊中之物。爱情,便是这样开始。
  最让我感动一幕出现在35集,何书英想和真儿结婚,又怕真儿不孕导致家族的反对。便用谎言骗了所有人(李英仁排除)。
  何书英:“现在说我是坏人我也没办法,因为我想先听你的回答所以没有说。我知道你的梦想是当一个母亲,那个梦对你来说很重要。所以我对自己更自责。可是真儿,如果和我结婚的话,你当不了妈妈。我... ...不能生育,我有问题。但是我还是像抓住真儿你,我想说求你可怜我这样的人。真儿你说不可以的话,我会不要脸的缠着你... ...就像我对真儿来说,是父母、是兄弟、是全部。对我来说真儿你也是那样。所以我希望我们两个人,在剩下的时间里相互依偎的生活。这样的我很自私吧?... ...”(其实是真儿不能生)
  真儿(眼含泪水)
  真儿(微笑)
  真儿:“大叔,我什么时候可以去你家呢?”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儿和书英便是这句话的最佳代表。
  

  
  何泰英
  同样,一个典型的韩剧喜剧中会出现的人物特质。单纯、感性、脱线、讲义气。不过这次很不同的是,他是主要角色,拥有自己的感情线和成长线,而不是打酱油领便当的配角。可以说是个最复杂又最简单的人物,剧情的开始以通奸来开场,我想举凡看到这里的女性没那个会喜欢这样的人吧。然后,便是看见他和孩子一样胡闹的耍赖求的老婆原谅。这种感觉让我觉得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其实只是披着大人外衣的孩子。这一部分一直维持到当他真的发现自己的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已经耗尽了妻子对他的爱。于是大方的准备把所有留给前妻,自己则带着东东去本家住。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不经历风雨便无法成长。当你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同时也得到了另一样。何泰英便是如此,当前半生都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依靠池贤玉的怜惜和长辈的纵容活着的人。遭遇了离婚,何泰英仿如顿悟一样换了一种活法。虽然很可怜,但是池贤玉确实是何泰英人生中必须度过的一条河。何泰英因为她的离开而开始省事自己和儿子的生活。
  其实,何泰英是这个电视剧中为数不多的以感性掌控生活的人,也是为数不多的活的自在而随心所欲的人。尽管他的自在让很多人造成了困扰,可在那样一个沉闷的家里,他和何贞珠却是最活跃和戏剧的存在。而这种我行我素的作风也曾一度让何书英无比嫉妒。其实何泰英自己并不了解自己的优点,所以每当遇到烦心无法得到排解的时候就开始向外发展。而当贤玉真的离开之后才发觉自己的问题,并开始成长。之后的何泰英尽管还是和以前一样感性,却会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思考下是不是会对别人造成困扰。最明显的便是对待罗英顺的爱上,而后面替罗英顺遮风挡雨处理她家里那讨厌的事情,则更让人发现其实他也是有男人的一面的。可以说罗英顺是一个幸运儿,在何泰英和她相遇之前,便已经抛弃了花心的秉性。而何泰英的第二次生命便从这个女人开始。就我个人而言,对这种韩国典型喜剧爱情是不感冒的。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赘言了。
  最后说下何泰英和东东,他们的相处其实非常有意思,不像一般的父子。因为何泰英前半生的不成熟、搞外遇以至于东东变得小大人。也因为这样,在东东失去母亲之后便开始对父亲变本加厉的有了各种要求。再加上回到本家之后看见了靠谱的大伯(何书英)和姑姑(何丹雅)心里则更不平衡了,为啥只有我爸爸是这样的呢?于是我们便看见了何泰英对东东与其说是儿子,不如说是对妻子、对老爸。而东东呢?则对老爸管的比何石浩管何泰英还宽还眼里。尽管这一对看上去无爱的父子,但却在有些时候还是能体现出很浓厚的情感的。比如,何泰英拉着东东去澡堂洗澡,嘴里念叨着我以后就带着东东这么过吧。。。 。。。

  
  罗瑛顺
  这个人的个性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感觉就是典型的韩国喜剧女主角。脱线、不修边幅、心地善良。有个无奈而悲催的身世。最初看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各种想起一部电影《我的老婆是大佬》,后来可能是因为和二哥在一起多了,渐渐觉得这个女人变得有那么一点可爱了,在情感上一片空白的她遇见了前半生花天酒地的何泰英。非常奇怪的是,罗瑛顺对待任何人都是一副大姐姐、照顾别人的个性,唯独对这个男人毫不留情,各种蹭饭、占便宜。可能是因为最初见面的印象,导致罗瑛顺开始是从心底鄙视这个男人的。然而随着相处的日子一久,便发现这个男人也不如表明那么讨人厌。
  其实,罗瑛顺是幸运的。因为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何泰英对待女人的态度其实已经有所改观。因为本身也不是那种很坏的透彻的人,只是因为感情丰富无处发泄而出轨。说到底就是前妻和家人给了他太多的纵容以至于他前半生一直处于一个缺爱而幼稚的孩子状态。然而,当池贤玉离开之后,何泰英就像一夜之间长大的孩子一样。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行为,所以才有了后来对自己妹妹何丹雅的那段对话,说自己对酒家女已经没感觉,以前如果那样的话该多好。
  然而,何泰英又何尝不是幸运儿呢,因为家庭因素罗瑛顺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解决。与何泰英的制造麻烦相比俩人简直就是绝配。而罗瑛顺的强势也造就了这俩人的夫妻关系异常微妙,表明上是何泰英主导一切,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罗英顺发现并解决。而何泰英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便是包容罗瑛顺那麻烦的家庭。而且这里,罗瑛顺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就是单纯的信任丈夫,对丈夫不仅仅只是包容还带点小崇拜。要对何泰英这样的人有崇拜之情,还真不是一般的容易啊。也正是这种崇拜才让何泰英对他甘之如始,一个男人再没用也不希望被自己的老婆看不起,而罗瑛顺的这种崇拜给了何泰英最大的生活动力。只能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前世修的姻缘今世还。
  
  
  尹三月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尹三月,便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此话出自欧阳修的玉楼春,下半句本来的意思是“此恨不关风与月”然而,在尹三月的一生中是没有恨的,就算有也是别人对她的怜惜,与发现她的感情之后对何万基的“恨”。
  然而,正如何万基最后对尹三月说的那段话一样,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夫妻还是姐弟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无关风月,尹三月对何家对他何万基都是重要的存在,有时候一种感情维系之后便不想再改变,因为不知道那种改变是好还是坏,便就这样下去也是好的。我想何万基对尹三月也是有一点那种心态存在的吧,或许一开始是因为对妻子的思念而不想再婚,后来应该就是那样吧。不管如何,与尹三月和何万基,我们都知道他们必将一起相伴到老。
  这是一个贯穿电视剧始终的角色,看似不起眼却总在最重要的时刻起到关键作用。帮助何丹雅,平衡家中关系等等。她的存在维系这何家的和谐,与其说是何家的帮佣,则更像是何万基的夫人,或者说是这个家的宗妇替代者。在何书英、何泰英相继离婚之后则更加凸显出来她的重要。最经典的便是李英仁进门之后的感受,说对尹三月感觉就像面对婆婆。我觉得那是心态上的,因为有一个完美的可以替代宗妇的佣人,加上李英仁本身就很洋派,导致李英仁各种感觉自己的适应不良。
  在本剧的最后,电视剧让这个角色更走入了悲剧色彩,可以说这是唯一一个家门中带悲剧色彩的人物。先是戳穿了尹三月一直以来保留在心里的秘密。最让人揪心的是,这个秘密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自己终生不嫁的主因。如果不是因为“阿尔兹海默病”(今年央视花大力宣传关于这个名字改名,让全中国的人都来正确对待这种病。)“下辈子,我想做小姐”或许这一辈子尹三月都不会说这样的话,在那一刻我想所有和我一样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便是何丹雅,我们和何丹雅一样呼吸一样为三月奶奶的一生感到疼痛却无能为力。而间接的,也对何万基会长有那么一点点“恨”。然后,说一下这个“阿尔兹海默病”我们都知道这种病目前只能缓解病情的症状,却并不能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所以说,尽管这本电视剧在最后给了她一个相对好的结局,却无法掩盖她注定的悲剧色彩。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关于这段情节相似题材的一部电影《桃姐》,而先比前者《桃姐》更深刻、更透彻、更人性、更现实。而家门中的表述相对笼统则比较浪漫、理想与梦幻。有意思的是,看家门这一段的时候我哭的稀里哗啦的,但是看桃姐的时候我反而从头到尾都没哭,却有好几天都沉浸在那种抑郁中。或许这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区别吧,在理想如家门一样的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纵情哭泣和嘻笑,然后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奇迹的。而看完如《桃姐》这样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却总觉得人的我们的生活充满无奈和灰色。说不上谁好谁坏,便如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需要梦想、也需要现实一样。


  
  允泰铢
  一个让人有无限遐想的角色,本剧对他的笔墨很少,出场次数也很少。但是作为李江石唯一的大哥,可以看出李江石在对待这位哥哥上不仅仅只是崇敬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安全感。男人的友情总是很微妙,李江石在最需要人倾吐苦水的时候选择的不是亲人、而是允泰铢而在这位哥哥面前第一次承认自己爱着何丹雅,也便等于承认了自己的脆弱。
  最有意思的是,李江石和允泰铢在24集的对话:
  “大哥,我又要做那样的事情了。欺诈!”
  “那是你的外衣啊”
  允泰铢的口气何其轻描淡写,我有理由理解为对李江石做这样事情表示习惯。又同时可以看成,这个男人在商场上见惯了这样的事情,或者说自己也曾做了这样的事情。所以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然后,看见李江石如此痛苦便也说了自己心中的苦闷恋情,同时作为过来人让他去找何丹雅。
  这个角色身上本身有这太多的谜团,而他的到来仿佛一面镜子,让李江石在他面前无所遁形。其实在李江石结婚的时候我各种期待他的出现,只可惜这厮估计在英国混得顺风顺水,以至于没有出现。
  


  何珠贞
  或许网络的翻译不是很标准,但是我在私心里觉得这个名字是比较适合这个角色的。她的出生便被何家拿来当“珍珠”一样看待,然而正因为了这样的保护反而造成了她半身的悲剧。因为有一个太过呵护她的哥哥和父亲,以至于她一直都没有看清自己初恋亲人的真面目,而单纯又执著的活着。
  好像长情是何家女人的一个通病一样,何丹雅为了柳政河守了十年。何珠贞则应该更长。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何家的女人都相同的固执。相比何丹雅对爱的执著,何珠贞的固执与其说是对初恋的留恋和爱不如说是对环境、对父亲哥哥对何氏宗家的反抗。
  而她的人生的另外一个转折点应该是认识了秉道,一个和自己同岁却因各种原因成为自己后背的人。跟在自己身边管东管西类似于情人又好像是朋友的人。其实我是蛮期待这两个人的后续发展,但是好像在本剧的结尾也没有具体描写他们的情感最终走向。
  而从何珠贞的身上去窥探何万基则更有一番滋味,我不止一次说李江石和何万基是一类人。在这里有一次得到证明,尽管生存环境家庭教育有所不同、个性上也不相似,但是究其根源上何万基和李江石的人生又是何其相似。同样是过度宠溺和呵护妹妹,同样为了父亲而拼命赚钱。

  
  尹兆婉 李警官
  尹兆婉,一个总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悲剧的人。从各种侧面了解到这个人因为喜欢做家务而放弃上大学,一直跟着三月奶奶生活。实际上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一直呆在何家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家族里,对外界的残酷其实并不清楚。总之是个异常单纯的人。从她姓氏来说应该是和应该是何万基夫人家族的姓,而从尹兆婉的谈吐还有和三月奶奶的关系来说,我觉得应该和三月奶奶一样类似于家生子。我不知道在韩国这种制度是否还存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编剧为了凸显“何家”或者说韩国宗家的古老和地位崇高特意安排了一个这样的角色来衬托一种“高贵”。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屌丝,我不想评论这种制度或者说这种人的存在的“奴性”。因为就算是在所有资产阶级都被打倒大陆,不平等依旧存在。而对于尹兆婉和尹三月在何家的地位来说,便如同编剧刻意淡化的阶级矛盾一样,与其说是家生子不如更像是家人,只是在家中分工不同而已。李警官
  (关于家生子我想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一下资料,这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对大陆来说这个名词显然是很陌生的。)
  李警官,这个人物其实很空洞,背景什么的几乎是空白。出现时间不算短,但基本作为本剧的幽默因子在使用。而他与尹兆婉更像是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憧憬。在不靠谱的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题外话说一句,其实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怜自哀或者自得其乐对人来说并不算一件坏事。因为他们足够富有,这种富有不一定是物质也有可能是精神。
  说实在的,这俩个人我还真的没啥可以写的。因为是非常典型韩剧喜剧配角,很高兴他俩有个完美的结局、比秉道和珠贞那种不清不楚的要好很多。人人都爱happy ending就算再囧的情侣也希望他们能在电视剧里面成双成对。
  

南明顺

柳政河的表姐,应该也是一个大家子女。比较奇怪的是居然一直未婚,其实本人是非常好奇她的。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她一直未婚?想想看,柳政河都能在二十岁便完婚。而她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又怎么能不早早的被订亲?这里,我以她对待族谱的态度来说。显然和何丹雅是大相径庭的。开始觉得李江石买族谱很奇怪,然后看罗教授各种为难的样子吐口一句:“要不你卖了得了。”这样的态度显然要比何丹雅实际得多,也从而得出对族谱事情的淡漠。又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一点端倪,在何家谁会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族谱呢?只有何泰英和何珠贞俩个何家的不安定因子有这个嫌疑,而何泰英尽管看上去很轻浮却实在是感情用事的人。而何珠贞不一样,因为本身就对哥哥花钱买回宗家有各种的反讽。又因为切身经历而对家门有着沉痛而复杂的情感。所以我们可以试想,或许南教授便是这样一个深受“宗家”枷锁毒害的人物才会有逆反吧。



金秉道

何珠贞的后背,和何珠贞同岁,是一个和李警官一样出现便是笑料的人。值得一说的是何珠贞和金秉道的关系很微妙。何珠贞当金秉道兄弟一样的存在,而金秉道却不是。总之有点小暧昧,却没有下文的情感。

  

  池贤玉 英姬
  
  一直想写这两位夫人,作为何泰英和书英的前任妻子。在我们所不知道的时间里的生活。他们的个性,他们离婚的个中缘由。
  然而当提笔的时候又发现无从写起。因为这两个人物从一开始便是以一种平面的状态在展示。没有波动,没有人物成长。而是单一的告诉你她要做什么她的目的。而人物背景和其他生活状态基本都是空白,仅有少部分资料。
  英姬,何书英的夫人,大家闺秀24岁大学毕业嫁给了当时刚上大学的书英。从此便过上了聚少离多、貌合神离的夫妻生活,一直到17年后由英姬用极端的(制造通奸)方式结束。
  池贤玉,何泰英的妻子,结婚前疑似是护士(因为池贤玉提到是在医院里看见何泰英在哭的。)是一个平凡家庭出生,因为爱何泰英而嫁给他的女人。最终因为受不了何泰英的拈花惹草而离去。

  由英姬和池贤玉说开去
  
  这里我想通过池贤玉和英姬来阐述两种爱的观点。
  
  母爱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伟大而无私的爱,不求回报不计代价。那便是母爱。而池贤玉对何东东便是这样的。
  何东东,何泰英的私生子一出生便没有了母亲。何泰英和池贤玉结婚之后便一直由池贤玉抚养。从东东对妈妈的怀念来说,可以看出在过去的8年中,池贤玉对东东是视如己出的
  那么,为什么在决定离婚后便狠心将事实真相告诉东东呢?甚至为了躲避东东而离开这个城市呢?真的是因为东东是何泰英的孩子?因为离婚便不想和何泰英扯上任何关系而所做的冷血行为么?我想,以母亲的角度来理解或许更容易吧。池贤玉是普通家庭的女儿,何泰英则是宗家子孙,哪怕再不济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对于东东来说,无论从教育、家庭条件家族背景上来说东东都是更合适呆在何泰英身边。这点池贤玉不可能不知道,而更何况那个孩子本身就是何泰英的儿子,和池贤玉没有血缘关系。
  首先,在本片的前期,可以看出何东东是非常娇生惯养的。做事比较任性、什么事情都凭着自己的想法行事。是个很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得知父母离婚之后便不止一次的自己去找妈妈,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很温情和值得怜惜。然而在父母的角度来说则非常危险,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就很恐怖。再次,我们可以看到何东东是在进入宗家环境之后开始想要让“池贤玉”领养他的,这其中有对爸爸的失望,也有对宗家环境的适应不良。而池贤玉作为养育他这么多年的母亲早已对东东的想法了若指掌。而此,我们便看见了一个狠心的池贤玉,先是告诉何东东 不留痕迹的让自己消失在何东东面前。
  我们说,不知道痛的人是无法成长的。池贤玉便是用了最极端的方式逼着何东东成长,也间接的逼迫何泰英审视自己的生活。在本剧的第四集,池贤玉为了摆脱东东而告诉他我不是你妈妈后,何泰英跑去找池贤玉理论。
  
  何泰英:对一个才8岁的孩子 你就没有人性吗
  池贤玉:要让他对我没有感情才行
  池贤玉:现在已经不能是东东的妈妈了
  池贤玉:也就不能做妈妈该做的事情了
  何泰英:就那样过去不行吗
  何泰英:那么小就不觉得可怜吗
  池贤玉:是因为可怜才那样的 你这个人
  池贤玉:说要跟我一起生活
  池贤玉:总是来找我
  池贤玉:觉得可怜才那样说的
  池贤玉:但是没有办法一起生活
  何泰英:连你也这样怎么办啊
  何泰英:在那个家里怎么生活下去啊
  何泰英:比起爷爷我更害怕那个小子
  池贤玉:全部都告诉他
  池贤玉:总有一天是要告诉他的啊
  
  其实何东东和何泰英是很像的,一旦有了依赖便各种撒娇和偷懒。所以何泰英才会说这样的话“连你也这样怎么办啊?在那个家里怎么生活下去啊?”何东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时候,残忍同样是一种爱。在那看似冷膜的外表下包含着的却是对何东东无限的爱。在何东东又一次去找池贤玉的时候。
  
  何东东:妈妈
  何东东:我饿了
  池贤玉:在学校没吃饭吗
  何东东:吃了 但是还是饿
  何东东:不是妈妈给做的饭 吃了也总是饿
  池贤玉:让爸爸给你买驱虫药吃吧
  池贤玉:我不喜欢你
  池贤玉:我讨厌你爸爸 我怎么会喜欢你呢
  
  何东东真的是非常幸运的孩子,虽然生在一个看上去不是那么完美的家庭。可是每一个对他的人都是那么的好。哪怕是残忍也是为了他的将来,其实对于池贤玉来说,用养儿防老的心态来说,和何泰英离婚与何东东的关系维持得好的话对自己来说更有利。而唯一让她这么残忍的原因不过是为了让何东东尽快适应宗家生活,而只有让何东东忘了她才能够独立的开始新的生活。这便是一个母亲对即将不是儿子的儿子所做的最后的事情吧。我有理由相信对于池贤玉来说,对何东东残忍便如同割肉。
  
  
  爱情

婚姻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在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牵手、淡然的过日子。

  席绢在《枕边的男人》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妻之苟对幸福的努力,既可说是地基与高楼,叉可说是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的关系……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男人提供一个安稳的家,女人去布置它……你有多用心去布置那个家,幸福就会有多少……。”
  男人给予一个家忠诚,女人让这个家变得多姿多彩。这便是婚姻的全部吧.
  何泰英和池贤玉的俩个人都有情、都不是坏人。只是时间不对,时间让何泰英在心智未成熟的阶段遇见了池贤玉,在没有打好地基的土地上造房子。即便是豪华别墅也终有一天会坍塌。时间让池贤玉成为了何泰英成长道路上的一颗铺路石。如昙花虽然美丽却无法长久。便再是池贤玉如何终究心力交瘁万念俱灰。
  何书英和英姬,在我看来责任更大的不是书英而是英姬。24岁的英姬碰见了20岁的书英。尽管书英年轻、朴实的个性中还带了点木讷但却给了英姬一个坚实可靠的地基。然而或许是家庭背景太过相似,或许是性格使然。我们看到17年的婚姻生活中,英姬似乎从未想打破这种隔阂。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有点迟钝、背负家族责任又木讷的男人去发现和营造夫妻和谐关系。尽管,在他俩故事中书英不断认错。但是我们发现,在英姬提出离婚之前,她甚至从未对书英表露过“我喜欢你”,“我在意你”等等。在爱情的世界或许有人会觉得谁先爱上谁便是矮一截,然获得一生幸福相比,什么不适浮云呢?就如同江石和丹雅在电话里攀比谁更爱谁一样。交往是要建立在平等对话上的,英姬没有营造一个让书英明白她情感的切口,又怎么能去责怪书英没有试着不把她当“宗妇”看待呢?既然可以在17年后用极端的手段这么做!为什么不把这聪明用在装点俩人的婚姻生活中呢?一味的觉得“你如何如何,,,”却没想过“我如何如何,,”
  同样是席绢《枕边的男人》中男主角对番外男主说:「对于你,我建议,别太把自己当一回事,正视自己是平凡人的事实,那么,你跟任何一个愿意跟你结婚的女人,都能够经营出不错的婚姻质量。」
  看看吴真儿和书英的交往吧,吴真儿一直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甚至不止一次的和大叔表白。可以说是吴真儿带领书英进入了爱的世界,在这里扎根发芽。而放低姿态的吴真儿不仅没有被书英看不起,反而被珍视被认真对待。书英的个性其实便如一滩汽油,看似平淡切有些丑陋。然而只要你细心对待,给他一把火焰便能一同照亮你的人生。
  “高贵”如英姬这样的。除了安静的等待丈夫那一天或许会“突发奇想”爱上自己却是什么都没努力过不是嘛?最后爆发便是做一些类似于(制造通奸)幼稚手段的事情刺激丈夫。就如同李英仁会让何石浩去半夜买烤地瓜一样,而何石浩的前妻却没说出口?个性决定一切。只能说,英姬是因为自己的个性而葬送了到手却没有珍惜的幸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中,有着坚实地基的男人是何其珍贵。。对于这样的人我只能说,面对爱情、面对婚姻,请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贵”。

 短评

从这里又见识到一个泡菜帅哥--朴时厚从家庭剧立场上看--爷爷是最爱 和蔼 明理 无私的长者从搞笑剧立场上看--泰英是最爱 没有想到金成泽可以搞笑到这个样子从爱情剧立场上看--每一对都有不同的风格 男女主角最矫情

7分钟前
  • annie
  • 力荐

大哭大笑大爱,平安喜乐的家庭生活,有血有肉的平淡。

8分钟前
  • foolishfish
  • 力荐

看过的人都说难解家门之毒。这个世界上的种种爱情,亲情还有温情,都在里面了。

9分钟前
  • 东东
  • 力荐

至今为止最好看的韩剧

13分钟前
  • 柒。M
  • 力荐

了解韩国传统文化的好剧,整个故事首尾呼应,其中的角色都各有喜乐,韩国剧貌似都喜欢把最大的泪点留在最后一集

17分钟前
  • future
  • 推荐

2010.06.-07.09 细致不拖沓,温暖不做作。

18分钟前
  • 力荐

看完《检察官公主》才找出这部朴施厚的电视,真是一部难得的好片,虽然很长,后面也有些拖沓,但李江石这个蝎子确是我心中的最爱啊

22分钟前
  • 小顾的小斧
  • 力荐

棒子也有春天

23分钟前
  • vitamine R
  • 还行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感动的电视剧!

27分钟前
  • 呀呀呀呀呀咩
  • 力荐

这是我这几年看到过的最好看的家庭剧了,本来以为去年的传闻中的七公主也挺好的,但是最近看了这部剧,就突然有种感觉,啊,就是它了,一连看了两遍,再看不下其他的剧了,也从此对江石也就是朴时厚着迷了~

29分钟前
  • ivy
  • 力荐

这个片子简直就是极品,唯一的老鼠屎就是这张莫名的海报...

31分钟前
  • Miao
  • 力荐

有好多感动在里面 好多温馨在里面 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 当然最爱还是wuli厚厚 江丹恋到底是要有多美好 不过真的是好长了啊

32分钟前
  • 我磕的cpbe了
  • 力荐

眯眯眼的爷爷懂事乖巧的东东五星,慈祥的三月奶奶五星,无酒不欢的姑奶奶五星,开明的继母温暖的父亲五星,沉稳的大哥温柔的大嫂五星,耍宝的二哥男人婆二嫂五星,坚韧的女主蝎子般男主五星,单纯的婆婆搞笑的公公五星,可人的妹妹阳光的准妹婿五星,所有家人都是值得打最高分的!!!

36分钟前
  • 犬系少女刘七七
  • 力荐

本来是来看帅哥的,但是发现剧要传达的精神很强大啊!

39分钟前
  • 丢珥
  • 力荐

台词写得好,佩服编剧。还有....好吧,我承认,朴时厚蛮有看头的,呵呵

43分钟前
  • 非言
  • 推荐

终于看完了,好温馨的片子啊!关于爱情亲情友情家庭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沿袭都拍得很到位,每个人物都演得有血有肉具有多面性。江丹恋实在太经典,女主角的气质太温婉大气了~朴施厚真是帅死了>3<…一入家门深似海啊,中毒已深T.T

47分钟前
  • 影沫
  • 力荐

虽然这部剧很长,但是看进去了就会觉得还不过瘾。这个家庭,所有人的生活和爱情都让人羡慕~~~让人回味无穷的韩剧

50分钟前
  • 金色花椰菜🥦
  • 力荐

朴施厚太踏马帅了!!!!!

53分钟前
  • Loner Wong
  • 力荐

編劇很厲害,演員厲害。這部劇沒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看完就知道家字是一個多么包容的意義。

58分钟前
  • SuSan_Lee
  • 力荐

很久没有看长剧了,而且看得过瘾,第一遍时还觉得后面有点拖,后来就觉得这么长真好。期待朴施厚。

1小时前
  • Vanitywish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