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陈晓楠

导演:季业

 剧照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3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4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5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7-24 02:47

详细剧情

  《和陌生人说话》是腾讯新闻出品,陈晓楠主持的访谈节目,讲述真实世界的魔幻故事。人间戏,永不散场。  2018年8月28日,第二季开播。

 长篇影评

 1 ) 爱上陈晓楠

最早做凤凰卫视时,知道了陈晓楠老师。非常有幸,我的那期节目是陈晓楠老师录制的。

《冷暖人生》聚焦边缘生活群体、底层人民,非常具有人文情怀。是我唯一一档持续看了很多年的节目,一直到现在。里面的多期节目,一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很有感触。

《和陌生人说话》是菖蒲河的老年相亲角的那一期,让我非常兴趣。持续追看完pua、整容、死刑犯等等多期节目。后来在一档访谈综艺里,以陈晓楠老师节目的选题为标准,做了一期pua的节目。

喜欢陈晓楠,她的采访温柔,非常有共情能力。她的节目有情感,有深度,尖锐且有意义。

个人觉得,陈晓楠老师的几档纪录、访谈节目是业界顶尖牛批的。

 2 ) 人间戏 永不散场

我是三季+特别节目《不可说》混在一起看的,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花了大概三四个月的时间。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这一季制作精良了很多,话题也深刻了很多,也更关注于某一类人群。


第一集《发财梦》里玩比特币的那些人,有在里面投机赚钱的农民,有利用技术将比特币作为信仰的程序猿,有不死心、充满赌徒心理的“老韭菜”。只能说这个时代给了很多人许多机遇,但是这种超出能力甚至超出承受范围的大起大落,还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得了的,为此跳楼自杀的也不在少数,难怪这集刚刚上架第二天就被下架(目前B站还能搜得到)。

《发财梦》

《发财梦》

《发财梦》

第二集《猎艳者》聚焦了一个前不久大火的词——PUA。很多人批斗这样的人,但是我对PUA看得很开。为什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去报兴趣班是正当手段,但是为了提高与异性交往能力去学习PUA却要被指责?也许是现在的PUA变味了,但是我想到一句话:工具没有好坏,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PUA其实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我可以用刀去捅伤别人,但是我也可以拿起刀来保护我爱的人。希望有更多掌握PUA的人,能够善用这项技能吧!

《猎艳者》

第七集《我不是“神女”》应该是这一季播放量最高的一集了,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集。因为虽然我当初没有对“神女”造成过直接的伤害,但我是看着“神女”的事迹过来的。刚开始她说她的故事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她是谁,但是她说到“温岭中学贴吧”“天价杯子”的时候,我反应过来了——是我当初吃过的瓜!那时候我也就是初高中,贴吧上看到温岭中学有个女生,长得不咋滴,家里特有钱,一个水杯价格都是五位数,后面陆续传出滥交、退学等故事。那时候我就觉得:有些人命真好,但是自己却一点也不珍惜,活该变成这样!但是现在陈晓楠的这期节目让我知道,事实并不是那样的,这只是个被同学霸凌的可怜孩子,我们看到的只是被网络扭曲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当初跟我一起吃瓜的群众,虽然我没有发表过任何言论、没有直接伤害这个女孩,但是我当初是给她贴过标签的,羡慕过、嫉妒过、觉得她罪有应得过。如果我是她同学,我是会站出来保护她?还是会和其他同学一样霸凌她?还是和更多的同学一样冷漠旁观?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也欠这个女孩一声对不起。

《我不是“神女”》

《我不是“神女”》

第九集《我和我的300个“债主”》是我最喜欢的一集,很励志、很正能量,我也很喜欢、很佩服那个女孩!她做这件事是我曾经想过的,很久以前我就想过,如果我遇到了一件难事,需要一大笔钱,我会怎么办?想了很久,我选择“众筹”!不过和她不一样,我设置对应的区间,例如1k~3k之间,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借我,我慢慢偿还。不过万幸的是,我还没有到需要这么做的时候。但是这个女孩很打动我的点是,她在没有任何强制要求和手段(例如法律)的情况下,自觉偿还了债务,我觉得这在当今社会才是最难得、最宝贵的。我借钱从来都不指望对方还,当然也有会还的、也有不还甚至再没联系的,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还存在对方的好友列表当中。我知道既然都开口了,那肯定是有难处,力所能及地帮一把吧!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毕竟被几千块钱逼债到自杀的也大有人在。我还很佩服她的一点是,她以此为压力和动力,提前还清了债务。这让立了无数flag、在旗阵中举步维艰的我有了动力,开始一项项完成之前给自己安排的事情,例如被催更的小说、粉丝等了很久的视频、包括这篇书评。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人生继续堕落下去,每天除了上班就无所事事地晃过去了~~~

第十集《劝生者》我也有点感触,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我接触过太多这些有自杀倾向、严重抑郁症情况的人群。说实话,有段时间我自己负面情绪也非常严重,因为接收的负能量太多、无法很好地排解,后来我意识到我可能并不太适合这种工作,所以我选择了放弃,我能救一个人,但是我救不了这个世界。所以我很理解爸爸当时跟那些少年聊天的心情,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中间全力付出想救每个人、到最后放不下却一定要离开,都是我经历过的事情。也许就是看多了这些故事,麻木了吧!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助人自助”,后来我告诉自己,我帮助过他们了,但是他们自己不想救自己,我尽力了!如果不这样多宽慰自己,真的很容易让自己也陷进去。

你说我冷血也可以,说我没有艺术细胞也可以,说我无法感同身受也可以,第五集《无声合唱团》我是打着哈欠看完的,全程地铁老人手机脸,这个合唱团我是真欣赏不来,故事确实很励志、很感人,但是这音乐我是真欣赏不来,我真觉得不好听,是我会快进的部分。当然做公益这些人我是很佩服,我也会做公益,但是也看到过很多假公益,所以只希望自己还能有一颗温暖而柔软的心,能在更多地方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吧!第六集《换子疑云》我也无感,人生轨迹被改变或者说交换又如何?身边有太多人已经没有这个机会活在世上体验这些轨迹了,也没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地步,过好现在的生活吧!谁活得又容易呢?


希望将来还能见到更多这个系列,难产我不怕,下架我不怕,只怕没人发声!

 3 ) 和我最相像的,都是陌生的人

“想给杀马特道个歉,无解这么多年,对不起[哭脸]”,看完《中国没有杀马特》后,网友“毕竟我只爱大钻石”这样写道。有关这期节目的上万条留言里,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一条。

节目制作前我们做了一个小群采调查,问问人们,他们心中的杀马特是什么?调查结果不出意外,这群以“洗剪吹”和浑身铁链子闻名的少年,在人们眼中,是“土”和“脑残”代名词。而如今,这些又“土”又“脑残”的少年长大了,二十多岁了,他们之中的代表、自称“杀马特教父”的罗福兴就坐在我们面前,他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陈晓楠在采访后这样写道:“虽然剪掉了杀马特长发,也仍然能看到手臂上布满了纹身。我以为他很高傲,甚至有点嚣张,但一坐下来,罗福兴就红了脸,这是个只有22岁的、腼腆的大孩子。然而之后的两个小时,他的每句话都震撼了我、打动了我、刺痛了我。”

关于杀马特罗福兴这期节目的细节,他是如何震撼、打动、刺痛的,我这里不再重复(有兴趣的朋友可看链接),我只说说为何我会因为评论里的一句道歉而深感欣慰。在这个个人空间越来越狭小、而心灵距离却越来越疏远的时代,我们靠什么来识别他人?

流行的方法可能是贴标签。你看,杀马特的“土”和“脑残”就是标签,80后、90后、00后;农村人、城市人;愤青、小粉红、岁月静好党;连最熟悉的亲人之间也要贴:父母皆祸害,儿女皆混蛋......我们靠标签识别世界,标签也将我们分隔对立了起来。

有评论文章说:“《和陌生人说话》和很多人的做法相反,它把贴在人物上的标签,一层层撕去。”那么如何“撕标签”呢?李伦老师总说:“因为了解,所以理解”。其实反之也成立:不理解,是因为不了解。作为一个做内容的,我不想奢谈什么理解万岁,只想先做点基础工作,提供给你一个了解他人的入口。

《菖蒲河老情人》片中主人公之一胡师傅,谈起老年相亲角种种细节,语气相当直白,初看上去像个“老不正经”,但耐心听他讲下去,你才能明白老年人的孤独、无法相互信任的困境、对真情的渴望与怀念。

看完节目,一众小年轻竟被这混不吝的老大爷弄哭了,评论太多, 只取一瓢:

看得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最窜鼻子的烟火气。——哈士哈士不能骑

这个视频居然承包了我10月份的泪点,开始笑,最后哭成狗。——灯戥戥

大半夜看得我,妈的哭得好大声! 人呐,都是时间的囚徒。——撑撑撑撑撑饱

提起情爱,我们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青年时爱而不得的惨烈与心碎,却不曾想到了晚年的离别与寂寞也让人痛彻心扉。—— 一枚榴莲酥

老年人并不代表着没有欲望,一个人生活在空无一人的家里、以及菜市场。——鬼是害怕死亡的

你先去,到那边谁欺负了你跟我说,我去了给你出气。这就是最美的情话。这大爷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有多爱他妻子。—— 穿着夹克的彼得兔

就像呼啸山庄里的主角喊着“haunt me”一样。他最后说的那段话比电影台词还感人。——泊来物

从这片中读懂了他蚀骨的孤独,生而为人,都不容易。——深白松林

一直以来我们社会默认人老了似乎就丧失了情感与性的需求,不是成为后人的累赘就是成为后人的化肥。——Ashine黄

最有趣的,是胡师傅的女儿也给我们的编导发来一段微信:“看了后感触挺深的,好多话我爸都没和我说过。我总嫌弃我爸老不停的换女朋友,看完你们的视频我觉得,平常我对他的关心太不够了,谢谢你们。”

您看,这是最亲近的人,依然是“好多话从没有说过”。了解,多么平凡普通的一个词儿,但年纪越大越觉得,它是这个世界的头等稀缺品。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去了解知识、了解世界,为此,很多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那是很好的人生旅程,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然而,了解是否就是看到不同呢?不尽然。

有位朋友的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有些人啊,只长经历,不长见识”。我想那些学历挺高、去过不少地方旅游,但在面对小学生被人用锤子砸伤的新闻时,感慨“跟我无关,幸好我家孩子没在那儿上学”的,大概就是“有些人”吧。

第一季的片头里,陈晓楠在“你好,陌生人”之前有三句话: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其实,原本的设计方案里还有两句:似曾相识、感同身受。我们隐藏了它们,把这两句留给接下来的影片,留给观众自己去发现。不带成见的倾听能让我们了解不同,而共通人性带来的感同身受,能让我们跨越种种不同,最终发现相同。

“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能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即便从未离开过家乡,依然是最有见识的人。最深刻的见识是从他人认知自我,最宽广的眼界是从不同看到相同。没有同理心和共情力,再多的经历都是走马观花、盲人摸象。

金句说完,再说点自己的故事。做了那么多期《和陌生人说话》,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酒瘾者秘密花园”那一期,节目采访了两位“AA戒酒会”的“酒鬼”,他们因无法控制的酒瘾几乎丧命,最终来戒酒会,在“酒鬼们”的抱团取暖中自救。按说他们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少见的、稀奇古怪的陌生人了吧,但我却在做节目的时候沉浸其中,久久难以自拔。

影片的最后一幕,是酒瘾者按照戒酒会的规则做到这一步——向你伤害过的人道歉。那个男人决定开始这一步时,正在和家人聚会,他躲进卫生间,“我是中国人,不太相信西方的祷告,但是那天我在厕所里就这样地去祷告。我这辈子第一次,这辈子第一次。帮帮我,给我点勇气让我去做。”

之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深陷无边无际的孤独,总能看到那个在卫生间里独自祷告的人,和自己的身影重叠了起来。一个躲进自我中的人,要重建与这个世界的连接,是多么艰难,又需要多大的勇气。节目做完后我写了这样一段话:“瘾伤害了我们,也安慰了我们。我们靠各种各样的瘾来逃避这个世界,我们都有变“鬼”的潜质。”一个朋友这样评价:“你懂瘾,因为你懂生而为人的病痛。”

是啊,借用徐泓老师的话“人心的真相,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新闻。”再借用一位网友的话“人间戏很苦,但求彼此理解。”他们都说的比我好。同时我也相信,即便自己没有纹身、没有“洗剪吹”,但那位“大钻石”网友在对杀马特庄重地写下“对不起”的时候,一定也回想起了自己似曾相识的青春之痛。

�=�c�a���

 4 ) 从他们身边走过

1-校园霸凌

2-老人们的夕阳红

3-相约自杀

4-PUA

5-器官捐赠

6-家庭危机,自我原则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奋不顾身的,只是自己不知道;中国的父母对于爱的表达大都不合格,但并不是爱不合格。不能因为自己私人的意外而接受公众的捐赠,真正需要捐助的真的太多了。我爱这个独立要强的女孩,活得明白!

7-无声合唱团 催泪

8-生 养 恶意

 5 ) 被停播大半年,这档豆瓣9.6分的国产良心节目终于回来了

2017年,一档特别的国产节目横空出世,并在豆瓣拿下9.2的高分。

2018年,这档节目推出第二季,并获得了更惊人的9.6分。

只可惜,在第二季播出四集后,它就因为某些原因被全网下架

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停播整改风波后。

这档国产良心节目最近又回来了——

海报中的人,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陈晓楠

她是凤凰卫视的知名主持人,曾和柴静、闾丘露薇被《新周刊》封为为“真实电视三女杰”

更难得的是,陈晓楠曾是中国少有的战地女记者之一。

18年前,在报道美国911事件当晚,她匆忙冲进演播室,说的第一句话是:

“对不起,我没有化妆。”

这句话一度被视为突发新闻最经典的开场。

后来,陈晓楠有了自己的固定访谈节目《冷暖人生》,这一做就是14年。

《冷暖人生》载誉无数,曾获得中国十大纪录片专题奖,以及芝加哥电影节“最佳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等等。

节目中轻松亲切、从容大方的主持氛围和风格,也成为了陈晓楠独有的个人标签。

在前两年离开凤凰卫视后,陈晓楠又陆续主持了一系列颇受好评的新节目。

包括《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等。

《一本好书》剧照

但,要说和她的金牌节目《冷暖人生》最类似的,还属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和陌生人说话》。

因为,二者都以一个低调平和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历史波澜下被命运裹挟的普通人

比如在第一季中,对谈了”大力出奇迹“的网红“大力哥”“杀马特教父”罗福兴、把去世妻子遗体冷冻起来的丈夫等等。

到了第二季,节目组找到的人物更加离奇,挖掘也更加深刻

今天,我想给大家聊聊第二季的最新一期节目——《被保姆偷走的人生》

这一期的主角,是一位53岁的母亲朱晓娟

1991年,朱晓娟产下一名男婴。

由于她和丈夫都是大学毕业,且工作良好,一家三口生活得很幸福。

孩子满周岁后,丈夫去劳务市场聘请了一名保姆,来照顾年幼的儿子。

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成为了噩梦的开端。

仅仅在朱晓娟家中待了7天后,保姆就趁这家人不注意,把孩子偷偷抱走了。

丢失儿子的朱晓娟及其丈夫,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

他们报了警,并顺着保姆受雇时的身份证信息,找到了保姆的老家。

意料之外的是,这并不是保姆的真正住处。

原来,保姆在受雇时,提供的是一张假的身份证

失去了这条唯一的破案线索,朱晓娟的寻子之路也因此被堵死了。

四年后,朱晓娟再次怀孕,并生下了家中的次子。

这家人的生活轨迹,仿佛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但在不久之后,朱晓娟又接到一通来自河南警方的电话——

有人通知她,自己丢失的长子,在一起打拐行动中被找到了。

朱晓娟和丈夫欣喜若狂,迅速奔赴河南。

一开始,朱晓娟还对孩子的身份有点怀疑,觉得孩子的样貌和儿时并不像。

但在经过血型监测和DNA比对之后,河南高院肯定地告诉他们——

这100%是他们丢失的孩子。

于是,朱晓娟和丈夫将儿子带回了重庆老家。

从丢失孩子到找回儿子,这场缠绕了夫妻俩多年的噩梦,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局。

河南高级人民法院给出的鉴定报告

几年后,因为各种原因,朱晓娟和丈夫离婚了。

法院将两个儿子都判给了朱晓娟,这也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重心。

尤其是对于失而复得的大儿子,朱晓娟的内心亏欠更多,因此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

在这般含辛茹苦地抚养下,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各自步入了工作岗位。

年逾半百的朱晓娟,也终于过上了清闲的生活。

谁也没有想到,命运很快又给朱晓娟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

2018年1月,朱晓娟从新闻中得知,一个曾抱走雇主家孩子的保姆,想要为孩子寻找亲生父母。

从新闻中的各种描述来看,都和自己当年的情形一模一样。

一开始,朱晓娟也以为只是巧合而已。

直到警方找上门,将朱晓娟、朱晓娟前夫、朱晓娟长子,以及这个保姆抱走的孩子四人的血液采样。

结果却发现,他们当年带回家的长子,其实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

此时这个寻亲的孩子,才是朱晓娟夫妇真正的儿子。

突然间,朱晓娟整个人都懵了,不知是悲是喜。

一方面,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儿子,理应高兴。

但另一方面,她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早已把自己的所有爱与精力,都奉献给了抱回家的养子。

她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真正的儿子,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养子的关系。

朱晓娟和亲生儿子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她为了抚养长子付出了太多。

由于长子贪玩、学习成绩不好,她就努力培养儿子其他方面的爱好。

他要学书法、绘画,就花钱让他去培训班;要学圆号、萨克斯,就给他买最好的乐器。

甚至为了更好地照顾养子,她还放弃了出国的机会。

朱晓娟和养子

朱晓娟和养子和这个掏心掏肺照顾的养子相比,朱晓娟的亲生儿子过得就相当可怜了。

他被保姆何小平带回了农村老家抚养,还不到十岁就换了好几个家。

十多岁就辍学了,辗转到各种地方打工,生活贫苦凄惨。

在他的印象中,何小平找的男人对他都不好,甚至还经常虐待他。

以至于他在家里,一听到父亲回来的摩托声,就害怕得不敢动弹。

在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之后,这个已经年近三十的男人兴奋无比。

但是,一看家中那个取代了自己的身份,生活得比自己好百倍的人,心里又五味杂陈。

她也曾怨恨自己的养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但是,他又不愿意用法律手段起诉她,毕竟这是养育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

就因为保姆当年的恶意,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改如何面对被搅乱的人生,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摆在朱晓娟,以及两个儿子面前的一道难题。

但无论如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错位的生活还得继续走下去……

这个曲折离奇的“保姆偷子”案,在《和陌生人说话》中,被两位当事人娓娓道来。

没有煽情,没有渲染,也没有夸大事实,一如陈晓楠亲切温和的主持风格。

除了朱晓娟之外,第二季节目中还对话了其他一些有着离奇故事的当事人。

比如,在23岁就靠炒币赚了一个亿的淘金者

把“推倒女生”当游戏目标的PUA大佬

以及把一群听障儿童组成合唱团的老师等等。

这些人,都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普通人。

没有流量、没有明星,也没有大牌。

节目的录制场景也很简单——

一间空屋子,两把椅子,两个人:一个诉说,一个倾听。

正如这档节目的英文译名《Talk to her》,简单直接,却又充满直击人心的力量。

在这档节目策划制作前,就有人担心,小人物的事根本没人看。

而陈晓楠在采访里说:

“我不怕人物小,只要够丰富,只要够真实。我很喜欢一句话,‘大人物当小人物做,小人物当大人物做。’虽然小人物选题在传播时会很吃亏,但我早就跟自己的野心和解了。我想要的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踏踏实实地做出人生常态的丰富滋味。

于是,她将节目的镜头,对准了无数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在时代的洪流下,去关注普通个体的生命意义,和观众分享人生的各种况味

《平凡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但《和陌生人说话》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它将普罗大众的生命意义,以一种克制而温和的方式,一层又一层地剥开,展示给每一个人看。

它也向所有人证明了,不是只有登上顶端的人,才有资格讲述自己的故事。

相信在节目组的努力下,《和陌生人说话》还能在这个魔幻的年代里,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故事。

与此同时,也真心希望这档国产良心节目,能够被更多的观众看到。

*本文作者:张不才

< END >

 6 ) 访谈内容摘要(记录大概 未必字字一致)

第一集 | 发财梦(比特币)

陈:投机在你这儿不是一个贬义词 曾:能赚钱的都是好东西 陈:但也有可能亏钱 曾:高风险高收益嘛 有危才有机。就是没钱了,就直接回家种田了,我也不去打工了。 陈:为什么宁可种田都不打工? 曾:这已经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了,已经有别人帮你证明了。而且自己也证明了。 陈:证明了什么? 曾:无数人都在真的打工,但他们根本就没钱。你不觉得这是错误的吗? 陈:你觉得打工的危险是,不能发财的危险,是不能够冲破这个阶层的危险。 曾:对

第三集 | 雇佣兵

白:电影里那些人脖子中弹 血是一点点往外渗,我战友是血滋滋地出来,像水龙头打开阀门一样。 白:你知道火化一个人需要多久吗?三个半 到 四个小时。 白:去之前我有问过,能不能上保险?他们说可以。我一看,四百万呢。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有这身价呢!我内心是挺希望倒在那里的,因为我一倒,四百万到手了。 白:除非是我死掉的时候,和洗澡的时候。其他时候防弹衣是 24 小时不离身的。有一次晚上我坐在防空坑上抽烟,突然被击中了,我被打趴在地上,缩成一团,感觉气上不来……被击倒的感觉...第一反应是喘不上气,接着隐约感觉有人拿刀扎进你骨头,在撬你的骨头。 白:

_______

音乐

S2 E5 无声合唱团: 坂本龙一 - solitude short

S2 E6 换子疑云 片尾 - Fabrizio Paterlini - Week No.11

 短评

刚想找出来看看 结果发已经被下架禁播了

6分钟前
  • 管理￳员
  • 力荐

冲『我不是“神女”』这期来的,讲精神暴力和集体的恶,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互相助长,人人自我催眠,淹死她的水池,我只是其中一滴水罢了。事件从百度贴吧发酵,而如今百度贴吧和人人网殊途同归,百度已经放弃这个产品,无人打理,放任匿名者狂欢。脱口秀后我对她最后的印象是她结婚生子,好像渐渐释怀了。今天竟然在抖音刷到了她,她选择了去性别化。一个始于青春期的水杯的造谣毁掉了她整个人生,我好恨,替她恨,恨我恨。痛恨滞留在青春期的软弱少女人格,为什么没有人来拯救她。

11分钟前
  • Syfannn
  • 推荐

真实的压抑。感觉主持人,访谈者,有点疏离看了是真的难受系列良心。虽然明明某三邀的主持人也一样,爱人,爱世界,态度,吃了“油腻”的亏?下架,绝望。这个国,我还能期望什么呢。真实的,是要被封锁的。给我看的,都是你精心营造的。这个国,真的,能好吗。胖哥,拜。感想,脑子可能是打阶级翻身仗的唯一资本。介于看了是真难受,可能我境界还不够?又心痛又无力。只能四星了如果痛苦不是为了看清之后弥补,就没有意义。所以痛苦,也催生,“愤青”。因为真的贫穷的人,根本不知道金钱的运作,社会的运作,他只知道,有钱,才有饭吃。也许我们,是时候停止询问“为何贫穷”了。难道人类的理想不就是繁荣共生吗。难道我们不该记得我们最初出发的原因吗。难道我们应该自私吗

13分钟前
  • 欢呼雀跃
  • 推荐

看了币圈 pua 黄昏恋三个主题的一部分 太好看了 这才是国内最有意义的节目 人生百态 可惜越真实的东西越要被禁

16分钟前
  • 董点点
  • 力荐

当代中国魔幻现实主义

21分钟前
  • 力荐

币圈、PUA、老人婚恋市场、聋哑合唱团、偷子置换人生、校园暴力、器官捐献、百人筹款、爱子轻生变为劝生者。主题选得好。

25分钟前
  • 一个豆瓣用户
  • 推荐

其实这一季挺棒的,几个话题都是完全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人物。不知道触了谁的眉头,这么快就被封了。

29分钟前
  • 莹小慢
  • 推荐

止步于E04被下架。能说什么呢?……这是个特别好的节目。

31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不深不浅的交谈,比第一季更成熟,比不可说更敏锐。

36分钟前
  • 三岛由纪妻
  • 力荐

PUA、币圈 看上去离生活很远 其实揭示的都是最底层 最普遍的人性的欲望与挣扎 看完思绪良多……

38分钟前
  • whoknows
  • 力荐

这一季的主题更深刻

41分钟前
  • Charis
  • 力荐

可以拓宽你对中国的认知,停播本身就挺魔幻现实主义的。

46分钟前
  • 小彗心
  • 力荐

币圈,PUA,黄昏恋,合唱团,换子风波,校园暴力,百人筹款,

49分钟前
  • 没有办法的事
  • 力荐

是因为在中国禁了所以油管上才有的吗?因为4集都是在同一天17.01.2019上传的。其实很棒的节目,剖析一个社会热点的采访对象基本上角度都不同。我个人仅是主观上不喜欢主持人,觉得在第一集里没有给予第一个受访者足够的尊重。最喜欢的是E4,中国难道没有给老年人的相亲节目或者相亲平台吗?

54分钟前
  • 懦弱者的托词。
  • 推荐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56分钟前
  • 乏善可陈
  • 推荐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平凡的世界》被整改节目还是挺可惜的,还是不能直面社会的背面吗?太少人想去真正了解一个孤独的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我们都觉得自己生活在光鲜亮丽的世界里面,不愿意剥开自己看到腐烂的内脏。

57分钟前
  • 小周的电影摊子
  • 力荐

没看第一季,但是看了第一季的采访对象,对比了一下,第二季勇敢和尖锐了很多。老年人无处安放的性与爱,这一集的争议也颇多,说明大家本质上其实还是宝玉的想法,看得惯年轻的胡来,对于年老的显然连多看一眼也不想,就更别提还让我们去想他们的情啊性啊了。有这样一集关照到他们让我们了解他们,很重要

60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力荐

前三集:发财梦(币圈)、pua、菖蒲河老情人(老年相亲),选题个个稳准狠,抓住了激流中的要点。选题看起来猎奇,但展开方式并不是猎奇的,而是带温度的,宽容且平静。陈晓楠真不错,导演选取的访谈对象也恰到好处(有表达的热情,又有一层难言的情感复调)。期待看到复播之后的节目。

1小时前
  • blueshadow
  • 力荐

越是底层的人越相信一夜暴富的骗局,越痛恨与不甘自己的来处,把人生当成一场投机的赌博,把恋爱当成一场输赢的游戏,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1小时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突然停播下架了,雇佣兵是对生活选择的思考,pua是两性关系的毒品,币圈里是财富当前人的疯狂,菖蒲河情人最是刺痛,衰老,性需要,情感需要,孤独感,愿天坛公园的歪脖松树下少一些泪水。

1小时前
  • 杜周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