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乌托邦

综艺大陆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1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2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3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4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5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6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13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14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15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16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17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18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19脑洞乌托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31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怎样丑恶地理解《兽托邦》

让我们先设想,如果把Zootopia中所有的动物还原成人类拍成一部影片,你还会觉得它仍然当得起现在的评价吗? 它讲了一个印第安人小女孩奋发图强,从纽约州警校荣誉毕业,然后怀揣着出人头地的梦想登上了前往大纽约的火车走马上任,不料却被安排做了交警(她本来是想成为FBI的!),然后阴差阳错地发现了一起特大人口失踪案的线索,遇上了一个投机倒把过小日子的小意大利区小混混,印第安小女孩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她抓住了意大利小混混个体户偷漏税的把柄,以此要挟小混混利用他混迹街头的社会资源帮助她调查。在调查期间穿插了各种关于社会分层、官僚机构、民主政体、黑帮团伙、黑市贸易等方方面面的掠影和笑料,最后他们被牵扯进一桩政治阴谋当中。印第安小女孩被非裔女副总统利用,成为副总统扳倒正统WASP男总统的工具。副总统通过其一手炮制的失踪人口事件声称WASP都具有弱肉强食、战争好斗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基因,以至于他们是社会天然的不安定因素,来鼓动社会排斥作为美国少数精英族群的WASP,陷害总统,以便自己掌权。因为自己也有白人血统,小混混也对号入座,他对印第安女孩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发表的言论极其不满,与印第安女孩决裂。印第安女孩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失落地从警察局辞了职,回到乡下和父母一起卖土特产。故事并没有这么结束,转机不期而至,她阴差阳错地发现那好斗的社会达尔文基因原来是吃了一种叫做迷幻蘑菇的路边中草药导致的,她急忙回城里向小混混认了错,两人又重新上路,顺藤摸瓜,发现了提纯迷幻蘑菇制造毒品的地下实验室,最后竟发现这一切竟然是女副总统的阴谋!一番追逃和斗智斗勇之后,非裔女副总统终于被绳之于法,而印第安小女孩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堂堂正正的FBI。至于小混混,因为协助印第安女孩调查,通过她走的关系,也破格被提拔成了一名FBI,成为了印第安女孩的同事。当然,最后他们也顺理成章地收获了爱情。然后这部片子名字叫做《乌托邦》。 这就是《兽托邦》讲的故事。它借用动画化、夸张化和具象化的形式,精彩地、细致地、万花筒般地仿拟了一整个美国社会——也许还是一整个普世价值下的自由(民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仿拟族群歧视、仿拟官僚政治、仿拟城乡差异、仿拟阶层流动、仿拟地下帮派、仿拟坑蒙拐骗、仿拟毒品贸易、仿拟体质人类学、仿拟肥胖症、仿拟蜗居、仿拟手机游戏、仿拟国际巨星、仿拟枪与玫瑰、仿拟政治正确、仿拟城市区隔、仿拟家庭主妇的唠唠叨叨、甚至连仿拟都会仿拟(《教父》的一整段戏仿和《博物馆奇妙夜》的段落仿拟),仿拟之外还是仿拟。令人遗憾的是,除了仿拟,它并没有在原有故事内核上实现任何价值的批判、或是超越。结局,当一切重归平静之后,之前所有聪明的小讽刺都被温情脉脉地包容在了一个平等主义兽(乌)托邦的崇高理念中,为了维护这个普世价值运作下的兽托邦,有什么理由不能忍受社会的这些小小瑕疵?或者说,这些小瑕疵,比如官僚主义、坑蒙拐骗、全景监视、裙带关系,不正是这个社会多元而可爱之处吗?就像兔子自己说的:“房间又小又旧,墙壁油乎乎的,邻居吵得不行,但是我爱死它了!”一切太阳照常升起。 大部分好评,都来自于故事精确而新颖的戏仿形式。把人比喻成动物,自《伊索寓言》以来就有的寓言式戏法。对,戏法。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单纯地享受戏法,比如口技、猴戏,比如皮影戏,戏法被可以视为传递教化的良好途径,但绝非教化本身。我最敬佩Zootopia的一点,是它出神入化的表征功力,把社会差别绝妙地搬照到动物的天赋差别中。就是兽托邦中最不可弥合的那对核心差别,大型动物与小型动物的差别,“大”与“小”的差别。这一差别是最直观的力量对比的表征,更妙的是,它还是先赋的,映射了人类社会中一切隐形差别的集合,资本的差别、财富的差别、智力的差别、体貌的差别——一切社会继承(家庭和遗产)的差别和一切生物遗传(相貌和遗传病)的差别。唯独不映射种族差别。种族差别被单拎出来成为了影片的核心矛盾——“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的差别。“肉食动物”与“食草动物”的差别,和现实中的“政治正确”的说法那样,被证明是一个伪命题,是人为捏造和构陷的,从而被解决。但到了影片最后,“大”和“小”的差别仍然没有一丝解决的痕迹——这就是兽托邦的常态!而它的理由也最无法辩驳:动物们天生如此!我们看到了开往兽托邦的列车为每一种不同体型的动物“贴身设计”了车门以彰显兽兽平等,但转念一想,小动物也可以从大动物的门走出去,这又有什么分毫的损失?我们收下这个小小的讽刺。但我们是否还注意到,警察局的会议室、新闻发布会的讲演台,自始至终仍是给大动物准备的。在影片的最后,兔子和狐狸仍然要爬上椅子,站在桌子前,挤在一起,温暖而期待地笑着等待警长安排任务。一切批判便在这暖心的笑容中消解了。如果说编剧们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那他们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建置和细节。影片对“大”和“小”背后的真正的社会歧视的刻画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露骨的,“小”天然适合当骗子(狐狸的搭档——那是只啥动物——可以伪装成狐狸的儿子行骗),“小”当小偷更是得天独厚(偷“洋葱”的不知道是啥动物因为小而更容易逃脱追捕),甚至“小”拥有着变为“大”的向往(狐狸说“我的儿子梦想成为一只大象”,兔子为此感动不已);相应地,“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之间没有任何这样实质的映射。我们甚至可以从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中找到“食肉-食草”、“大-小”两者的极端对应。“食肉-食草”种族主义的理想型,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纳粹主义、排犹运动,它已经被证明是谵妄的,可以被肆意妖魔化,在“政治正确”下可以作为任何影视作品方便的母题。但“大-小”的意识形态理想型,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字,但它实实在在存在着,它就肇始于美国,它是《教父》的前历史,它是美国第二次移民潮的意识形态堡垒,是细致化的智力测验和身体检查之下的意识形态根基,如果有人看过一部叫做《金色大门》的电影,就会知道它是《金色大门》的全部母题。而影片中戏仿的“教父”,“恰巧”也就是“小”的。 但真的有那么恰巧吗?这些编剧们都意识到了吗?还是只是他们的无意识创作?我想他们是意识到了,但可能(有人)选择性地忽略掉了,或者(经过妥协)认同了这样的差别,或者骨子里仍然坚守着最深刻的社会歧视。太阳照常升起。 当我们迷醉于Zootopia的出色的戏法时,我们何不想想,它(以这样一个类寓言形态)传递了什么教化?他满足了我们什么期待?为什么即使那么多的讽刺,那么多人仍然认同最后的结局? 小部分也是最深刻的好评,来自于对兔子和狐狸这两个人物的价值形态的深深认同,也就是对个人奋斗和个人成功代表的个人主义、自由、形式平等的认同。非要说得再露骨一点,这就是一个属于(新兴)中产阶级的关于个人主义成功的故事。这只兔子也是一只追求世俗成功和个人梦想的兔子啊(估计是共和党兔子)!不是一只追求公平正义、社会理想的共产党兔子啊!她为了让上司看得起得到提拔,拼尽全力半天开了200条罚单,即使有人的车只超时了5秒钟;她一样会板着脸说“投诉请到交通局”,她自己就是官僚机器的一部分(只不过后来又让她成为他者亲身体验了一把树懒的“超级官僚主义”而已)。也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她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警察,是因为她的寻求社会公正的理念或维护民主自由的价值。影片给出的三段论是:她喜欢尝试(冒险),她坚信关于平等共和的“剧场意识形态”(就是在开头的破剧场中的那些话,开场的剧场戏也很值得一读),所以她想要证明一只兔子也能当警察。 这只兔子的意识形态更是属于我们这些(我们这些指和我一样的同龄人,认识我的人会知道的)“未完成的中产阶级”的,兔子的经历还原了一个理想的中产阶级奋斗史。从小怀揣梦想,相信天道酬勤并一直努力着,从小地方考到大城市,找到一份合乎理想的工作,足够努力,遵守社会现实的游戏规则向上爬,某一天抓住了一个经过了戏剧性美化的好机会,从此跃上枝头成凤凰。 而另一个人物,狐狸,则满足了另一部分观众的想象。他们不是主流的中产阶级,可能处于再下一层的小市民,但聪明能干、头脑灵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最后碰上了一个天大的好运,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做了对的事,同样完成了向上流动。 对的,他们最后都完成了社会流动。在兽托邦里,主流群体和亚群体最终认同着同一条上升渠道。就算是狐狸,他最后也没有选择我行我素、浪迹天涯,而是感激地接过了兔子递来的警察入职申请表。影片没有给出别的认同的可能,甚至是影片“致敬”的《教父》那样的可能,《教父》只是摆在那里被戏仿一番,被同化于统一的认同之中。因为兔子都要成为教父孙女的教母了。 影片最后还有一个后现代的尾声。所有的角色,不管善的、恶的、大的、小的、主流的、非主流的,都被放在一场和平与博爱的主题演唱会上同台竞欢,价值的多元并立消弭在绚烂的聚光灯、性感的臀部、健壮的身躯和全城电视转播之下,被捏成太妃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广大的价值空区。后现代立场可以是批判的,也可以是不批判的,我们填进去什么,它就是什么。 如果把“兽托邦”看作一个反讽的象征,那么整部影片或许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的反讽,包括它后现代式的大团圆结局。但这样的“反讽”近乎无效,因为在影片没有投射出来,我们的中心人物对兽托邦自始至终都是热爱和不批评。这好比《1984》换了一个“美丽新世界”那样的名字,这样的小把戏对于读过文本的来说是自作聪明。从兔子到片名的投射中,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房间又小又旧,墙壁油乎乎的,邻居吵得不行,但是我爱死它了!这就是乌托邦啊!” 还想特别提一个剧情逻辑薄弱的关节,在西方观众的语境下兴许还能自圆其说,但如果在中国银幕前也毫无质疑地接受了,可能是危险的。兔子最后成功通知了警局将搞阴谋的副市长绳之以法。疑问立刻跳了出来:难道政府和警局不会事先勾结?凭什么警局能做到完全中立? 如果非要找一个现实参照概括本片,那么这部电影不会是南北战争,它充其量只是一个水门事件。它不是关乎普世价值的自由战争,它只是一起政治丑闻。它挫败了政治丑闻,选出了新总统,捍卫了民主,并引以为豪。 这就是乌托邦。

 2 ) 如果这是一部真人电影

文|松罗 如果这是一部真人电影,那么剧情大约是这样的——

从小镇走出来的白人少女朱迪从小立志成为一名警察,她通过努力考上了警校,并被分配到了纽约这个号称种族熔炉的国际大城市。因为是女性,工作第一天朱迪就被踢到了交通部门,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开罚单。为了证明自己,她向黑人警察局长立下军令状,要找到下落不明的黑人花匠。寻人的路上,朱迪与街头小混混黑人少年尼克联手,相继找到失踪的十多名黑人,却发现他们完全丧失理智,变得暴力而疯狂。于是舆论一再发难,认为黑人的骨子里就是血腥而好战的,理应回到非洲大草原去。甚至在朱迪接受采访时流露出对黑人DNA的质疑也让她和尼克之间出现了信任的裂痕。而后,朱迪发现这桩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政治倾轧且意欲破坏种族和谐的巨大阴谋,而令人疯狂的源头就是罂粟。最后,坏人伏法,朱迪和尼克和好,纽约又成为一个种族和谐的天堂……

在特朗普骂出一片天的今日,在华裔和非裔就梁彼得案不断聚集各执一词的今日,在种族问题再三挑动美国神经的今日,假若《疯狂动物城》是一部真人电影,最后结局是正义战胜邪恶,各色人种欢欢喜喜的挨在一起跳舞,而没有将现实情状剖开了碾碎了批判个够,大概不但会被视为和稀泥,更会被扔西红柿吧,其结果没人会满意,两头不讨好。但是以一个动画片的形式上映,就安全的多,观众也宽容的多。果然一个理想乌托邦的故事只能装在卡通电影的外壳里,卡通电影讽刺映射现实可以加分,而现实电影以理想结局多半只会减分,这就是迪士尼的聪明之处。毕竟有几部动画电影能做到在满足低龄幼儿感官视效的同时,又处处复制着成人世界的规则及思考?

比如电影伊始,兔子父母一再向朱迪灌输着稳定就是一切的价值观,放弃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屈从现实的安稳。毕竟梦想,是以先行失去为代价的。要跳出优美的芭蕾舞,就必须以双足的伤痕累累为代价;雨燕是天空飞翔最快的鸟类,但却以腿脚弱小退化为代价。而这种代价,先行支付,无法偿还。所有孩子都有梦想,在成长的道路上,一部分放弃了,一部分却还在坚持。朱迪是后者,她像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失去父母的庇荫,失去安稳的田园生活,她的梦想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哪怕这通往梦想的道路孤独、委屈、充满苦难。她千辛万苦的闯过去了,却发现那些付出在大型动物眼里不值一提。多么的眼熟。多少个朱迪,多少个我们,曾被梦想撞到头破血流,却仍在苦苦的坚持。哪怕他日希望达成的喜悦不过是所有艰难付出叠加后的小小奖励品,仍然不想放弃。

狐狸尼克,迪士尼在设计这个形象时,看来高度还原了1973年的动画电影《罗宾汉》里的红色狐狸罗宾汉,一样的聪明狡诈,一般的心存善良。站在食物链上层的食肉动物偏偏小时候成为了被恶整,被实施校园暴力的对象。欺负尼克的理由很简单,没有食草动物会相信一个食肉动物的善意,DNA就是他的原罪。然而小动物们口中对暴力的防范难道不是另外一种根深蒂固的歧视?毕竟两种动物的和乐相处,是以剥夺食肉动物的天性为前提,主动权从来不在食草动物的手上。所以,食草动物们的歧视,恰恰源于弱者对强者先天的恐惧。

据说羚羊在看到狮子或猎豹时,会以后足为支撑,一蹦一跳起来,发出挑衅。此类行为曾让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究竟为什么要做出容易被捕食者发现并狙击的行为呢?其中一种说法是,它们其实是在告诉捕食者,我比其他同伴更加强壮健康,所以,你去抓比我弱小的吧。我攻击了你,证明了我的强壮,你要吃,就去吃别的动物吧。攻击尼克的小动物们,大概也是一样的心理吧。

车辆交通管理局的树懒们,不难看出是映射现实中办事效率底下的公务员们,谁要是像兔子般着急的上蹿下跳,对不起,对方可能会找出一百种理由让你重头再来。去年冬天我对普吉岛的海关印象深刻,从下飞机到入境,排队等待了七个小时,这还不是最高纪录。据说无论多少游客等候,都不会影响办事员的心情和速度,真是深得太极拳的精髓。树懒起码还能卖个萌。

最后的最后,这居然是一场跨越种族的爱情?大概是我的反射弧度和树懒一样长,我竟一直以为风风火火的主角之间只是一场高度纯洁的革命友谊,没想到影片最后狐狸突如其来的一句,你知道你爱我的,瞬间把革命友谊升华了好几下(该论调来自官方一篇访谈,解释他俩是超越朋友的友情的love)。其实我以为是朋友的,萌了一脸血。因为这是个动物城,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之国,一切都可以存在,存在即合理,这大概也是为了还原影片的初衷,只要你能奋斗,只要你够宽容,你就能得到幸福。 果然还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

 3 ) 为什么这部电影让我从一开就落泪

文/周宏翔

——你还没有看《疯狂动物城》吗?
——你还没有看《疯狂动物城》吗?
——你还没有看《疯狂动物城》吗?!
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从前天开始,我的朋友圈便开始对《疯狂动物城》强行安利,每一个观影回来的人都说太棒了!其实早在两个星期前,我就对这部片子点了“想看”,没有看预告片,单纯对迪士尼这几年的片子持有绝对的信心。从《玩具总动员3》到《飞屋环游记》再到《无敌破坏王》,以及后来的《冰雪奇缘》和《超能陆战队》,几乎每一次的原创或者改编剧本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不得不说,对于从小看迪士尼动画长大的我,在某个时期也对他们失去过信心,当时对经典旧作进行续集编拍的时候,几乎感觉到了编剧和迪士尼整体影片的一次瓶颈,直到2008年他们再一次强势回归。
要说在我心中的排行,《无敌破坏王》当之无愧是第一名,虽然之后的作品依旧好评如潮,但是回归到故事核心的动人之处,都不及那个想要成为好人却从出生就被判定身份的破坏王,直到这部《疯狂动物城》。

我为什么说《疯狂动物城》是一部让我从头开始就忍不住哭的电影。

首先说回剧本本身,这是一部几乎没有多余笔墨可以挑剔的故事,故事节奏快,人物立体,前后回环照应,符合剧情起伏情节点的设置(虽然后半段稍显普通),最主要的是,这次的故事抛弃了迪士尼固有的歌曲加减慢剧情节奏的部分(保留了好听的BGM,却穿插在故事中),是真正的,好莱坞式快节奏高频率的电影。



再说回故事本身,这部电影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喜欢。
第一,这是一部小人物励志片,让大众产生了共鸣。故事中的多出隐喻让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变得不像是讲动物的故事,开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种族问题,小地方出身带着梦想奋斗的小人物励志成功学,撩妹男主与正直女主的欢喜冤家模式,爱情与地位的种族对立落差感,大城市VS小乡村(梦想VS现实),性别歧视,群体偏见,职场阴谋,阶级斗争,以及主角背后的黑暗成长史,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化身为Zootopia的动物城,是我们这个大社会的缩影,每个人必须按照社会的规则去生存,但我们却又像兔子或者狐狸一样,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标签,去打破常有的禁锢。眼熟么,这几乎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都去做过的事情,只有有人像兔子一样成功了,有人像狐狸一样失败了,但总有兔子一样的人告诉狐狸,你可以成功,也会有狐狸一样的人嘲笑兔子,你终归会失败。当看到朱迪第一次住进那个又破又旧的单人间时,就不免想到刚到大城市打拼的自己。



第二,这是一部爱情电影,让女生心存幻想。故事中的男主是一个街头混混,女主是一个打击混混的正直女警,男主又是一个撩妹高手,首先先利用你的同情,进入你的内心,再以现实残酷的借口来摧毁你的美梦,身份的差异让这份爱情有了基本的化学反应,接下来,男主和女主因为一桩案件纠缠到一起,男主对女主的偏见因为女主的执着而动容,从对立到结盟,携手合作取得成功,却又不得不面临种族差异而分道扬镳,最终又因女主放下身段来寻回男主,两人拿下最终boss,完美地成为了警界partner。眼熟么,这几乎是偶像剧里常有的桥段,但是放在动物身上,一下子就觉得清新无比,甚至感受到了一种反差萌,没有哪个女生不幻想这样的爱情,和自己斗嘴却始终挂记自己的男生最终成了自己的另一半。



第三,这是一部警匪悬疑动作大片,险象环生,环环相扣。就像女生爱看爱情片,男生爱看动作片一样,一开始我就说,这是一部真正的好莱坞式快节奏大片的模式,故事从一手案件出发,到搜集线索,侦破,真相大白,反真相,继续搜索,侦破,再次真相大白。这样的模式,在第一次第二次反转时,分别从不同的思路去解析这桩案子,而且在侦破的过程中,冒险刺激,让人情绪紧张,典型的限时任务,大场面,大制作,大手笔,虽然是放到了动画上,也不失水准。


第四,这是一部政治隐喻的童话。故事中,多次强调“偏见”“分裂”“合约”之类的词语,虽然以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为例,但是却不单单停留在此,zootopia是一个大民族融合的团体,目的是消除偏见消除阶级消除种族歧视,但这样理想的乌托邦里,看似波澜不惊的都市生活却依旧存在犯罪,阶层,欺骗以及多重歧视。正因为存在这样的缺陷,才会让阴谋有机可乘,我们可以知道,现实社会中,肤色的歧视至今依旧存在,LGBT的歧视依旧没有全球范围类消除,性别的差异性依旧会影响你的工种选择,年龄及体现仍然是大家评估一个人在某些领域是否合适的标准,正因为这些”不公平“,才会让外表看似幸福的大都市里隐匿着无处言说的辛酸泪。这部电影,从方方面面阐述着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没有绝对的特殊群体,农民可以翻身做主人,但地主也不都绝对是坏人,你不能因为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固有的标签去判断他的好坏,一开始,朱迪就和父母说过这样的话,狐狸中就奸诈狡猾的坏蛋,但兔子中也有,那不是绝对的评判标准。

第五,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一部喜剧片。当下影院中最卖座的无非就是喜剧片了,因为平日工作琐碎烦躁,特别需要一部喜剧片来放松自己,比起那些生涩难懂的文艺作品,能够直接表达让人欢喜的影片是最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播开来的。《疯狂动物城》这部片子确实做到了,从故事开始的舞台剧,到朱迪训练时的扑街,到好吃的豹子,到骗子双人组买冰淇淋,到慢悠悠的树懒,到裸体会所,以及跳舞app,几乎每一帧都是让人爆笑连连,比起那些俗套的喜剧片,其中很多有意思的桥段确认让人眼前一亮。


在细节上,《疯狂动物城》的出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剧情。比如,根据动物不同体型制作的火车车门,为长颈鹿特设的饮料传输管道,以及贩卖迪士尼“上映与未上映都有”的盗版光碟小商贩。动物角色的造型和神态,处处出彩。

还要怎么去赞美这部片子呢,突然发现这部笑点有,泪点有,三观正,多重隐喻的电影已经不需要我多说什么了,期待迪士尼下一次更大的突破,为孩子和成人都能带来极端兴奋点的动画。

 4 ) 看《疯狂动物城》如何用温柔反击世界,用善良拥抱利刃

奥斯卡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谈论《疯狂动物城》。

<图片1>

先是豆友们打出了9.5分的高分。
9.5分什么概念?在豆瓣「2015年度榜单」里,像《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卡罗尔》、《火星救援》这些上榜的佳片,都是8字头的。
再让我们看看墙外,知名的电影网址:IMDB打了8.2分、烂番茄98%、Metacritic81分……
也太惊人了吧!!!

这部电影耗时三年制作,创作团队为了更加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花了18个月走访动物学家,并前往非洲的肯尼亚,进行了14天的动物观察。我们会喜欢上这部电影里每一个可爱的动物,因为他们是那样的栩栩如生。他们走路的姿态、生活习惯、甚至是身材比例,都是有原型比照的。

而更加难得的是,这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每一个人物,剧情张弛有度,笑点层出不穷。

<图片2>

《疯狂动物城》到底为什么好?它为什么让观众笑着笑着就哭了?
下面我就主观地讲一讲这部电影吸引我的八个理由。
(下文有严重剧透)

______
理由一

这部电影的主角太像我们每一个人,她的梦想和恐惧,我们都有过

《疯狂动物城》的主人公是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Judy——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她拥有200多个兄弟姐妹,以及一对经营着农场的温和父母。
Judy从小梦想着成为一个警察,虽然所有人都告诉她:「你!不!行!」
听到这儿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
我相信大家都曾像Judy一样,有过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被人阻止,甚至恐吓过。
所以当我们看到Judy终于从警校毕业,坐上前往动物城的列车时,那种感觉就像是手里紧紧攥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迈上离家火车的那一刻。

<图片3>

那时候火车再拥挤,临床大叔的鼾声再大,都觉得世界真美呀。
窗外的风景从熟悉变得陌生,年轻的我们却不觉得恐惧,因为一切都是新鲜的,像极了我们做了十几年的美梦。

<图片4>

所以《疯狂动物城》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让观众深深地跌进了这个故事里。
因为这个相信着:「Anyone could be anything」的主人公,它不是别人,它就是那个懵懂的,刚刚看到自己人生模糊边缘的,你自己。


______
理由二

「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这才是疲惫生活中的温柔梦想

我知道这部电影会煽情,但我没想到煽情来得这么快。
Judy为了成为一个警察,在警校学习着,她的同学都是大型的食肉动物,对任何训练都显得那么游刃有余。
教官每天跟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YOU DIE!」
但体积小的Judy比别人更灵活,她慢慢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弱点,最终以警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了业。

<图片6>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我们太需要这样的鼓励。
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虽然这看起来可能只能在电影里发生,但它确实安慰到了观众。

______
理由三

以卵击石并不可怕,可怜的是我们怪自己生来弱小

不仅在警校,终于来到动物城的Judy,又和一帮体积庞大的动物共事。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她不仅仅是个子最小的,还是警队里唯一的女生。
这让我想起了TVB以前的一些警匪片,观众都喜欢《陀枪师姐》的飒爽英姿,但在男性主导的工作领域,她们还是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

<图片7>

其实这部《疯狂动物城》本来的主角是狐狸,后来才改成了兔子。我觉得这个改动是非常成功的,也许以狐狸为主角,表达的是一种反歧视的种族主义,但用一只看上去更具有弱势群体属性的兔子作为主角,更摆正了反性别歧视的立场。



______
理由四

能反击这个世界的,从来不是语言

也许如果不是拥有移民背景和多元文化的美国来拍,不会诞生这样一部片子。
因为它对种族、派系、公平、歧视等问题的思考,都如此诚实而明显地揉进了这部「成人动画」里,让人忽视不了。
当然孩子也会喜欢这部片子,因为一部告诉你「Try Everything」,并且「世界会更好」的片子,这正能量爆棚的Slogan几乎没有人能拒绝。

<图片8>

但是就像电影中Judy的成长一样,我们对周遭世界的了解,也会从冰山一角,蔓延到一整片汪洋。我们会渐渐明白了,知道的越多,并不会让我们更快乐,反而因为目睹了太多不公和残忍,让我们变成了冷漠的「大人」。
不过幸好,我们还有种叫「希望」的安慰剂。
就像Judy父母安慰她时说的那样,「You are a trier」,不放弃地一直去做,世界才不会变得更坏。

______
理由五

带上放大镜,换个角度看,每个人都闪闪发光

除了主要人物,《疯狂动物城》里出彩的配角也不少,警局前台就是一个。

<图片9>

和凶猛的豹子、严肃的警察给人的印象不同,他是一只爱吃甜食的、每天乐呵呵的警员。
主创团队曾经在采访中提到,最初他们设计这个动物城,其实遇到了很多难题。
因为他们不仅要设计一个架空的城市,还要设计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居民们的社会属性。而我很高兴地看到,最后这些精心的设计,都为这部电影增加了笑点和隐喻。

电影里每一个「人物」都有了三重属性,一种是他们作为动物所具有的本性,一种是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本身带给别人的印象,一种是他们拟人化后所拥有的性格特征。
正是因为他们每一个「面」都被放大呈现了,我们才能这么轻易地看到他们的与众不同。所以我在想,如果带上放大镜,换个角度看,会不会更容易发现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特点?

______
理由六

生活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反差,所以才可爱啊

从《疯狂动物城》的预告片里,我们会看到这一样一幕。
着急的Judy正忙着查案,却在车管所寻找线索时,遇到了动作缓慢得足以让人挠墙的树懒。
这可能是全剧最让人捧腹大笑的一段。当你看着这些树懒都慢半拍地工作着,等着他们的却是疲于奔命的飞毛腿们,这鲜明的反差制造了足够的笑料。

<图片10>

我看到有的评论文章写这段是对体制内工作人员效率低的讽刺,但我不想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就像我在上文中写的,《疯狂动物城》里的每个动物都被赋予了多种属性,导演一边扩大着每个个体的差异性,一边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这个城市的平衡。
其实,只要无伤大雅,这些个体之间的不同与反差,还是基本可以被认为是「存在即合理」的。

______
理由七

我们也曾幻想过这样的世界,人人平等,和谐共处

在中国的俗语里,有一个很恐怖的词,叫做「不共戴天」。
愚蠢的兔子和狡猾的狐狸,似乎就是这样一对组合。
但在电影里,兔子和狐狸却被设定成出生入死的伙伴,默契无人能敌。

<图片11>

这对「探案侠侣」的故事主线,是有点老套的「不打不相识」。
他们从一开始的欺骗、利用,变成了尊重、理解和信任。

从狐狸给Judy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们的关系其实就缓解了。当一个人表现出真心换真心的善意,一般人是不会拒绝的吧?

<图片12>

当然,拍电影总要有一波三折,交好的两个人也会产生问题和误会。当Judy被记者围住采访时,不经意间流露出它对食肉动物的偏见,这时狐狸才突然发现,他们的内心可能还是不一样的。


正是这样的Judy,一个觉得自己最耿直、最正义的警察,却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其实也带着狭隘的种族主义。她以为自己没戴着有色眼镜看她的朋友,但事实上在她的潜意识中,对食肉动物的普世偏见却依然客观的存在着。
所以当我们看到动物城一片繁荣、和平的景象,看到每个动物都按照设计好的生活区域相安无事地生活时,我们也许觉察不到危机四伏,正如日复一日沿着既有轨道生活的我们,很难腾出一点点时间来审视自己的内心。

______
理由八

进化 vs 反进化?每个人都不该放弃选择的权利

在电影里,Judy为了查案,被狐狸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这里动物们不穿衣服,过着舒适而原始的生活。

<图片13>

「为什么他们都不穿衣服呢?」Judy问。
「动物本来就不穿衣服啊。」这里的人回答。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种进化与反进化的观点。因为大部分人穿上了衣服,这就变成了文明的象征。但是仔细想想,是不是所有物种,都需要这块遮羞布?
生而在世,我们应该有选择的权力,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内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14>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这有可能是16年上半年最好的电影了,小孩看个开心,大人看个轻松,但轻松之余,内心又不乏反思和感动。
感谢看了我这么长影评的你,希望走进电影院的你也喜欢这部电影~

文字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哦:)

 5 ) 从节拍拆解和冲突分析看《疯狂动物城》

全文word统计8500字,外带全片详细剧透,怕长或者怕剧透的可以散了。












===========以下是正文的分割线================

作为一部上映前豆瓣评分就已经9.0,上映两天评分直上9.5的电影,《疯狂动物城》实在是一部今年绝对不容错过的电影。而作为一个以讲故事为天命的人,看到这样的故事,除了“望洋兴叹”之外,实在已经没有太多话语可以用于形容内心那种向往、羡慕、绝望和悲伤结合的感受。向往和羡慕是没有想到已经有人能把故事讲得如此精妙,希望自己也有朝一日能讲出这样的故事;而绝望和悲伤就是被实力碾压之后,已经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或者哪怕为写成这样的故事添砖加瓦也不知道有没有可能。

但无论如何,正如每一部让我感叹“好片!佳作!好想写出这样的故事!”的电影一样,我所能做的就是在看完之后,尽可能快地凭借记忆(因为全球同步上映的缘故我找不到网络版,只能凭借在电影院的记忆)把这部电影所有可以分析和学习的地方分析一遍,借此提高自己对故事的把握能力,也希望能尽量地向着这样好的故事靠拢吧。

类型分析
作为一部以“Anyone can be anything(任何人都能成就任何事)”为主题的电影,即使它同时还包含了搭档之间的友情和推理侦探的悬疑,但毫无疑问在斯奈德的十大分类里它还是属于“愚者成功”型的故事。这种故事专为讲述一个受人轻视的主角如何转败为胜而生,主角无论是真傻还是装傻,我们都乐见他的成功。

在“愚者成功”的类型里,有一种次类型叫做“出水之鱼”。即是说,主人公在自己原来的世界里不被欣赏,于是他来到一个新的世界里,并且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归属,原有的技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疯狂动物城》的两位主角,无论是兔子朱迪还是狐狸尼克,都是在自己原有的世界里并不被欣赏和看好,但在“探案”这件事的进行过程中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属(好啦,就是警队和他们彼此啦,这cp甜得不行官方这是强行塞人一嘴糖)。

接下来就分析一下“愚者成功”三要素在《疯狂动物城》里的表现吧。

一个“傻瓜”:唔,在《疯狂动物城》里,是两个傻瓜,只不过朱迪兔傻得直白主动,尼克狐傻得市侩被动。“傻瓜”的要义在于一开始时是被人忽视的,而且主人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一切。在影片的开始,朱迪和尼克都是受人忽视的小角色,但朱迪的劣势在明处——她是一个小个子的食草动物,而在动物城的“政治正确”下,这种劣势反而成了一种奇怪的优势,为她赢得了“市政厅的朋友”,也就是毛发蓬松的绵羊副市长。而尼克的劣势在暗处,他的种族——狐狸——令他饱受歧视和欺侮。他们都面临着成为社会偏见的帮凶的危险,但他们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一个主人公要反抗的“伟业”:这个伟业是傻瓜主人公自己主动挑战或是被动面对的困境,在“出水之鱼”类型里,这个伟业的因素通常表现为他们需要面对新环境。《疯狂动物城》里,朱迪和尼克要面对的就是动物城和谐表象下偏见暗流涌动的这个大环境。

一种变化:在所有故事类型里,主人公都必须变化(也就是所谓的“人物弧光”),但在“愚者成功”类型里,主角往往会获得一种新的人格,甚至可能是一个新的名字。在《疯狂动物城》里,吊儿郎当偷税漏税的狐狸尼克成为了光荣的警察,而一开始被派去给车子贴罚单的的兔子朱迪也正式有了自己的警车可以去追飞车党了。而且通常来说,在“出水之鱼”类型的影片中,傻瓜主人公在“着陆”(也就是触碰到改变的瞬间后)改变自己原来设定的目标。兔子朱迪原本希望做一个世界的改造者,但最后她选择做一个更好的自己;狐狸尼克原本只是期望摆脱被兔子纠缠,但最后却跟朱迪成了好搭(情)档(侣)。

借用《救猫咪II》中的说法:我们之所以喜欢“愚者成功”类型的故事,因为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每次来到一个新学校或者搬到一个新地方,我们被告知要入乡随俗,却发现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一切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节拍拆解
分析完了三要素,插播一下对为什么《疯狂动物城》令所有人都感到备受吸引,而且全程毫无尿点的原因的探索。

在《冲突和悬念》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要制造冲突和悬念,就必须有“死亡”的出现。这个“死亡”既可以是字面意义上,肉体的消亡,也可以是职业生涯的终结或者心理意义上的死亡(所谓“哀莫大过心死”是也)。而《疯狂动物城》之所以做到了吸引所有人,正是它同时牢牢地抓住了三重死亡,并且让这三种意义不同的“死亡”在影片中交相辉映,令人如坐过山车般片刻不愿松懈。这三重死亡分别是:
肉体的死亡:警察局面临的14宗失踪案,发狂的肉食动物自身面临的死亡威胁和他们对食草动物的死亡威胁。
职业生涯的死亡:兔子朱迪为了调查失踪案以及失踪案背后的真相,赌上了自己最为看重的警察职业生涯。
心理死亡:偏见横行,动物城里“无论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大家都能和谐相处”,“任何人都能成就任何事”的理念破碎——在朱迪接受访问后动物城剧变中,这个心理死亡主题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疯狂动物城》全片进展过程中,三个层面的死亡主题不断交替出现,令所有观众始终高高悬着一颗心无法放下。就如一趟设计精妙的过山车之旅,带着你的情绪高低起伏上下翻滚,却令你欲罢不能,在抵达终点后立即想返身再来一遍。接下来详细拆解全片节拍的时候,也会顺带分析这三个层面的死亡主题是如何呈现的。

开场画面:小动物们在游园会上的话剧表演,讲述了哺乳动物们是如何从弱肉强食的丛林年代进化到了和谐共处的动物城年代。参演的小动物们各自表明了自己的理想,小兔子朱迪志得意满地说:“我要做一个警察。”
死亡主题:肉体死亡。相信豹子扑向兔子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但随即这种紧张感立刻被小兔子朱迪大喊的“鲜血”给彻底化解了。开场的这一幕看似演技浮夸,却为后文最重要的一幕埋下了首尾呼应的伏笔。迪斯尼巧妙运用场景,多线并行而叙事纹丝不乱,前后呼应一个场景一个人物都不浪费。而且这些伏笔的安排也显得非常自然,只在呼应场景出现时才令人莞尔一笑。

主题呈现:演出结束,兔子爸爸和兔子妈妈很担忧地劝说朱迪不要去当警察,因为小兔子们都是世代种地的。但朱迪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去试试,而且一定会成为第一个警察。随即,坏小孩狐狸吉丁抢走了朱迪的朋友们的游乐彩券,朱迪挺身而出,对抗吉丁,却被吉丁破了相。但朱迪还是成功地夺回了彩券,并且一语点出全片的主题:我就是不懂放弃尝试。
死亡主题:仍然是肉体死亡。当然面对霸凌的坏小孩,死亡的威胁被弱化了,朱迪只是暂时破了相(朱迪大概是迪斯尼所有女主角里第一个破相的,虽然后来很快就长好了)。但这个死亡威胁为朱迪一直随身带着防狐喷雾做足了铺垫,也顺便托出了全片的主题思想:永不放弃尝试(一切事物)。

铺垫:为了成为警察,小兔子朱迪努力考上了警校。然而在大型动物制霸的警校里,不要说穿越沙尘暴、攀越冰墙,朱迪就连上个厕所都能掉进相对她自己而言“硕大无比”的马桶里。要让我们对故事里的人物产生同情和移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设计成一个好人,然后让他饱受欺负处处吃瘪。毫无疑问,朱迪的警校学习之旅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目的。朱迪并不是开挂的女汉子,她只能趁其他人都还在睡觉的时候一边做仰卧起坐一边背书,苦练基本功并学会利用自己身手敏捷体型小巧的特点尽量掌握借力打力的诀窍。
死亡主题:职业死亡。迪斯尼简直是生怕所有人都注意不到职业死亡这个相对温和一点的“死亡”,特意安排了北极熊教官在每一次朱迪失败的时候(包括她掉进马桶)不失时机地大喊“死了”。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死了”,把我们的感情同朱迪绑在了一起,从这一刻起,我们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她实现她的职业理想和生涯理想——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推动:朱迪成功地实现了理想,以警校第一名的成绩荣誉毕业,并被分配到了动物城的市中心区分局。朱迪开心无比地吻别了家人,乘坐着城际火车前往繁华的大都市——动物城。她决心要成为一名除暴安良的警察,但这个目标真的那么容易实现么?动物城已经准备好给这个乡下来的胡萝卜妞一点打击了,但眼下她还沉浸在动物城的繁华景象之中。
死亡主题:非常隐晦,几乎无人会注意到的心理死亡。在这一段故事里,羊副市长在给朱迪戴上警徽的同时还对她说了“你真是我们小动物的榜样”这样暗含着族群隔离意味的话,但我们和朱迪一起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物城四大城区的快速巡礼和市中心区各种动物和谐共处的繁华场面,不仅让人在夏奇羊的歌声中暂时放松神经,也让每个人的眼睛吃足冰淇淋。只有当我们抵达第三幕高潮的时候,回头想起在这里羊副市长这句让人毫无提防的话语,想起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有什么不对的朱迪,才会意识到我们其实和朱迪一样沉浸在潜在的偏见中,并在无意识中成为偏见的推动者。这个心理死亡的暗示埋得非常细心,让人非常自然地接受了这个死亡威胁,还无知无识地享受着表面的和谐美好。这样,在第三幕高潮爆发的瞬间之后,也会令我们重新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也享受着偏见的好处,是否也在无意识地推动偏见加深。

争论:朱迪能在这座繁华的大城市里生活下来么?她能成为一个好警察吗?朱迪先是住进了破旧狭窄还不隔音的公寓,接着被警察局长安排去当交通协管,专门负责给路边停车超时的车辆贴罚单。忍受了上司的怀疑、邻居的吵闹和嘲讽、包装硕大但内容缩水严重的微波炉食品,朱迪还要对着自己欢呼“当交通协管太棒了”的父母强颜欢笑。她在贴罚单贴到怀疑自我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一只抢劫蔬菜店的白鼬(因为是夏天,所以就算是白鼬也是黄色毛皮)。朱迪在店主的抗议下迅速恢复精神,一路狂奔追捕白鼬,虽然成功人赃俱获,却被野牛局长斥为擅离岗位、制造恐慌。朱迪的职业生涯正因为她的种族和体型受到了偏见和怀疑。
这一段同时也是动物城中央城区的集中展示,在让观众为朱迪的遭遇时刻提心吊胆之余,还不忘展示小型动物区的特殊风情。顺便让朱迪和“大先生”的女儿有了英雄救美的奇遇,为后文朱迪和大先生搭上关系(黑白两道通吃的兔子,朱迪其实也是很有能耐的兔子呢)埋下了伏笔。朱迪亲眼见证了尼克和耳廓狐的倒卖冰棍生意既令人了解城市下城区的别样生态,同时也为她后来通过寻找耳廓狐的冰淇淋车和耳廓狐,借此找到尼克埋下了伏笔。手里握着这么多伏笔,却依然纹丝不乱地把它们从故事开头就自然得不能更自然地埋下,并且在后面合适的时机加以引爆。对此,我相信即使是好莱坞的编剧天才们凑在一起,最终呈现的结果也必是反复锤炼修改调整之后的最佳结果。我们的编剧能不能有这样专心打磨故事本身,只为了让一切变得更紧凑,衔接更自然的机会呢?我只能说,我拭目以待。
死亡主题:职业死亡和心理死亡,同时埋伏了肉体死亡的前奏。朱迪因为自己是一只兔子而遭受了各种或明或暗的偏见,尽管有些偏见看起来并无恶意(比如豹子说她很可爱),但这种偏见无疑敲响了动物城建城理念死亡的前奏。而糟糕的住宿环境,和被分配贴罚单这样的工作,再加上辛苦追抢劫犯却被局长怒斥,无一不在提醒朱迪,她的职业生涯随时面临着死亡的风险。这里还埋伏了一个前奏,那就是白鼬抢的并不是野牛以为的洋葱(毕竟球茎都挺像的),而是比洋葱贵重得多的藏红花。兔子朱迪之所以认识这种植物,是因为她家里世代种地,她见过藏红花。关键是,藏红花正是后文引起食肉动物狂暴化,令动物城的食草动物一时间人人自危的关键要素——一个肉体死亡的伏笔,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当后面朱迪在自家农地里知道了藏红花的神秘副作用后,再回想起这一段追抢劫犯的桥段,真令人叹服迪斯尼设计故事时的滴水不漏,一点儿不浪费。另外,这里狐狸尼克的一通“乡下土妞进城寻梦失望而归”的演讲,也在印证着朱迪的职业死亡和偏见的顽固——也就是动物城建城理念的心理死亡。

第二幕衔接点:水獭太太闯进局长办公室请求帮她寻找失踪的丈夫,水牛局长本想打官腔应付走她,却不料朱迪主动请缨愿意去找失踪的水獭埃米。正当局长大发雷霆要朱迪去回绝水獭太太时,却遇上了市政厅的羊副市长。副市长兴致勃勃地将朱迪马上要去侦办失踪案的事情报告给了狮市长,这下局长想撤回也没办法了,他只能给朱迪48个小时去解决水獭失踪案。为了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朱迪赌上了自己的警察生涯,接受了初出茅庐就要在48小时内侦破失踪案的任务。
死亡主题:明显的肉体死亡和职业死亡,隐晦的心理死亡。吉人天相的朱迪虽然得到了羊副市长的支持,但代价就是要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去搜寻下落不明的水獭埃米特,这里朱迪面临着职业死亡的威胁,而生死不明的水獭面临着肉体死亡威胁。羊副市长这么在意跟朱迪的关系,最主要是因为她坚持“我们小动物要抱团啊”的族群理念,然而这种理念却是与动物城的“融合”、“无差别”理念背道而驰,这里再一次点了心理死亡的题,但还没有把它挑明。毕竟,剧情才刚刚走完第一幕,观众们还不需要意识到这条暗线的存在。只有到了第三幕之后再回头细思,我们才会发现这其中严密的呼应关系,并为迪斯尼的细致安排叹服不已。

B故事:朱迪开始就仅有一页资料的卷宗展开调查,成功地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目击证人——狐狸尼克。她以狐狸尼克偷税相威胁,逼迫尼克帮助自己展开调查。他们从瑜伽馆的野牛那里得到了埃米离开瑜伽馆时乘坐的车子的车牌号,然后又继续在尼克的帮助下前往车管所调查车牌所有人的情况。
死亡主题:肉体死亡和心理死亡,还有一个不那么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死亡。从朱迪开始调查失踪案开始,水獭埃米的肉体死亡始终是高悬在狐兔二人组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此外,被抓到偷税的尼克面临着自己“想要做一个真诚正直的好人”的愿望彻底化为泡影,这算得上是狐狸尼克要面临的自己的心理死亡危机。同时,被扯进了探案过程的尼克也没了和他的耳廓狐搭档招摇撞骗的机会,算是狐狸尼克的职业死亡——不过这个死亡对于尼克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所以对整个故事而言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死亡威胁。

游戏时间:查到车牌号码后,虽然已是夜幕低垂,但朱迪和尼克仍然片刻不敢停息地展开调查。故事的镜头也跟随着他们的步伐离开动物城的中央城区,进入冻原区和雨林区。朱迪因为之前意外救了大先生的女儿,因此得以幸免被丢入冰河的命运。然而,当他们刚刚在雨林区找到了被水獭挠瞎一只眼睛的黑豹的瞬间,黑豹突然狂暴化,朱迪只能夺命狂奔并且呼叫总部支援。然而,当全副武装的野牛局长带着同仁们赶到时,黑豹却不翼而飞了。
死亡主题:肉体死亡和职业死亡。从狐狸尼克发现他们上了“大先生”的车开始,死亡威胁就变成了最明显的死亡主题。狐兔二人组先被大先生威胁要扔下冰河,接着又被突然发狂的黑豹穷追不舍。而且,尽管朱迪成功化解了两次肉体死亡的危机,然而失踪的黑豹却让她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境地,甚至被局长威胁要求交出警徽。关键时刻习惯了耍滑头钻空子的尼克挺身而出,仗义掩护朱迪利用剩下的10个小时继续追查案件。随着尼克拉着朱迪跳上缆车,我们悬着的心又暂时放了下来,和他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思考要如何利用剩下的短短时间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中点:在缆车上,回忆完童年的黑历史之后,尼克突然想到了查看监控摄像头的记录寻找黑豹的办法。二人组根据监控记录一路追踪,找到了一座面临峭壁的监狱。设法潜入监狱后,他们发现这里竟然关押着所有失踪的动物,而主张将他们关押起来的人竟然是狮市长。他关押这些动物的目的是避免在动物城里引发恐慌,危及自己作为市长的地位。朱迪用手机录下了狮心市长的原话,并成功地再次呼叫总部,将狮市长当场抓获,失踪的动物们也得到了解救。
死亡主题:肉体死亡、职业死亡和终于完整呈现的心理死亡。这里的职业死亡是锒铛入狱的狮心市长的职业死亡。而肉体死亡的威胁一方面高悬在潜入监狱(或者医院)的二人组头顶,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重获野性的食肉动物自身面临的死亡威胁和他们带给食草动物的死亡威胁。而随着第一步真相的揭开,动物城表面上温情脉脉的面纱开始被撕开,族群对立初露端倪,贯穿整个故事的心理死亡主题终于得到了完整呈现。

坏人逼近:随着狮市长入狱,原本自嘲为“高级秘书”的羊副市长升任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从来没有应付媒体经验的朱迪被早有准备的媒体下了套,毫无自觉地讲出了媒体希望听到的话:食肉动物发狂是因为他们的动物本性觉醒,这是刻写在他们DNA里的。朱迪无意中成了她所反对的人,尽管羊副市长匆匆结束了发布会,但伤害已经留下。
死亡主题:心理死亡。朱迪的发言彻底撕裂了动物城的两大族群,温情的面纱不复存在,残酷的现实彻底暴露出来了,而动物城的立城理念开始摇摇欲坠。这一段剧情毫不留情地嘲讽了现实中那些善于引诱被采访对象和擅长断章取义的媒体,他们成为了推动“族群对立”这个恶劣事实产生的“坏人”。

一无所有:由于朱迪暴露了自己无意识中仍然是个族群对立的支持者,尼克与朱迪不欢而散。动物城陷入了动荡和混乱,有越来越多的肉食动物发狂,然后被抓捕,关押。在地铁和城市的每个角落里,食草动物开始下意识地和食肉动物保持距离。目睹此情此景的朱迪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与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她婉拒了局长和羊市长想要她出任警察局形象代言人的邀请,摘下警徽,辞职回家。
死亡主题:心理死亡和职业死亡。通常来说,在一部设计完整的商业电影中,在一无所有阶段必须有一个被称为“死亡气息”的事件发生。在《疯狂动物城》里,这个“死亡气息”同时由族群对立的心理死亡和朱迪毅然辞职的职业死亡承担了。同时,尼克与朱迪的关系也陷入破裂困境,对于他们的关系而言,这同样是心理意义上的死亡。孤立无援的朱迪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做撕裂族群关系的恶人,但她也想不出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选择无奈的逃避——辞职回家。

灵魂黑夜:朱迪回到家里的农场,帮忙卖菜。
死亡主题:仍然是职业死亡。这一段剧情其实非常短暂,就像高速过山车中间的一小段平路,我们不禁想问,被困在这样的困境里,难道朱迪就一辈子只能当个卖菜的农民了么,她真的再也无法做一个警察了么,她和狐狸尼克的友情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因为第三幕的衔接点马上就到了。

第三幕衔接点:兔子爸爸警告小兔子们远离藏红花,朱迪很快意识到所谓“发疯的兔子”实际上也就是恢复了野性的兔子——真凶并不是肉食动物的天性,而是一种植物。终于找到破局关键的朱迪立刻出发去寻找尼克,并且在一通痛哭道歉后与尼克重修旧好。
死亡主题:心理死亡,只不过这次是起死回生了。朱迪找到了肉食动物发狂的原因,为消解族群对立找到了钥匙;同时她和尼克重修旧好,也解决了他们的关系中心理上的死亡问题。正题和反题在这里开始融合,而死亡主题中的“死亡”也将逐一被化解。

结局:虽然都没了警徽,但朱迪和尼克再度联手展开追踪调查,成功地通过借助大先生的帮助,从前面偷藏红花的白鼬嘴里掏出了他的接头对象。虽然废弃地铁车厢爆炸毁掉了大部分的证据,但凭借尼克和朱迪的妙计,他们还是成功地套出了真凶——羊市长的真心话,并且将她绳之以法。
死亡主题:正题的职业死亡,反题的肉体死亡和心理死亡。正题的职业死亡当然是说制造了这一系列肉食动物发狂案的幕后真凶羊市长,她的职业生涯被她自己的阴谋彻底断送。当尼克中了羊市长射出的一枪,表现得狂暴化的时候,相信有不少人一边捏着一把汗一边暗自期望尼克能抵抗住藏红花的药效。孰料真正的藏红花浓缩毒药已经被掉包,羊市长打出来的不过是一颗蓝莓而已,朱迪浮夸的演技再一次与影片开头形成完美呼应。观众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肉体死亡的威胁和心理死亡的威胁在这里得到了双重化解。

终场画面:动物城重新回复往日秩序,藏红花毒素的解药也得到应用,狂暴化的肉食动物们也恢复了。狐狸尼克也成功从警校毕业,正式成为朱迪的好搭档。到警局报到第一天,水牛局长也不忘再开一次“交通协管”的玩笑。不过玩笑归玩笑,朱迪总算是有了自己的警车,开始执行一名真正的警察的公务——抓捕飞车党了。
死亡主题:被最终化解的职业死亡和心理死亡。朱迪重新穿上了制服,而狐狸尼克也按照自己的本愿成为了正直的警察,这里化解了前面一直悬而未决的职业死亡威胁。而解药的诞生,水獭埃米特的康复,以及片尾的万人演唱会,正是动物城建城理念的回归和心理死亡威胁的化解。

作为一部“零差评”的电影,《疯狂动物城》的立意丰富(从刻板印象到政治制度再到American Dream,几乎囊括了所有年龄段会在意的问题),主题层次多样而又有机结合在一起。故事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都塑造立体丰满,哪怕是街边排队买冰棍吃的小旅鼠也特色鲜明,一方面突出塑造了一部分动物角色的刻板印象(排队的旅鼠、慢性子的树懒、令人望而生畏的北极熊黑帮),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打破和颠覆另一部分动物角色的刻板印象(热血的兔子、真诚的狐狸、跑不动的胖猎豹)。依靠这两种人物塑造方式的交相辉映,本片成功地达成了“突破刻板印象”这个主题的表达。通过上面的节拍分析,也可以看出本片是完全按照成熟的商业片套路稳扎稳打地推进着剧情,因此反而给人一种大工不巧的自然和谐感。很多我们感觉“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的地方,若是稍微调整一下节奏,或者稍微改变一下叙述顺序,恐怕立刻就会让人觉得浑身难受了。
有人说,看完《疯狂动物城》后,深感中国电影与好莱坞迪斯尼的差距要用光年来衡量。但平心而论,就技术和动画资产库来说,我们也许和好莱坞的差距确实可以以光年计算。但在故事叙述方面,相信已经有更多的编剧们在暗暗攥紧拳头想要卖力追赶了。所以,我们也不必过于妄自菲薄,至少从故事叙述这一方面来说,追上去的希望,始终还是存在的。



参考书目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book.douban.com/subject/6012933/
《救猫咪II——经典电影剧本探秘》(//book.douban.com/subject/6430976/
《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book.douban.com/subject/25919337/
《故事工程——掌握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book.douban.com/subject/25932254/

 6 ) Zootopia——狐狸在说什么

<图片1>

迪士尼的 Zootopia 是会让我在看完后,迫不及待地想推荐给所有成年人的动画。虽然许多情节和笑点需要观者具备一些对美国/流行文化的了解,结局也如同任何迪士尼的作品一样没有太大悬念,但都不足以遮掩它本身的光芒。

先说说让我惊喜的地方。(含剧透)

- 迪士尼一直都在很努力地创造厉害的女性角色。这次的兔兔警官在形象上有很棒的“反差萌”,智商也不令人堪忧。影片的“大 boss”也是女性,同样靠反差,而且比起迪士尼的常规反派,手法更高明些。此外,这两只动物受不公平待遇的原因纯粹是因为她们的种族而非性别。

- 好像是第一次见到迪士尼动画里的女主角被划伤……本来以为她会和“刀疤“一样长成很 badass 的脸但并没有……

- Judy 入职后,电影很快就让我们见识了不和谐的“警民关系”。从很萌的小动物嘴里听到“拿我们纳税人的钱”这样的台词还蛮让人吃惊的。

- 电影里有许多拿迪士尼前作开玩笑的梗。甚至有一整段台词都在拿 Frozen 当笑料,自嘲精神可嘉。还有 Alan Tudyk 配音的 Duke Weaselton,大概只有 Frozen 迷才能听得出来(当然他卖的 DVD 封面也都很妙!)。

- 竟然毫不避讳地在儿童片里加入了“毒品”这个元素。有非常直截了当的“致敬” Breaking Bad 的桥段,实在另类。

- 引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同志角色。警局的胖猎豹 Clawhauser 很明显;姓氏相同的大羚羊邻居可能是可能不是(兄弟俩住一小屋确实有点奇怪)。

- 有被片子的“黑色”程度惊讶到。

看完电影后最深的感触是:全片极尽所能告诉人们要“消除成见”(即便很多角色本身都是按“成见”来塑造的)。

最先出场的狐狸 Gideon,操着“乡下”口音,而且确实也很不争气地把 DNA 都念错。他要消除的是我们对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以及曾经的欺凌者的成见。类似的还有 Mr. Big 和她的女儿(以及那些穿深色运动套装的北极熊打手),也是用他们的异国口音、说话方式来表现好莱坞一贯的黑帮老大和富家女的形象。颠倒一下,就是看似乖巧可人实则是个大骗子的耳廓狐,和看似威猛实则软弱的狮子市长。

Judy 和 Nick 都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但走了截然相反的路。虽然殊途同归,却也是很巧妙,很引人思考的设定。屁话说了半天我终于能扯到标题上了。之所以会觉得 Nick 这个角色(或者说是片中的狐狸)很有意思,是因为看了 Reddit 上有人对 Zootopia 剧情产生的小不满。原帖大意是:尽管电影着重描绘了 Judy 努力奋发的经过,但她中途还是选择了放弃。之所以能破案全凭凑巧,而且更多时候是靠 Nick 出谋划策。儿童片不该误把运气和巧合当作努力的成果。

于是我才后知后觉,意识到 Zootopia 中的男女主角分担着同等的重量。大概是因为我太关注于“坚强的女主角”这件事,而忽视了片中男主角的份量。他们对彼此都抱有偏见,Nick 是明显的言语冒犯,Judy 则是隐藏较深的恐惧——即便她成人后总是带着一种“我对狐狸并没有偏见”的态度。

或许 Nick 比 Judy 更重要,因为他的人物弧线更曲折。所以,让 Nick 来解决大多数的问题不是更好?毕竟电影的前半部分已经证明过 Judy 的努力和实力了。Nick 也讲述了他的童年经历——相比动物界对兔子身材和体力的偏见,它们根深蒂固,对狐狸品性的偏见更伤人。这种一触即发的偏见,也使得之后草食动物对肉食动物的歧视顺利成章。

废话说了这么多,其实就只是想表达我对编剧的敬仰之情。我不太希望让大多人觉得电影仅仅是“关于人种”或者“政治正确”,它可以是更庞大的命题。

另外 Judy 和 Nick 这对拍档真的很有爱,感觉是“一切还没有变复杂”时期的男女关系。

<图片2>

 短评

看过了这一部,我好像能够更坚定地说我会当迪士尼一辈子的粉丝。迪士尼给我们营造的乌托邦就是这样,永远善良勇敢,永远出乎意料。

9分钟前
  • 悄悄
  • 力荐

树懒太他妈好笑了!!那两分钟我嗓子都哑了!!卧槽!!真是太他妈好笑了!!

14分钟前
  • 祥林嫂
  • 推荐

不仅是个小孩子玩玩闹闹的喜剧动画,成年人同样可以很享受这个故事。一个动物的乌托邦,理想与现实。有一个有趣的案件,又有很多关于人类世界的暗喻与指涉,还有教父或毒师这样的小梗。以及狐狸和兔子都那么可爱,那么搭。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妹想到,老娘弯了一世,被一只动画狐狸掰直了。兔子我也爱!迪士尼启用女性主演真是太成功了,迪士尼现在从小孩就倡导的男女无差别教育好棒噢。警局前台基佬豹好萌!

19分钟前
  • 铎奇
  • 力荐

想嫁给又吊儿郎当又酷得不像话的狐狸先生。自认为是奥斯卡长篇动画的有力候选。啊啊啊,真的好好看,我要去二刷。

24分钟前
  • 白桃苏打气泡水
  • 力荐

赞 看完赶脚世界都美好了

25分钟前
  • tina
  • 力荐

做冰棍那机智的不像话!!!全片最爱!!!想吃!!!

29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力荐

【A-】设定出彩却不仅仅是消费设定,凭这点就比小黄人之流不知高到哪去了。剧本朝类型片上靠使得娱乐性在动画界无出其右,“动物城”的表像带来数不尽的萌点和新奇,而与人类社会并无区别的本质更让主题直指现实。【MD我这么严肃干嘛?真的炒鸡好看啊!!!第一次萌上动画CP了!快拍续集啊迪士尼!!

32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无论是人设,世界观,动画制作,还是剧本,都挑不出毛病来啊啊啊!!细节多到爆!!好幸福!!!!>w< 最难能可贵的是配角们的人物性格和形象设置都非常饱满(教父梗好惊喜>< ) 虽然是动画,但是剧本还是隐射很多人类社会的种族问题,以及政治两党上位之争的问题。另外我狐Nick的眼神是在太苏了TwT...

36分钟前
  • Digit Fungi
  • 力荐

超~~~~~~~~~~可爱的。大眼睛看得我都化了。一想到未来狐狸跟兔子可能有感情戏,我就hhhhhhhh。那只长耳朵的狐狸和那群二哈狼是我的笑点!!!

41分钟前
  • ✿Suda✿
  • 力荐

迪斯尼最近几年最好的一部动画片。不但娱乐性超强,而且主题和人物的深度也已超过一般动画片的维度了。

43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不要看任何影评,如果可以预告片都别看,直接买票就好了。你要啥这电影里有啥!

44分钟前
  • 云淡风轻
  • 力荐

求同款录音笔!

47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我希望所有孩子能看着这种电影长大

49分钟前
  • 梵蒂冈的妇男
  • 力荐

赞到惊人,大迪斯尼动画一年比一年精彩!朱迪只身去陌生的大城市追梦,让我又追忆起自己那美好而充实的留学生活了。Sloth们的每次出场自己都要笑到面瘫了!而朱迪跟尼克哭着道歉的那段我也跟着哭了,朋友之间有时候就应该这样把脸拉下来好好道歉!总体反映的各种社会现象以及政治问题都很贴切到位。

53分钟前
  • Marcus
  • 力荐

港真,面对人家动画片里连一把椅子扶手上的铝合金划痕都做得活灵活现的态度,咱们就默默低头学就好,不要一天到晚吹“国产视效大片”这个概念了,略尴尬

54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完爆冰雪超能头脑,动物再次证明了动画片不止是给小朋友看的,而是全年龄段和世界级的,尖端数码特技、新意剧情、老梗新用搭配萌Q画风,乌托励志、搞笑温情、自然销魂、阴谋反转,用动物来映射人类,涉及种族歧视和两党斗争,无论从制作技术还是政治倾向或是社会意义来说,基本锁定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

57分钟前
  • 影评终结者
  • 力荐

故事流程对小盆友来说不艰深对大盆友也不无聊。树懒那段,跟法国公务员打过交道的都会心一笑。兔子的微表情做得很棒。然而对所有的群体标签统一嘲讽的结果就是下意识也贴了标签(比如狐狸必然聪明却捞偏门,兔子一定是繁殖癌,猛兽全是雄性,etc)。最后,可惜世界不是一部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

60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绝对的好片子 裂墙推荐。实在是因为另一场满了…随手挑了这个片子。真是5分钟一小笑 10分钟哄堂大笑。看那个又懒又慢树獭简直要锤墙了。旁边法国妹子精辟的吐槽!看!这是我们法国人。我要憋到内伤了。最后散场大家都静坐着等着整首歌放完…五星好评。2016年度十佳。

1小时前
  • 诗人橙子
  • 力荐

100个人可以看到100种解读,太多细节主题值得称道:重视与忽视、尝试与安定、偏见与包容、恐惧与误会…流俗或新鲜,都在这样一部颠覆性迪士尼作品里放大呈现。“我们都有很多弱点,却也有着更多珍贵的共通” 第一次摸到羊头的狐尼克、睡觉时数自己的羊、爸妈总会在紧急时刻来电…朱迪兔的道歉直接泪奔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