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发光的你

综艺大陆2021

主演:马东,任嘉伦,呼兰,陈卓璇,李好,陈铭

导演:内详

 剧照

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1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2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3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4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5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6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13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14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15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16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17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18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19闪闪发光的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16

详细剧情

  《闪闪发光的你》作为聚焦95后的青春职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非常有信心将它打造成国内求职节目的新标杆——不仅向有憧憬的年轻人带来高品质的入门指引,也为更多脚下有根、眼里有光的年轻人在追梦之路上注入持久的正能量。

 长篇影评

 1 ) 相对真实的金融行业职场教学课

快速地刷完了目前全部的内容(快速主要是跳过一些实习生们pre或者是和客户路演以及并购辩论的过程)。

实际上在整个观看过程中,作为同业从业人员,我更关注的是导师对他们的评价和指点。

很多干货。以及有些评论说太假了太pua或者什么,我只能说,真实的职场确实不会一上来就给实习生这么高要求,但真实的职场也不会允许员工存有侥幸心理、蒙混过关(除非是vip)。

很想把在公司会议室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看看自己平时犯过哪些错。

 2 ) 全新分组惊喜来袭,团队合作各有优劣

继姜成淘汰之后,剩下的八位实习生从实力平衡的角度,将朱光晔和王睿分开,自然形成了以王睿和朱光晔为核心成员的两组团队。随着高阶课题的开启,面对新的复杂课题,新的团队里实习生们的表现也各有优劣,今天就浅谈一下我对两组目前表现的评分吧。朱光晔黄鹄举薛梦淇刘坤酿组,评分:三颗星。本次分组,朱光晔组的队员有黄鹄举、薛梦淇和刘坤酿,他们的课题教练是唐逸凡和上一季的学长林鹰谷。人员配置上,这一组的队员都属于“输出型”选手,优势显而易见。学长林鹰谷是从上一季一路过关斩将,笑到最后的实力选手,对课题的理解也更加熟悉,能更快地Get到实习生的困难和瓶颈,并提供帮助。朱光晔本身就有五年的工作经历,专业和能力毋庸置疑,在前面几期,无论是组内汇报还是企业尽调,他面对导师和客户时的表现都能让人感受到他个人的扎实行业知识和工作能力。黄鹄举从更新招股书时期的“摇头晃脑”,到Pitch客户时的自信稳重,到尽调时的全力以赴,加上一开始被大家忽视的专业知识背景过硬,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至于薛梦淇和刘坤酿在之前的表现中都可圈可点,可以说,这是一个性格上和能力上都非常强的小组,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大家的磨合反而更加困难。黄鹄举因为在之前的工作中体会到一个好团队的协同默契能够对结果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入新的组合后,他也努力调动组内氛围,进行分工协作。

但实际上,本来应该是“强强联合”的团队,却在真正的合作中,暴露出“致命”的劣势:他们的拍板决策因为每个人都有意见难以很快达成一致,队员之间也缺少交流,各干各的。最专业的“老大哥”朱光晔这次似乎不在状态,没有站出来“挑大梁”;薛梦淇一直在推进工作,但自己做的却最少,无法服众;刘坤酿失去医药领域的加成后,在新课题中的表现只是平平,团队协作乱成一团,直接导致他们无论是材料准备还是模型构建都有失水准,相比另外一组的PPT,他们仓促画的PPT,主要呈现使用的还是Word和Excel表格,一度让发行人一头雾水,找不到关键数据。单体能力强劲,但团队协作不足,也难怪后来唐总提醒每一个组员,不尽快调整状态,拧成一股绳,那么落败是必然的。王睿丛广赫何拜亮格潘俊彬组,评分:四颗星。此次分组,王睿与何拜、丛广赫和潘俊彬组成一队,课题教练则是张健和李之阳。和朱光晔组不同,先是张健教练强势介入,“亲爹”式的陪伴指导,让王睿组在一开始的分工和磨合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而丛广赫、王睿毫无疑问是拥有良好的背景和硬实力的、作为“最强辅助”、心细如发的何拜毫无疑问是小组的踏实的底气,虽然潘俊彬因为“分离焦虑”显得游离,但是大家迅速的帮助他融入新组,加上他的IT背景,也让团队在这次设计高新科技企业的发行定价课题上形成互补。前有王睿、丛广赫冲锋陷阵,后有何拜兜底,有强大的队友在侧,有细心的教练不断提点自己,潘俊彬这次也表现出了进步,在其他人到会议室协商公司估值时,他抓住机会,再次阐释公司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发行人的点名表扬。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王睿组目前配合良好,课题在有序推进,可潘俊彬在投行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欠缺,依旧让团队存在“五拖一”的风险,此次配合中,潘俊彬能否快速成长,不仅是他个人的课题,也是整个小组要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相关经验不足,这一组在商讨投资人名额分配时,因为不屑于对面的反复纠缠,赌气用石头剪刀布来进行决策,这点我是非常不认可的。最终,他们拿到的投资金额比朱光晔组少了整整3个亿。在这种情况下,丛广赫与投资人洽谈时,想通过虚报估值、与投资人斡旋的方式,达到投资金额最大化,却忽略了朱光晔组的汇报会使自己的计划“穿帮”,再加上朱光晔对投资人公司概况的了解,使投资人对其好感度增加,导致王睿组极有可能失去最大的投资人,让两组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目前来看,两组在课题进行中都各有优劣,最后哪个团队能够胜出,还要看他们能否解决现存的劣势。在之后的节目里,唐逸凡团队能否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张健团队能否扭转不利局面,获得更多订单?我拭目以待。

 3 ) 闪光碎碎念

1.太好看啦,帮助商科学生职场避雷,很有收获...比如交文件不要散装,交修订版本,拜访客户不能出现竞品,还有让我非常震惊的顺颂商祺,以及受委屈了怎么跟领导说(以请教的方式)...更多的是触发了真实场景才会想起来,我真的幸亏看了offer1才知道怎么坐领导的车... 2.感叹一下,人活一辈子,为什么要对那么多东西负责...签字什么的压力真的很大... 3.朱光晔一句“给审计师施压”,我真的会谢...怪不得前领导非常回避券商...但是如果审计真的来不及给券商能有什么办法吗ʕ •ᴥ•ʔ很微妙很微妙 4.看到薛整天想睡觉,还是不要熬夜了,乘能睡觉的时候多睡觉,万一以后就没空睡觉了呢... 5.跟南医出生的刘坤酿狠狠共情了哈哈哈,但是你和比你学历更好的人卷到一起了难道不是说明你还是很nb吗...为什么要放弃...虽然这个学历没有节目基本是混不开了,但是来都来了多好的一个机会啊...看看隔壁丁辉是吧 6.小朱这波好综艺效果啊,一个是当时视角受限,不知道别人情况,表面看自己委屈很多...还有一个是不想淘汰队友,虽然挺理解他的,但不得不说真的不是一个好的处理方式,这么一闹没有实际作用,改变不了结果还让别人觉得你是个情绪化的人,这时候反而该学薛梦琪,出去透透气,看offer就知道了拍综艺竞赛结果并不重要啊,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不是吗...突然就有点怀疑节目组搞人设... 7.张健选人真的太秀了,搞战略的就是不一样... 8.估值这段太刺激了,从来没见识过,而且这一part的发行人演员财务出身眼光太毒了...一个估值会议把所有人的特点全看清了 9.薛这波投资人谈判反悔给我看懵了,全场都无语了哈哈哈,太有综艺效果了吧... 10.路演协调时间真的也是基本功,每次做行测都做到... 11.rehearsal,学到了学到了... 12.结合评论我真的第一次直观感受承揽,承销,承做在干什么 13.我的天,薛梦琪后面两个大作业ppt也不做,dcf也不做,整天晃来晃去打扰这个打扰那个... 14.小黄这个自己人施压策略也是nb坏了 15.好的同学人脉太重要了...什么医学背景的同学呀,智慧交通呀,对刘坤酿突然冒出来的智慧城市论文表示震惊,并且还说明一点,做过的事不会成为无用功,说不定哪天就用到了... 16.节目这是明示,小潘家里不一般啊...怪不得特别松散 17.孟总五点半起床晨跑,真的太恐怖了。。 18.终于知道为什么何拜没拿offer了,终面答的啥啊...救命,应该是不想要了和小黄一样一看就是在讲真心话,不是真想要offer...很多常规问题,比如3why是能面进来的水平不可能想不到,终面回答成这样... 19.薛梦琪,父母给了太多太多的爱,真是羡慕啊...这真的是比钱更稀有的东西...但是,你这个状态,很明显让周围所有人都不舒服了啊,做自己当然可以但不能影响别人啊!!!这几个导师还教话术,真的是操心到家了... 20.每个人性格的形成,家庭方面实在是比重太大了,刘坤酿小学母亲去世,导致他缺乏巨大的安全感,拼命实习搞钱,果然人都是被迫成长的。。节目组选人应该是很典型的。。 21.这个日落十分是绝的啊...加入歌单...原来文化人写rap是这样的啊...好有氛围感... 22.灵魂的渴望是命运的先知,对这句话印象也是非常非常深哈哈哈,有时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用石头剪刀布决定就太随意啦

 4 ) 第八期的跨境并购,谈判技巧和策略非常精彩

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有谈判,比如说,求职面试,买房买车。。。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综艺里双方都使用了哪些策略。

1,张健总提到要把话题的主控权和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

2,唐逸凡让黄鹄举谈判中唱白脸,朱光晔唱红脸。同时要明确谈判目的,找到双方的分歧,列出问题清单。

3,报价策略。如果卖方询价的话,买方应该尽可能报低价,越低越好。这是一个试探底线的策略。电影《怒海劫运》里也是这样,海运公司老板尽可能压低价格。这既能争取主动,也能打压对方预期。

4, 报价后一定要问对方:“您觉得什么价位合适?”这也是试探出对方底线的方法。如果一味地自说自话,那谈判很难取得有效的进展。

5,如果卖方一定要抬高报价,买方可以假装同意,同时抛出一些卖方难以接受的附加条款。这是一种交换策略。

举例:2007年美国咄咄逼人地计划在东欧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普京建议把这套系统部署在阿塞拜疆。(他假装同意部署,并且抛出了一个相似的方案来化被动为主动。这个条件美国是不会接受的。美国的目的是莫斯科,放在阿塞拜疆就太远了)。

6,抬价的时候只能抬高一点点。黄鹄举在抬价的时候是从60亿→60.66亿→60.88亿,这个策略非常高明,如果对手要更多,最多给到一个61亿的整数。这是专门给对手余地的。

相反张健总那一组,72亿→70亿→68.8亿→67.5亿→65.5亿,降得速度非常快,这说明他们自己已经绷不住了。

7,A公司陈总最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董事会打了一个电话,然后说了一口价:“董事长最终报价63亿。如果你们接受不了,后面也不要再谈了。”这也是一个漂亮的不给余地的策略。告诉对手我就这么多了,这就是最终报价。

8,里面继强总也讲到一点,不要先急着讲话,先问下对方有什么看法。

9,小黄在谈判里还是可圈可点的。他在偷笑。

 5 ) 职场里的机会往往都留给有准备的人

本周播出的内容看起来是导师任务,其实不就是我们经常在单位中面临的“竞争上岗”、“双选”么?真的是职场真实了!王睿、朱光晔、丛广赫三位“王者段位”的人轮空,让我有些吃惊。不过转念一想,能够和导师共事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不表现出努力,就有可能错过。毕竟职场中的机会不是藏宝盒里的宝物,它的出现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虽然机会是随机的,但准备工作是可以随时随地做的。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往往需要你有所准备,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1.用自信的底色面对机会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机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职场中的机会是机遇,也是挑战。职场新人在面临未知挑战时,最基本的武器就是自信,要有信心来应对一切困难。因为当你表现出怯懦和踌躇时,很有可能你就会错过机会,像节目中的姜成一样。姜成能在海选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九名实习生,足以证明她的能力。但她的慢热,却让她在这次的实习中,一直处于“隐身”的状态。每一次的课题发表,都是她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可姜成却因为缺乏信心,表现欠佳成了最终的淘汰人选,从而错失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2.长久的积累能够帮助你抓住机会

职场不是风起云涌的武侠小说,我们每个人也当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没有从天而降的武功秘籍,没有好运山洞凭空变出奇珍异宝。普通人面对世界的制胜法宝是经验,而经验是长久的积累。很多事情当你熟能生巧就能够举一反三,面对新挑战也不会手忙脚乱。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第一期节目刚播出的时候,实习生们明显“愣头青”的模样,面对庞大任务不知所措,匆匆忙忙交上报告还是散装。但随着节目进入尾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习生们的进步,黄鹄举在演讲中侃侃而谈,何拜则也从小白变成了值得信赖的队友。而对于“有经验者”来说他们也有成长,王睿逐渐成为“六边形战士”,全面而稳定;朱光晔的心态和领导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节目中的实习生们,在各个方面有了经验的积累,在未来面对机会的时候就有了更大的胜算。

3.另辟蹊径可能带给你意外惊喜

职场瞬息万变,完全的照本宣科不是一件好事。职场中的别出心裁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奇兵”、“奇招”只要用得好,就会更吸引人。有时候在职场中你需要被大家所注意,才能有机会去展示自己。刘坤酿在“竞争上岗”环节的表现,无疑是给“奇兵”们做了一个完美示范。明确轮空这一设定以后,刘坤酿没有单一选择某位导师表达意向,而是做了两手准备。当他在和孟总展示之前,他先动员人脉,收集智慧出行的最新讯息,而后准备了自己的相关论文。由此可见他的用心程度,所以孟总会说这是他应得的机会。当然我们所说的“奇兵”从来不是不思考的盲目行动,就像马东评价刘坤酿的“谋定而后动”一样,另辟蹊径也需有一定积累。

职场是场打怪升级的游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起点,甚至不同的玩法,机会是游戏里的随机道具,不会从天而降。职场新人想要抓住机会,拥有好的游戏体验,需要有所准备才能把握好时机。

 6 ) 想起了多年前在券商实习的那个夏天

还是挺不错的,想起了自己很多年前在券商实习的时间,因为做海外市场,和小伙伴们日夜颠倒。聚光灯下,节目比现实对实习生的要求更高,初入职场的小朋友们看看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现在我已经是投资行业的老油条了,看完节目还是发现原来很多很好的职业习惯还是需要继续保持。可能很多观众会觉得有点职场PUA,但是在这个行业就需要这样的严谨。还记得刚入职场时,写可研报告,从一家研报里摘了张没带数字的图片,自以为是看图拍了个7.3%写在文字里,结果被香港的大par拔出另外一版带着7.1%数据的图,第二天直接来质问数据差异;也记得,有一次刚过年没反应过来,手抖把签订股权合作日期从2018年错写成2017,结果项目汇报因为笔误直接被否。我永远记得老领导对我说:你投错的每一个项目背后的钱是你个人十辈子都没办法承担的,信任是投资的基础,简简单单写个报告都有问题,投资者又怎么可能信任你?回过头来看,勤奋、专业、细致和诚信是金融从业者的必要素质,良好的口碑和业绩表现才能走得更远,聪明倒是次要的。确实,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时更优秀,也确实提醒了我 应该脱离舒适区,保持专注。

 短评

看到一半受不了了先留个评:什么时候淘汰薛梦琪……

6分钟前
  • 景甜(已罚款
  • 还行

无论多晚?bullshit!

10分钟前
  • 谢明宏
  • 较差

感觉薛梦淇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先观望

11分钟前
  • 真由子
  • 还行

巨真实的职场类真人秀了,光宇和家嵩两位导师太让人喜欢了,温和又有力量。这一季观察室嘉宾配置很不错,最后表白一下孟总,干练且温柔!

16分钟前
  • 秃头小宝贝
  • 力荐

在线蹲一个前辈能够帮忙作答:如何应付薛xx这种同事——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困惑,真像评论里说的,和她生气显得自己小气,但是不生气又真的感觉很烦人!!

20分钟前
  • g723_
  • 还行

越看越觉得孟宪君孟总是我的理想型,干练、亲和,同时气场恰到好处,说话很中听,有时候又很可爱。我想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成长为理想型的样子。 这个实习综艺有很多干货,很真实,熬夜通宵干活都是来真的。配合legal boys的reaction视频,学到了很多职场上的东西。

25分钟前
  • Ni
  • 力荐

终于没有明星了😭我看到了谁?王一快和香帅!!我的人生职场导师oh

26分钟前
  • chubbylilcheek
  • 力荐

果然太难的综艺没人看。一直追看优秀王睿和成长的何拜,还有小黄。非常同意这句话:小黄的帅可能是他身上最不值一提的优点了。

29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实习生质量、演播室输出、导师的干货,都在职场类节目里一骑绝尘,不管对刚毕业的孩子还是对多年职场人都提供了很多角度的思考。非常喜欢孟总!期待第三季

33分钟前
  • 摇啊摇
  • 力荐

作为ipo从业人员 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看

36分钟前
  • Nadirnaysayer
  • 推荐

为啥没有面试的过程啊

38分钟前
  • 怎么每天都很困
  • 推荐

我居然觉得王一块最好看

39分钟前
  • 停在五楼的知了
  • 推荐

节目时长上来了,一周双播了内容明显明显更丰富了,比第一季真实很多,也更卷了。观察室的嘉宾真的好专业全都是有效输出,职场经验很受益

43分钟前
  • Marsmiliary
  • 力荐

我看到那个打一星的愤愤不平,说什么百度和加微信就跑了百度只是说你要去搜索的意思微信意思是传输文件不安全呗,其实就是各扫描件,你怎么就知道是机密文件。机密文件也不会让实习生知道了

47分钟前
  • 点点星辰变大海
  • 力荐

终于不觉得演播室傻逼了

49分钟前
  • wingwin
  • 推荐

贾光宇小组的组员配置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得非常好的蓝本:优秀的领头羊、负责的配合者、细心的补充者,最主要的是,态度积极,获得优秀的成绩是自然而然的。

51分钟前
  • 一地花瓣
  • 推荐

期待王甜甜!太子!lavish!

54分钟前
  • 墨黛
  • 力荐

作为从业人员表示蛮真实的,一上来就实习生更新招股说明书还是压力蛮大哈

58分钟前
  • haoyingqq
  • 推荐

在职场中,我非常厌恶薛同学这种吊儿郎当且自high过头的人!

1小时前
  • 络腮胡说
  • 还行

非常扎实的综艺,观察团和导师都有很值得思考的输出,实习生年轻朝气颜值高都很优秀,有收获有感动,感谢这么好的综艺!期待下一季啊

1小时前
  • 神龟君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