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6

主演:董卿,王立群,郦波,蒙曼,康震

导演:颜芳

 剧照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2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3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4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5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6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3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4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5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6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7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8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9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16:11

详细剧情

  从古老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历朝历代有名无名的诗人们留下了灿若星河且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诗歌是情感的高度凝缩,是文字的锤炼萃华,我们在诗歌的浸润下感受着文字和韵律之美,让古老而醇香的文化深深积淀在彼此的灵魂最深处。虽然有过曲折,令匆忙的现代人一曾忘记诗词的翩然和优雅,而今我们则重拾埋在尘土中的宝藏,欣赏感受它那千百年不曾褪去的光辉。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中央电视台再度打造这档文化益智节目,引领我们去品味、咀嚼着诗词之美。

 长篇影评

 1 ) 谈一谈综N代节目的创新性

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能够做到第五季,必须要有十足的创新性。创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

首先在舞美方面,《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就向我们呈现出美轮美奂的中国古代意蕴。第一季节目的舞美和后几季相比相对简陋,以蓝色为主基调使舞台充满梦幻感,“中国诗词大会”几个字镶嵌在一轮明月上,颇有浩瀚星空之感,也增强了节目的形式感和仪式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单是舞美就充满了诗词意蕴。

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但在“百人团大战”的舞美设计上也有创新。第一季是船被击沉,而第二季则变成了盾牌被战船中的万箭齐发击碎。到了第四季,由于要映衬“第四季”,所以主题变成了“花开四季”,百人团前面的屏幕上则变成了“花瓣”,答错者前面的花瓣要被击碎。

其次在环节设计上也不断升级,第一季中只有“个人挑战赛”和“擂主争夺赛”,但是到了第二季又加入了“飞花令”,第三季还升级成“超级飞花令”,并加入了“诗词接龙”的环节,更加增强了节目的紧张感和竞赛的刺激感。“飞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时玩的一种文字游戏,取自唐代诗人韩翃的著名诗词“春城无处不飞花”,而飞花令就是要让选手说出带有固定关键词的诗句。例如“春”、“月”、“花”等,而“超级飞花令”则是让选手说出带有两个关键字的诗词,比如“颜色和花”、“数字和春”等。

难度升级考验的不只是选手们的诗词储备量,更有临场发挥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较量。今年一月份播出的第五季更是将“超级飞花令”升级为“组合飞花令”,选手们必须同时说出带有“春”、“月”、“夜”、“花”等多个关键词的诗句。

同时,第五季又加入了“身临其境”等环节,让出题人前往诗词实景地,在镜头的帮助下带领场上选手和观众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感受气壮山河的名胜古迹,并以名人字画、诗词牌匾作为出题思路。

第三,百人团的选择和划分也有更新。第一季的百人团没有明显划分,而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诗词高手组成,他们有机会与场上选手进行攻擂比拼,成为正式选手。而第二季中将百人团分为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和搭档团。第五季则增加了家庭团,以直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团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深刻内涵和精神意蕴。

另外,主持人和导师的数量也有变化,第三季邀请了中南大学的教授杨雨老师加入,她以情动人的动情解说增加了节目的情感性和温情性。而第五季则让以前的老将们重新返场,例如雷海为和陈更两位冠军重新返场,担当场外主持,向中国诗词致敬也给新人鼓励。出题人也不仅是在场导师,而是增加了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蛟龙号潜水器主驾驶员唐嘉陵、南极站工作人员等科研技术人员。体现出中华文化和传统诗词对所有中国人的影响,也体现出节目“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导向”的宗旨,

《中国诗词大会》在创新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必然会越办越好,期待第六季的到来!

 2 ) 中国文化传播

随着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回温,学习诗词之人也日渐增多,更多的人喜欢诗词,开始学习诗词,开始理解诗词的美。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这个节目带动了全民回忆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从而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好评。不足是节目只是停留在背诗的环节。学以致用是最基本的知识观念,以“中国”冠名的知识公众平台更应该贯彻引导能力,对此我希望下一季的诗词大会,可以一睹选手创作的风采。

 3 ) 一些旁注

1 20160212 人生自有诗意 血脉偾张,xuè mài fèn zhāng,意思是形容激动、亢奋、激情。本义是血液流动突然加快,以致血管膨胀,青筋鼓起。 血脉贲张,xuè mài bēn zhāng,形容人激动、兴奋的心情。 如椽巨笔 椽:椽子,房梁。 像椽子一般粗大巨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如椽的大笔,用来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 神荼[shēn shū] 郁垒[yù lǜ] 红豆又叫相思子 安西都护府在天山以南 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唐朝扬(扬州)一益(成都)二 2 20160219 李煜,千机药 3 20160226 岑参(cén shēn) 陈王昔时宴平乐,平乐(le)是指平乐宫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 游子吟,认知障碍的母亲 4 20160304 学习古诗词的卡牌游戏 《菜根谭》: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喜欢查清是非并不明智,能够查清而又不去查清才算明智;一定要取胜并非勇敢,能够取胜而又不去取胜才可称为勇敢。 陈更,智能机器人,给彭超长出双臂 陈更真的好厉害啊 5 20160311 求婚耶 第一季冠军殷怡航到现在还没有露过面 6 20160318 裘江不知为何让我很不舒服,大概是因为使我想到了李某人吧 殷怡航依旧没出现 7 20160325 朱文浩看着顺眼 殷怡航还没出现! 8 20160401 五言长城刘长(zhǎng)卿 古代男子睡觉时是披头散发还是绾着发髻的?洗澡的时候呢?多久洗一次头?怎么洗? 殷怡航还是没出现! 20160408 我国是较早发展音律标准的国家,古代把音律、尺度、容量、权衡,统称为律、度、量、衡。 古人借用黄钟律管的标准为度量衡的基准器。黄钟,是一种乐器,在《后汉书》中被称为“万事根本”。黄钟的用途为“同律度量衡”。人们认识到能发出准确音高的黄钟律管,它的长度和内径是一定的,便用累黍的方法把律管的长度、管径固定下来,并且与度量衡三者相互校正。 古人将黄钟律管的长度规定为九寸。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制定度量衡的标准是以黄钟律管的形制为根据,而不是以先有的尺度来确定黄钟。一寸又分为十分。黄钟管的长短与粗细的比例也有严格要求,即,如果它的长度为九寸,那么它的内截面积就应当是九十平方分,体积应当是八百一十立方分。假如不符合这个要求,则需要通过损益其长度,增减其粗细,直至完全符合为止。 根据《汉书·律历志》(上),标准律管如果以大小适中且相等的黍子进行测量,其长度应该等于九十粒黍子并列的长度,管内应该正好容纳黍子一千二百粒。古代度量衡的标准即由此产生。 在汉代的尺度中,第一律为黄钟,以黄钟律管的九寸长度,作为法定律尺。以黄钟律管为准,建立了一套统一的长度体系、量器体系和权衡体系。 度的标准。每粒黍子的长度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分之下尚有更小的尺度:一分为十厘,一厘为十毫,一毫为十丝,一丝为十忽。 量的标准。以井水注满黄钟管的容量为一龠,十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衡的标准。1200粒黍子,其重量规定为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4 ) 诗词,古人留给我们的瑰宝!

这个节目个人感觉真的很不错,很有文化底蕴的一个节目,里面的诗词不一定特别的难,但是意境都非常的好,可能学生时代都背诵过,可是现在有些已经遗忘了,通过这个节目更加感觉中华诗词文化真的博大精深,古人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的深厚。还有主持人董卿,以前对她的认知都是春晚的主持人,一直都是端庄大方的代表,但是通过这个节目,发现气质真的好,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真的太拉好看了

 5 ) 中国诗词大会的简评

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节目制作精致大气,主持人董卿钟灵毓秀,气质灼华,点评嘉宾最喜欢郦波和康震,郦波亲和力强,总是笑眯眯的,愿意用平等的姿态和你讨论诗词,非常难得。康震画画好,风趣幽默。王立群有一种独有的学者萌。选手里面当然最喜欢陈更,有冒险精神,整个比赛中,更享受过程,输赢的结果倒在其次。大气磊落,有侠女风范。说说最后一期,李子琳落败,殷怡航赢了,她这人比较大条,大大咧咧,说了两次“感谢子琳妹妹”,说一次就可以了,你说两次是意在强调啥?这不就有点公开凌辱的意思吗?这个赛制也很有意思,谁在最后一期恰巧赢了,谁就成了整季的冠军。

 6 ) 唤醒沉睡的古诗词记忆,重新激发学习古文化兴趣

2018.3.11
晚上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最后一集。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基本上一天看一集,每次看节目都拿一个小本本端坐在电脑前,随时准备摘抄节目中出现的诗句,第一次看综艺节目像上课一样认真听讲还带做笔记 。
一季看下来真的学到很多,主要是以前学过,在高考之后再也没有碰过的古诗词在脑海里被一点点唤醒,带着亲切的记忆和新的理解感悟。
节目制作精致大气,主持人董卿优雅大气,诗词功底在节目中体现得很到位。
讲解的嘉宾很有学问,王立群老师、康震老师、蒙曼老师、郦波老师,每一位都很喜欢。
整个现场的氛围确实很和谐融洽,百人团之间会互相打气,加油鼓劲,互相交流心得,也会对他人的故事感同身受。虽有竞赛成分,但是大家都以学习为主,整个氛围让人很舒服。
印象比较深的是陈更和李子琳。
北大博士生陈更民国扮相很美,口才好,答题水平高,答题风格也是快准(?)狠,因为太过心急给对方送分。三次上台都表现不凡,引人侧目。
16岁高中生李子琳,三期擂主,最后总冠军争夺赛中惜败,真的非常可惜。看到最后一期真的很揪心,小妹妹多次守住擂主,最后一期被别人夺走总冠军,这赛制我也是想掀桌子了。直接导致我看完最后一集的心情很不好。李子琳输得冤啊。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这档节目中学习到的。现在总是不由自主地念两句诗,一些自己无法说出口的感悟在上次中也被完美地表达出来,更超出原有的意思很多。
继续看第二季。希望赛制继续改进啦,累计积分这样比较公平。
第二季有更加刺激的废话领,还有复旦附中小才女武亦姝,很期待。
学习不止。

打开最近挺火的综艺另一档文化综艺《经典咏流传》,又看到了康老师,忍不住笑出声,好像看到了老朋友哈哈。

 短评

诗歌是情感的高度凝缩,是文字的锤炼萃华,我们在诗歌的浸润下感受着文字和韵律之美,让古老而醇香的文化深深积淀在彼此的灵魂最深处。虽然有过曲折,令匆忙的现代人一曾忘记诗词的翩然和优雅,而今我们则重拾埋在尘土中的宝藏,欣赏感受它那千百年不曾褪去的光辉。让我们可以学习到中国的古代文学。

7分钟前
  • 相伴
  • 力荐

汉语博大精深,古诗词璀璨夺目,很喜欢这档节目,也因此喜欢董卿。

8分钟前
  • 快乐人生
  • 推荐

全方位综艺节目。| 看了第一期,蒙曼、康震做点评嘉宾,能不能把董卿的台本写得稍微更有点文化,嘉宾能不能先老实解释明白题目再自由发挥。

9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还行

个人感觉没有汉听和成语大会做的好,赛制啊氛围差很多

14分钟前
  • 吃蛋炒饭不加盐
  • 还行

中国电视节目需要这样传递传统文化,品位古典美韵的节目,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引导和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都大有裨益。

19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力荐

长知识的好节目 希望以后多多播出

24分钟前
  • 想念
  • 力荐

真不错,选手个顶个的棒!主持人和嘉宾我也是爱得不行。继续追!

25分钟前
  • 力荐

挺喜欢的,学到了很多

29分钟前
  • 八贝勒爷
  • 力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一直记得是“进”啊。喜欢中国古诗词,这节目不错,题目简单了点,希望少一点要选手“说出你背后的故事”的时间

30分钟前
  • 红辣椒
  • 还行

好像回到了上学的时光啊~

33分钟前
  • Monalisa
  • 力荐

太简单了,居然还那么多人错,不可思议

37分钟前
  • 8000000
  • 推荐

牛就一个字,虽然是比赛,但更像以诗会友,第一次发现唐诗宋词的美,和背后的趣事。难度系数适中,不会太过简单娱乐也不会太过曲高和寡,心目中的综艺节目No.1。这一季的冠军有点侥幸了,私以为李子琳李四维才是冠亚军。

42分钟前
  • 卡卡
  • 力荐

人生自有诗意。

44分钟前
  • 小小
  • 力荐

其实吧,这诗词难度,也就是初高中标准水平。

47分钟前
  • 食野之苹
  • 推荐

长大后知道背诗词的重要性了

48分钟前
  • tzungtzu
  • 力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看完节目莫名好感董卿。

50分钟前
  • 仲楚
  • 推荐

真的非常非常棒,宏扬中国文化的一档节目,看这个节目还可以学到好多古诗词,真的太好看了。

51分钟前
  • 👹天神的审判
  • 力荐

诗词比较基础,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效果吧?估计后面会越来越难。有些选手实力不行,但是飞花令环节又有水平。喜欢这类节目,喜欢诗词,满分!

56分钟前
  • 曼珠沙卡
  • 力荐

第一季比第二季难,董卿很有才华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这个节目里的董卿真是钟灵毓秀,气质卓华,美而不妖。她脱口而出的中华古典诗词,以及对古诗词自己的独到的理解与见解,真是让人对她另眼相看!

1小时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