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罗诉韦德案

记录片美国2018

主演: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格洛丽亚·斯泰纳姆,Donna Howard,John Seago,Brigitte Amiri,Troy Newman,Colleen McNicholas,Linda Greenhouse,Tom Davis,Faye Wattleton,Eleanor Holmes Norton,Tanya Melich,Curtis Boyd,Carol Tobias,Sarah Weddington,Sam Lee,Randall Balmer,Samuel Alito,Harry A.

导演:里奇·斯坦恩,安妮·桑德博格

播放地址

 剧照

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1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2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3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4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5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6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13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14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15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16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17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18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19推翻罗诉韦德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11

详细剧情

  《Reversing Roe》讲的是美国著名罗诉韦德案。“罗诉韦德案例”给了美国妇女堕胎权,等于承认美国堕胎的合法化。

 长篇影评

 1 ) 岌岌可危的美式伟大

纪录片本身展现了PRO LIFE和PRO CHOICE两方面的观点,但能感觉是明显倾向于PRO CHOICE的立场。

PRO LIFE派通过像邪教仪式般的抗议行为(如跪下或匍匐在地)和枪杀实施堕胎的医生和妇女都偏激到“叹为观止”。如果说许多因长期社会或民族矛盾导致的争议,在被任意一方诉诸暴力途径(比如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时,基于历史性的矛盾和曾经被侵害的立场,这样的极端行为还有一定的可被解释和“理解”的空间,那PRO LIFE人士阻止女性堕胎的行为在我看来从客观的立场来分析并理解其的可能性只能为0。因为这些反对人士甚至不是在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仅仅是为了争取用他们所信奉的教条——并不被所有人信奉——来约束其他人的一种强权。

也就是说,一个长期被种族歧视对待的黑人犯下了因仇恨驱动的罪行,我们可以尝试去分析其成因;但一个连子宫都没有的男性想要去扼杀所有女性堕胎的权利,是荒谬、可耻的。

当然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实在苍白无力,所谓的“保护未出生的生命”,这种占领道德高点、或者说扣帽子的行为我们太熟悉了。那些持有自私、缺乏说服力的立场的人在试图粉饰自己的动机时,往往热衷于给自己贴上道德的标签,并且在实质问题上避重就轻。

特朗普在跟希拉里的辩论中,当希拉里确定了支持堕胎的立场后,特朗普用“听呀,希拉里支持妇女堕掉9个月的胎儿”这种——都不算是断章取义——而是扣上莫须有的罪名的方式,并屡次重复“将胎儿从子宫扯出来”这样惊悚的表达,来试图混淆视听,并泼了对方一身污水。当然,作为一个逻辑能力正常的人,轻易能识破特朗普的肤浅招数,但在这一观点背后数量庞大的福音派人士的存在,说明理性、和对个人权利的尊重的这样的品格,在美国社会已经丧失了主流阵地。

在这一争议上,男性指挥女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嘴脸已经丑恶到显而易见,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PRO LIFE派里的女性到底是秉持怎样的信念?纪录片里并没有呈现这一点。除了强调对婴儿生命的重视,这些女性并没有说出更让人信服的言论,或者说纪录片选择不呈现。

对于观念的争论,我始终愿意倾听每一派的意见,但若是其中一方的论据止步于如此肤浅的地步,那么除了无理取闹和反文明,无需其他结论。

这一议题在民众中发酵时,姑且算是愚蠢的部分人的闹剧,但在被里根政府提上政治议程后,这一议题不仅割裂了自己的社会,也证明了拥有庞大保守宗教势力的美国,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伟大。

当一个社会议题的讨论不再基于理性客观,而是单纯的立场之争,那所有的制衡机制都沦为工具。如果这是这些人向往的美国,那就任他去吧。

——————补充两句——————

我始终认为,2-3个月的初妊娠阶段足够女性决定是否选择堕胎,在这2-3个月的时间里,胎儿是未成形的生命,无法自主存活,而作为母体的人有太多需要考虑的身体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人活着还不艰难吗,富人无论如何都能找到方法堕胎,如果堕胎=违法,断送的只会是穷人女性的人生,甚至让人不得不选择更具风险的堕胎方式。用一个没有任何意识的生命来绑架一个女性的选择,是残忍的,所谓的“尊重生命”的说法,恰恰就没有尊重怀孕的人。

至于有些人会说,如果你洁身自好如果你不做婚前性行为,你就不需要堕胎——类似的无稽之谈,我不认为有任何说服力。有很多支持堕胎的女性(或男性)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有堕胎的行为,但不妨碍他们为需要的人去争取。哪怕有些人会因为承担意外怀孕带来的对身心的摧残、对生活的影响,但承担这个结果的人是他们自己,与外人何干?而支持一个人堕胎的权利,是尊重一个人在不损害任何其他人的利益的情况下做出个人选择的权利。

那么说回来,我所认为的最根本的观点之争是,一个接受了文明社会教育的人,和一个子宫里尚未成型的生命,到底孰轻孰重?摈弃其他所有的争论点,在这一个基本观点之上持有不同立场的人,恐怕是永远都不能说服彼此的。

 2 ) SHAME SHAME SHAME

气愤,气愤,还是气愤。

一个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却被政客置若罔闻地拿来作为拉选票的手段。明明应该抚慰众生的宗教,却被用作杀人不见血的工具,却又打着最伟光正的名义。令人作呕。

这就是一个号称民主独立,号称美利坚精神的时代倒退。原以为是跟自己无关的一个新闻,原以为不过是远在世界另一端的一个新闻,却看得我气愤无比,愤怒的泪水夺眶而出,恨不得自己也身在现场可以怒吼一二。这样的悲剧,大概全世界的女性都能够对此感同身受。太过于艰难了。

无论你说多少道理,他们都不会听的。无论你摆事实讲道理说了多少这个法条对于女性的伤害,他们也不会听的。因为他们根本不是来讲道理的,只是来拉选票谋利益的。对牛弹琴。

他们无数次说起自己的立场是pro life,仿佛多么的正义和伟大。可难道只有腹中婴儿才是生命,十月怀胎并且要对孩子付出一生的女性的生命就是nothing?那些丑恶的道貌岸然的嘴脸口口声声说着悲天悯人,实在忍不住会想,如果他们的妻女姐妹遭遇不幸遇人不淑,他们也会满口正义地劝说着自己的家人把孩子生下来,无数次地想起自己的悲剧一辈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吗???

我的泪水全都献给了那位女议员。她不卑不亢,做好了一切准备,穿着运动鞋,插着导尿管,只为了从早到晚不停歇不喝水不去洗手间,为了其他女性努力奋战到最后一刻,无论结果。

什么历史书上学过的三权分立,什么大法官制度,什么法律……说到最后也不过是利益二字。想起一段脱口秀里说,这些人竭尽全力发誓要呵护这些Unborn babies, 如此地珍惜在意这些小生命们……until they are born. 一旦生出来之后,这些人就消失了,仿佛也不再care所谓的生命。哦不,可能等到这些小生命们可以服兵役了,那就是他们下次出现的时候。

多么可笑和荒诞。SHAME, SHAME, SHAME.

 3 ) 影评

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推翻《罗诉韦德案》,这个结局似乎能从这部拍摄于2018年的纪录片里就能够窥见一二。随着保守党势力越来越强大,禁止堕胎权被赋予了越来越浓厚的政治意味;而《罗诉韦德案》被推翻的最直接原因,似乎最高法院新任法官的任命致使法庭倾向的改变。不仅是《罗诉韦德》被推翻,能够提供堕胎服务的医生和诊所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医疗资源的稀缺、社会施加的压力使得美国女性通过合法、安全的途径堕胎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不仅如此,这一切也干扰着女性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承受了额外的身心负担。

堕胎权的支持者(亲选择派)或是认为堕胎权是私人的事情(女性与她的医生之间的事情,而不是政府的事情),或是侧重于女性拥有与男性一样的选择权(RBG),身体完整权和平等权是自由意志的核心,堕胎是关于平等、生命和谁能做出重要的决定。事实上,即便是在《罗诉韦德案》被判决之前,堕胎的现象一直存在,而在其被推翻之后,也仍将存在;但是这一案例为女性,尤其是贫困女性,谋得了获取更安全、廉价的堕胎方式的可能性。

堕胎权的反对者(新生命派)则立足于堕胎相当于谋杀生命,以此反对堕胎合法化;他们也强调所谓的家庭价值观,将堕胎视作对于家庭的破坏。里根、老布什、小布什、特朗普,这几任总统均为了赢得福音派信徒的选票而支持新生命派,直接体现在了对于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上;实际上,共和党曾经也是一个支持自由选择的党派,同时并非所有的神职人员都反对堕胎(神职人员怀孕咨询处就是最好的例子)。

《罗诉韦德案》裁决后不断遭受的挑战以及被推翻都证明了女性主义的处境不容乐观。本人坚决支持堕胎权,基于如下理由:1)女性拥有对自己的身体的支配权;2)意外怀孕及其后果对于女性的人生是毁灭性的;3)如果怀有患有先天性疾病的胎儿,是否将其生下来的选择权应该交给母亲,因为她才是需要承担起照料胎儿未来人生的人。生育对于女性而言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需要考虑到对于身体损伤和事业规划的影响,而在未来对于孩子的抚养,母亲至少花费与父亲同等的精力,因此即便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否孕育孩子这件事也完全应该由女性自己来决定。反对堕胎在我看来是一个有指手画脚之嫌的运动,因为参与者无法负担或是参与女性以及其未来子女的生活,却试图干涉当事人自己做出的选择,这就是一种“对所有他者的强行统治”,是一种对于女性的压迫,丧失了与他人共情的基本人性。

20220703写影评,20220628-0630三天看完

 4 ) 写在罗诉韦德案在美国被推翻的这一天。

在波伏娃的《第二性》中,前两章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女性生育对其社会地位带来的影响。为了孕育生命,女性变得脆弱,变得易被攻击,变得被动,不得不接受男性所提供的物资和保护。原始时期如此,即便到了今天,在很多家庭中,依然如此。实在让人咋舌的是,今天,美国很多女性竟然连堕胎的权力都被剥夺。

作为女性,不管是否有过生育经验,都能感受到,孕育生命的过程是辛苦却又意义重大的。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纽带带来了一种凝聚力,不论是小家庭,还是大社会,都被这一纽带紧紧联系起来。一个孩子的降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幸福,给很多人带来希望。但是,一个意外,可能会完全改变一个女性的生活轨迹,也有可能会给这个因意外而降生的孩子带来不幸。不顾及任何情况,完全禁止堕胎,这种违背个人意愿的做法,难道不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吗?难道真的要那些想要堕胎的女性走极端,才能真的解脱吗?

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人要站出来对别人的子宫指指点点。作为女性,作为子宫的所有者,我们当然有权力选择是否要将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如果这都要经过他人或者政府的许可,那干脆直接把物化女性明明白白的写在法条中。将堕胎放在人性的对立面,这本身就是一种误导。‘Pro-life’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更好的保护已经出生的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为了那些尚未出生的胎儿争取利益。如果一个婴儿降生之后,保障一应俱全,为什么会

这种‘pro-life’的做法,完全就是以一副‘你什么都不懂,我要替你做主’的嘴脸来支配女性。令人气愤的是,大部分选择‘pro-life’的人,都是和生育没有什么关系的男性。完美的诠释了‘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个道理。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能永远地站在道德高地鄙视他人。这种道貌岸然居然还能让很多人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做出了多么了不得的大事。

努力让自己在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保持理性,只是那种受委屈的感觉依然涌上来。本身面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女性就已经夹缝生存,再加上部分女性的意识没有觉醒,更让人对这个大环境感到失望不已。

 5 ) 当纪录片成为现实

堕胎和持枪,是美国两大争议议题,每隔几年都会成为社会话题,引起社会各界震荡。

这部纪录片讲的其实就是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判确定美国堕胎的合法化,判决在生效后的几十年间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美国保守派人士、反堕胎团体不断上诉、努力推翻此案的过程。随着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作出正式裁决,推翻罗诉韦德案,等于变相宣布各州可以自行决定州内女性能不能堕胎,结束了五十多年来对堕胎的宪法保护。

罗诉韦德案背景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各州常常发生挑战堕胎法案的事件,但是罗诉韦德案却是第一个出现在最高法院的案件。罗诉韦德案其实是个代理人案件,Roe是一个德州想要堕胎的女性化名,也代表了无数希望享受合法堕胎权利的女性,所以律师借Roe的名义向最高法院发起了集体诉讼。

pro-life vs pro-choice

这场持续的争议其实涉及面非常广,政治、宗教、法律、文化权力相互对抗错综复杂。反对堕胎的pro-life团体宣称自己为“亲生命”群体,多为新教福音派信徒,属于保守派,也与共和党人的分布意外地重合。支持堕胎的pro-choice团体自然是自由派人士,多为支持和捍卫女权人士,政治上常常被划为民主党。这个问题将美国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

是否同意堕胎是一个女性能否控制自己的身体和生育权的问题,这曾是广泛的共识,却自上世界八十年代起成为政治和宗教权力斗争的角斗场。纪录片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以共和党人的身份管理德州,你可以当选州财务大臣,不是因为你的数学能力,而是通过立法阻止堕胎的能力,这就是这个问题在德州的地位。”

成为真正的政治问题

1980年自里根总统上任以后,堕胎真正成为了政治问题和典型的共和党问题。原因在于福音派新教徒被认为是政治运动的基础,共和党想要激发那些原来不怎么关心政治的福音派选民参与到投票中。获得更多宗教选民的选票——这也许就是这个争议发生的根源之一。共和党政客们很聪明,而里根压倒性的选票优势也证明了他们的胜利。

另外纪录片也花了很多篇幅去描述最高法院大法官中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变化比例,因为所有人都发现“如果想要改变法律,就必须改变最高法院”。从罗诉韦德案发生时的保守/自由的2/7,到第一位女性大法官奥康纳加入后的4/5,到特朗普上台后任命了三名保守派大法官后的7/2。特朗普太幸运了,在任上获得了认命3名大法官的机会。就算卸任也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影响美国政治和社会,这样绝佳的机会特朗普不会放弃。所以推翻罗诉韦德案只是时间问题,这件事终于在2022年6月24日成为现实。

 6 ) 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一次回归(但不是终局)

差不多整整50年之后,罗伊判例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所谓(联邦)宪法上的堕胎权也宣告终结——至少暂时。左派(民主党及其拥趸)怒火中烧,甚至上街抗议,右派(共和党及其粉丝)拍手称快,纷纷奔走相告。不论一个人是否赞同,都注定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裁决,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很可能对美国未来若干年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根据该判决的多数意见,无论是根据联邦宪法,还是考诸美国的传统和历史,根本就没有“堕胎权”这样的权利,罗伊判例不过是牵强附会、错误释宪的结果。在一个权利通货膨胀严重的时代,这样的说法无疑会触犯众怒。但是,如果细究“权利”之本义,不能不说,今天很多所谓的“权利”,不过是一些人们渴望得到的“福利”、“好处”或者“优待”,甚至根本就是一种欲望,诸如什么“休息权”、“健康权”、“获得物质帮助权”之类。有人说,堕胎之所以应当成为一种“权利”,是因为女性有支配自己身体的自由。姑且承认女性(以及男性)有支配自己身体的自由,也决不意味着这种自由不受限制,决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身体。实际上,它必须受制于道德、习俗、宗教等规范,比如,一个人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丝不挂;一个人不应当为了身体上的愉悦而乱伦——至少这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一个人不应当明码标价出卖自己的身体——至少这会被认为有伤风化;等等。这种受到约束的自由,就是本判决中多数意见所强调的“秩序下的自由”(ordered liberty)。对于保守主义者而言,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和观念。那么,女性支配自己身体的自由是否包括结束一个胎儿的生命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为这涉及生命权这种不可让渡、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想想《独立宣言》中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对于很多珍视生命权的人(尤其是右派)而言,女性的支配身体自由必须受制于此种权利,否则,生命权便会在一个社会中受到漠视或者藐视,甚至恣意践踏。争论生命何时开始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这不仅与人们的认识有关,而且可能还与医学或者技术的演变有关。最后,尽管该判决不承认堕胎是一种(宪法上的)权利,但它并没有(在联邦层面)禁止堕胎,而是把对堕胎的规制权交给了各州和人民。这当然也是联邦主义和第十修正案的应有之义。

不少人对这个堕胎案(“多布斯案”)判决中保守派法官诉诸传统和历史的分析方法十分不满,说21世纪的今天怎么能让人们(女性)受制于一个甚至几个世纪之前的传统和历史?其实,如何对待传统和历史,正是进步主义和保守主义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保守主义者看来,传统和历史是无数代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而在原则上,应当尊重那些古老的传统和历史,即使在某些例外情形下需要对传统和历史做出变更或者修正,也应当恪守审慎原则,应当慎之又慎。或者,用柏克的话讲,变更传统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存传统,而不是为了推倒重来。英国人常说,他们喜欢自己的法律不是因为它好(good),而是因为它老(old)。这是对保守主义尊重传统之态度的最佳阐释。英国人之所以“固步自封”,对其几百年前的判例总是念念不忘,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要想保住那些自古以来就有的自由(ancient liberties),就必须尊重过去、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积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使得自由社会的建立得以可能。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保守派大法官在该案中诉诸传统和历史了,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把库克爵士(Sir Edward Coke,常被译为“柯克”或者“科克”)、黑尔爵士(Sir Matthew Hale)以及布莱克斯通爵士(Sir William Blackstone)这几位普通法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官搬出来了。

 短评

2022.6.25,金斯伯格去世两年后,罗诉韦德法案被正式推翻,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堕胎成为选举的筹码,宗教成为政客的工具,女性基本权益成为献祭品,看着一群没有子宫的白男在台上侃侃而谈堕胎和生命,令人发笑。

7分钟前
  • ww5
  • 力荐

想要把一个医学问题搞成政治问题并从中获利,就要懂得如何煽动民众的情绪(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想到魔都防疫了)

11分钟前
  • 千树
  • 力荐

1969年申诉,1973年就作出最高法院裁定的案子,嗯,拖过整个民主党黄金期(奥巴马政府)一直到民主党和好莱坞无以为继的共和党时期的2018年才做了纪录片进行记录和推广。你们说你们民主党不是在利用女人?哪里来的脸?另外,评论里有一条“是平权,而不应该是女权”的男性ID评语。诸君如果连女人的女字和权利的权字连在一起都看不下去,那诸君如何平等权利?在男人(不包括女字的范围内)平等权利吗?

12分钟前
  • 制片人
  • 还行

事实上并没有详细讲述罗诉韦德案本身,侧重点在于在其基础上展开的反堕胎权益争战。小时候都以为美国特开放吧?看这样的纪录片特别有好处,让你知道,你以为的平权真正是来之不易,甚至根本尚未实现。议会,民间组织,教士,医护人员……这些被采访的人都很有发言权。强烈推荐这部,让人对医学、法律、宗教、人性都会有反思。

13分钟前
  • 于是
  • 推荐

围绕着女性堕胎权展开的几十年斗争,剥丝抽茧展现给我们看。反对堕胎与支持堕胎,涉及到宗教、人权、政治等诸多方面。女性寻求选择自由如此艰难。那些反对堕胎的一方,时常让我想起项飙说的: “没有选择的道德是不道德的,强加的道德最不道德,因为把我的道德强加于你,意味着我要对你的人性做一个潜在的彻底否定,你要不接受我的道德,在我眼里你就不是人了。”

18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虚伪的白人男性讲着道貌岸然的漂亮话;极端宗教人士打着尊重生命的旗号伤害提供堕胎服务的医生;政客为了选票只管把堕胎权当做上位的筹码。。。没人认识到这本就是女性权利,也是一个正常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应当被人尊重的权利,富裕的女性可以选择在法案推翻后到合法的国家堕胎,那底层女性或是性暴力受害者呢?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有时候很难理解西方世界的一些价值观,或许宗教因素真的占了大半。。。那些人哪里是想保护pro-life,本质上只是一种身份认可罢了,当所谓人权变成政客选举的筹码或是宗教党同伐异的工具的时候,普通人只会受到这种所谓“人权”的践踏,而不是享受着人权带来的自由

21分钟前
  • 卷不起了
  • 力荐

美国保守力量很强大,也展示了美国确实是右派国家,纪录片里展示德州政客指定法律干涉堕胎自由时呈现的是一群老年政客的声撕力吼,而这些政客各种保护生命的冠冕堂皇借口里唯一没有的是女性堕胎者本人的声音,这种就是典型的政治暴政,将自己价值观强加于沉默的少数人,完全不考虑真正怀孕的女性需要承担的风险与痛苦。最为可笑的就是控制女性生育的政客们都是不用承担生育风险的男性,恐怕世界上没有其他更典型的父权暴政可以与这件事相提并论。

23分钟前
  • batistuta
  • 推荐

减少堕胎的源头在于普及保护性的性行为,而一昧争议堕胎法案的设立,说明政府真正关心的不是堕胎对人们造成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站在哪一面会给其带来政治上的便利。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宗教推动和社会操控,早就超出了这个问题本身的含义。

24分钟前
  • 鸣蜩凌午
  • 推荐

从纪录片的角度,影片对pro-life和pro-choice两方观点言论展示出的客观和克制令我敬佩。个人观点角度,我的愤怒悲伤痛苦已经无法抑制,激进言论预警。堕胎这件事上,只有女性具有话语权。我的身体,我的人生,只有我能做主。这一点是应该凌驾于政治立场与宗教信仰之上的。那些举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夸夸其谈的男性,与其讨论堕胎的伦理性,不如多花点精力去教教男人们什么叫尊重女性,怎样记得打炮戴套吧。

28分钟前
  • AilsonAir
  • 推荐

心情实在轻松不起来。争取女性权益,哪里都是任重而道远。

32分钟前
  • AmiLees
  • 推荐

好笑的是,反对女性堕胎的领导者都是自大而冠冕堂皇的男性。如果他们也能生孩子,不知道还会不会如此强烈地为了保护生命而反对堕胎呢?

33分钟前
  • 老虎
  • 推荐

“罗诉韦德案”的推翻是今日的美国之耻。美国或曰世界正在重回保守主义的时代。女性平权之艰难,即便到二十一世纪仍然如此,在这个依然是父权制主导的社会里,女性主义运动就像一场反抗男性独裁的革命,而且是一场涉及政治、宗教、性别、生育、伦理等的全方面的革命。如果说作为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学习了解并支持Feminism,甚至做一个Feminist。

36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片名翻译易引起误会,这不是讲罗诉韦德案的,而是展现了各股企图推翻罗诉韦德案的势力,看得人心情很恶劣

41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还行

即使是在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女性寻求选择自由的过程依然是如此的艰难,似乎只要是关乎到了宗教和政治,任何异议都不再具有人性,看着那些反对堕胎的组织和政客的嘴脸,真的是不寒而栗。

43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观念之争、权利博弈,必然会进入权力角力的层次,即政治场域。女性不该总是期望自己的权利有谁出面来“代言”,而该力争进入权力机构,坐上有拍板权的席位,以更高的比例占领公共言论频道,为自身的权利发声。不要轻视政治阵地,否则看看吧,最高法离去了一位金斯伯格,女性的权利状况倒退五十年。权力的拉锯就是这样此消彼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需再讳言“女权主义谈的不仅仅是权利,同时也是权力”,不要一谈权力就忸怩。

4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我是支持堕胎的:1 先天性疾病胎儿出生不会给任何人包括胎儿自己带来一点点的好处 2 经济条件无法支撑胎儿的出生,而且会影响生者的生存 3 女性身体女性做主,任何外在的人和物都没有权利干涉这个权利。 那些反对堕胎的一般是:1 政客用来吸引关注,拉支持 2 宗教分子宣传教义 3 贫困而且被洗脑的平民 为什么没有中产或者富人,因为这个人群根本不用担心诊所被取消,不用担心没有医生。富人的财力能够让其自由的选择生下来,或者寻找机会堕胎。

50分钟前
  • W.史密斯
  • 力荐

几次被pro-life派气到看不下去,共和党为选票真够不择手段,不惜给美国开倒车。中间看到1989年Roe案差点被新判例推翻,最高法院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个女法官——因为表态坚决反堕胎才被任命的保守派女法官,在最关键的一票上却支持了堕胎权利的延续,让反堕胎势力大失所望。看到这里忽然哽住,但凡还认自己是个女人,彼此之间,纵有对立,却终于不会痛下杀手。所以,如果不知道如何选择,请务必选择女性吧,她会理解,她会懂得,即使她不愿意表现出来。

53分钟前
  • Coraggiosa
  • 力荐

女性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这是基本的人权。可别拿政治的幌子了,说一些自己新编的词汇,从各个角度试图推翻女性的基本人权?那些垃圾真的太扯了。子宫是女性的,用子宫做什么,要不要这么做,都是女性的权利。感谢那些医生,感谢为此发声的所有人,感谢女性们的坚持。

56分钟前
  • 不忘
  • 力荐

这是关系到平等,人权,最终却变成政治的工具。也许这种割裂只有当男人也长子宫,才会摆脱现在的泥沼。但生命权一定永远是人类争斗的核心。。

58分钟前
  • 憨兔兔
  • 力荐

日本这边翻译成『彼女の権利、彼らの決断(他决定她的权利)』,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就是答案了。

60分钟前
  • 波澄酒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