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9

主演:阿雅,周迅,刘雯,苏有朋,大鹏,冯绍峰,谭维维,杨颖

导演:赵琦

播放地址

 剧照

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2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3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4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5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6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3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4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5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6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7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8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9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47

详细剧情

  冰川融雪,细雨缱绻;秋风麦浪,庭前数星;七段旅程,七个故事,七次对话心灵的奇遇。听生命回响,品百味人生,腾讯视频《奇遇人生》第二季于10月22日起每周二晚八点播出,继续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长篇影评

 1 ) 总导演赵琦:“我自己不会给第一季打9分,不会给第二季打6分。 ”

采访/撰文:康堤

“他来上海跟我聊天,我觉得他难受死了,他完全不能理解,要去跟一个喜剧演员还是什么明星聊天。”

去年《奇遇人生》第一季时,李诞这样评述总导演赵琦。

赵琦,这个名字单拎出来很陌生,几乎无法产生什么联想。

但就在这两年,他周旋于热度明星之间,周旋于创作理念与艺人性格之间。

李诞说他骄傲,Angelababy说他冷酷。

那他可能是真的骄傲与冷酷。

《奇遇人生》的幕后,很可能是一场场“抵抗”。

赵琦和谁抵抗?可能是一种“颓势”,或社会的“迫切”。

《归途列车》、《殇城》、《千锤百炼》、《大同》,从09年至今整整十年,赵琦在中国当代史中,导演或制作了这些议题硬核的中国顶级纪录片。

底层观察,政治顿悟,解剖疼痛,以及,豆瓣评分绝不低于8分。

去年这季《奇遇人生》更是拿到8.9分,被豆瓣网友评选为2018年度中国最强网综。

但《奇遇人生》第二季刚一上线,评分断崖式下跌,观众觉得节目变味儿了——某些艺人不该“破坏”这个综艺。

赵琦有意为之的创作突破,拒绝投喂众口一词的内容,却造成了观众的心理落差。 他把第一季总结为,美景+美人+金句,观众熟悉,又有点新鲜的纪实概念,接受起来容易。

第二季,他想走深,建立叙事,找一个能发生“碰撞”的素人,把明星身处的空间压缩到最小,他希望拿到更本质的东西。

这个东西被讨论了一百多年了,就叫影像的真实。

他找来的也不只是周迅、春夏、朴树等文艺向艺人,也有Angelababy这样的流量明星。

他在尝试让明星的神经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再有皮肤包裹。

Angelababy中途想放弃,他问,“你是来搭车的还是来骑行的?”

在刘雯合理化“工作就是男朋友”时,他直言,“我不相信,不是因为你不想找,是找不到合适的。”

为了探寻这国产综艺之光没有照亮的争议,第一导演(ID:diyidy)采访了导演赵琦近两个小时。

更多时候,其实是在讨论如何认知一个真实的人,如何理解更为复杂的信息,这都是哲学层面的事情。

这些底层思考,和他做纪录片一脉相承,也和“人生”两个字如出一辙。 我也发现,赵琦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更为宏大的东西,他经常把话题上升,我总忍不住问,“你会把这件事情想到这个角度?”

比如,他会从观众对不同艺人的态度,谈到陪审团制度;从拒绝提供同样的内容,谈到算法对人的驯养,甚至谈到种族隔离。

他刚刚完成一部耗时七年的纪录片,回到他往年的创作体系——片子的主人公在中途遭遇不测,影片被推向了更加复杂的维度。

赵琦是绝对理性的人,这物种不存在,但他无比接近了。

看完这篇采访,你会不再记错赵琦这个名字,甚至,《奇遇人生》只是他最初级的形容词,比方说,他就是那个特别奇遇人生的赵琦。

01第一季浅,观众喜欢;第二季走深了,观众不接受

随着节目推进,评分已回升

第一导演:评分断崖式下跌,你怎么看?

赵琦:从一个纪录片导演的角度来说,这正好是一个实例来证明我们当下面临着怎样的状态。

一方面,我们比较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个分数;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现象都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指征。这个分数是给我们节目打的,也是(观众)给自己打的。

它(豆瓣打分)是个人的一种即时的情感表达,它能反映的不仅是节目在所处的环境里的位置,反过来也是每一个人所处的话语体系里的位置。

如果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就希望你能说出来理由,如果值得倾听、值得讨论,那说明是有价值的,有基础的。

第一导演:你不担心影响口碑吗?

赵琦:口碑,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利益的延展。比如口碑高了,我就能做下一季,口碑低了,我就做不了下一季。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奇遇工作室并不是一家综艺制作公司,我们是一群做纪录片的个体,相信某一些观点,相信某一些价值,凑到一起,在共同理念下操作一个具体的项目。

如果大家觉得这种东西有价值,喜欢或认可,我们可以持续地做下去。如果大家觉得它没有价值,这可能说明这个内容不一定合适这个时代,或者说大家未必准备好接受更复杂的东西。那好,我们接着做纪录片就完了。对我们来说有伸缩的余地。

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内容,这不也就刚刚做了一两年综艺?第一季的时候,大家喜欢,说明我们纪录片的能力可以跟综艺的体系结合,那我们就结合一下。

第一季结合得比较浅,大家比较喜欢。第二季我们当然肯定要走深一点,可能会复杂一点点,我们会把人的一些妥协、挣扎、无奈、焦虑展现出来,我们觉得这是人性。但是从受众的角度,难以一下子承受。

我自己不会给第一季打9分,不会给第二季打6分。

第一导演:在你看来,第一季存在什么问题?

赵琦:首先,第一季缺乏一个具体的事件以及一个主导该事件的对手,也就是用素人来做一个真正的限制。

因此第一季很像一个综艺节目,它还是在单纯地努力挖掘艺人在一个环境里的应激反应。但这种反应其实是比较脱离于这个环境的,比如春夏说的一些金句她未必非要在这个环境里说,在别的环境里也可以实现。

另一方面,艺人其实也更容易做自我修饰。因为没有外在更紧张的事件或者更挤压的环境迫使他做出反应,这就导致依然有很大的空间来演绎某一种状态。而我们的节目本身是希望能发现生活里,人最本质的东西。

于是第一季就是美人+美景+金句

大家其实一直都很接受这样的内容,只不过我们的拍摄手法有纪实化的一些特征,观众看了觉得这好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东西。

是,是有一些不同,但它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第一季,我们也就走了半步而已。

第一导演:当时你就很清楚只是走了半步吗?

赵琦:我们是在拍的过程认识到它是一个问题。

因为如果没有一个事件来引领,没有让人融在其中做出反应,更多的就需要我们通过场外采访来进行一些挖掘,再变成画外音贴上去。

而访谈的时候,人的戒备心、条理化会更强。当然表达更准确,金句迭出,但反过来它其实修饰感也更强了。我们当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另外,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更像旅行。所谓小S寻找大象,其实是偶遇,她并没有参与寻找,她只是看到了结果,她的故事还是做饭、跳舞等等这些综艺化的内容,这跟现场发生的事件没有有机性的联系

于是,比较吃受众的就是,这个艺人是不是有能力提供金句、能否有观点输出。很多网友看完第一季会觉得,好像《奇遇人生》只为某一类特殊的艺人打造。

这和我们对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我们并不愿意成为某一种标签化,你不是文艺的(艺人)于是你就不能来,因为我这里只提供文艺的东西。

为什么是奇遇人生,是因为你遇到了与众不同的经历,打开了你内心的那些芥蒂、那些认知的局限,才有可能使你更加丰富,这是我做节目的初衷。

我希望它是打破墙的而不是筑起墙的,但事实上第一季给人的感觉是筑起了一种墙,小众的、有个性的人好像才适合这个节目。这是我们的反思。

第一导演:你自己对《奇遇人生》的定义是什么?

赵琦:我觉得到了第二季,《奇遇人生》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真人秀了。它是对一档真人秀节目的纪实观察,我把整个拍真人秀的过程拍成纪录片了

第一季我觉得是众口一词的东西,观众对我们是厚爱。但是我们觉得第二季更有价值。

第一导演:但你继续复制,可能依然是成功的。

赵琦: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像(上周更新的)刘雯这期,大家整体反映是比较好的。

很多人看完说,又回到原来的《奇遇人生》了!大家都喜欢被不停地喂养同样的东西,这跟数字时代的整个信息交互是有关系的,在数据化的体系下我们是被算法喂养的,你喜欢这个我就不停地给你推推推,这其实会使人与人相互的隔阂更加严重。

比如,朋友圈里和我的观点不一样的,我就删掉,于是再也没有让你不舒服的声音出现了,你就觉得我就是真理。因为你看,我朋友圈里都是这么说的,我们通过观点的认同达成了一个小的群落。我们是自己,他们是谁呢?他们是他们。

我们不是为了来做综艺的,我们是想把纪录片的一些视角和价值体系移植到综艺节目里,通过它更广阔的受众把我所认识的世界分享给大家,但可能还不合适现在大家认知上的一种需求。你在挑战它。

第一导演:第二季从导演层面具体做了哪些调整?

赵琦:为了落实,必须在叙事上要改进,必须借助素人,因为只有素人和艺人共同去做一件事情,才能让所有参与的人更直接地进入到某种状态,逼迫他来做抉择,而在这个环境里的抉择,也是和事件有机关联的。

一方面艺人更真诚,另外一方面不管是基于他自己的理解,还是这种抉择的有机性,会使得我们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种更新的认知。

你在第一季里面没有看到哪一个艺人和哪一个素人之间建立起了关系和情感,但是第二季是有的。我们的社会是什么?就是人的关系的总和。我们建立起他们如何交往,可以映射出我们自己在生活里的状态。

当然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是骑行还是淘金?它的指向是什么?它对于我们现实生活有没有意义?它和艺人的贴切程度有多少?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挑选的。

02给Angelababy 一个觉醒时刻:过去十年是搭车,未来十年只能骑行

第一导演:艺人和素人、事件的贴合,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赵琦:这个贴切程度和现在观众所理解的其实不是一码事,我们更多是从内在需求考虑的。

我看豆瓣评论说,为什么第一期和老徐(徐玉坤,61岁开始环球骑行,目前已持续12年),骑行,导演选Angelababy不选张钧甯?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关于运动的片子。那我选彭于晏、王珞丹就好了,他们本身都会骑行,第一天骑,完成了;第二天骑,完成得很好;第三天也骑,完成得很好,第四天,也完成得很好;第五天骑行结束。大家看什么呢?

第一导演:Angelababy和老徐骑行贴合在哪儿了?

赵琦:它不是一个常规综艺,以完成骑行为目标。它不是一个任务,它是一段时光。

老徐是谁?老徐是一个河南农民,务农一辈子。60来岁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突然要去骑行世界。十来年的时间,用一种这么笨拙但有力的方式去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认为这是他的觉醒,他在 awake。他突然意识到这辈子不能就这样过去了。

Angelababy 是谁?漂亮的女孩,15岁出道,以前靠流量就可以挣钱,但是她现在到了某一种状态,她懵懂地意识到,未来的十年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了,虽然她还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她处于transition period,一个转折期,这个时间到底有多长取决于她的天赋,也可能一年两年,也可能更长时间。她在跋涉。

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她的心态有一丝觉醒的可能性,而老徐的骑行可以带给她一些思考,迫使她去想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前期的判断。

其次,Angelababy是谁?生活在互联网上的、一切都有了的女孩。老徐是谁?老徐是中国最靠下的阶层里,一个粗粝的农民。这两个人在生活里是绝对不会发生交集的。但在骑行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建立关系。

第一季是正正得正。第二季我们希望展现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我们当然希望有碰撞了,碰撞就是drama,哪一个电视里不是?大家一般喜欢看电影、电视碰撞的结局都是正向的。但《小丑》是正向吗?《蝙蝠侠·黑暗骑士》是正向吗?

人的社会不一定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当然需要去了解更复杂的东西,我们活着的过程不就是不停地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吗?

第一导演:那冯绍峰和麦田圈的契合点是什么?

赵琦:冯绍峰在我们看来,一方面比较循规蹈矩,是一个好孩子。另一方面,他也比较温温吞吞,不会去越雷池半步。但是反过来我们又觉得他的内心深处又有一点点那种野性,希望能突破。这是我跟他交谈后的感觉。

冯绍峰说他羡慕朴树,这说明他内心想去敢作敢为,但他可能没有勇气或者没有那个能力去做。所以他一直在配合节目组,我把我儿子的名字都在节目里说了,我在配合。

但是到后来他认识到,他不需要给儿子做,而是想给Monique做,还专门来跟这个节目组讨论,我觉得这恰恰就是他性格的突破,这种突破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因为 Monique的影响而产生的。

但他和杨颖(的变化)都没有那么明显。我们只能听见冰川掉到海里的巨大的声音,我们听不见蝴蝶扇动翅膀的微弱的声音。

杨颖如果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15年像搭车一样的,而今后的15年就要像骑行那样了。这就是一种觉醒,但我们不能去push她,你要尊重她自然成长的状态,有人可能快,有人可能慢,或者有人一直积累到一个点再有突破,这是每个人自己的机缘。

第一导演:为什么要把杨颖放在第一期?可能观众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赵琦: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相对拍得比较早,这是第一。

第二我是做内容的。我们拍纪录片的,有时候比较血淋淋一点的,不想遮着掩着,既然我是这样的想法,我干嘛不清晰地告诉你。

当然反过来我也没有预料到(节目播出后的争议)。我觉得她的反应是正常人的反应。

你想一想,如果只是做个综艺节目,我可以授意她,杨颖你必须完成,这是你一个“洗白”的好机会。你来例假了对吧?来得好,一定要说出来,然后不停地摔倒,你最好哭或者披头散发累得不得了,完成这样一种表现,观众也满意,杨颖还不错,但这是假的。对我们来说我们要为真实负责,人的生活里没有妥协吗?没有挣扎吗?没有放弃吗?没有犹豫吗?这里面都体现了她是一个正常人啊,然后她就被骂了。

第一导演:节目播出后,杨颖那边有反馈吗?

赵琦:她没有说太多,其实骑行的确很辛苦,我觉得大家的反应可能是对她之前十年的一种反噬,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想一想。

03我出镜,是为了展示镜头外更大的真实

第一导演:节目里为什么去说,你不能总打退堂鼓?

赵琦:我说的不是“你不能”,我说的是,你为什么天天搭车,你到底是来搭车的还是来骑行的。这是我的一种诘问,也是我的一种不理解。

我们本来认为当肉体的压力到了一定极限后,她如果采取一种突破的状态,就可以进入到一种精神层面去理解它。

但她总是到了肉体极限的时候,就停在那里了。事实如此,我们没有违背,就展现了她停在那里。对这些天天上综艺节目的人来说,一开始她肯定觉得这只是一个节目。

任何的一个综艺节目都是有plan的。但我们真的没有,一旦落地,一切就开始由你来主导了,她需要迅速地调整,我觉得调整的过程就能看到很多真实。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有自己去体会,可能她体会得比较慢,她不是一天就体会到了,差不多到了第四天,她才慢慢地体会到。所以最后一天,她才觉得好像想骑了,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人生有时候不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认识到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

第一导演:但你问了是不是就影响了她的决定?从纪录片的角度,也改变了故事线。

赵琦:艺人和节目组之间必然是有某种关系的,不可否认,纪录片里的人,一定会和镜头之外发生一定关系。

也就是说,镜头展现给你的,只是一部分真实,还有更大的真实在镜头外围,这就包括我们。所以我们没有刻意地避免不出现在镜头里。

而当现场出现了一些我们自己也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认为观众可能也会有疑问,于是我就会自然地进去问,在刘雯那期也是这样——刘雯说,job is my boyfriend. 我听到她这样说,我觉得我不相信,我觉得很多人也不相信。

如果我不问,刘雯也不会哭,说完就完了。

第一导演:你想要往下的一个反应。

赵琦:我想了解你的内心深处是怎么回事,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现场采访,区别只是此情此地此景,你的反应会更加直接。

客观上,我们(节目组)肯定是对他们有影响的。我在这里又何必非要纠结于我这样是不是影响到了她。我是影响到了她,我迫使她去想了想,给了她一个刺激,但最后的决定、行为依然是她自己的。

第一导演:后期的时候有纠结是否要剪辑进去吗?

赵琦:没有,我最后一天跟她交谈,她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后一天变得积极了,如果我不放进去我们的谈话,从你的角度来说会很奇怪,这不像一个人的正常反应。我有责任把任何导致事件发生的变化因素都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一导演:如果杨颖最后一天也没骑呢?

赵琦:你没骑,那就没办法了。第一季窦骁登山的时候,如果因为天气登不上去,这一集就什么都没有。别人问我该怎么办,我说没怎么办,就只能是没有。

人生就有很多很高的预期你最后达不到,我们生活里面没有这样的情况吗?有啊。观众觉得这是真实,但看到杨颖变化比较微弱,就接受不了了。

04我只是没机会再去做《大同》这样的东西

第一导演:你会关注你的节目上热搜吗?

赵琦:不会关注。我连微博都没。

第一导演:你自己看综艺吗?

赵琦:基本不看。

第一导演:当时阿雅怎么说服你去做综艺?

赵琦:她问做一个综艺节目有没有可能?我们一直在做纪录片,知道综艺节目有很多人看,比纪录片有人看。我们觉得如果把纪实的一些概念放到综艺节目里去,可能会有更多的影响,照着这个概念去做的。 我们的确对于综艺节目比较无知。也可能导致我们有一点无畏了。

第一导演:你之前做的都是《大同》《归途列车》《殇城》这样的纪录片,关注的是社会现实和公众议题。你现在的创作中还有这些人吗?

赵琦:像老徐这样的人本身就有可能就是我纪录片的选题。贵州留守儿童这一期不也是吗?都是啊。周迅要来了,这期是关于老年的问题。

我们要让嘉宾进入现在社会和世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上来,进入到人生活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上来,这是我说的所谓的纪实理念。

纪实不是拿着一个摄像机去拍拍他们的这种反应,这不叫纪实,纪实有一个大的价值体系,你的切入点是什么?我们关心的依然是环境污染的问题,是单亲母亲的问题,是男女性别平等的问题。 我只是没有机会让艺人一起去做《大同》这样的东西。

第一导演:《奇遇人生》和过去的作品相比,在你的价值里有高下吗?

赵琦:价值方向并没有高下,但从作者表达的角度,一个更加地没有限制一些,一个要相对平衡一些,因为《奇遇人生》的利益相关方比较多,要考虑得比较多一些。 从我的角度,在价值取向上和我做纪录片没有什么冲突。本质上,关注的都是人。

第一导演:你在这些内容形式上有偏好吗?时间上如何分配?

赵琦:我对于做独立纪录片是最喜欢的。因为这个东西最能让我畅所欲言。 纪录片本身不是一个急活,一个选题从开始到做出来都是三四年的时长。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得活着,挣到收入。

我最终想做的是我能说出自己话的东西。

《奇遇人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说了自己的话,我以不说太多话作为一种代价获取了更广泛的受众。这是质量乘以速度的问题,要的是最后的动能。

05新纪录片讲的是郭川海上失联,这次一笔外面的钱都没有

第一导演:你什么时候对纪录片建立意识的?

赵琦:中央电视台期间,23、24岁。 我的家庭本身是做电视出身。小时候有概念但是没有那么强的兴趣。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孙增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还有陈虻老师(著名电视人,柴静的老师)的《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孙增田导演的片子启发我如何用影像叙事,而陈虻于大众的尊重和关怀帮我获取了这方面的能力。 我整个技能和思想的起点来自于这里。

第一导演:第一季李诞那期,你们聊到的纪录片是什么进度?

赵琦:已经做完了,后期也做完了。

第一导演:用了多长时间?

赵琦:7年。

第一导演:你自己满意吗?

赵琦:我挺满意的,是一个挺好的片子。但很大概率上不能获得市场上的成功,这种作者化的作品也未必就会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有时甚至是相背行的。

一些更深入的影片可能要传递一种更复杂的对世界的描述,但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容易失去目标,或者说他难以形成一种清晰的认知,很难在情感和观点上达成共鸣、共识。这种情况哪怕我们做综艺也会遇到。 但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第一导演:郭川这个题材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赵琦:对这个选题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 我们开拍的时候,他正在准备单人单帆的环球纪录挑战,一开始你觉得这是一个体育冒险的片子,一个关于如何成为英雄的片子。

但随着你慢慢地介入、了解,发现了他内在的一些纠结、恐惧、无奈和抉择,也了解到他家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海上失联后,现实迫使你去思考更复杂的议题。

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冒险了,它是关于人性的,自我对于理想的追求和牺牲的代价,社会职责和个人实现之间的矛盾。

第一导演:郭川失联时,你在做什么?

赵琦:这个片子中间有一段时间停滞了,因为我不知道到底应该拍什么。 他之前一直在从事重复性冒险,我们觉得一直这样拍下去,难逃离体育片的范式,所以就停下来了。

郭川失联,迫使我们必须要进入下一个层次,就是人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愿意花多少的代价去个人实现,而这个代价对于个体、对社会、对自己的家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它一下子变得复杂了。所以我们反过来又去拍摄他的家庭,没有他在的时候是怎样的境地,同时再和他以前的行为对比后,可能能意识到更多的东西。

第一导演:资金上有压力吗? 我做独立纪录片现在已经不向别人要钱了。

赵琦:我们把成本压得最低,尽量自己想办法去cover了。

以前你做这种片子还是希望找到一些资金,中国找来的资金比较少,那就去国外找,但其实任何一种资金都对你有各种各样的影响

所谓的独立是要独立于人云亦云,你要建立在自己的独立观察上的,所以我们越来越希望在财务上不要过多地和任何人有交集。如果有人捐款。我会考虑。

这次郭川的片子一笔外面的钱也没有。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2 ) 第7期:如何从身边小习惯开始实行环保

第七期开头,寄居蟹在垃圾中翻爬

这一期是关于近几年大热的环保,我经常在博物馆都能看到关于环保的展览,海洋里垃圾做成的各种形态的东西,吊在天花板上庞大的体积让你躺在下方感受到震撼,然而,大多数看完这些展览的人,用手机拍些照片po上社交网络,跟同伴感叹几句,回去还是过着一样的生活,过度消耗着各种塑料制品。

塑料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尤其是一次性塑料,那种没有可回收标志的并且不可达到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用品。

可回收塑料标志

🧡做好垃圾分类!做好垃圾分类!做好垃圾分类!(重要的基础需要讲三遍)

截取自百度文库

以下分享的都是一些个人经验&网上收集的一些环保小技巧

1️⃣ 出门:

🧡自己带杯子餐具,不锈钢/玻璃吸管,环保购物袋

♻️减少塑料瓶的使用,当塑料瓶在垃圾填埋场腐烂时,需要约450年的时间才能分解。所以自己带水出门,买饮料用自己带的水壶是很好的环保习惯,我个人推荐用密封性好但又不是超级无敌保温的保温杯(就是那种过了几个小时热饮依然烫嘴的那种不是很推荐)。

保温壶可以扔包里不会漏水,冷饮热饮都可以装进去,有些随身杯是塑料的我也尽量不买,我个人偏爱不锈钢保温杯。

我个人比较推荐星巴克的不锈钢杯,真的超级好看(亚洲的星巴克杯简直美出天际,相较之下北美的设计都比较务(wu)实(liao))。星巴克的杯子满足了我想要基础保温的功能,去星巴克用的话还可以减一点钱,但有些杯子的盖子不是很密封,请大家按自己喜好需求选择。

星巴克的杯子们,美翻天了

♻️餐具我觉得就带随身筷子就够了,筷子真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大多情况都可以完美使用(喝汤水的话直接端碗就好了)。

我目前使用的是折叠筷子,我喜欢收纳起来不占地方的东西,收纳筷子我推荐买盒子收纳的款式,布的收纳总觉得使用完回家还得洗布,第二天要是没干出门还带不了,很麻烦。

没找到满意的图,就直接拍了自己在用的

♻️不锈钢/玻璃/竹子吸管,虽然刚开始会特别不习惯,还有点咯牙,但塑料吸管都是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产品,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提供纸吸管。

我个人没有在用玻璃吸管,我怕在包里撞着撞着碎了(毕竟活得比较糙)。另外还有竹子吸管这一选项,但是我没使用过也不多做介绍,听说容易发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最终选择了不锈钢吸管,不锈钢吸管我最推荐伸缩的款式,我是不爱带包的人,冬天可以塞大衣口袋里,或是现在女生包包都很小,伸缩吸管都可以完美携带,就不会给自己一个“今天包太小无法带吸管只好用塑料的了”的借口。还有一个重点,伸缩吸管一般都附带一个不锈钢的收纳桶,想象你喝完饮料了,吸管湿哒哒地放进普通环保吸管附送的布袋子里,是不是很脏的感觉,不锈钢收纳桶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放进去扔包里不怕脏了包包和包包里别的东西,还特别好清洗。

网上随便找的图,某宝一搜一大把

🧡使用塑料袋

随身带环保袋,我个人喜欢那种很薄防水布的材质,可以折得非常小,无论我带大包小包都可以装进去。

超市里也可以不使用保鲜袋,使用自带的网兜,找材质很轻的,这样称重影响很小,或是把食物拿出来称重。出门我会带一个中号的网兜,以免突然去买食物,但是如果那天出门就是去超市采购食品,我就会带上我全部的网兜。

第7期截得图,真的好多人都这样,一扯一大把

我推荐这样折很小的购物袋和装食物的纯棉网兜

2️⃣日常生活用品:

就像这一期故事里的主人公珍妮弗一样,她已经超过4年没有使用塑料制品了,这真的很困难,现在有好多环保人士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但是完全杜绝是真的非常困难的。 我深知自己可能永远都做不到这个地步,所以非常敬仰这些人。

第七期截图

但我们力所能及的,是改变一些小小的生活习惯,一年就已经可以减少许多的塑料制品的使用。

🧡竹子牙刷&环保牙线

♻️一般市面上售卖的牙刷,刷毛到牙刷柄全都是塑料的。丢弃后无论埋到土里,还是被流放到海洋,都需要约500年时间来降解,也就是,你人生的第一支牙刷在你离开人世后,还在这个世界上比你长命许多许多许多许多许多许多许多许多倍。

根据牙医建议,三个月需要换一次牙刷/刷头避免细菌的滋生。也就是每人每年必须丢弃4支牙刷,若是活到80岁(假设牙齿还在的话),一生丢弃的牙刷就有320支,一个人一生所丢掉的牙刷就需要花16万年来降解(我的天)。

所以竹牙刷是目前环保的最好选择。没接触竹子牙刷之前我就已经听闻过,但是我一直以为竹牙刷的刷毛是塑料的,后来爬文才知道,竹牙刷的柄是采用原生态的毛竹原料,刷毛是竹纤维。

牙膏可以使用纸盒包装或回收自家产品包装的品牌的牙粉。

网图举例,并非推荐

♻️牙线也是很多人使用的东西,像那种有着塑料柄的牙线可想而知是跟牙刷一样非常难以降解。所以我一直使用一捆捆的那种牙线,天真地以为自己很环保。

出于好奇,我查了一下牙线是什么材质,才知道普通大家所看到的的牙线都是尼龙或是铁氟龙材质,尼龙材质需要约30-50年的时间来降解,而铁氟龙就是聚四氟乙烯,而聚四氟乙烯被称“塑料王”,可想而知降解起来也是很困难的。

这些让我这种非常热爱用牙线的人真是心头一紧,每次用牙线都有罪恶感产生,用完扔到垃圾桶里我都觉得我是在直接污染环境。所以我找到了环保材质的牙线,就是天然蚕丝牙线,是使用天然蚕丝和天然蜂蜡制作的,并且有好些牌子是卖补充包的,除了第一次之外,以后每次只用买补充包,外壳装牙线的盒子是可以无限使用的(我觉得很别致)。

网图举例,并非推荐

🧡用肥皂代替沐浴乳/洗发水/洗面奶/身体乳

我已经不用沐浴乳很多年了,我个人喜欢肥皂淡淡香气和用完洁净的感觉,并且使用肥皂就减少了塑料壳的包装,我选择肥皂的标准是无动物实验的,成分天然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没有包装的裸皂,或是纸质包装的。洗发也有洗发皂,但是因为我头发很干所以目前没有找到称心的,暂时也没有在用,有在持续搜寻好的洗发皂替代洗发水。洗面皂很多牌子都有非常好的商品,这个不用多说了。身体乳也有皂型的,我之前没有特别去找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有个人送了我一套香皂,里面有一块身体乳皂,碰到身体的热度就会融化一点点,就这样抹满全身就好了,超好用。

网图举例,并非推荐

🧡面膜/湿纸巾

根据湿巾的材质来源不同,其最终的归宿也是不一样的。棉花、木源纤维质的湿巾是可以降解的。但是化纤质的湿巾其实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是一样的,不能在自然界中降解,而且,也很难实现有效回收。用过的湿巾就好比用过的塑料袋一样,体积小质量轻,也被扔得到处都是,很难收集。湿巾的含水率高,存储存在卫生问题,也不易储存。湿巾运输其中大部分重量都是水,不经济。(也就是没人愿意回收这玩意)。湿巾本身是清洁用品,沾满了各种各样的污渍,即使收回来也很难清理。

所以,像湿巾这样的产品就跟塑料一样,能不用就不要用吧。我们可以随身带一个小手帕来替代(当然方便的时候还是要用纸巾,纸巾还是要带着)。

面膜我偏好于选择涂抹式面膜(当然也是注意要是天然成分,不会造成水污染的)。

卸妆可以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纯棉片(网上很多选择),我一般都是用卸妆油,连棉片都很少需要使用了。

手帕好好看,网图举例,并非推荐

🧡关于各种护肤品/化妆品

装着各种护肤品/化妆品的都是塑料,但好在都是可回收塑料,所以大家用完后清洗干净(一定要洗干净不然可能不会被回收利用的)扔到相应的垃圾回收就可以了,当然能减少数量是最好的。

另外还有很多品牌是回收自家的包装的,比如契尔氏,lush,aesop等等……丝芙兰也有一些商品是支持回收服务的,大家可以自行搜寻资料,尽量选购这些回收自家包装的品牌。

🧡刮毛刀

我以前也一直使用塑料的那种,刷头上还有润滑皂那种。就像影片里面看到的沙滩垃圾,有好多一次性刮毛刀,所以我买了不锈钢的那种安全刮刀,只用换刀片就好了,刀片的材质也是可以很好地回收循环利用的,女生自用的话,一年一个刀片就够用了,而且不锈钢安全刮刀造型好看用复古,很多很漂亮的设计赞到不行。

我推荐safety razor多过straight razor,更加安全,适合新手,及时多角度刮毛也不会伤到自己。

刮毛乳可以自己调制,或者我都很懒,直接去肥皂润滑也可以解决。完全不需要去买市面上的,包装又是一个浪费,而且无法清洗。

超好看的,一个感觉能用一辈子

🧡关于垃圾袋

垃圾袋是个很难避免的事情,生活总不可能不产生垃圾吧,而就算不想使用垃圾袋,现实也不允许。但是塑料袋分解时间是10-1000年之久。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可降解环保垃圾袋,降解的时间比普通垃圾袋减少许多。

我个人是偏好省着用垃圾袋,我家厨房是一个大的垃圾桶,每次要倒垃圾了我就会收集全家各个小垃圾桶,把垃圾都倒到大的垃圾桶里面,这样每次就只需要使用一个垃圾袋,不然每个垃圾都分别用小垃圾袋来扔的话,一天能用掉5,6个垃圾袋,我就觉得能少用一点是一点吧。

第七期截图

🧡不使用保鲜膜

我买了好多保险盒(玻璃为主),这样就不需要怎么使用保鲜膜了,其实我3年前买了一卷保鲜膜到现在还没用完,后来我又认识了一个新玩意,天然蜂蜡保鲜膜,我有几张但是我并不觉得很好用(可能使用方法不对),所以我还是推荐使用保鲜盒(就是有点占地方)。

网图举例

🧡电池

电池的有效物质都是惰性元素组成的,在自然环境下这些元素不会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或者这种化学反应的进程相当缓慢。

而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更是有毒物质,如果长期不能反应,就会造成对土壤、水源等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是永久性的。

它们需要100年才能完全分解,因而不能随便丢弃废旧电池,即便是环保型的电池也不行 。

【以上内容来自作者:来收哥

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22511782/answer/639845648

来源:知乎】

我住的城市当地有的超市在门口有提供小袋子给大家拿回家装用完的电池,装满一小袋之后拿回超市门口的小纸箱放入,这些小纸箱是专门回收电池的,他们会统一送到相关机构恰当处理,除此之外,北美有专门回收这些商品的公司,会分类得很仔细,有电池,玻璃制品,电动牙刷头,滤芯,化妆品/护肤品包装等等,需要跟他们买箱子再寄回去,我并没有使用过这个方法,因为订购那些箱子还挺贵的,而且寄回公司的运费也不便宜。

大家可以搜寻一下所在地的电池回收资讯,达到零污染的。

网图,侵删

虽然现在环保是目前大热话题,但是我发现我身边可以做到尽量少使用塑料的人很少,因为塑料真的太便利了!比如我去奶茶店说不要吸管都会收到一脸不可思议,我身边的朋友有的时候也会“嘲笑”我,我也不想一脸正气凌然地给他们普及环保小知识。有的时候,比如坐飞机,收到一次性餐具和杯子,我会不好意思对已经很忙碌的空乘人员说“我不要餐具”,“我用自己的杯子”。

但是,这些都是需要大家勇于踏出的一步啊,以行动告诉身边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我们需要开始注重环保了!

第七期截图

有的时候,对于保护环境这个事,看到冰山融化,海洋堆满垃圾,动物被人类利益猎杀,全球变暖等等,我们都常常觉得无力,会想“是不是已经没救了?”

但是就像珍妮弗说的:我们不能放弃呀!

第七期截图

最后,

我不是专业写文的,文里的图都是我自己在这个节目截的,和网上找的(侵删)。做的不好请大家见谅。

我也不是资深的环保人士,只是个平常会稍微注意并保持一些小小环保习惯的普通人,我也会拉着家人跟我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此文纯粹是分享一些生活用品和小习惯,都是些我们大家都可以很轻松做到的小事情,就像我上面说的,我身边的许多人环保意识都还是很差(在国外,其实还是很多人不认真做垃圾分类),我也常常有“想要做一些对环境有帮助的事却不知道何从下手”的情况。

我介绍的这些都只是皮毛,但是我希望能对看了这期开始有环保意识的人有一点点帮助。

如果有更多关于环保的生活小习惯,冷知识,小贴士等等,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和所有人。

如果看到最后了,谢谢您的支持。

第七期截图

 3 ) 北极淘金导演手记:当50岁的我们遇见30岁的她们

如果不是做《奇遇人生》,很难想象我会去美国追逐龙卷风;

如果不是做《奇遇人生》,也很难想象我会几次三番去到北极,在无人岛屿搭帐篷露营数日,在极昼的夜晚为防止北极熊袭击独自站岗,翻越冰川徒步数十公里去挖土淘金......

但是,我遇见了《奇遇人生》。那年我将近50,是一名生活在上海,散漫惯了,却多少又有点讲究的女性纪录片导演。

袒露这些信息的目的只是想说,总导演赵琦找到我的时候,我既有些讶异。更有些忐忑,为什么是我?我可以吗?

当看到第一季10集的策划方案时,我知道它不仅仅是脱离原有生活轨迹的“诗和远方”,它和年龄没有关系。那种不熟悉、不知晓却冥冥中在牵动我好奇心的东西,强烈的吸引着我。用赵琦的话说:希望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看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文化和自然条件之下,对人生有不同的观点。让那些生活比较雷同的人,认识到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

接下来作为第一季的分集导演,我参与制作了春夏美国追逐龙卷风,范晓萱喀纳斯图瓦民谣改编,赵立新、白举纲冰岛篝火艺术装置,每个选题都会有一段“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经历,但最终还算“柳暗花明”。

2018年的春季,当我还在为如何带领30多人,如此庞大的摄制团队转战各地而忧心忡忡时(之前拍摄纪录片最多4-5人),我的生日在新疆喀纳斯湖边悄然度过;

2019年的春季,当我和90后的副导演、制片们再度背起行囊,在飞往北极的堪景途中,我正式跨入了“知天命”的年纪。

50岁的时候,我遇见了《奇遇人生》,遇见了北极;

我遇见了和我同龄的Silje,遇见了30岁左右的Olivia,Cecilia,Lisa;

我遇见了“大表姐”刘雯。

最初的北极故事:淘金为了见证一份浪漫诚挚的爱情

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在这个岛上旅居多年的挪威作家奥德·伊万·路德,曾在岛上留下这样的句子:“我不是上帝,我不能让风停止吹,也不能让雪说下就下,有时我甚至不能指挥我的雪橇犬,但在斯瓦尔巴德,我仅次于上帝,我是一个人,一个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活生生的生命”。

那是一个生活了近3000只北极熊,却只有2600人左右,没有一个原住民的地方;那是一个将近一半极昼一半极夜的地方;那是一个禁止出生,禁止死亡的地方;那是一个站在地球的寒冷顶端,可以褪下面具,把自己载到极光之下,去寻找你最想要的模样的地方。

(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

而最初进入导演组选题视线的是一个北极爱情故事。

一位女孩儿Silje在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朗伊尔城认识了现在的丈夫Pal,决定在今年夏天举办婚礼。为了让这个婚礼变得更有趣、更具仪式感,她和几个闺蜜女孩儿谋划了一场刺激的淘金之旅。她们四处打听准确的淘金位置,准备驾驶帆船去一处峡湾,徒步到淘金点。女孩儿们相信她们自然会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可以淘到足够多能做一对戒指的金子。之后返回朗伊尔城,在当地的一个饰品手工作坊将戒指打磨成属于自己爱情独一无二的模样。

这是一个即将发生在世界尽头,充满了浪漫、自由、独特的爱情故事。而这集的嘉宾将跟随他们一起去淘金,成为这段爱情的见证者。

这样一个陌生却又极具冒险的寒荒之地,这样一趟未知的淘金之行吸引着我们,仿佛急不可待的欢迎一个澎湃于内心的声音,在这片雪地上涂抹绚烂的色彩。

而唯一困扰我们的是,夏天能在北极的无人岛上淘到金子吗?能淘到足够打一对戒指的金子吗?

彼时还是北极的冬天,岛屿上白雪覆盖,北冰洋浮冰包裹,除了朗伊尔城,几乎无法去到任何地方,更无法证实淘金可能的结果。毕竟北极太远,去一趟那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资金付出。

5月下旬,这是斯瓦尔巴德群岛最早宣布可以出海的时间,我们出发了。

之后的北极故事:淘金为了见证一份女性文化独有的魅力

到达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我们迫不及待的去认识即将在故事中出现的四位女性。尤其是想去淘金做戒指的新娘Silje。

当我们第一次在Silje的办公室看到她时,作为一个公司职业会计的客套、严谨和随意的穿着,多少让我们觉得有些平庸。最重要的是她看上去可是有点年纪了。难道这就是那位有着浪漫淘金计划的新娘?这离我们的想象实在有点远。

但是,当我们去Silje 家再次和她深入交谈时,她平静、沉稳的性格和她生活中所蕴藏的不断自我突破的力量构成了极大的反差。她身上所呈现的气质,一部分天然来自于由内生发的个性,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她对生活睿智而笃定的态度。

因为Silje和我同龄,50岁了,而这是她第二次做新娘。

(和我同龄的Silje)

在看似枯燥的平凡生活背后,Silje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她是一个执着的户外探险者,此前登顶了世界七大峰中的大洋洲新几内亚岛的查亚峰(4884米),和欧洲位于俄罗斯的厄尔布鲁士峰(5642米),在试图登顶第三座高峰南美洲阿根廷的阿空加瓜峰(6959米)时,身处海拔6000米的她因为脚趾被冻伤而作罢。如今,除了重攀阿空加瓜峰的计划外,她正和新婚的丈夫Pal筹划为期两年的全球帆船航行计划,他们将从北极出发,而目的地则是地球的另一端南极。

Silje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冒险家。作为地地道道的挪威人,20岁出头时,因为佛罗里达迪士尼乐园挪威园区的一份工作,她移居了美国。在其后的13年里,她在美国大陆经历了学业、事业、爱情和一段失败的婚姻。美国人消费主义式的生活和女性之间说不完的家长里短令她感到厌倦,婚姻破裂更是让她伤心欲绝。于是在33岁那年,她重新回到了挪威。当她再次回家时,作为一个挪威人与生俱来的冒险基因被彻底的唤醒和释放,登山,打猎,出海航行,Silje开始了她在自然中不断自我挑战和发现的历程。5年前,正是这种指引她回归自然的力量将她召唤到了北极斯瓦尔巴德,一个户外探险者的乐土。

Silje的新婚丈夫Pal今年45岁,Silje与他在一次朗伊尔城的志愿者活动中相识并相爱。Pal曾经也有过一次婚姻经历,他还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去年,Pal向Silje求婚,Silje本来已对婚姻失去了兴趣,但在Pal的强烈追求下,她欣然接受。

(Olivia和她的丈夫Einar)

Olivia是Silje的闺蜜,今年36岁,瑞典人,精致的妆容背后却有着一颗狂野的猎人之心。作为一个业余女猎人,她首先考虑去非洲大陆,但是苦于没有资金,未能成行。后来一份朗伊尔城的工作将她偶然带到了斯瓦尔巴德群岛,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是另一片猎人的天地。斯瓦尔巴德有着丰富的狩猎历史,追溯到19世纪,北欧和俄罗斯的猎人们相继前往此地狩猎。如今,人类社会愈发强调对于濒危动物的保护,北极熊和蓝鲸已经不在狩猎的范围,但是海豹、驯鹿、北极狐以及各色海鸟,仍能让现代猎人们在这里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Olivia不仅在斯瓦尔巴德遇到了她想要的生活,还认识了比她小5岁的Einar。这个男人有着熊一般的身材,却藏着一颗幽默而纯真的心,他被Olivia持枪时的魅力深深吸引。他们去年迈入了婚姻。尽管Einar 渴望要孩子,但Olivia希望和Einar组建一个丁克家庭,目前他们共同养育着两只身体有缺陷的大狗。

(左边是Cecilia,右边是Lisa)

Cecilia今年29岁,如今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她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附近的小镇,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她曾在爱尔兰和西班牙生活。从小跨文化的经历激发了Cecilia对于世界的好奇。成年之后,她曾在澳大利亚上学,并在伦敦工作。因为长期在外生活,Cecilia与瑞典的原生文化缺乏联系,她曾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漂泊感成为了Cecilia生活的一种常态,直至她遇到了斯瓦尔巴德群岛。这里的居民来自于世界各地,没有任何文化可以被称为主流文化,大家不分年龄、性别、国别,彼此坦诚相待。 正是这里友好的社群关系,让Cecilia找寻到了家的感觉。

Lisa今年26岁,她在朗伊尔城的一个卫星信号接收站做接待和后勤的工作。Lisa来自瑞典北部一个人口不足百人的小镇,这是一个相对保守并自给自足的社区。由于小镇没有中学,Lisa14岁那年就离开家乡,去往人口更为密集的城镇上寄宿学校。自此之后,她便开始在外漂泊。Lisa说自己无法安下心来呆在家乡,因为有太多的能量,对这个世界又有着太多的好奇。20岁时,Lisa迷恋上了雪地摩托,斯瓦尔巴德一个雪地摩托租赁公司的招聘广告吸引了她。在世界上,只有在斯瓦尔巴德,雪地摩托可以不受约束的自由驰骋,这个理由让她难以抗拒。

去年Lisa结束了一段为期3年半的恋爱关系。因为男友厌倦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短暂与男友回到大陆后,Lisa发现她真正无法割舍的,并不是眼前的这个男人,而是斯瓦尔巴德的这片自由之地。于是她选择了分手,并回到了朗伊尔城。

一个充满极昼和极夜的地方,一个禁止出生和死亡的地方,它终究不是人生的终点站。在这里,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生活的节点选择离开,而他们则不得不面对一次次难舍的别离。

在北极,去留的抉择不仅成为爱情的试金石,也考验着彼此之间的友情;

当我们来到北极,真正遇见她们,走进她们的内心,发现这四位女性,她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性格状态,身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因着对自然和冒险的好奇聚首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她们打破了各自的圈层,相互吸引,情同姐妹。这样一群北欧女性,决定在今年夏天去北极的无人岛进行一场淘金地探险,并用金沙炼造属于自己的私密物件,以纪念她们在自由时光里,一同追寻独立女性精神所凝结的友情。

这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爱情故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斯瓦尔巴德群岛曾是一个男性文化主导的地区。1920年之前,斯瓦尔巴德作为无人岛屿,是北欧和俄罗斯猎人的狩猎场,绝大多数的猎人都为男性。1920年,在斯瓦尔巴德群岛上,人们发现了铜矿和煤矿,斯瓦尔巴德才第一次有了常驻人口,并在后来发展出以矿场为中心的城镇。而矿工也是由男性所主导。但是现在随着矿业的败落,斯瓦尔巴德正在呈现着截然不同的性别色彩。

在我们相遇的这些女孩们身上,强调平等的性别关系,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勇于冒险,并在冒险的活动中呈现着去性别化的特点,男性能胜任的事情,她们也都可以完成。她们身上所呈现出的独立意识和性别自信尤为珍贵,这或许会给中国女性在当下社会发展中性别角色的变化带来新的思考。

故事的核心逐渐在转变,也愈加清晰明朗。但淘金还是我们的主要事件线索,而在有限的拍摄时间内是否能淘到金子?能淘到多少金子?依然困扰着我们。

(左边是极地向导Steve,右边是金矿勘探专家Morten)

我们在北极勘景时邀请了一位当地的金矿勘探专家Morten。2010年,Morten带领的金矿勘探小队在斯瓦尔巴德群岛的一个无人岛屿St Jonsfjorden(以下称S岛)发现了金矿储备,并进行了钻井取样。他们找到金矿的新闻被斯瓦尔巴德的当地报纸Svalbard Posten所报道,因而在朗伊尔城变得家喻户晓,遂有后继的淘金者前往S岛淘金。但是Morten告诉我们,S岛的金子只能用化学提取的方式获得,而传统的依靠物理淘金的方法在S岛是很难获取金子的,更不要说在两三天内淘到足够打两个戒指的量。

当然,我们并没有把这些信息告诉女孩儿们。因为比起是否能淘到金子,她们对在这个夏天乘坐帆船去无人岛淘金的探险之旅,更加兴奋不已,充满期待。

无论能不能淘到金子,无论能做一件什么样的信物,她们都会去!

真实的北极故事:刘雯以自己的色彩站立在世界尽头的一方舞台

选题的故事核心确定,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契合的嘉宾。我们导演组对嘉宾的选择提出了这样几点要求:

--女性,因为希望能和北极四位女性一样,在淘金冒险中呈现出她独有的女性品格;

--英语好,北极四位女性,虽然是挪威人和瑞典人,但英语沟通没问题。嘉宾如果全程需要靠翻译,那这种沟通势必会大打折扣;

--30岁左右,和她们年纪相仿,有社会阅历,对生活、工作、情感、婚姻、女性话题有自己独到的认知和见解;

当我们把两岸三地符合要求的女艺人罗列了一遍,总觉得不是太顺拐就是还缺点什么。直到“大表姐”刘雯进入我们的视线,大家的意见从来没有在瞬间如此的高度一致,

就是她了!

说实话,在这之前刘雯对我来说就是贴在大街小巷、商场、机场广告牌上的人,国际名模。去翻看了网上对她的评论,湖南的小城出身,但是走遍了全世界名声最盛的T台;浮沉在纷扰的时尚圈,但是几乎从来没有负面消息;身踞一线超模的行列,但微博认证依然是简单的“模特刘雯”。在她身上创造了大大小小的转折与奇迹,却只称自己为“微不足道的人”。31岁,唯一的“绯闻男友”崔始源,也只是因为参加一个恋爱真人秀节目。

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在上海见了刘雯。

白色T恤,牛仔裤,夹脚拖鞋,素颜;简单、清新、和煦、阳光;

她带着邻家女孩儿般的微笑跟我说:感觉要去春游了!

那之后仿佛一切顺理成章,这样一趟未知的旅程就应该是“大表姐”刘雯的《奇遇人生》。

从北极拍摄的第一天开始,她就一直称呼我“青姐”;在朗伊尔城的住宿地,给我们摄制组人员煮自带的枸杞小米粥;贴心的给四位女孩儿带了自己设计的围巾,还在围巾上绣上了她们各自的名字;在商店买东西时遇上一位需要她帮忙翻译的中国大妈,不厌其烦,热诚耐心;毫不介意和阿雅合住一间狭小的船舱,分享一顶露营帐篷;在岸上和女孩儿们一起搬运物资装备,在船上因为呕吐而反复对大家表示歉意,登陆时克服惧水的心理障碍,在潮湿泥泞的岛屿上翻山越岭徒步数十公里,在冰冷的河水里挖土淘金数小时;为防止北极熊袭击,服从安排,半夜独自站岗放哨;发现帐篷被海水浸湿,叫醒阿雅,提醒女孩儿们,帮忙一起移动帐篷;甚至严格遵守在无人岛上厕所的规矩,在野外的固定位置,手纸要完全燃烧;

这样的刘雯无疑是真实的,可是在这份真实背后导演组还是希望看到一个多维度的刘雯。

北极淘金故事确定是以女孩们的整个淘金历程为弧线,导演组也给予了刘雯、阿雅和四位女性极高的自由度,让她们携手面对冒险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但依然希望她们能分享彼此独特的女性经历,关于爱情,友情,成长与困惑。想看到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女孩们能互诉衷肠,获得真诚的情感交流。与此同时,东西方女性文化的碰撞也能为这集的输出和表达提供有趣味、有意义的多个视角。

所以露营那晚,当女孩儿们和刘雯、阿雅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聊到情感问题时,刘雯的“我没有男朋友,我从来没有约会过”;“工作就是我的男朋友”;“我认为我的生活很快乐,愿意记得开心的事情......”之类的话,却让总导演赵琦产生了怀疑:“我没见过一个优秀的人仅仅因为太热爱工作,就不想在感情上花时间,我想知道这背后的动因和能量是什么?”“你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吗?”“超模有多辛苦,没人知道,但肯定有原因,你可以说出来”;“你是选择只记住那些快乐的事吗?”

虽然当时的场景有点滑稽,因为有四个女孩儿的参与讨论,赵琦和刘雯之间的争执几乎全程都是用英语。而突然间闯入进来的男性导演,让现场的女性们瞬间变得“同仇敌忾”。

但不管怎样,赵琦的质疑使得我也重新开始思考:

--这些北极女孩儿们,自由、乐观、独立、坚强。但这样的生活选择背后,她们付出的代价会是什么呢?

--刘雯是女孩儿们眼里的“小甜心”,她会关注每一个人。却又常常喜欢说Sorry,不会轻易寻求帮助,怕给大家添麻烦(对北极女孩而言,开口寻求帮助是件自然简单的事情)。当你很在意别人的感受,希望别人快乐时,你会在意自己的情绪和表达吗?

--对刘雯来说,经常满世界飞,去到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合作打交道,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只发生一次工作交集;对北极女孩儿来说,斯瓦尔巴德是一个人员流动很大的地方,人与人之间很难保持一份长久的友情。当你无法停留在某一种稳定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或家庭关系,陷入繁忙无休止的工作时,你会停下来思考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什么才是你生活中真正想要的?

-你会不拘泥于自己某种特定的身份,不受年龄、性别等各种限制,不断去尝试新的事物吗?

-你想过有一天不做任何安排,没有人陪伴,独自一个人背着行囊去到世界的某个角落吗?

-你相信你自己吗?你爱你自己吗?

-你会怎么理解女性的美?你自己的美?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女性?

这些问题,有的是问刘雯,有的是问北极女孩儿,有的也想问我自己。答案可能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寻找去回答。无论你30岁,50岁,还是80岁......

故事之外的对话

赵琦在北极拍摄的后半段曾经和我说过一句话:“刘雯是一颗被埋在沙砾中懵懂的金子。”

当我把这句话转述给刘雯的时候,她又哭了!

最后请允许我摘录一段赵琦和刘雯之间的对话,作为这篇手记的结尾。

刘雯:所以生活给了我们不同的美,就像你刚刚说的,树有树的美,草有草的美,花朵有花朵的美,每一个人的美不能说他们是相互竞争,只是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位置,存在的道理吧。

赵琦:我以前会觉得你应该长成一棵树,现在我觉得你其实就是这样的。

刘雯:我一直不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所谓“万众瞩目”的样子。在北极,我希望我们六个女孩其实是平等的。并不是因为刘雯参加了这一集,大家的注意力只是看到了我。可能那个里面也有很多的哭啊,或者是各种丢人。我跟我的朋友说我在那里面,除了哭没有干过啥。

赵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树很好,但是在一个平等的世界里,不意味着树比草要更强壮或更高级。因为实际上如果没有草,也可能就没有树了。

刘雯:我觉得其实很像我们的工作,美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并不是因为你一个人。当然每棵树有每棵树不同的身姿,我想说的,因为我们模特就是需要你有不同的个性,但你是一棵树,你也希望自己是一棵不一样的树。

赵琦:你是一棵不一样的树,或者你是一株不一样的草,一朵不一样的花,但是我觉得恰恰这里面的观点就是在于,我们并不应该去预设你应该长成什么样的。

刘雯:你们有预设我在那里面长成什么样?

赵琦:不是对你预设,我们对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爱人都会有一些预设,但事实上一个更好的或者是一个更平等的关系,应该让ta长成ta想要的样子,而你去欣赏ta的美。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本集副导演徐玮超的堪景调研报告,在此感谢!)

雨滴形状的项链,刘雯代表6个女孩儿当场转赠给了我,50岁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前置拍摄时,从导演到制片在淘金专家Menton的带领下学习如何淘金;

本集的主要摄制团队从左到右:摄影指导 孙少光;摄影师 冯铁彬;摄影助理:小武、王海;摄影师:刘乾军、任杰;副导演 化雨,摄影助理:军军;后景两位是录音老师 范立明和张楠;

拍摄时的北极岛屿,每天阴雨绵绵,大家从里到外总是湿答答的;

防止北极熊袭击,刘雯半夜站岗,我们默默陪伴;

和阿雅、刘雯、北极女孩们的合影,左1是年近30岁的副导演徐玮超,对女性文化研究兴意盎然;

本集的制片主任赵晶Coco,北极的帆船、快艇、所有人员、物资的调配,和极地向导协调保证团队安全。本集的制片工作难度巨大,Coco无疑是独立女性的典范。

 4 ) 《奇遇人生》的口碑崩塌根本原因在于节目组太小瞧骑行了

大家吐槽的点主要在于,对节目组请流量明星的失望和Baby没有完成节目的计划,觉得她太假,找各种理由逃避任务。 我也看了节目,不过我和打低分的观众看法不太一样。

我觉得Angelababy完不成任务是可以被理解的,只是她逃避的方法太不“真诚”了,她完全可以坦白自己扛不住。

这不怪她,怪只怪她的团队和《奇遇人生》节目组太小瞧长途骑行了。

他们要骑420公里,这个距离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从北京骑自行车到济南!

一个新手,女明星,从北京骑到济南,这确实太难了! 节目组也太看得起baby,太看不起骑行这项运动了。别说骑过去了,就是开车开过去,都能算得上一项挑战了。

有人说,上一季窦骁都能坚持登山,为什么baby不能坚持骑下来。

那是因为窦骁是登山爱好者,之前有过经验,阿雅没有经验所以那一期也没坚持下来。任何一项运动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的。 我想起我一个同学有一阵特别崇拜骑行。

那时候正流行骑车去西藏,他也买了一套装备,不过他不是去西藏,只是从北京骑到赤峰,正好也是420公里左右。

那是他第一次骑行。第一天骑完,他说他浑身没有不疼的地方,腿疼、屁股疼、脖子疼、肩膀疼、膝盖疼、手疼,大腿内侧甚至磨出了血。

屁股疼得实在受不了,忍着嘲笑去买了卫生巾,可是卫生巾垫不住,总是往外窜,所以作用也不太大。

我不记得他最后是不是骑到了赤峰,反正返程的时候自行车是邮回来的,而且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过长途骑行,后来自行车吐血大甩卖了。

我这个同学是个男生,当时25岁,还了解过长途骑行,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仍然受不了,更何况是养尊处优40岁左右的女明星。 长途骑行看似很潇洒,实则是一项非常考验人意志力、体力和耐力的运动。

看看那些在健身房骑动感单车的,有多少人才骑半小时就满头大汗呼哧带喘,要是让他们骑一天,估计要休克了。

正确的骑行姿势

先不说车辆、装备、天气、体力和各种意外,单是疼痛就够骑行新手喝一壶的,而且骑行的姿势不对还会伤害身体。 这些疼痛包括:

屁股疼,新手不管准备工作多充分,是给车子套软垫还是买骑行裤都没有用,屁股都会疼,而且要疼两三天,直到它变得麻木。

脖子疼,因为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抬头看路,脖子会很疼。

大腿疼,这个不用说了,骑行主要是大腿用力,长距离上坡非常考验大腿的耐力。

膝盖疼,一直做一个动作,会导致膝关节磨损疼痛,所以很多常年骑行的人,膝盖都会有毛病。

肩膀疼,新手不懂得骑行的姿势,用肩膀撑住身体,会导致肩膀和胳膊酸疼。

手疼,手一直握着把手,长时间也会疼。

还有可能腰疼背疼脚掌疼… …

作为新手,当你把这些疼痛都克服了,最后还要接受意志力的考验。

长途骑行最重要的就是毅力,想象一下眼前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公路,如果是开车,你会觉得“哇,好美”然后一脚油门就过去了。

要是骑行,美完之后要考虑的是怎么骑下去,每蹬一下,都要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一定要坚持下来。

长途骑行是自己和自己较劲,挑战的是自己的耐力。

前些年骑行318会那么流行,是因为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失意的年轻人需要些挑战找回自己,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和斗志,这也是骑行的魅力之所在。

长途骑行还有徒步、登山,实质上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修行,他们和高原上磕长头的藏民一样,都是苦行僧。 说回《奇遇人生》这个节目,我想节目组应该没有一个人有过长途骑行的经历,所以才会如此naive,安排这样一趟旅程,导致节目辛苦积攒的观众缘几乎败光。

对baby来说,如果她真的坚持下来,那确实厉害,也许真能起到大家所说的通过这个节目“洗白”的效果,但她太高估自己了。

不过这样的结果歪打正着也算切了《奇遇人生》的题,明星嘉宾没有完成的任务才是真的“奇遇”,如果轻易就完成了,那被遇到的人的人生也算不上什么“奇”了。

 5 ) emmmmmm

baby这一期实在是太差了。

上一季的体能由窦骁和宋佳负责。

窦骁和阿雅之间的价值观和体力出现矛盾纠纷。窦骁更像是骑行的阿伯,既展示了运动者的能量,又输出了不少日常运动积累的价值观。

宋佳那集更接近ab这集,在专业拳手面前,宋佳体能明显跟不上。但宋佳传递的正能量确实在帮助女拳王在比赛前解压。作为演员的宋佳open的性格反而和日复日训练的运动员之间出现比较大的反差。观看感也很好。

反观这集,ab作为不常运动的女性,想跟上骑行阿伯的速度,肯定是不可能的。但观感方面,首先她根本没有显示出自己的真性情,而且还在疯狂输出自己对演艺生涯的寄望,但说实在的,她既没有认真演IP剧,也没有打算转型文艺片的打算;其次制作单位根本没有胆量和流量明星制造摩擦,不像春夏那集,从不断追风失败的失望里出现的烦躁情绪,让春夏爆发,再到后面成功追风的平静。而这一集,不停搭车,就好像在看跑男做任务一般,无趣到犹如剧本……导演组也只敢责怪阿雅来指桑骂槐

AB的真性情只在黄晓明绯闻那一段表露出来一些些…(手动截止)

希望周迅和刘雯能够扭转一下这一季吧…

20号的分割线

上上周看了刘雯。因为个人不喜欢大鹏,所以上周就跳过了。今天刚看完周迅。

非常感触。

刘雯这集让我触动的是,节目再一次展现了本来充满距离感的明星超模最真实、最不能被装饰的一面。

还是同样的道理,体能压力下,人是很难装的。

中国人一直提倡人不能忘本,不能骄傲。刘雯在“飞上枝头”后,依旧能保持小镇女孩的初心,她不仅有礼貌、有风度,更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中国女孩在爱情面前的一份强烈憧憬和自我纠结的羞涩与胆怯。

我喜欢这个节目最原本的原因,也是第一季第一期小s所带给我的感觉。它能挖出娱乐圈中人最为真实,或者说比较真实的一面。他们在镜头前会忘记伪装,甚至不想伪装地表现自己、传达自己。

看周迅这一集的时候,我正好在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同样作为妻子,同样作为上一个(上上一个)年代的女性,中国女性和日本女性对爱人、对子女教育、对维持家庭,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上一季节目的核心,“奇遇”无非是让我们感受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人生所经历和体验后的“文化遇见”。

周迅这一次的综艺表现非常好。作为演员,她以强大的感受力去代入感受老夫妇之间的感情关系和家庭生活;作为女性,她也交代了自己的感情观和母亲教育下所培养的家庭观。点到为止,不抢风头,在隐忍静谧的日式风格下,周迅显得豪不突兀,安静而且美好。

为这两个漂亮的女人,加一星。嘻嘻。

 6 ) 感动得热泪盈眶!大鹏和阿雅,把那个温暖的《奇遇人生》,又带回来了!

《奇遇人生》第四期可谓意义非凡,因为节目组来到了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个贫困村的一所小学,阿雅和大鹏通过节目,带我们去关注一个常常被提起,但也常常被遗忘的群体——留守儿童。

看这期节目时,我数度几欲落泪,因为那些孩子的生活,让我总是能想起我的童年。

整期节目,围绕着孩子们的足球训练、比赛,以及大鹏和阿雅与孩子们的相处展开。而最令我感触的,其实是与孩子们谈心及家访环节。

他们最先去家访的一个孩子叫陈杨。训练完吃饭时,大鹏发现这个小孩缩在角落里,于是叫他出来,和他聊起了天,大鹏问这个孩子从家到学校要多久,小孩回答说:两个小时。但抄近路的话,一个半小时就够了。

那一刻我是真被震惊到了,因为我上初中时,从家里去学校走路也需要走两个多小时到三小时的山路,但我那时是住校,一个星期只需要走一个来回而已。可这个小男孩,却似乎是每天都要往返家里和学校,他说他每天五点半就要从家里出发,七点赶到学校里训练。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我的经验告诉我,这并不容易。我甚至能想到,他踏着晨曦,孤独地行走在乡间小路或公路上的样子。

陈杨的家,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他的家外墙斑驳,屋子也窄小而简陋,走进他的房间,只有一张老式的木头床,床上放着简单而陈旧的被褥,门口放着一个烤炉一样的东西,那是陈杨写作业的地方,在房间的另外一角,有一个砖头砌起来的水缸。这几乎就是屋里的全部设施了。

小男孩的生活环境,让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生活环境几乎和他一样,家里的被褥是经过缝补的,常常有一个花色不同的补丁。而家里的水缸一开始是传统的瓦缸,后来村里又兴起了用砖砌水缸,就跟陈杨家里的水缸相差无几。

但不同的是,我的童年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眼前这个孩子,却是00后,甚至05后,十多年过去了,祖国日渐强大,然而在祖国的某个角落,时空仿佛凝固了,还有人过着我们十多年前的生活。也许,我们离真正的盛世,还有一段路要走吧。

更让人感到悲凉的是阿雅和男孩奶奶的聊天,男孩奶奶说,小男孩的妈妈从他四个月大的时候就走了,去了广州嫁人,男孩说长大了要去找她,但是事实上他根本没见过妈妈,“连她什么样都不晓得“。而后,阿雅和老奶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沉默让哀伤氤氲,无限扩大!

然而,在元宝小学的足球队里,很多小孩的生活都一如陈杨,他们要在幼小的年纪里,独自面对生活。

梦洁是一个略显内向的小女孩,阿雅和大鹏去拜访她家时,她很少主动讲话,都是大鹏和阿雅问一句,她答一句。她家的小屋看起来很凌乱,疏于打理的样子。大鹏问她当天是不是独自睡在这儿时,她点了点头“嗯”。

她真的很懂事,我最感动的一个瞬间是,在她家的墙上,看到一张她写的便利贴,上面稚嫩地写着几个字:妈妈,您辛苦了!她太懂事了,过早地懂事。

接着大鹏和阿雅去了佳佳和佳琪家,女孩一开始挡着门,不好意思让他们进,她觉得家里太乱了。大鹏说:“我们可以进吗?我们尊重你的意见“。小女孩说:”不嫌弃就进,嫌弃就算了。“

那个瞬间,心也被轻轻戳了一下,真是个自卑的小女孩啊。她似乎已经预设了会被嫌弃。

其实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家庭了,狭小,一样的简陋。而姐妹俩的生活似乎也是无人照料,她们的家里已然没有了食材,大鹏端起她们的锅,里面的食物也已经坏了。

另一个小女孩叫谢婧瑜,她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她自己和爷爷相依为命。家还是老式的房子,堂屋里堆满了刚挖回来的土豆。阿雅和大鹏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和她聊天,小姑娘在几个女孩中年龄稍大,也健谈一些。阿雅问“你想要走出这个大山吗?”女孩说:“想过,就是我还想过上大学,因为我在电视里见到人家上大学都是自由的,我也想上大学。上大学,自己找一份有时间陪家人的工作。下班了就有时间做饭啊,陪陪家人啊!”

她的一番话,把大鹏直接说哭了。我一开始并不理解大鹏为什么哭,但后来懂了,因为这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平常生活,对小女孩而言却是最憧憬的梦想。梦想太美了也太简单了,可是对小女孩来说,实现这个梦想,似乎还是很难。

和女孩聊天时,阿雅都一直微笑着的,可是和女孩告别后,她却坐在路边的一方石头上哭得涕泪纵横。

这就是人生,很多人在这个年龄还无忧无虑,但有些人,却不得不开始承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去思考自己的未来。而这,就是这个世界,人生而并不平等的世界。

那个周五,孩子们就要参加足球比赛了,比赛的成绩如果足够好,他们就能顺利地作为特长生被县重点中学录取,这对他们的人生来说意义非凡。因此,阿雅就给那些留守儿童的家长们挨个儿打电话,希望他们的父母能够抽空来看孩子们比赛。

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刚刚找到工作,阿雅还是劝说她请假回来,但足球教练说:“算了吧,她找一份两三千块钱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她的生活真的,很艰难。“

其实对于阿雅和大鹏,以及大多数城市里生活的白领、中产阶级而言,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别说有关孩子人生的重要时刻,就算是平常的友谊赛,恐怕去学校“观战”,为孩子加油助威也是很平常的。

可是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这并不容易,农村的父母平常都忙于生计,他们也并没有在孩子重要时刻去陪伴的时间和意识。更重要的是,活着对他们而言,已经要拼尽全力了,为了孩子的一场比赛从打工的地方回去,更基本上是天方夜谭。可是这个道理,阿雅和大鹏不明白,或许他们明白,但他们坚持要去做。

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半年没回过家的谢婧瑜的妈妈从广州赶了回来。对于有过在农村生活经验的人而言,也许都会明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不说其他的,光是从广州回来一趟的路费,对他们来说就不少了,旅途奔波就更不用提了,更别说回家只是看一场比赛。然而,她还真的这样做了。不得不说,阿雅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这些孩子,其实只是中国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而已,在我们国家的很多角落,有为数不少的孩子过着类似这期节目中孩子的生活,他们或父母离异,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他们的陪伴……很多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要在“无父母状态下”独自面对生活,而他们的生活环境,也简陋而艰苦。

我不知道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踢球能否踢出个未来,但我知道,他们真的需要更多的关注!父母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可是我也懂,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并不是不想陪孩子成长,只是,活着太难了,生活没得选!往往是,他们只有如此,只能如此。不知道,到何时,留守儿童这个词儿才会消失,那些不被陪伴的孩子才能在父母陪伴下成长。我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吧!

最后,祝那些心怀梦想的孩子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有想象力的未来。

 短评

第二期节奏明显好转了,这个节目真的很温馨很真实,第一季的时候就更侧重素人,导演好优秀,虽然年轻但拍摄氛围超好。ps.二叔感觉很依赖赵丽颖的样子啊,还要去请示太逗了,看得出来很多事情都会从明兰那寻求意见,哈哈哈哈哈。

5分钟前
  • 尹天雪
  • 推荐

还是编排的问题,有周迅刘雯,却把AB放在首播集。特别是野外搭帐篷那段,AB情绪到达了顶点,老爷爷更多是无奈,阿雅更多是尴尬,气氛瞬间降到冰点。我并不是对AB有什么意见,毕竟看得出来的确很辛苦。但一件很难的事情,你想去做和不想去做是看得出来的,AB绝大部分时间和这段奇遇没有火花。至少在我看来整集节目大部分时间她都是没放开的,是在工作录节目,在证明给观众看她很努力。直到最后一天开始有点眉目却戛然而止,真的有点可惜。

8分钟前
  • 高达君
  • 推荐

阿雅说「奇遇人生是个有包容度的节目,如果只能某些人才合适来,就丧失了这个节目的精神」。但是对不起,我不讨厌ab,但她真的不适合这个节目…比起ab我倒更愿意看看老徐的人生。希望后续能改分,期待周迅刘雯。

9分钟前
  • Monody
  • 还行

第二期简直太好了,太爱莫妮卡,非常有气质的一位知性女性。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付出一切,专注热爱的状态好好!也很喜欢迪恩,非常酷。这个傻直男,冯绍峰大爷,实在太特么傻,太萌了哈哈哈哈~阿雅真的连说话说英文都很艺术。这一期才是真正的奇遇好吗?!!!!这样一直保持下去,太爱第二期拉拉啦

10分钟前
  • Amy
  • 力荐

被周迅这期打动,没有生活的大道理更多的是家人面对困难的携手互助笑着向前

15分钟前
  • 遇见好时光
  • 力荐

跟第一季一样特别好看特别走心节目制作非常精良真实的情景和突发的事件让人感觉特别真实。有我最喜欢的明星杨颖。剧情非常的真实,看完之后让人觉得印象深刻,是非常值得去看的一部片。他会给你一些小小的启示带给你心灵上的鼓舞.老人千里骑行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坚持的不易,但是他都能,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17分钟前
  • 傲娇的耧斗
  • 力荐

她说工作是她男朋友,然后被导演戳哭了。她不是不想体会其他的亲密关系,但这不是她努力就能得到的。2014年刘雯被骂的最惨,审美差异导致她在国内不如抱团的秦舒培和奚梦瑶以及何穗等人,被一群偏见审美的人骂像男人,丑陋。她坚持下来了,没打美白针,没有小腹,没有打玻尿酸。风格一直在线。她的优秀和独立掩盖不了别人欣赏不来的长相,而安吉拉baby美的空洞不是现在流行的网红和美图秀秀吗

21分钟前
  • 水闰
  • 力荐

第一集,与其说切入老徐的骑行生活,不如说打扰了老徐的骑行生活

26分钟前
  • 岡田健史
  • 较差

ab能不能别装了。唉,随便你装吧,反正你的电视电影路人都不咋看了,代言的产品我也不会买,跟我无冤无仇。

28分钟前
  • 快乐小美叨
  • 还行

导演们对ab的无奈,与导演问ab你真的很容易放弃,来让你跟着爷爷骑行的,每天打车去追爷爷算什么事。以及爷爷强硬要她住帐篷。导演能把这些都剪进去,说明导演的想法高于综艺本身,是真的拿节目在探讨人生态度。给导演大大的赞。但是我疑惑为什么要拿ab这一期来作为第二季的开端,借她的话题带热度?避免不了让我这样猜想。因为第二季的第一期远低于我对节目的预期。但打分又是想综合整个第二季,所以对后续还是会有期待。暂时打四星已经很让我为难了......另外,有点感觉爷爷被消耗了,去让他配合那是不可能,让他动情流泪我感觉已经很对不起一个十年如一日的人了,你们打断了他的一点点节奏。第一期,更像是导演节目组送给ab的礼物,让她思考一下如何进行接下来的艺人工作,我想,对ab是一个很大的财富!

33分钟前
  • 本加菲猫不吃鱼
  • 推荐

我是好妈妈,我是独立女性,我是BigBang的铁粉,就算我的另一半再有钱,我也不想伸手要钱!天宝你可以的,毁了这么好的节目,两星给赵琦阿雅及后续嘉宾……

34分钟前
  • 飞天小女警
  • 较差

周迅这一期拯救了节目,太好哭了,拍得很像日本生活类电影的感觉,厚度和深意一下就出来了。

36分钟前
  • 小雨
  • 推荐

我真的不想看ab发表一些小学生水准的人生感悟,以及随时随地从兜里掏出她的自强人设。

39分钟前
  • faye
  • 较差

我又怕苦又怕累,但是我很真实啊

42分钟前
  • 山月
  • 还行

为baby打低分的那些朋友,请你们再为刘雯大鹏周迅把分打回来吧

45分钟前
  • 信了你的邪
  • 力荐

很怕奇遇变成垃圾明星的洗白地,baby非常的commercial,脸比不过人假,她的道理和感悟都是凭空而起空洞无物的玩意

50分钟前
  • 小耗子
  • 推荐

还是原来的味道,高水准,高质感,娱乐性少 ,谈话还是那么自然,节奏舒服!错过,美好,惶恐,当下,爱,坚强,生命,自由这些人生的关键词在节目中很自然的被讲述。第一期嘉宾是屡受争议的angelababy,从另一维度聚焦艺人,释放真实情感!有一些人把对艺人的讨厌感上升到综艺质量上,成了某个艺人的攻击点了!实属无奈!

51分钟前
  • I DON'T CARE
  • 力荐

刘雯之于节目口碑简直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存在/

52分钟前
  • GIVIND
  • 推荐

初音未来都比天使宝贝看上去更像人类

57分钟前
  • 老袁
  • 还行

出来就整顿好心情立马打开,第一集杨颖,我以为我会路转路粉,但最后还是路人,只能说她是个好菇凉,只是15岁出来的她,社会的赚钱的那套可能是她的强项,但放到#奇遇人生#这么难得的深度节目里,她显的太直白了。最后要说一下徐伯伯,72岁的河南老人,真的让人佩服!唉,我真的是太喜欢河南人了,大概大学闺蜜是有3个是个河南的原因吧。最后期待周迅大哥!!!!

1小时前
  • 草右木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