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6

主演:张国强 / 王挺 / 曹曦文 / 汪裴 / 刘世龙 / 张洪睿 / 隋咏良 / 方川 / 王智 / 杜语庭

导演:梦继

播放地址

 剧照

三八线 剧照 NO.1三八线 剧照 NO.2三八线 剧照 NO.3三八线 剧照 NO.4三八线 剧照 NO.5三八线 剧照 NO.6三八线 剧照 NO.13三八线 剧照 NO.14三八线 剧照 NO.15三八线 剧照 NO.16三八线 剧照 NO.17三八线 剧照 NO.18三八线 剧照 NO.19三八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4 08:11

详细剧情

  李长顺(张国强 饰)在鸭绿江边诞生长大,某日,他深爱的土地和赖以生存的村庄遭到了美军飞机的轰炸,往日宁静的村庄霎时间陷入一片火海,父老乡亲们的生命如同草介一般脆弱,转眼间就飞灰湮灭。目睹这一切的李长顺悲愤交加,他加入了志愿军,要上前线为国家效力,为乡亲们报仇。                                                                      李长顺和 战友们共同进退,尝尽了人间苦楚,亦携手经历了无数个命悬一线的危机关头,彼此之间结下了异常深厚的友谊,然而,无情的战争还是将他们接连从李长顺的身边夺走。心中怀揣着仇恨,李长顺永远都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拼杀在最前线上,他用他的汗水和鲜血,筑起了新中国璀璨的未来。

 长篇影评

 1 ) 身后便是祖国——电视剧《三八线》(一更)

三八线也算是话题作了,最近终于上映,但是因为很多原因大陆找不到网络片源,我是在youtube看的,今天上传到31集还是32集。

下面讲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夹杂着一些背景知识,不喜勿喷。

1,全片三个中心任务三条线,战士长顺,汽车兵金旺,医疗兵常芳,其中长顺戏份最多,金旺算副线,常芳算爱情戏,也有部分背景夹杂。

2,长顺和常芳的爱情戏在朝鲜战争的背景下显得有点突兀,幸好篇幅不算太大,算是加强人物形象。另外和爱情戏也挺有意思,栓子喜欢长顺的妹妹长青,长青喜欢指导员,指导员和护士长两情相悦,拍得很有节奏,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不至于太过抢戏。

3,张国强的形象演一个东北出身的渔猎户新战士很形象,就是形象“太好了”,简直一眼看去就是妥妥的有前途的大好青年,像基层军官干部而不像新兵,不过主角嘛。。。

4,前12集讲的是长顺的成长,战役原形应该是长津湖追击战和松骨峰战役,这两场战役在朝鲜战争前期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剧情中内容有所简略,可以理解。

5,剧中对当时志愿军的描写,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可以说是收敛了很多,当时战况之惨烈远比剧中描写的严重,可以参考两部纪录片,B站有。
血与雪——长津湖战役全纪录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169816/
铁在烧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454042/

6,因为天气恶劣,装备落后,志愿军在执行任务中成建制,保持战斗队形冻死在阵地上,这不仅仅是长津湖才有,几次战役一直都有。志愿军英烈千古。

7,剧中对志愿军步兵战术有所还原,首先人海战术这种污蔑志愿军的说法可以歇歇了,剧中对三三制,小队穿插夜袭,步羌轮流射击保持火力等等细节描写都有还原。武器还原也不错,比一些胡乱使用道具的抗日神剧强多了。

8,常芳的戏份里有一段对美军战俘黑人白人等级差异的描写,事实上当时美军等级差异很严重,黑人受歧视是社会现象,甚至在志愿军战俘营里都有表现,比如白人士兵拒绝和黑人士兵一起住,还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个黑人士兵战俘把同房的白人给活活掐死,把一个成年人掐死是很难的,可以想象当年这个问题的严重。

9,美军的空袭很厉害,对志愿军后勤补给影响很大,间接影响了前线的战斗。汽车兵损失是很惨重的,从东北出发的志愿军后勤汽车部队存活率甚至只有两成。

10,长顺是主角,但是全剧的灵魂绝对是指导员,甚至比连长更重要。有文化,形象好,战术素养好,思想水平高,关心士兵,指导员绝对是好男人中的好男人。至于连长和指导员表现的太基,这个就是编剧的问题了。。。

11,南韩军的朴少校好帅,形象也很丰满,算是比较正面的反派人物了,知道为什么而战,关心下属,有头脑有能力,可惜在当时大环境下注定悲剧。

12,萨苏采访志愿军老兵的文章中有一个细节,签署停战协定后未生效前,志愿军在停战时间前半小时(还是十几分钟内),蓄意攻击对面美军阵地,把之前几个月囤积的炮弹全部打了过去,美军猝不及防,根本没还手,因为有的老兵回忆当时直接出来站在外面看我军的炮火攻击。攻击停止时,停战时间也到了。结合中国自1848年以来的百年颓势,这次炮战的意义非凡。我是很希望电视剧结局能拍这段的。

--5.6更新--

13,很多人一直在讨论朝鲜战争,为什么要打云云,我觉得答案几十年前就很明确了,参见魏巍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即可。
“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志愿军英烈千古。

14,朝鲜孤儿
我党我军的纪律很严格,有老战士回忆当年收养了一个朝鲜孤儿,战后回国却不能带回去,留在朝鲜,几十年回朝鲜也找不到,成为老人心中的最大遗憾。这位老人当年还是一级战斗英雄,七几年回朝鲜受到金日成接见的。
  
15,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姑娘
当年朝鲜北部很多地方全村没有一个男丁,要么死了要么上前线了,整个村子的寡妇和小姑娘,驻扎的志愿军战士,大国战士气质好,有文化,思想觉悟高,整天帮着村民干活,嘘寒问暖,就有了不少整村的寡妇小姑娘强迫志愿军战士做羞羞的事情的案例……基本上就是现在韩粉小姑娘见到欧巴的感觉。但这个是我军纪律严格禁止的,很多战士干部都受到了严格的处分。有一个排长和一个当地姑娘基本是两情相悦,本来是可以成为佳话的,但是严格处理,被枪毙了。二十年后解放军去北越支援,碰到北越人民军军官炫耀自己的老婆,二老婆,小老婆,三老婆,大惊失色,“共产党的干部有这作风的?”其实当时北越也是类似,长年战乱导致女多男少,类似事情不少见。所以说军队和军队之间战斗力和素质有差异是有原因的……

16,“祖国需要你的胃”
林虎将军在朝鲜战争时期是战斗机飞行员,他是中俄混血,白皮肤蓝眼睛。苏联顾问第一次见到他,看见一个苏联人在和场兵打闹,过去严厉呵斥,结果发现对方根本听不懂俄语,才发现是个中国人。苏联人为了表达歉意,请林虎去吃了一餐家乡风味,结果林虎对大列巴和俄罗斯红菜汤很不感冒,反而请苏联人吃了一次山东凉粉(林虎是山东人),令苏联顾问们印象深刻,从此林虎将军有了一个“凉粉斯基-凉粉诺维奇”的外号,一直叫了几十年。

一次出击,林虎的飞机被击落,本人被朝鲜村民发现。因为语言不通,被当作美国飞行员捆了起来。后来被赶到的苏联人解救,然后发现抓他的朝鲜人发现自己抓了个苏联飞行员,冰天雪地跪在地上赤裸上身,在负荆请罪。有一个细节,处于一些理由,苏联人并没有透露他的中国身份。

苏联解体后,林虎将军任空军副司令员,主管和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交易。苏联有一个习惯,在外交场合,正式会议前习惯现在酒场上压倒对方,增加自己的气势,这方面三哥深受其害。。。林虎将军派了一个“瘦的跟竹竿似的”(俄罗斯人原话)的穿大校制服的军人去拼酒,喝的是伏特加和啤酒混合的“约尔什”,把对方一堆将军全部喝翻,气势自然就没了。后来发现这位“约尔什”并不是空军军官,而是后勤的,以千杯不醉出名。几年后中俄交易现代级,俄罗斯人惊讶的发现此公换了一身海军制服又来了。。。

先写这一些,有兴趣继续写。

 2 ) 对一支军队,真实与客观才是最好的尊重

体现的不仅仅是三三制,反映的是那一代人的精神。剧中李长顺所在的部队应该是三十九军,现在已经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也是防备应对朝鲜半岛事端的主力重机械化集团军。在当时,这种经营很久了的主力部队,对三三制以及连队的建设已相当完备,尽管武器远远落后美军,却能凭借合适的战术策略以及出色政工保证部队完成任务。这些才是比所谓单纯而且空洞的亮剑精神更应该展现的东西,这也能有力说明为什么这支军队能够在朝鲜战场与美军抗衡。如果说亮剑是一部真实客观反映了一只叫花子部队略带痞性却不服输的性格,三八线则是真实客观反映了一只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建立起来的部队背后的机制。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所谓军魂,严密的组织、出色的政工、保家卫国的期望才是当时的真实存在。

 3 ) 请尊重那些为国捐躯的人。

看到评论区那么多无脑喷,我真是无奈了,豆瓣何时沦为了道德审判的场所?完全不顾影片的真实水平,全屏个人价值观好恶就随意打分。就这部剧而言,确实是国内战争剧难有的佳作,尤其是对于志愿军当年战术的还原,足以令国内常年受抗日神剧毒害的军迷振奋。但是影片本身也有不足,美韩军队的普通话配音,总给人一种双方是朱日和红蓝军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这部剧绝对不会只有一星,就凭主创的态度和那些当年身埋异国他乡的年轻人。
朝鲜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重要意义的一战,自此之后,百年的东亚病夫的名号伴随着溃败的联合国军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果没有这一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今天的中国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在国际舞台上可以挺直腰杆子说话,因为没有人会尊重弱者。这样一场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军队和联合国军天壤之别的装备和后勤补给使得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志愿军和美军同样伤亡三十多万人,志愿军阵亡高达二十多万,而美军只有三万多。为什么?因为后勤补给和卫生环境太差,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穿着单衣啃白雪就着炒面时,美国大兵在帐篷里喝着咖啡吃着圣诞节的火鸡。
但是,就是这样巨大的差距下,那些和我们一样年轻的只有20多岁的志愿军战士们缺坚持下来了,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自己饱受他人欺负的祖国不再被人瞧不起,为了自己的家园不再受别人的侵略。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年轻人最朴素的想法,或许今天的人无法理解,就像那些喷子说的,不过是被洗脑的炮灰。我想说,你们才是被美国爸爸洗脑的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炮灰。梁启超先生说过,考察一个时期的历史要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出发,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会有误解。在当年那个时代,经过了百余年的耻辱史,这个数千年的民族走在灭亡的边界上,曾经的辉煌似乎成为永远的过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中国人都会有发自内心的想法,我们要变强!我们要变强!中国急需一件事来证明自己,我们还是那个曾经的中国,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是世界的大国。就在这样的关口,朝鲜战争给中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个机会所需要付出的是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为了这个机会,中国等了100年,不能在等!即便是再惨痛的代价也要付出,那么谁来牺牲就成为了下一个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放到今天,人们会为了这个问题争个你死我活。但是当年,那些中国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我付出了牺牲,祖国的亲人就不必再来牺牲了,这就够了。或许喷子们难以想象吧,真的有人会傻到甘愿为国家而牺牲,他们是很傻,谁来送死不行呢,偏偏自己要来。人类的历史自古以来都是由那些聪明人眼中的傻子来推动的,那种傻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高尚,他们傻的可爱,所以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喷子们的美国爸爸有一座大大的陵墓,阿灵顿国家公墓,无论将军与士兵,只要是为了美国而牺牲的人,都可以葬入公墓,享受国家级的礼遇。这是美国能够强大至今的原因,不是所谓的民主和自由。而是对那些为了美利坚而牺牲的人真正的尊重,没有这一点就没有今天的美国,这个世界上民主自由的国家多了去了。尊重为国捐躯的人是美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那些人当年处于什么样的原因,即便是被洗脑也好,他们愿意为了国家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就这一点,如果你没有做到,那么请你闭上嘴,因为你没有资格评价他们,你办不到他们所做的事!然而喷子们没有领会美国爸爸的核心,甚至连皮毛都没学到,却自以为站到了你同胞的智商和道德的制高点上,到处乱喷。你连当条狗都不陪,毕竟美国爸爸也不喜欢那些连自己国家的先烈都不尊重的人。
稀里哗啦的写了这么一大堆,我只想说,无论你喜不喜欢这部剧,无论你怎么骂这部剧拍的不好,都无所谓。请对先烈嘴下留德,尊敬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他们是我们国家存在到今天的原因,不需要歌颂,不需要膜拜,甚至不需要敬仰,只是付出你那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尊敬,与主义和信仰无关,这是对于生命的敬畏,这是做为一个人,应有的一点点品德。

 4 )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公元1894年夏日的朝鲜大地上,有这么一群军人,他们蓝布包头,身穿号坎,手上拿着的武器是大名鼎鼎的亨利-马提尼、德国老毛瑟、法国哈乞开司和美国雷明顿,甚至装备着17响温策斯特以及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德国连发毛瑟枪这样的先进武器,装备的火炮、弹药数量甚至是他们对手数倍,囤积了如山的物资、粮饷,却毫无斗志,一溃千里,从牙山到仁川,从仁川到平壤,再从平壤一路溃退到了鸭绿江,最后,丢了大连、丢了旅顺、丢了威海、丢了整个北洋海军,最终丢掉了一个老大帝国咸同中兴以来几十年的虚火撑起来的最后一点颜面。
    然后,是2亿两战争赔款,是3000万两赎辽费,是割让旅顺、割让琉球、割让澎湖列岛、割让整个台湾。
    马关已过,接下来,是庚子,是戊戌、是辛亥,是随之而来的几十年的军阀割据、混战,是十年内战的尸山血海,是八年抗战的山河破碎,是国共内战的兄弟倪墙。
    朝鲜,这个海东之地既陌生又熟悉的小小国度,从甲午那个年份开始,从此以后直到现在仍然深深影响着一个东亚大国的国运。
    公元1950年初冬,又是在这个锦绣如画的三千里江山上,一群军服朴实无华的军人,他们手上拿着自己在长期的战争中缴或自对手的简陋武器,身上背着不多的弹药和口粮,有的人甚至还穿着南方地区的单衣。他们从中朝边界的崇山峻岭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气魄,向人员装备、武器质量、火力密度均数倍于自己的对手发起了坚决的进攻,从温井到云山,从云山到清川江,从清川江到长津湖,从长津湖到平壤,从平壤到汉城,他们几乎用反向的脚步,把1894年那支军队走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不过,这次不是溃败,而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最终,这支军队坚定的将这场战争的脚步定格在了开战前的起点:三八线上。
    为了这个结果,这支军队付出了183108人阵亡,383000人受伤的巨大代价,今天有人说,为一个外国牺牲这么大不值得,特别是这个国家现在还很不“听话”。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这场战争既不是为苏联人,也不是为朝鲜人打的,而是为我们自己而战。
    如果是一个民族国家的觉醒往往来源于一次沉重的打击和挫败,那1894年的甲午,对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而言,无疑是一记响亮清脆的耳光。而经过了数十年的挣扎和变革,付出了几千万人的鲜血和生命,这个国家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体制,通过八年抗战使得民族觉醒,通过国共内战确立了发展方向,那么,1950年开始的这场朝鲜战争,无疑是这个涅槃重生的中央国度的一次立国之战。正如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所言: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每每想起儿时听到祖辈们讲起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长津湖边的冰雕,想起松骨峰上的搏杀,想起上甘岭猫耳洞里传出那首悠扬的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就会莫名的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入眠。
    写了么多其实就是为了一点,希望各位在安坐办公室结束一天工作,在一家其乐融融享受家庭幸福,在深夜吃着薯条炸鸡玩着撸啊撸追着纸牌屋的时候,偶尔能想一想自己之所以能这样无忧无虑的浪费时间、虚掷光阴,正是那些现在许多仍埋骨他乡的忠魂的付出才换来的。更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忘记那首耳熟能详的美丽歌曲中那句: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一个伟大的国家,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并再也不会跌倒下去!

 5 ) 致敬最可爱的人——评电视剧“三八线”

     看电视剧“三八线”的最后几集是个虐心的过程。看着在银屏上相处了十多天的一位又一位最可爱的人牺牲,心里真是很不好受。抗美援朝的故事对我们这一代人耳熟能详,小时候每年的清明都会去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这些天来,我思想感情的琴弦时不时就会被电视剧“三八线”所拨动。忍不住想写点什么东西,向电视剧背后的创作团队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人民日报评价这部电视剧是非常重要而及时的。朋友圈里多数朋友也认可这部电视剧是近年来少有的良心之作。我不是专门的剧评人,但我想谈谈我自己对这部剧的感受。
    第一,我认为电视剧“三八线”是近年来极其少有的敢于在政治上突出传统的作品。陈平指导员形象的塑造颠覆了这些年来被颠覆的人民解放军政工干部的形象。“同志”再次成了剧中人物互相交流的称谓。这部剧对于抗美援朝的发起原因也秉持了正确的立场,我们不是什么阴谋的牺牲品,我们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不受干扰,为了苦难中的朝鲜人民。片中没有正面出现朝鲜人民军,但是片中对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做了大量的讴歌。
     第二,这部剧在人物塑造上非常成功,而且不止一位人物的塑造。有人批评张国强和王挺扮演的两位主人公年纪太大,也许作为同龄人和东北人,我并不觉得他们的形象过于那么老,那么油。相比以前的角色,张国强扮演的李长顺也许对他自己不是特别大的突破,但是他用心的付出是看得到的,他的表演是值得肯定的。同样王挺的角色扮演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相比他们,曹曦文扮演的王常芳令人难忘。我看得到在电视剧的最后几集她明显瘦了很多。作为志愿军女战士的常芳所展现的那份勇敢,坚持和善良让人印象深刻。电视剧“三八线”塑造的不只是这几位主人公,而是一个英雄群体。我甚至要说,许多配角演员,比如张连长,机枪班杨家喜班长,一班线才臣班长,六班武黑子,王栓子,陈平指导员,学生兵小李,护士长,汽车班老班长,还有朝鲜姑娘李珍英,韩军朴少校和她的女儿的形象塑造都十分出色。这些形象极大丰富了抗美援朝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库<图片2>
     第三,电视剧的真实性值得肯定。这部剧据说80%的情节都是有历史根据的。真实情况是否如此,我不敢说。但是,剧中的人物服装,道具,场景至少看得出主创人员在力求真实。志愿军战士一把炒面一把雪,边吃边呛的场景就看着非常真实。
     第四,多线并行的结构,虽然有时候衔接有些乱,但总体上看,电视剧以安东前楼子村走出去的五个年轻战士为连接,展现了抗美援朝前方后方各个战线的故事,穿插了朝鲜战场上许多真实的英雄事迹,全景式反映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的伟大。这种以小见大的安排值得称赞。
     第五,这部剧以21世纪的视角,特别是人道主义的视角去回看那场战争,更多加入了人性的因素。王栓子初上战场的害怕,长顺面对朝鲜小姑娘不忍开枪,常芳帮助黑人俘虏,一排回去找寻烈士名单,这些场景都是以往的电视剧没有反映。这不能不说这是电视剧“三八线”的一个突破。
     第六,在情节设计上,电视剧“三八线”还是很有心,不止一次击中了我的泪点,包括栓子在空荡的宿舍怀念战友,在前线听到朗读“谁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鹰飞上战场,护士长最后读到陈平同志的信等等。
     第七,虽然很多战争剧中引入爱情戏经常被人诟病,但是这部剧中的感情戏值得肯定。片中换了一个角度去描写几对男女志愿军战士,以及志愿军和朝鲜姑娘之间的感情,他们的忍耐让他们的爱情更加真实和令人感动。这些爱情戏让片中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 。<图片1>
    第八,还有要肯定的就是片中音乐的运用。尤其是片尾曲“山河已无恙”十分动听感人。
    电视剧“三八线”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这不代表它没有问题。相反,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吐槽,尤其是我不满意后半部分短期内连续安排主角牺牲,不仅是感情受不了,而是是情节的连贯性不好。剧中有些情节安排也让人质疑其真实性,比如让两个女护士上319高地等等。电视剧的拍摄场景也同志愿军入朝初期的几次战役都在冬天发生相差比较大。总体来说,这部剧的前半部分可看性高于后半部分。不过听说这部剧是在短短几个月内拍摄完毕的,考虑到资金,档期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姑且原谅吧。
    此时此刻,我想起留在三八线南边的线班长,留在汉江南岸阻击阵地的大福,许许多多志愿军烈士名字都没留下,尸骨也早不知哪去了。不是所有的人的一生都要大写,有些人融入了一个大写的群体,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我不是唯心主义者,此时此刻,我希望有天国,好让我们的烈士永远在天国享福,我希望有来生,好让我们的英雄能够过上我们今天的日子。
    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英雄出征血洒万里疆场; 茫茫冰原,高高山岗上,到处都把他们的故事轻轻传唱。满江渔火,都为你点亮,亲人盼你回家乡;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一部好电视剧能留下一首好歌就已经不错。更何况“三八线”留下的是一批经久不灭的英雄形象。向电视剧的创作团队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6 ) 题材优秀制作粗糙

这部剧选了一个很好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桥段,这绝对不是一部雷剧,可惜美中不足,这部剧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在我心目中最多是良,不能算优秀

首先剧情过于拖沓,故事线过多使得主题不突出,前面几集本来叙事节奏还不错,后面越来越拖沓,战场上的爱情不是不能表达,可爱情篇幅太大,难免喧宾夺主。

第二有些台词没注意口语化,让人看得很尴尬。比如剧中张金旺在最后几集的一些台词就像念课文,这不是演员的问题,是台词太书面的问题。

第三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还有待提高,慢镜头用得过多过滥,有些战斗细节有硬伤,比如最后一场阻击战,美军步坦协同进攻已经到了志愿军阵地前大约50米以内的位置了,可美军还是一步一步走着向前进攻,明明一个冲刺就冲到眼前了,可人家还是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如果说表现美军怕死不敢冲,他们也该躲在坦克后面,可是这些美军就大大方方的慢慢溜达当活靶子。

第四对于战争的残酷过于轻描淡写,战士被步枪子弹击中,他还能不丧失战斗力,实际中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老班长肩胛骨被狙击步枪击穿,手臂还能抬起来,这在实际中也是基本不可能的,就是看多了这种浪漫有余残酷不足的战争剧,网络上总有一些声音叫嚣战争,真要打起来这些人跑的比谁都快。

第五剧情收尾不够有力,尤其是李长顺,死的不明不白,他已经不是新兵,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老兵了,在敌人炮击时不是就地卧倒,而是在炮火中奔跑,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如果说他要救那个小战士,完全可以喊一声卧倒,没有必要跑过去,那个小战士也不是刚上战场的新兵了,不可能连卧倒都不会吧?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声音,说抗美援朝是战略误判,没必要打,打的没意义,我想说的是,这种想法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从大处说,当时欧洲刚刚结束二战亟待重建,美国利益重心也在欧洲,作为苏联,希望转移美国的注意力,缓解自己在欧洲方向的压力,让朝鲜发动战争,后来美军大举登陆,战线都快打到鸭绿江了,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必须要参战,如果不参战,中国就成了东西方争霸的最前线,失去了朝鲜这个战略屏障,这对创造和平安定的经济建设环境是十分不利的,中国建设起步很多都有赖于苏联的援助,也不能不考虑苏联的意见。从小处说,每一个志愿军战士的心中,他们都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平安而战,说这场战争没意义也对不起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烈忠魂。

所以,我想请求我们的编剧导演们,在这类题材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能不能认真再认真,你可以做不到出乎意料,至少也要做到合情合理吧,如果你们不能做到精益求精,那又对得起志愿军的烈士们吗?

 短评

太tm假了,又是一部打鬼子神剧。全是美国佬被一枪干掉一个,美国佬拖着坦克都不用的,连炮都不会用,比tmd二战打德国佬的装备都不如,就拿步枪突突

10分钟前
  • 天黑要小心
  • 很差

抗美神剧

13分钟前
  • 肖申克的九叔
  • 较差

还在质疑抗美援朝战争起因的,你们收了多少钱?

14分钟前
  • #N/A
  • 推荐

看到一堆堆的韩国兵美国兵往中国阵地像木偶一样被机枪扫死! 就感到这部垃圾片的尿性…… 一个假字了得😒

18分钟前
  • 肖恩子爵
  • 很差

别管怎样,我们当时有那么多人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不容易,不应该记住那些烈士吗?色调典雅,但是人物化妆和衣服还是不太真实。我给四星。

22分钟前
  • 云淡风轻
  • 推荐

我喜欢的是中间的战争剧情,告诉新兵蛋子什么叫协同作战,什么叫机枪封锁线,什么叫正面强攻,侧翼夹击,背部迂回包抄,什么叫做战略目的,战术技巧,如何躲避敌机,远距离隐蔽进入敌方纵深,这特么才是解放军和志愿军优良的战术素养和单兵应具备的素质!给四星是因为中间的男女感情戏太烂太老套。

27分钟前
  • Harbor
  • 推荐

有些人一点自主意识都没有,美国人说什么信什么,真是不要太low

28分钟前
  • EK世纪之光
  • 力荐

那个打一星的是什么心态?这就是真实的志愿军啊,片尾曲山河已无恙真的很戳泪点

32分钟前
  • jomiracle
  • 推荐

看到六班被全部冻死,实在忍不住眼泪!这是煽情吗?这是艺术加工吗?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三八线这部电视剧摈弃了以前国产战争片的伟光正人物,没有明显的主角;这些战士他们首先是人,他们不是神,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士兵!

33分钟前
  • 命鍾の註錠
  • 力荐

大概是很久没看过这么良心的战争片了,尤其是武器细节等等都做的很好。当然如果要说缺点还是有,例如人太壮了点,例如配音导致同一个画面里的声音不协调十分痛苦。不过还是要为这部剧打满分,值得一看。

37分钟前
  • 无尽之夏
  • 力荐

一直搞不懂这么烂的片子居然这么高的评分!仔细一看才发现全是五毛党。这真是豆瓣的悲哀!从此以后对豆瓣的评分持怀疑态度了…

40分钟前
  • 洋马儿
  • 很差

现在有些国人就是不肯面对中国的崛起,也不肯面对西方不好的地方,整天活在自己编织的幻想里自嗨,请问有意思吗??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视剧,请带着良知的心去观看去面对历史吧!!

43分钟前
  • 美俄小哥哥
  • 力荐

蛮真实的战争剧。

44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推荐

1星是给最后一集最后那几分钟的,个体士兵是没有责任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回家,包括二战中在印缅战场,在对越作战中牺牲葬在异国他乡的士兵们,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该有的责任和担当。关于片子,真没啥好说的,还是那个味。

45分钟前
  • 来时糊涂
  • 很差

向我开炮完事儿都没死 你就逗吧 一星送你超现实科幻元素

49分钟前
  • wJw
  • 很差

各种矮化敌人 ,对得起志愿军烈士吗?

50分钟前
  • 豆瓣1160
  • 较差

难得一见的国产战争佳作。良心的战术还原度不谈,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性的刻画,在国产片中真的实属罕见。虽然还很模糊,但这一定是个好的开端。

52分钟前
  • 薛定厄尔尼诺
  • 推荐

为了志愿军

53分钟前
  • 花临渲颜
  • 力荐

我是士兵突击演员粉,看到张国强就开追了,但这片子的开头铺垫太拖沓了吧,塑造人物性格的过程不够干净利落,战争是残酷的,我想看到一部严肃正剧,笑料加得有点勉强,扣两分。三分加给战争场面,加给刘指导。

55分钟前
  • 金属制品
  • 还行

我觉得豆瓣应该弄个验证,类似12306,选中片中剧照才能评分,确保看过

59分钟前
  • wall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